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我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到底我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2010/2/24(2022/3/15 20:1更新)

流行性感冒的症狀一般出現的比較急速,尤其是突然的高燒(可達4 0 ℃)及嚴重的全身性肌肉關節疼痛,加上極度的倦怠感,往往讓人癱在床上怎麼躺都不舒服。許多得到流行性感冒的病患,會因此而無法上班、上學。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感染症科 湯宏仁醫師說明,雖然每年秋冬季節好發的地區性流感病毒株,不像世界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那樣的可怕,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在每年的流行季節中,約有5~20%的人口會感染到流行性感冒 ,許多高危險群的病患往往因此而需要住院治療甚至死亡,每年估計有三百萬到五百萬的流感嚴重病例,而約有二十五萬到五十萬人直接死於流行性感冒本身或相關的併發症。在台灣,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以數學統計模式估計,1999-2004年間,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其中超過80%死於流感者為65歲以上老人。

湯宏仁醫師進一步表示,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可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或減少感染後嚴重併發症的產生,降低病患之罹病率及死亡率。根據國外文獻,流感疫苗的保護力雖然因不同族群而異,平均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對安養機構老年人僅有30~40%的人可以完全免於發病,但是疫苗接種後所產生免疫力提供的保護作用,仍然可以減少50~60%的後續住院需求,並可以減少80%因流感所造成的死亡率。但一般民眾對於施打疫苗仍是充滿疑問,因此,湯宏仁醫師針對民眾常見的疑問做一個說明。

是不是疫苗不好,不然為什麼每年都要打疫苗呢?
其實,不是疫苗不好,而是由於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的疫苗病毒株成分可能不同,所以我們還是必須每年接種疫苗,才能有最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流行性感冒疫苗並不能預防H1N1新型流感,因為兩種是不同的病毒株。

何時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比較適當?
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流感,但仍以冬天時較易發生流行,歷年來疫情大多從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隔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通常接受疫苗注射後約兩週以後,才會在人體中產生足夠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量,因此每年10月或11月疫苗的最佳時間。

哪些人應該打流行性感冒疫苗呢?
65歲以上老人「33/12/31前(含)出生者」、機構對象及罕見疾病患者;滿6個月「98/4/30前出生」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一至四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以及重大傷病患者。

哪些人不能打流感疫苗呢?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Egg-protein)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年齡6個月以下者、注射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以及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另外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宜予延後接種。

有哪些副作用呢?
輕微副作用包括接種後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發燒、倦怠,於接種後一、二天內恢復。嚴重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則極少發生。美國疾病管制局在流感疫苗的接種上,仍然建議接受流感疫苗接種六周內曾經發生過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 的民眾,應避免再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是不是就會得到流行性感冒呢?
由於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成分是已經被殺死的非活性病毒,所以接種流感疫苗並不會引起流行性感冒,但是就像大部分的疫苗一樣,因為疫苗的有效作用所產生的免疫反應,的確可能發生一些局部或全身性的輕微副作用,包括有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紅腫,輕度的體溫上升及些許的肌肉酸痛,這些症狀一般都可以在一天到兩天中緩解。這些正常的疫苗注射反應其實不應該被誤認為是因為接種了流感疫苗而得到流行性感冒的。

湯宏仁醫師提醒民眾,一年一次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種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及其併發症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每一項疫苗政策的研發,幕後都是無數專家的嘔心瀝血規劃及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付出。身為一般民眾的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配合國家防疫保健政策,作一個快樂健康的現代人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