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適度運動、健康飲食
近一、二十年來,由於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壽命延長,飲食文化改變,動輒大魚大肉,造成國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會大幅提高,醫院心臟內科門診中,每天都有大量病患接受治療與追蹤。衛生署統計每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相關疾病更是高居第三名,可見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奕仲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包括:性別年齡、抽菸與否、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症、是否有早發性家族心臟病史。另外,生活型態與生活壓力大小、是否有規律運動、是否體重過胖等等,也與其關係密切。
常見症狀像是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等,甚是於肩頸痠痛、胸背疼痛、上臂發麻、上腹疼痛等也可能是其臨床表現,但仍然有相當數量病人在急性心臟病發前,並無任何症狀,值得格外小心。
施奕仲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檢查,常見如靜式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或者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這些檢查間接地偵測出心肌缺氧現象之後,再進一步安排心導管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是否有血管狹窄病兆,之後依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治療,如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塗藥支架置放…等,甚至是轉介心臟外科接受心臟繞道手術。
在診斷工具上,這一兩年來,國內引進非侵入性多層列電腦斷層設備,可以精準探查心臟冠狀動脈健康情況,估計自身血管年齡,一些非典型胸痛與中高危險群無症狀病人,可以早期發現冠狀動脈血管問題,積極接受預防性處置,降低急性病發猝死風險,進而達到極高預防效益。X光電腦斷層輻射暴露問題,經醫師評估後,也都控制在安全且合理劑量內。
至於哪些人適合接受64列心臟電腦斷層攝影呢?
一、經心臟內科醫師評估屬不典型胸痛病人,卻又無法完全排除冠心症患者。
二、具有危險因子而沒有胸痛的病人,經心臟科醫師評估屬於中度以上心血管風險族群。這裡所謂中度風險代表未來十年心臟病發風險大於10%以上者,即平均每年大於1%以上者。這樣的評估均可在心臟內科門診中完成。
施奕仲最後強調,規律生活、適度運動、健康飲食,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不二法門。而積極控制好自身血壓、血糖、血脂,更是不可少的預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