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臨界點,不妨休息一下!專家揭「報酬遞減法則」越努力越累

工作到臨界點,不妨休息一下!專家揭「報酬遞減法則」越努力越累

2023/2/6
現代社會生活忙碌,人們容易放棄重要但沉重的工作,去做簡單但沒有意義的工作,其實我們還有第3種選擇,那就是把重要且困難的工作變得簡單。曾獲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青年全球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於《努力,但不費力》一書中,教你用對策略,把複雜的事變簡單,把困難的事變輕鬆。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費力的行動

拉瑞.西爾柏格(Larry Silverberg)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動力學家」,專門研究物理性事物的運動模式,例如:他花了20年研究幾百萬次定點罰球的運動軌跡。

多年下來,他發現一件事:要投出成功命中的罰球,最重要的因素是球從指尖射出去的速度。而要達到運動知覺的甜蜜點,需要不斷練習和建立肌肉記憶,最後做到不假思索、無為而為——動作有如行雲流水,彷彿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就叫做不費力的行動。

延伸閱讀:
1天工作量其實1小時就能完成!專家揭頂尖人士「高效率秘密」

報酬遞減法則

投罰球的時候如果太用力,你會繃得太緊,射籃速度太快。這就好像很多追求卓越的人,他們的思想受到制約,相信投入更多努力就能帶來更好的成果,如果花了很大力氣卻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結果,就會加倍努力,投入更多時間,更加執著於得到想要的結果。

從小受到的訓練讓他們認為,事情沒有進展就代表需要更加努力,他們無法理解的是:過了某個臨界點,投入更大努力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績效,反而會使人表現變差。

延伸閱讀:
每天都在瞎忙?蜜雪兒、巴菲特都知道的「時間管理術」:把自己擺第一

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報酬遞減法則」:過了某個臨界點,每多一分生產投入,產出率就會多下降一分。舉例來說,持續寫作2小時,我可以產出2頁文章,但如果持續寫作4小時,我只能產出3頁文章,產出率趨緩。

此時就應該質疑是否還要投入更多努力。但追求卓越的人有時就會加倍努力,因為看到產出降低,誤以為解決辦法是再努力一點。這樣做會有什麼效果呢?過了某個臨界點,投入更大努力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績效,反而會使人表現變差。

答案是負報酬,也就是,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們每多投入一分,結果不只是報酬率變低,連整體產出都會遞減。就以寫作來說,你會碰到一個臨界點,此時花愈多時間修改稿子,反而會把稿子改得愈糟,寫歌、起草藍圖、準備法律辯證、設計電腦程式,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努力的過程也是如此。因為你累了,判斷力變差了,你現在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有害無益。這個時候再努力下去,一點都不符合經濟效益。

image

盡量少花力氣來完成重要的事

問題不只是整體產出的遞減,這種做法還會導致過勞倦怠。

這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用白話文說,就是努力過頭的結果。你或許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社交場合太用力攀交情,反而很難跟人建立真正的友誼;在職場上太努力爭取升遷機會,反而顯得飢渴猴急而不討喜;太努力想要睡著,反而放鬆不下來;太努力表現小聰明,反而很難讓你想要吸引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太強作鎮靜、放鬆、自信,反而更難真的鎮靜、放鬆或自信。這就是努力過頭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這種模式跟我們的實際經驗很不一樣,你難道沒有發現,在你表現得最好的時候,那種感覺是毫不費力的?你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行動,甚至沒有特別做什麼來讓事情發生,事情就水到渠成。你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如行雲流水,處於巔峰狀態。這就是做重要事情的甜蜜點。

東方思想家把這個甜蜜點叫做「無為」,4字面的意思是什麼都不做,或不花什麼力氣,指的就是順應自然,不人為做作,從而達到「無為而為」、「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總而言之,我們的目標是盡量少花力氣來完成重要的事,順其自然地達成目的,不要太過刻意,不要努力過頭。這就是不費力的行動所要達到的境界。

(本文摘自/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天下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