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暴增疫情 應盡速提高疫苗接種率
在1963 年麻疹疫苗尚未使用前,被視為是孩童期不可倖免的疾病,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麻疹的歷史最早記載於十世紀波斯國,但一直至十七世紀初才分清楚麻疹和天花。而1846年丹麥醫師在調查麻疹的流行時,才正式確立麻疹為傳染病,其潛伏期約14天,感染後具終身免疫等特徵。
根據台灣省衛生處年報,民國42~50 年間,在臺灣每年有700~900個麻疹死亡病例,且常佔5歲以下兒童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可見其嚴重性。臺灣從民國67年開始全面麻疹預防接種,但每隔3~5年仍有一次麻疹流行。臺灣自民國74年開始有麻疹全國性統計資料。74當年有麻疹大流行,其中97例因麻疹死亡(死亡率約十萬分之1.7人)。造成流行的主因為:低疫苗接種率、疫苗接種失敗、疫情監視不彰。
麻疹病毒是一種具有包膜的RNA 病毒,易被陽光、熱、強酸及紫外線所破壞。麻疹病毒感染人類鼻咽腔呼吸道上皮細胞後,很快的蔓延至局部淋巴系統。在感染後2~3天在感染部位及網狀內皮組織大量病毒增生,並造成原發性病毒血症。感染後11~14天,在血中及感染組織的病毒量達到顛峰,並在2~3天後迅速下降。奇美醫院小兒科 - 陳俊達醫師指出,麻疹通常經飛沫或患者之鼻咽粘液接觸而感染。典型麻疹,被感染的病人經10~12天左右的潛伏期後,進入前驅期,會有2~4天的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所謂3C:cough、conjunctivitis、coryza)等呼吸道症狀。
結膜炎出現後1~2天,接著在腔的頰側膜可發現柯氏斑點,再1~2天後身上出現疹子,最先在面頰及耳後,隨後散佈到全身及四肢,疹子為紅斑丘疹,會有融合現象,在4~7天後再依序消退,紅疹出現後1~2天,熱度即開始減退,而皮疹退後,會留下細粉狀皮屑與暗色沉著斑。
約5~10%之患者因病毒本身或細菌繼發性感染而產生併發症, 包括中耳炎(7~9%)、肺炎(1~6%)、腹瀉(6%)與腦炎(0.1%)等。 1歲以下之病例死亡率最高,死亡病例多因肺炎(佔60%)引起呼吸衰竭所致,但急性腦炎則常發生在年齡較大兒童及成人。懷孕期間如感染麻疹則會增加流產或早產的機會,但目前仍無充分證據顯示懷孕婦女感染麻疹會造成胎兒先天異常。
陳俊達醫師表示,麻疹確定診斷主要依據病毒培養與血清抗體反應;而分子生物技術更是方便的輔助診斷方法,可偵測在尿液、血液及鼻咽分泌物麻疹病毒RNA 。但是在流行期及疫區,只要出現【全身出疹持續3天以上;發燒(耳溫或肛溫)≧38℃;至少具有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三種症狀中的一種】,就有可能被視為臨床病例。因為它具高度傳染力需要大家強力注意防護。
麻疹的治療主要為支持性療法以及避免併發症的產生。其預後在過去數十年來有明顯的改善,許多細菌性併發症如中耳炎、肺炎等皆可以抗生素有效控制。台灣地區麻疹疫苗自民國57年開始自費接種,但疫苗接種普及率低,麻疹仍每隔2~3年流行一次,直到民國67年開始改為全面免費接種,麻疹的流行逐漸有效控制。一般而言,麻疹疫苗嚴重副作用相當少,接種部位可能有局部反應,如紅斑、熱或腫脹。此外10~15%接種者在接種後4~10天,會出現輕微發燒,並可能持續2~5天。偶而會出現疹子、鼻炎、輕微的咳嗽或柯氏斑點。
民國90年後, 改為12-15個月接種第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國小一年級再常規接種第二劑混合疫苗。陳醫師說,近年零星麻疹病例,大多主要為境外移入,且個案有日益增多之趨勢,這顯示我們的麻疹防疫仍有死角,要根除麻疹仍有待大家努力。
最後談談一則網路流行的麻疹笑話:某太太認為醫生帳單太貴了,醫生提醒她說:「別忘了你兒子出麻疹的時候,我到過你家裡出診八次!」她反駁醫生說:「你也別忘了,是我的兒子把麻疹傳染給全校學生的。」其中提到麻疹的高傳染力及隔離的重要性,否則一旦病源不小心散播出去,整個校園皆淪為疫區。
在疫苗未普及前,週期性流行取決於民眾的群體免疫力狀態;現在,進入預防勝於治療世代,提高疫苗接種率,就是消除麻疹最簡單快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