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不待其實更受傷!心理學家戳破「防衛性悲觀」活活害死自己
悲觀者死得早
各位也許會說:「正面期待是有可能導向好結果沒錯,但如果結果不好呢?」當然,我們總不可能事事順心如意,正如滾石樂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所唱的:「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需要的東西都得不到了。」更不用說是想要的東西。那這時該怎麼辦?難道美好的期望,最後就只能導向失望嗎?既然如此,我們不是該降低期望,以免自己受到巨大打擊嗎?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的概念,被稱為防衛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問題是,降低期望並不會減輕失敗的痛苦;負面期望不僅會導致較差的結果,且當我們遭遇這些負面後果時,負面期望也沒辦法讓我們免於負面情緒的影響。舉例而言,一群學生參加一場大學部心理學考試,對自己的表現期望較高者看到自身成績不佳會難過;而對自己期望較低者看到成績不佳也將同樣沮喪,並不會比較開心。
不僅如此,負面期待還可能會把我們活活害死。我們以彼得與詹姆斯為例:彼得是個40歲的投資銀行業者,詹姆斯則是42歲的企業律師。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日上午,他們兩人都在心臟病發後進了急診室。起初,醫師在診斷後認為兩人的病情相當,預後也差不多。彼得比較樂觀,詹姆斯則比較悲觀,他們對自身病情的看法也符合各自的樂觀、悲觀傾向。彼得相信自己身強體壯,能在一番奮戰後康復,馬上就能回復正常生活。至於詹姆斯,他認定自己陽壽已盡,就算在最好的情況下,他也只能多活個1、2年,且那1、2年也會活得十分痛苦。
在一開始,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兩人的預測:沒有客觀理由顯示彼得會迅速康復,也沒理由認定詹姆斯的生命會草草終結、以被送到太平間收尾。然而,兩人的預測卻很有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進而影響康復的結果,因而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彼得較有可能採取行動,導致自己如預期般迅速康復(如避免高脂、高鈉飲食,避免壓力大的情境以及適度運動);詹姆斯預期自己的生命很快就會結束了,所以他較不會有採取這些行動的動力,結果較有可能導致心臟病復發,也讓他英年早逝的預言成真。
從結果看來,像詹姆斯這樣在患病後消極地接受自己將死的人,往往會早逝。詹姆斯和彼得是我自己杜撰的虛構人物,不過他們和1994年一次研究的許多參與者很像—這場研究檢視了一群心臟病發後正在復健的病人,研究者發現,樂觀的病人和彼得一樣較常運動,較有機會降低體脂率,也較有機會降低整體的心臟病發作風險。另外,這些人也比較會去攝取維他命,並減少飲食中脂肪攝取量。結果就是,樂觀的病人活得比較久。
至於悲觀的人呢,他們往往死得早。一篇研究追蹤了1000個健康的人,持續追蹤50多年,發現悲觀者早逝機率比樂觀者高。那些可憐的悲觀者,究竟是被什麼害死的?悲觀主義者顯然較有可能會在意外與暴力事件中早逝,這些事件也許是車禍、溺水、職場意外或凶殺。這些人只是悲觀了點,怎麼會遭遇如此悲慘的死亡事件呢?這是因為悲觀主義者認為自己能失去的東西也不多,所以也較會去從事高風險行為。
延伸閱讀:
沒有「中立理性」這回事!心理學家揭「內省錯覺」讓你自認很公平
想像美好未來,樂觀與健康正相關
樂觀主義者為自己想像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不願意讓自身生命就這麼消失。樂觀心態與健康之間存在正相關,之所以有這層關係,是因為樂觀主義者會選擇性地冒險,只有在潛在健康問題微不足道與/或不太可能影響他們時,他們才願意冒險。這些人並不會擔心手機講太久會長腦部腫瘤, 因為這兩件事之間不存在受過證實的關聯,不過他們知道有許多研究證實抽菸是肺癌成因之一,所以這些樂觀主義者較不會抽菸。換句話說,樂觀主義者會把本身心理與身體上的資源,用在面對比較顯著的威脅上。
樂觀主義者,從定義上來說就是對未來懷有正面期待的人,他們期望自己過上好生活、和他人建立並保持良好關係,並且事業有成、身心健康、幸福快樂。樂觀主義者預期自己能過得更好、活得更健康,所以主觀上他們沒太多理由擔憂與絕望,因此比較不會焦慮;在面對墮胎或分娩、癌症或愛滋,甚至是醫學院或法學院生活等壓力因子時,他們也調適得比較好。因為上述種種因素,這些樂觀主義者能賺到更多錢——一個人就讀法學院第1年的樂觀程度,能用來預測他在10年後的收入;在樂觀尺度上高僅僅1分,就等同每年多賺3萬3000美元。
無論是源自內心或來自外界的期望,都能使人擁有目標,並持續堅定地朝目標前進。這種行為最終能提升目標化為現實的機率,讓洛杉磯湖人隊連2年奪冠、讓聰明漢斯學到獨一無二的技藝,也幫助彼得在心臟病發後活得長長久久。如果我們原本滿懷希望的預期落空了,那我們只要像本特森的實驗參與者一樣,從錯誤中學習、再試一次就好。俗話說:「結局好,一切都好」,如果情況還不好,那想必是還未走到結局。
延伸閱讀: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
(本文摘自/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今周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