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專家建議「這類藥物」爬百岳必備

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專家建議「這類藥物」爬百岳必備

2023/5/12(2023/5/12 14:44更新)
登山是近幾年興起的有氧運動之一,藉由向上攀爬、上下肢反覆伸展來運動。不過,攀爬高海拔山區的活動,屬於高強度消耗體力行程,登山過程中隨著海拔高度上升,周圍環境條件也隨之改變,因此部分人會感到不適,進而產生「高山症」。對此,藥師建議,出發前務必要諮詢醫師有關自身狀況,評估是否適合到高海拔山區活動。

本篇文章目錄

高山症的定義、症狀

登山是近幾年興起的運動之一,登山時因身體無法適應高海拔特殊的環境,造成的不適稱為「高海拔疾病」,也就是俗稱的「高山症」。一般而言,攀爬至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就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隨著攀升高度上升,發生高山症的比例增加。

高山症的症狀通常在抵達高度後的12~24小時內發生,並且在1~2天後隨身體適應高度後而減緩,以下為常見症狀:

  •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 中度症狀:嘔吐、尿量減少、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等。
  • 重度症狀:呼吸困難、腦水腫、肺水腫等。

延伸閱讀:
山中迷路也不怕!登山必備「1神物」增加生存機率:4步驟等救援

避免急性高山症的方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康鳳蓮建議,避免急性高山症的最好方法就是緩慢上升高度,行程盡量安排白天登到高海拔地區,晚上返回較低海拔處休息,有助於身體適應海拔高度;抵達高海拔地區後,要避免過度運動,並盡量減少酒精性飲料及安眠藥的使用。

康鳳蓮補充,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絞痛、鐮刀形貧血及肺功能不良等疾病者,出發前務必要諮詢醫師有關自身狀況,評估是否適合到高海拔山區活動。此外,曾發生過高山症或必須在短時間快速上升高度者,需請醫師評估是否需使用預防高山症的藥物,並依照醫師的醫囑服用。

延伸閱讀:
登山新手必看!裝備清單、注意事項、推薦路線「登山指南」一次看

預防高山症的藥物

康鳳蓮說明,常見預防高山症的藥物,以乙醯胺基硫唑嘧錠(acetazolamide)最常見,通常在上山前一天開始服用,並持續48小時或是直到抵達行程最高海拔高度處;對磺胺類藥物過敏或懷孕婦女不建議使用此藥,類固醇如dexamethasone等可作為替代預防藥物。

要注意的是,之前有發生過高海拔肺水腫,且必須快速上升到2500公尺以上者,需使用特定預防性藥物,且都需要醫師專業評估,因此民眾切勿自行購買使用,以下為特定藥物:

  • 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
  • 西地那非(sildenafil),常稱「威爾鋼」
  • 他達拉非(tadalafil),常稱「犀利士」

康鳳蓮表示,當高山症症狀出現時,切勿慌張失措,可先透過休息、補充氧氣或用藥,觀察症狀是否改善,另外,降低海拔高度也是有效的治療方式。若出現嚴重症狀如意識模糊、嗜睡或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或連休息時都呼吸困難等情形,除了給予藥物及氧氣外,應立刻下降高度並盡快就醫,以免發生致命的憾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登山健行,留意高山症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