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運動性貧血「鐵」定不足!

當心運動性貧血「鐵」定不足!

2010/7/6(2022/3/15 19:59更新)

您是否曾經在運動後有頭暈目眩、蹲下站立後眼前一片黑暗、臉色蒼白的情況?這可能是運動性貧血的症狀!身體在劇烈運動及大量流汗時,會造成鐵質的流失,進而產生貧血的現象,民眾在運動前後若適量攝取富有鐵質的食材,能減少運動性貧血的發生。

通常造成運動性貧血,主要與人體的血紅蛋白數目偏低、血漿容量增加、血紅蛋白的製造減少、紅血球的破壞增加等因素相關,鐵質是幫助人體製造血紅素的主要功臣,劇烈運動後可能造成紅血球的破裂,血紅蛋白從紅血球中釋出,喪失氧氣運送和能量代謝等功能,因此民眾也必須同時注意蛋白質與維生素的補充。

根據資料顯示,三分之二的成年女性通常缺乏鐵質,加上每月經血的流失,更應適量補充鐵質,以維持健康紅潤的氣色。行政院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鐵質15毫克,民眾可於運動前後補充含鐵質的食物,如肝臟、海藻、魚、蛋黃、紅肉、全穀類及深綠色蔬菜等食物,以達到適量攝取鐵質的營養標準。

除了攝取適量鐵質外,維生素D及蛋白質也是運動前後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根據研究顯示,喝牛乳可助於增加運動效果,因牛乳含有適量的維生素D,對於進行肌耐力強度訓練的婦女有幫助,也能強化骨骼健康。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固定進行肌耐力訓練的婦女,在運動後喝兩大杯牛乳,可以獲得較多肌肉與減去更多脂肪,相較於喝含糖運動飲料更佳,能增加人體骨酪強度、肌肉與代謝健康。現代忙碌的上班族女性,若想強化營養攝取,不妨至便利商店選擇富含鐵質成份的牛乳,若適逢生理期來臨,也可將牛乳微波溫熱飲用,舒緩經期的不適。

預防運動性貧血首重加強鐵質及維生素的均衡攝取,民眾運動時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可在運動前做暖身操,避免直接做劇烈性運動,以免超過身體負荷而帶來傷害,適時補充蛋白質及能幫助造血的鐵質、葉酸等食物,則可達到運動效果,不讓鐵質趁機流失。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