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差異 孕期宮縮不憂心

弄懂差異 孕期宮縮不憂心

2017/2/8(2022/4/18 22:59更新)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

宮縮時肚子緊繃,有些媽咪甚至會感到疼痛,一天當中若次數頻繁,更覺得不舒服,這樣的情況常讓第一次懷孕的媽媽感到憂心,但其實妊娠中後期的生理性宮縮大多為正常現象,且通常只要透過休息就可以緩解,媽咪不用太擔心。

生理性宮縮

初次懷孕,肚子偶爾感覺緊緊的,有時還帶點悶痛感,不熟悉的感受經常讓媽咪感到不安。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解釋,懷孕期間,子宮隨著胎兒長大逐漸被撐大,妊娠初期,腹部的悶痛感;就像月經要來不來時的不舒服,通常是源於子宮充血的感受,其特徵是持續的悶痛,而宮縮則是一陣一陣地發生,約於孕期28周之後,會經常出現,其原因來自於子宮收縮,且多半屬於生理性的肌肉收縮。

生理性宮縮發生的原因,一為子宮被撐大而產生的回彈力量所致,二為胎兒驅動保護機制所致,例如:當媽咪運動較劇烈,腹部搖晃讓胎兒感覺不安全時,便會啟動子宮收縮,讓自己所處的環境能儘量穩定下來,因此,生理性宮縮一般能藉由休息獲得緩解。

生理性宮縮的特徵為:不規律、發生頻率的間隔至少20~30分鐘以上,且透過休息就可以緩解,毛士鵬醫師表示,所謂透過休息,就是離開現在的動作,如果走路時發生生理性宮縮,就坐著休息一下;坐著時發生,就躺著休息一下;忙碌時發生,就停下手邊工作,直到子宮收縮狀況緩解為止。

因疾病所伴隨的宮縮

除了生理性收縮之外,子宮還可能因為母體疾病或過勞而出現收縮,包含泌尿道感染、拉肚子或急性腸胃炎等疾病,以泌尿道感染為例,由於膀胱位於子宮前方,感染發生時,因為與發炎位置距離太近,身體感受到威脅,進而容易引發子宮收縮。另外,孕媽咪太過疲勞、行房或進行激烈運動時,也可能因此造成子宮收縮,其中行房所引起的子宮收縮,多為乳房接受過度刺激或是精液中的前列腺素所導致,因此若行房過程中出現宮縮,建議可以先暫停並休息,讓宮縮情況稍微緩解。

毛士鵬醫師解釋,若子宮頻繁收縮的原因是因為泌尿道感染或腸胃不適,媽咪只要接受對症治療,宮縮狀況就能緩解,無須太過擔心,且這類因為疾病、過勞或運動所引起的宮縮,通常比較不需要透過藥物來進行治療,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待疾病症狀或過勞情況解除即可緩解宮縮。

規律宮縮須迅速就醫

毛士鵬醫師提醒,當子宮收縮的頻率規律又密集,且無法藉由休息舒緩時,建議孕媽咪必須立刻到醫院報到,例如:懷孕中期,每15分鐘出現1次,並且持續1~2個小時,就可能為危急狀況,有早產之虞;懷孕後期,每3~5分鐘出現1次,即可能為產兆(產兆的發生,除了規律宮縮,通常還伴隨著子宮頸擴張、落紅與破水)。

規律宮縮的出現,如果是未足月,可能是胎兒急著出生的早產徵兆;若是已足月,則是即將臨盆的訊號。因此,一旦出現規律宮縮,建議孕媽咪儘速至醫院確認,以提早做好安胎或待產準備,此外,若宮縮合併有出血或破水等症狀,即便頻率不規則,也可能有早產風險,仍然必須立即就醫。

妊娠28周後輕鬆數胎動

生理性的宮縮於28周後容易經常出現,如果明白這是自然的現象後,媽咪還是有所擔心,就建議可搭配留意胎動,毛士鵬醫師建議,孕媽咪可以觀察自己的胎兒是屬於好動型,還是文靜型,如果是好動型,2小時有活動1次就沒問題,如果是文靜型,4小時有活動一次就可以放心。

平均而言,孕媽咪若感到胎兒太安靜,已經過1~2小時,仍沒感覺到胎動,此時建議可以吃點東西或做點緩和運動,嘗試引發胎兒的活動,也可以直接再等待2~4小時,只要有感受到胎兒的活動即可解除警報。

※原文刊載於2017年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