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菌」能潛藏人體數十年!醫:病患多潛伏轉變,抽血才知感染
這名個案到院已經出現呼吸費力及血氧濃度下降等瀕臨呼吸衰竭徵象,新竹台大分院胸腔內科醫師方泓仁緊急先以引流管置入,引流肋膜積液緩解症狀,再由胸腔外科以內視鏡手術清除肋膜腔內發炎黏著液體。經抗結核藥物治療後,個案症狀逐漸穩定,並於2週後順利出院。
延伸閱讀:
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
被感染者不見得會發病
個案在進行6個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期間,同住的雙親也接受篩檢,雖然胸部X光無感染跡象,但血液中的「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卻呈現陽性反應,診斷為「潛伏性結核感染」。方泓仁表示,個案的家人也以口服藥物進行為期4個月的預防性治療,皆順利完成治療。
結核病主要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傳染途徑主要經由飛沫傳染,當開放性肺結核病人講話、咳嗽或吐痰時所產生的飛沫乾燥後漂浮於空氣中,他人即可能經由呼吸吸入而造成感染。
結核菌可在陰暗處生存2~3個月,因此與病人親近或一同居住者非常容易被傳染,只是遭結核菌感染並不一定會發病,發病率約10~20%,較易發病的高危險性病人有像是:
- 糖尿病患者
- 幼兒
- 洗腎患者
- 器官移植者
- 免疫功能較弱者
- 大量吸菸
- 精神壓力大者
台灣的結核病防治已超過50年,結核病一直是困擾全球的傳染病,雖然近10年來台灣的結核病發生率與死亡率皆有下降趨勢,但在法定傳染病中,結核病仍是每年確定個案數與死亡數最多的一種傳染病;且隨著愛滋病與多重性抗藥問題逐年增加,對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也是新的挑戰。
家中有接觸史就應篩檢
方泓仁表示,近年國內積極進行結核病防治,每年新增的結核個案已顯著下降,但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是結核病盛行的區域。
結核菌生長緩慢且不易消滅,可潛藏在人體中長達數10年之久,直到個體免疫力下降時才發病,若無抽血檢查難以發現潛伏性結核感染。所幸隨著藥物進步,以往長達9個月的療程已可縮短至12週,且每週僅需服藥一次,即使接觸到可能是抗藥性結核的感染源,也有治療處方藥物使用。
延伸閱讀:
肺結核吃藥1年才治好又復發!醫揭:結核菌會躲過白血球「冬眠」
方泓仁提醒,國內多數不明感染源的結核病人多為潛伏性結核感染轉變而來,同住家人若有結核病的接觸史,即為潛伏性結核的高危險群,民眾家中如果有接觸史,都應主動前往合格醫療院所檢查及評估,及早發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