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廋男、蝴蝶女,可能是體內酸性廢物導致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分布全身、聯繫內外,這就像是網際網路般將人體的各個部位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人體表面的皮膚、肌肉,一直到內部的器官、骨骼,每個部位都受到血液、神經的滋養與支配。因此當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受到酸性物質的阻礙而不順暢時,就會使人體的各個部位得不到營養供給及新陳代謝,進而引發病痛,危害健康。
排酸療法與西方醫學的主要差異之一,就在於它對於病人進行的是全身調理而非局部治療。排酸療法是透過排酸棒將震壓的力量作用於病人的全身體表,以刺激他的皮膚、肌肉、神經及血液循環系統,促使體內廢物加速代謝並使傳導機能趨向正常。透過針對這些系統由外而內的影響,可以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進而調節身體健康至平衡狀態。
所謂的排酸療法是利用排酸棒震壓全身肌肉,消除累積於體內的酸性廢物,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全身循環;同時刺激神經,使神經信號傳遞順暢,進而能使肌肉張力正常,恢復正常骨架,使內臟不受壓迫,功能正常。簡單的說,就是加強代謝,恢復身體健康的狀態。當然排酸也不是包醫百病,但只要是屬於酸過多的病(並非酸中毒,而是體內酸性廢物過多),效果往往是立竿見影。
震法與壓法是排酸最重要的手法。所謂的震法就是傳導,壓法就是引導。震法主要是促使深層酸性物質分解或浮至淺層,同時刺激運動神經,使肌肉鬆弛(例如施氏緊繃症-有這種問題的人,體型偏瘦,肌肉較硬,但沒什麼力量,且無論怎麼吃都無法增胖。此外,還經常會感到全身疲勞,身體覺得緊緊的,不自在)。
至於壓法,主要是促使淺層酸性物質分解,同時可刺激感覺神經,藉由反射弧而使肌肉收縮(例如施氏肥胖症-有這種問題的人,體型肥胖,尤其是軀幹與上肢的上臂及下肢的大腿部分。觸摸時,會發現這些部位的肌肉摸起來特別軟,感覺裡面好像裝的是水,不像肌肉般結實,而且肌肉力量差,經常容易感到疲勞。它通常會出現在女性初經之後,因為此時女性的內分泌容易失調)。
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自古至今的醫學都強調運動的重要性,然而,沒有一種運動能夠真正地運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而排酸療法則可以說是一種被動式的全身運動,透過排酸,可以使全身上下的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運動,除了能夠加速病人的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提升心肺功能外,又不會對病人的肌肉或關節造成運動傷害。(本文摘自:排酸療法,由書泉出版社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