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立理性」這回事!心理學家揭「內省錯覺」讓你自認很公平

沒有「中立理性」這回事!心理學家揭「內省錯覺」讓你自認很公平

2022/9/18
你以為自己面對抉擇時總是「中立、理性」,絕對不受偏見影響嗎?儘管你可能很有信心,但國際知名認知心理學家塔莉.沙羅特(Tali Sharot)在《正面思考的假象》卻提出了「內省錯覺」的概念,分析人們如何掉入偏見盲點中,很容易忽略內在動機與心理狀態,其實不斷受到外在影響而重構。以下為原書摘文:

內省錯覺

我們往往認為和其他人類相比,自己較不容易受偏見影響,而這樣的傾向被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者艾蜜莉.普羅寧(Emily Pronin)稱為偏見盲點(bias blind spot)。普羅寧以獵鴨為例,說明「偏見盲點」的現象。

2004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與副總統迪克.錢尼(Dick Cheney)到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私有獵場獵鴨。錢尼與斯卡利亞想必都認為自己的獵鴨技術比對方優異⋯⋯但這不是重點。那趟獵鴨之旅之所以有意思,是因為斯卡利亞大法官即將為一起案件下達判決,而判決結果和副總統錢尼息息相關——先前地方法院命錢尼揭露他的能源專門小組的參與者身分資料,他上訴到了最高法院,正在等待結果。

無論媒體或社會大眾都認為,最高法院接受上訴過後才數周,斯卡利亞理應迴避這樁案件才對,而非與錢尼密切展開社交活動。人們擔心大法官和副總統一同吃喝玩樂與獵鴨,到時在審理錢尼的案件時,可能無法保持客觀。那麼, 斯卡利亞是怎麼回應的呢?「我不認為人們能合理地質疑我的公正性。」他說道,並表示那場獵鴨之旅唯一的缺點,就是狩獵過程不夠過癮。

斯卡利亞與最高法院的多數大法官最後下達對錢尼有利的判決,儘管斯卡利亞在審判時可能保持客觀中立,但也真的無法斷定他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

為什麼事情在我們看來是再清楚明白不過,但在斯卡利亞看來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呢?普羅寧提出,這是因為人們往往會根據行為評判他人的偏誤深淺;而在評判自己的偏誤時,憑藉的卻是內在感受、想法與動機。斯卡利亞和錢尼一同度假、一起喝紅酒、分享了狩獵小技巧,而在不久後,斯卡利亞下達了對錢尼有利的判決。

我們在評估他的行為過後,得到「斯卡利亞大法官可能懷有私人情分」的結論,然而斯卡利亞和我們不一樣,他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與動機,在評估自身內心的想法後,他堅決認定自己在審判錢尼的案件時,並不帶有私人情分。斯卡利亞以為自己看清本身內在的動機與心理狀態,相信自己知道哪個方向是「上」、哪個方向是「下」⋯⋯然而,他的想法至少有一部分有誤。

延伸閱讀:
人人都有「想像力」?專家揭密:27%正常人大腦缺了「這特徵」

你以為看清自己,但其實你沒有

斯卡利亞似乎經歷了內省錯覺(introspection illusion), 受這種錯覺影響的人,深信自己能直接看清自身心理狀態背後的種種過程,但大多數心理過程都不是我們能有意識去解讀的。問題是,人們沒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有限,所以「內省」感覺像是簡單地觀察自身的意圖,實際上卻有一大部分是我們對自身意圖的推論,而非直接地看清意圖本身。
 
「內省錯覺」的最佳案例之一,出自佩德.約翰森(Petter Johansson)、拉爾斯.哈爾(Lars Hall)、斯威克. 希克斯壯(Sverker Silkstrom)與安德列斯.歐爾森(Andreas Olsson)執行的一場研究。

這支瑞典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是為了探討人們心中的意圖,有多大部分是能精準地內省觀察。他們讓120名參與者看了15組照片,每組包括2位女性的照片,隨後請參與者選擇自己認為較吸引人的女性。

接著,他們將被選中的女性照片交給參與者,請參與者更仔細觀察後, 說明自己認為該名女性較吸引人的理由。但參與者有所不知,在15組實驗當中有3組的照片被調換,所以他們拿到的並不是自己選擇的那張,而是自己認為較不吸引人的那張。神奇的是,75%的參與者都沒注意到照片被調換,即使兩張照片差異不小,他們也沒注意到。實驗結束時,研究者詢問仍不知情的參與者,一個「假設性」問題:「假如你參與另一場實驗,你挑選的照片被暗中調換成你沒選的那張,請問你會注意到嗎?」84%的參與者(剛才根本沒注意到差異的這些人),都相信自己能輕易地留意到差別。

更令人吃驚的是,當參與者看到自己數秒前認為較不吸引人的照片,還是能煞有其事地對研究者說明該張照片為什麼比自己原先挑選的那張吸引人,且從頭到尾都沒發現那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歡的照片。

一名參與者解釋道,他選了戴著首飾、面帶微笑的女孩子,是因為:「她整個人很燦爛,在酒吧遇到她和另外那張的女生的話,我會比較想找她搭話。我喜歡她戴的那副耳環。」但實際上,這名參與者一開始選的並不是這位戴耳環微笑著的女孩,而是神情嚴肅、沒戴首飾的女孩!

當這名參與者被研究者欺騙、試圖說明自己為何偏好微笑著的女孩,他相信自己能評估引導其做決定的過程,而他的回答顯示,他雖以為能直接看清自己的偏好與意圖,卻大錯特錯。這名參與者經歷了內省錯覺:他不是在誠實地回顧自內心的思考過程,而是在不精確地推斷與重建自己先前的意圖與心理狀態。

延伸閱讀:
想擺脫瞎忙?別讓大腦處理垃圾!心理專家揭密資訊過載「3大風險」

(本文摘自/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今周刊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