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口乾舌燥」喝水還是口渴?中醫建議「1類水果」能解燥
本篇文章目錄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說明,「乾燥傷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身體缺水乾燥的情況出現在秋天,中醫稱為「秋燥」,此時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便祕、乾咳、甚至流鼻血等情況就紛紛出現,而中醫所說的「津液」,指的是身體內的水分。
延伸閱讀:
體內「無名火」怎麼滅? 中醫教「4招」降火氣:試著泡澡搭配1飲品
皮膚乾癢飲用菊花茶
一名56歲患者為案例之一,患者表示抓傷處又癢又痛,旁人還以為被貓抓傷,其實是睡覺時自己抓傷的。該患者因為很癢,半夢半醒之間為了止癢只能拚命抓,導致身上出現傷口而就醫。
張煒東指出,這類患者好發於秋燥時節,若主要症狀表現在皮膚上,可以採用清熱潤燥的方式,百合枸杞菊花茶就可以輕微緩解;若症狀嚴重的話,建議可以攝取富有膠質或膠原蛋白的食物,例如木耳、蘆薈、雞腳、魚豬皮等,這類食物可以保水,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最好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延伸閱讀:
有食譜》秋季「南瓜燉飯」電子鍋3步驟教你做!顧胃、護眼兼改善秋燥
口渴舌燥食用微酸水果
張煒東說明,若感到口乾舌燥只要喝水可以解渴者,只需要多喝些水即可;如果喝水無法改善,建議使用能增加唾液,帶點微酸性的食物水果,像是檸檬、金桔、金棗、柑橘、酸梅等微酸性的食物,但記得微酸解燥即可,千萬別吃太多。
「秋燥」哪些東西要少吃?張煒東進一步指出,因為乾燥的原因,所以食物中屬性偏乾燥或會刺激的食物都要小心食用,像是餅乾、太乾的麵包、方便脆麵等這類乾燥的食物;此外油炸類、胡椒、辣椒等會加重刺激的食物也盡量別吃。
最好隨身攜帶薄外套
隨著全球暖化等氣候變遷,現在氣候的變化形態比以往更加多樣。張煒東表示,「秋燥」的情況依然存在,只是秋末的白天依然炎熱,早晚的溫差更大了,若沒有小心對待,換來的可能是外感風寒的一般性感冒。
他也呼籲,一般人容易在日夜溫差大時著涼,最好隨身攜帶薄外套因應,睡眠時將冷氣定時或調高溫度,電扇則不直接朝身體吹,才不會讓身體著涼。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