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荒有救了?醫揭「醫療數位轉型」成解方:每天多省90分鐘

台灣護理荒有救了?醫揭「醫療數位轉型」成解方:每天多省90分鐘

2024/12/17
新冠疫情後,全台醫院面臨護理師人員流失的情況,衍生醫院關病床、患者等不到床位等問題。但是,台中榮民總醫院卻逆勢招聘數百名護理新血,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認為「醫療數位轉型」是解方之一,受惠電子紙、智慧藥櫃等設備導入,護理師每天可節省90分鐘工時。

本篇文章目錄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長照、預防醫學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無奈護理人力不足,衍生醫院關病床、患者等不到床位等問題接踵而來,陳適安17日上午出席「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正式大會」分享智慧醫療可逆轉護理荒

延伸閱讀:
癌症新藥納健保,卻限縮3大門檻!醫:藥品給付「被迫瘦身」成常態

醫療數位轉型分擔工作量

陳適安表示,身為醫院經營者,人力不足是一大挑戰,醫療數位轉型可分擔工作量,以利優化職場環境,保留住人才,甚至吸引人才加入。以台中榮民總醫院為例,近年陸續導入數位化手術管理系統,輔助估算手術時間,重症照護系統預測加護病房患者洗腎風險等。

陳適安進一步說明,為改善護理作環境,引進電子紙輔助書寫病歷、智慧藥櫃等科技之後,確實減少護理工作量,平均每天可以替護理師節省90分鐘工時,台中榮民總醫院今年成功招募400名護理師,從未關過任何一張病床。

延伸閱讀:
台灣要沒護理師了?連2年護理人力流失「人數砍半」恐衝擊全民健康

擴大偏鄉智慧醫療照護網

陳適安說,衛生福利部與科技部大約從7年前開始鼓勵各級醫院醫療數位轉型,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健康台灣」瞄準智慧醫療加速運用,智慧醫療運用範圍非常廣,不僅有協助拉近偏鄉與醫療資源的遠距醫療,從疾病照護到公共衛生領域都有一席之地。

陳適安也提到,醫院實驗室設備數位化同樣可將醫療價值最大化,人力減少、作業量成長,80%病人可在60分鐘內知道檢驗結果,患者就不需要在醫院內等待非常久。雖數位化有資安隱憂,但不可作為拒絕理由,應最大限度發揮優勢,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