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賞鳥益處多•體驗自然生態奧妙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冠羽期刊編輯馮雙
學齡前的孩子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對於台灣經常可見的鳥類,家長不妨以細心、耐心的態度引導孩子認識與觀察,讓他們從學齡前就對自然美學增添一份欣賞的角度,從生活的每個街角開始,一起來遇見飛行過客的驚喜,並藉此擁有親子美好互動的回憶!
許多家長常覺得住在都市中,似乎很難帶孩子接觸到大自然,何況是賞鳥。其實只要帶孩子出外細心觀察,在住家周邊的公園、動物園、甚至只是巷口的大樹、有水池的地方,或是隔壁住家的花草樹木,都可能成為鳥類棲息與生活的環境。賞鳥過程中,也能促進孩子學習到以下收穫:
1) 多元感官刺激
有時對大人來說只是一個看似無聊的小公園,都能開啟孩子無限的想像、創意與戶外探索;尤其年齡越小的孩子反而較不怕動物,也不需要另外上課,只要來到戶外,就會對他們感官有所刺激與影響,因此,家長應多多帶孩子留意身邊的大自然,當孩子最好的引導者。當看到鳥時,不只是告訴孩子鳥類名稱、特性,也能引導孩子觀察,從生活、環境中進行教育。
2) 從大自然主動發掘再驗證
較少在戶外的孩子對於鳥類的認知有限,家長可先帶領孩子從百科圖鑑或繪本去認識鳥類,從中先了解鴛鴦、竹雞、小白鷺、翠鳥等的特徵、特性,當到了戶外實際探索時,孩子就會知道小水鴨吃什麼、小白鷺和夜鷺有什麼不同。若看到不認識的鳥類,他可能更加好奇,想要去了解:這隻鳥要飛去哪?牠都吃什麼等等,鼓勵孩子在大自然中主動發掘問題和觀察,而不是馬上翻書找答案。
3) 從賞鳥活動學習保護生態
家長想帶孩子認識鳥類,最方便的莫過於和孩子共同參加台灣北、中、南不同地區野鳥學會所定期舉辦的各項賞鳥活動,經由學會內資深鳥友規劃出有趣的賞鳥路線,讓家長與孩子們能透過活動,從中學習、體會以下各種親近大自然鳥類的觀念:
了解基本賞鳥倫理
參與野鳥學會所舉行的賞鳥活動,除了有解說員從旁解說,趣味橫生的介紹鳥類生態,讓孩子體會鳥類觀察的樂趣,更教導基本的賞鳥倫理,從活動中培養孩子尊重自然的態度,學習欣賞而不打擾的好習慣。
學習與自然和諧共存
透過賞鳥活動的專業教學志工,帶領孩子在活動中以動手操作、實際體驗、用心感受與腦力思考等方式來進行戶外探索與觀察,可讓孩子慢慢因接觸而了解,進而關懷與珍惜環境,與自然一同成長,重新學習生命的意義。
※原文刊載於2017年6月號364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64-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