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晚哭鬧、手拍耳⋯小心被「它」盯上!未治療恐永久失聽力

寶寶夜晚哭鬧、手拍耳⋯小心被「它」盯上!未治療恐永久失聽力

2022/5/31
非侵襲性感染症如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其中「中耳炎」發生率及復發率更是偏高,治療過程不但讓寶寶受苦,中耳炎帶來的後遺症更會影響寶寶未來語言發展,是父母需要特別小心的的問題。

本篇文章目錄

往往在小兒科門診中看到發燒、流鼻水、咳嗽的小病人,如果數天後感冒未痊癒,部分可能會合併引發「中耳炎」,這是個相當普遍發生的疾病,不少病菌都可能引起症狀。

小兒中耳炎為什麼復發率高?

寶寶年紀還小,抵抗力較差,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其中因為病菌而引發中耳炎就是一例。然而,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疑惑:為什麼寶寶會那麼容易感冒,甚至中耳炎一再反覆復發呢?中耳炎一般可分為急性症狀與慢性症狀,屬於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併發症。又以6~18個月大的嬰幼兒,得到中耳炎的機率特別高。

由於寶寶的耳咽管構造為水平狀態,因此一旦受到感染,病菌很容易經由耳咽管往後感染,進而造成中耳炎。此外,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不健全,所以雖然寶寶已從中耳炎痊癒,往後復發的機會仍然偏高。

小兒中耳炎,恐影響學習發展

在急性中耳炎時,父母應及時帶寶寶就診,在醫師施予合適的抗生素藥物,通常抗生素服用10~14天後,都能獲得控制;但可能會有暫時性的聽力低下。

然而,如果沒有妥當治療,寶寶仍然會反覆受到感染,嚴重時將可能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這時候可能會造成永久性部分聽力喪失的情況;當聽力受損時,勢必會影響寶寶未來的語言學習與發展,父母不可不慎。

中耳炎治療方式

目前針對中耳炎開立口服抗生素藥物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不過,由於肺炎鏈球菌容易發生抗藥性問題,因此醫師會評估每個寶寶狀況後,施予合適藥物。

另外,如果寶寶總是發生反覆感染、甚至造成中耳積水的狀況,經醫師診斷後,還可以採用「通氣管引流」的方式,在耳膜上放置通氣管3~6個月,目的是將中耳積液引流出來,並維持中耳腔穩定壓力。

不要忽略寶寶夜晚哭鬧及用手拍耳
寶寶得中耳炎,不會表達疼痛的感覺,會以手拍打耳朵,或以哭鬧來表達,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些微舉動,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遲治療造成後遺症。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為:寶寶半夜哭鬧、用手拍耳,恐是中耳炎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