避免金屬中毒 少用大骨熬湯

避免金屬中毒 少用大骨熬湯

2016/2/22

含鉛水管、含汞生魚片、含鎘香菸??,生活裡的金屬無所不在,對人體產生影響。怎麼避免不知不覺吃下過量金屬?如何加速排除它們?

「你家是含鉛水管嗎?」自從傳出飲用水可能透過含鉛水管供水後,民眾最關心的是自家水管到底是不是鉛管,怎麼避免喝到含鉛水。

事實上,生活中的鉛暴露相當常見,當女性體內的鉛濃度較高時,會降低生殖能力,不易懷孕;即使懷孕了,也會增加子宮收縮的頻率,有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同時,鉛也會經由血液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的健康。

而人類的生活環境中,並不只是鉛會傷身,包括鎘、汞等金屬,一旦吃進身體裡,都會累積在骨骼中。本期由專攻金屬中毒研究及診療的顏宗海醫師,分享避免把有毒金屬吃下肚的養生之道。

不只水有問題 吸管、動物內臟也可能含鉛

誰都不想喝到含鉛水,但有鉛管,不見得會喝到鉛水,喝到鉛水,也不代表一定會鉛中毒。成人跟兒童喝到含鉛水時的吸收率是不同的。成人喝到含鉛水或食物,約有一成的鉛會被人體吸收;兒童的吸收率,則高達五成左右。

目前可去除金屬的淨水方式有逆滲透及陽離子樹脂交換法,但濾水的成本高,即使不介意多花錢,實際執行上仍有困難,因為,現代人不可能天天只喝自家的飲料、只吃自己煮的食物,總是會有很多外食的機會。

而鉛的暴露也不只在飲用水中,包括環境裡的紅色油漆、蠟燭、吸管、玩具、服飾、口紅,甚至大骨湯、動物內臟、來路不明的草藥,都有可能含有鉛。一旦進入人體,可沉積在骨骼長達二十五年。倒是有個「鉛」字的鉛筆,筆芯成分是石墨,跟鉛沒有關係。

鉛有神經毒性,對嬰幼兒危害最大,會影響嬰幼兒的大腦智力發展、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坐都坐不住的過動表現,這與自閉症的發生也有關。糖尿病患者若體內的含鉛量過高,會加快腎衰竭的速度。

要避免鉛中毒,建議不要讓小朋友邊玩邊吃東西,飯前好好用肥皂洗手,都是相當有效的自保基本功。此外,家庭飲食以豬骨、牛骨、雞骨燉湯、煮粥的習慣,也要改變。建議可用洋蔥、紅蘿蔔、芹菜、高麗菜等蔬菜來煮高湯。

吃海鮮要注意 小魚比大魚少金屬污染

同時,鉛、汞、鎘這三種金屬是具有生殖毒性的環境荷爾蒙,會導致不孕、流產、早產、胚胎發育異常。若是有意懷孕的育齡女性,未避孕的情況下,遲遲無法順利懷孕,又找不出不孕的具體因素,也要注意是否有金屬中毒的可能性。

人類食入的甲基汞,常見來源是累積在大型魚類及蟹類體內的脂肪及內臟,像是魚肚、魚皮、魚卵及蟹黃、蟹膏等,不宜多吃。魚可改吃巴掌大的小魚,如鯖魚、四破魚、竹筴魚,會比大型魚的鮪魚、鮭魚、旗魚較少有金屬污染的疑慮。

以往消毒傷口常用的紅藥水,也含有汞,已不建議民眾使用。至於坊間流傳用銀粉補牙會導致汞中毒,並沒有臨床證據。若還是心有疑慮,也可以自費做尿液或血液的汞濃度檢測。

鎘會沉積在腎臟三十年,鎘中毒又叫「痛痛病」,因會引起質流失,導致骨骼疼痛、骨折,也是一級致癌物。含橘色色素的用品,有可能含鎘。

金屬中毒須服藥 約兩次療程可排出污染物

此外,吸菸也會增加血液中的鎘濃度,提高肺纖維化及腎病變的機率。鎘中毒,目前並無有效的治療法,及早戒菸對肺臟、腎臟、骨骼健康,都有加分。

若要知道體內有沒有過量的鉛暴露,可抽血檢查血鉛濃度,當成人的血鉛濃度高於二十微克/百毫升(μg∕dL,編按: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成人的血鉛濃度上限,則是十微克/百毫升)、兒童的血鉛濃度高於五微克/百毫升,就代表有過量的鉛暴露。

目前,台北市衛生局也提供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鉛水管用戶免費驗血鉛濃度的服務。另一種尿液的金屬檢查,則可採尿液,同時檢驗包括鉛、汞、鎘在內的十二種金屬含量濃度。如果有鉛、汞、砷等金屬中毒,可視病情做口服或針劑的螯合(解毒劑)治療。以成人的鉛中毒為例,口服治療,以五天為一療程,每日三餐各服用一顆口服螯合劑,抓血液中的鉛,再從腎臟經尿液排出,並在一個月後,再驗一次血鉛濃度。大部分的患者,可在一到兩個療程後,將血鉛降至正常值,得到有效的治療。    

【延伸閱讀】減少金屬暴露3秘訣

金屬最易累積在動物的骨骼、脂肪、內臟,像是香噴噴的大骨湯、魚肚、魚皮、魚卵、蟹黃、蟹膏等,都不宜大量食用。掌握三要訣,即可減少金屬中毒。

1)生活裡金屬無所不在,飯前洗手,別讓小孩邊吃邊玩,減少誤食。
2)擔心有金屬中毒,可至醫療院所抽血或檢驗尿液中的金屬濃度。
3)金屬易沉積在動物的骨骼中,可改用洋蔥、紅蘿蔔等蔬菜熬湯。

小檔案_值班營養師顏宗海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英國London Research Institute訪問學者
現職:林口長庚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任、衛福部健康食品審議小組委員、經濟部日常用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
專長:食品安全、毒理學、腎臟學

 

※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自由媒體人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體系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目前是《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