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腸胃殺手病:小心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的侵襲

嬰幼兒腸胃殺手病:小心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的侵襲

2014/10/8(2022/4/18 23:27更新)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認識輪狀病毒:輪狀病毒的特色】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表示,病毒由核酸分子(DNA或RNA)和蛋白質構成,型態不像細胞,而是經由一個外殼來包覆住一段DNA或RNA的生命體,且必須寄生在活體內才得以繼續生存;常見的DNA病毒有B型肝炎病毒、玫瑰疹病毒,輪狀病毒則屬於RNA病毒。相較於DNA病毒,RNA病毒變異性較高,所以處理起來也較為棘手。

輪狀病毒的外觀有如輪子一般,成人與兒童皆為輪狀病毒的感染對象,但由於出生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內還有來自母親給予的抗體,成人則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因此,6個月至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最容易受到感染且症狀較嚴重的族群。

• 主要症狀/輪狀病毒的臨床表現有點類似腸胃炎,寶寶受感染後,起初會有輕微的發燒、咳嗽或流鼻水等症狀,過了半天至一天後,就會陸續出現嘔吐與腹瀉情形。劉明發醫師指出,受輪狀病毒感染的寶寶,會排出稀黃色的水樣糞便,但只要開始出現腹瀉症狀之後,嘔吐情形就會減緩,若妥善加以照護,通常能在3~7內痊癒。

• 傳染途徑/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但就廣義來說,一旦碰過病患使用的物品,也能造成接觸性傳染,尤其是餐具、玩具及錢幣等日用品,更容易造成抵抗力弱的寶寶遭受感染。此外,如果照護者為寶寶換尿布的過程中,沒有確實清洗雙手,也很容易會將病毒傳染給寶寶。

• 日常預防/勤洗手是簡單又實用的預防方法,家長只要善加叮嚀,並維持家中物品清潔,生活環境及日用品也須定時消毒,才可將病毒量降到更低,便能減少寶寶病從口入的機會。此外,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之後,並無法終身免疫,但有研究顯示,服用疫苗的寶寶,抵抗力會比未服用疫苗的寶寶較好,縱使遭受感染,症狀也能減輕約60~75%,家長不妨帶著寶寶到醫院接受口服疫苗,可為寶寶增加一層安全屏障。劉明發醫師建議,家長應讓寶寶在出生後2~8個月內,將輪狀病毒疫苗口服完畢(目前市面有二劑與三劑疫苗),以避免服用輪狀病毒後引起的腸套疊風險。

【認識諾羅病毒:諾羅病毒的特色】

輪狀病毒可藉由口服疫苗來預防,但諾羅病毒沒有口服或注射疫苗,且特色是容易變種(常見的為第一型及第六型,變種之後,目前第二型是最流行的病毒株),若引起流行,相對會顯得防不勝防。諾羅病毒的傳染力與生命力都非常強韌,在環境中可存活至28天,僅需少量的病毒顆粒即可致病,疾病分佈至全球,劉明發醫師指出,根據估計,美國每年大約有900人因諾羅病毒或其所造成的併發症,最後不幸死亡。

• 主要症狀/罹患諾羅病毒之後,患者會出現輕微發燒、嘔吐、腹瀉、全身無力與酸痛等症狀,大多數的患者會先嘔吐,接著才會腹瀉3~5天,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這兩種症狀,除非症狀嚴重,否則醫師也不會建議馬上使用止吐藥或止瀉藥,如此一來才能幫助身體適時排出這些病毒。

• 傳染途徑/諾羅病毒會經由未經消毒煮沸的水源傳染,除此之外,生菜沙拉、冰品、帶殼海鮮、覘板、床、廁所、電話、把手等,也常常是接觸性的傳染媒介。劉明發醫師指出,帶殼海鮮會自行濃縮受汙染的水,在過程當中,也會提升諾羅病毒的濃度,所以常成為傳染諾羅病毒的食物,以往也曾有廚師與顧客皆因此受到群聚感染。

日常預防/預防諾羅病毒的做法,就是飲用煮沸後的開水,所有食物都應徹底洗淨及煮熟,吃不完的剩菜須用保鮮膜包住,並放入冰箱冷藏,避免病毒滋生;如廁後、進食前以及幫寶寶換完紙尿褲之後,皆應勤洗手或以酒精消毒,並定時以漂白劑消毒居家環境。針對第一型與第六型的諾羅病毒,也有噴鼻疫苗可供使用。

原文刊載於2014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