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髓移植照護 當心外來細菌感染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骨髓移植後長期存活大幅率提升,在急性白血病存活率約20%~70%、再生不良性貧血50%~90%、淋巴瘤20%~50%。骨髓移植被用來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嚴重型再生不良性貧血、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奇美醫院骨髓移植室 - 溫明華護理師表示,其較常見之併發症,主要來自移植前化學治療的器官毒性,還有移植後之感染、間質性肺炎、移植物反宿主反應等,有些具有致命性,不過近年來都已發展出較好的預防或治療方式。
溫明華護理師指出,預防方式包括病患在進入骨髓移植無菌病室前會先執行藥澡浴,減少皮膚上的正常細菌數至最低程度,移植前注射數天高劑量的化學藥物,以破壞病人的骨髓及免疫系統;移植當天將骨髓(或是周邊血幹細胞)經由中心靜脈導管輸注至病患體內,直到病患輸注的骨髓或幹細胞生長且體內中性白血球穩定、無嚴重排斥反應方可移出無菌室,整個過程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由於骨髓移植病患因接受過高劑量化療藥物注射,體內的免疫系統已被破壞殆盡,很容易受體內或外來的菌種感染之危險,因此護理照護最重要的是預防病孩感染,所有護理照護行為須嚴格監控,包含 :
(1)任何醫護人員要進入骨髓移植室前要先更換經過高壓滅菌消毒的手術衣、無菌隔離衣、戴帽子、腳套及口罩;
(2)執行侵入性治療前,如靜脈注射、抽血… 等處置,無論是管路或皮膚均需消毒三次,靜脈注射管路交接處亦以無菌紗布包裹;
(3)飲食方面則要注意食物新鮮、衛生,病患食用之食物,要經紫外線光照射30分鐘,再以餐盒經微波後方可送入病室給予病患進食 ;
(4)衣著被服方面則經紫外線光照射30分鐘後才使用並每天更換;
(5)病患解尿後以不含酒精優碘加無菌蒸餾水(1:500)稀釋後沖洗外陰及尿道口,解便後則需以不含酒精優碘加無菌蒸餾水(1:500)稀釋後坐浴 15分鐘。
除此之外,病患在骨髓移植後,皮膚通常有乾燥、脫屑、搔癢及色素沉著等現象,應使用保濕性佳的乳液或嬰兒油改善乾燥問題,搔癢狀況可採取局部冷敷護理、轉移注意力、教導使用拍打或按摩的方式來減輕搔癢不適。
病童在骨髓移植後除了預防併發症之外,因病童經歷嚴密的保護隔離之療程約一個月,在情感上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或明顯的情感疲潰,如出現憂鬱、焦慮、煩躁、沉悶不語、哭泣等負面情緒,因此在心靈層面的照護,除了陪伴、傾聽病患心聲之外,較大小孩可藉由宗教力量使心靈趨於平靜,如宗教性影片、音樂,較小之幼童可給予治療性遊戲、講故事,陪同上網或看電視,並鼓勵家屬前來探視、通話,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安慰,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如心理醫師、社工人員等,給予心理諮商。
以上為溫明華護理師對小兒骨髓移植照護之經驗分享。溫明華說,「雖然接觸骨髓移植工作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年,但在個案身上學習到的遠比付出還要多出許多,是他們讓我了解到生命的可貴,是他們讓我知道只要全家人健康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溫明華在照護病孩過程中,每每看見父母親日以繼夜百般呵護,對兒女鞠躬盡瘁的辛勞,病孩更承受如此大的身心壓力,也非常不捨,因此身為護理人員面對每位骨髓移植之病孩,他認為除了竭盡所能發揮護理獨特功能之外,也要發揮護理理念對病孩「視病猶親」,散播愛與關懷給予對抗病魔的小朋友,提升病孩面對痛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