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邁向精準治療時代-健保給付用藥選擇更多了

異位性皮膚炎邁向精準治療時代-健保給付用藥選擇更多了

2023/8/17

仲夏大暑對全台37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猶如酷刑,天氣悶熱汗流不止,導致皮膚慢性發炎、紅斑搔癢、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可能破皮滲液,造成細菌感染,必須長期用藥。

異膚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大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十歲以上異膚患者約有三成八屬於中重度,他們正值青春年華,卻因病況外顯,如皮膚脫屑、出現紅疹,以致晚上睡不好,情緒焦慮,白天精神欠佳,無法好好聽課,也常受到周圍他人異樣眼光,身心壓力大。

過去二十年傳統治療藥物對中重度異膚患者效果有限,幸而新藥研發推陳出新,繼2019年12月第一個生物製劑杜避炎( Dupilumab)有條件納入健保後,今年4月也通過健保給付第一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銳虎(Upadacitnib),很快的6月健保又給付第二款口服小分子藥物喜繽果(Abrocitinib)用以治療中重度患者,給異膚患者帶來更精準、快速、有效的治療新選擇。

生物製劑精準鎖定發炎因子,小分子標靶藥有效緩解癢感

「十年前的異膚小朋友很可憐,可用的藥物有限,現在已有不少可改善九成病灶的新藥。新藥的用藥順從度也高,因為效果好。」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說。

他比較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的療效指出,這兩種新藥的主要差別在於精準度,生物製劑是蛋白質製劑,分子量大,必須以注射方式進入體內才能發揮療效,精準鎖定造成皮膚發炎的介質,減少發炎的淋巴球反應;而新型小分子藥物可以口服吸收,作用在過度活化的發炎細胞,阻斷淋巴球的發炎路徑,一樣可以「打對病灶」。

其次,兩者產生療效的速度也有些許差別。詹智傑指出,生物製劑會把發炎路徑的連鎖反應「壓」下來,平均約2~4週可看到膚況變好;而每天服用一次的口服小分子藥大約吃一週就有大幅改善,尤其是患者最在意的癢感,口服小分子藥物在起效速度這方面略勝一籌。

在使用上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規定,使用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新型口服小分子藥物,為了用藥安全需進行風險管理計畫,針對B型肝炎、C型肝炎和肺結核等慢性感染症進行監控管理,以減少因藥物作用而導致之感染控制不佳情形。

詹智傑強調,異膚病患多數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青少年,風險管理計畫提及的慢性感染症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共病比例低,對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罹病族群來說,口服小分子藥物是很安全可靠的用藥。

口服小分子藥物和生物製劑通過健保給付的最大意義在於,有更多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可以接受更具療效的先進治療,且醫師與病患的用藥選擇性更為多元。

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指出,醫師開藥的三大原則包括療效、安全性和病人喜好度,例如有小朋友怕打針,也有患者不喜歡每天吃藥、怕忘記,醫師會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後,做出最適宜選擇。

她指出,生物製劑安全性高,但門診中仍有少數病患會出現眼睛紅腫發癢等結膜炎副作用,結膜炎輕者可以點眼藥水,若太嚴重就可改換口服小分子藥。她有一位三十多歲的中重度異膚患者,曾自費打生物製劑,施打兩個月後眼睛紅腫,癢的難受,後來申請到健保給付,又試了一次,打了一個月,不料結膜炎仍然沒有轉好,只好換藥。

新藥健保給付有條件

需要提醒的是,健保署雖於2019年12月將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但一開始僅限於重度異膚患者。當時給付條件是,患者須先經照光治療3個月,使用兩種口服免疫調節劑各3個月,加上評估異膚發病面積與紅腫、苔蘚化嚴重程度的EASI評分達20分以上者,期限一年,條件相當嚴格。健保署統計,2020年治療異膚生物製劑的健保申報金額為1389萬元,使用人數79人;2021年增至9606萬元,使用人數317人,估計每人每年藥費約在17.6萬元至30.3萬元之間。

也因健保給付生物製劑設下高門檻,得到給付的病人不多,之後在醫學會和病友協會積極倡議下,健保署終於放寬給付條件。自2022年8月起,從原本適用18歲以上的重度患者,放寬至12歲以上的中度和重度病患,造福更多病友。

今年納入健保的兩款口服小分子藥物,給付條件和生物製劑一樣,仍須先經過三個月照光治療、使用兩種免疫調節劑,EASI分數等於和大於16分以上者,若症狀仍未改善,經過申請,健保才會給付新藥。

「健保給付口服新藥的意義,除了方便之外,更重要的是療效。」詹智傑指出,臨床經驗上EASI分數在16分左右不算太嚴,麻煩的是很多病人都達不到前兩者要求,因為年輕病人要上課、工作,小孩子更要父母陪,很難做到每週來醫院照光兩次;而免疫調節劑的療效頂多只能改善五成症狀,對中重度病人來說,「未達需求被滿足的程度」。

詹智傑有位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從小喜歡游泳運動,但只要下水到游泳池就會被投以嫌棄的眼光,多年來他只能到沒有人的偏遠海邊游泳。在使用新藥後症狀明顯改善,膚況穩定至今。睽違十年他第一次可以如常人般在泳池下體會涼快的水波,回診時心情雀躍地對詹醫師說,他的「人生改變了」。

有不少病人轉診來找詹智傑醫師,他說其實之前其他醫院醫師的治療方案是正確的,但可能因為門診病人太多,沒有時間跟病人好好說明治療計畫,尤其在急性發作期,當皮膚化膿時,必須用強效藥「滅火」,同時先處理細菌感染的問題,接著才能專注治療長期皮膚發炎的問題,所以需要按部就班,逐漸將皮膚發炎改善,進入長期穩定控制的平穩期;可惜有不少病人可能覺得這星期他的症狀都沒有改善,覺得治療無效就不再來了。

治療沒有達標,不妨考慮換藥或加藥

「臨床上有所謂的達標治療(treat to target ),也就是先設定好治療目標,在一段時間內若沒有達標,不說病人不滿意,醫師也應該要積極考慮換藥或加藥。」詹智傑舉例,病人的皮膚炎嚴重度EASI分數若原是20分,醫師評估後希望在三個月內降到10分以下,若沒有在時間內達標,就要調整治療方案。

「醫病關係是緣分,病人要對治療計畫有信心才會配合治療。」詹智傑強調,尤其是初診病況比較嚴重的病人,醫師務必與病人和家屬溝通清楚未來的治療方案,減少因為對於治療時程的錯誤期待,以及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錯失了最有效的長期控制機會。

今夏特別酷熱,異膚病人如何抗暑?

炎炎夏日,一般人都擔心中暑,異膚病人如何抗暑?許仲瑤醫師說,有皮膚病的人排汗功能都不好,因為汗腺無法正常調節,容易刺激皮膚引發癢感。此外,不少醫學研究指出,汗水中的糖分也會讓皮膚發癢,和糖尿病人容易皮膚癢的病因類似,因為汗水中的糖分會讓已經受損的皮膚屏障功能,恢復得更慢。她觀察有些異膚病人本來症狀已經穩定,卻在夏天突然皮膚搔癢發作,但只要好好控制血糖,症狀就緩和了;尤其夏天高溫,很多人會喝冰涼飲料解渴,但含糖飲料容易讓血糖升高,異膚病人還是要少吃甜食,控制血糖。

其次,流汗後可以用濕毛巾擦乾,讓皮膚降溫。許仲瑤指出,很多病人因為夏天熱就不擦乳液,其實異膚病人的排汗功能受損,皮膚很容易乾,還是要勤快地擦乳液,可選擇清爽舒適的牌子,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異膚病人專用乳液。

但如果病人的搔癢發作嚴重,必須靠藥物控制,則可以考慮止癢起效快的小分子藥物,快速壓制癢感並恢復生活品質,後續再透過平日的飲食、皮膚保養長期穩定控制病情,度過炎炎夏日。

醫師討論更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在新藥研發與日俱進的今天,異位性皮膚炎已進入個人化精準治療時代,中重度異膚患者要善用健保給付新藥的政策,與醫師好好討論病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異膚患者的肌膚恢復往日光彩指日可待。

(本文由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提供)

看影音:https://youtu.be/FGA-DWeyiX0

《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