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缺鐵⋯當心胎兒早產、生長遲緩!日常飲食「儲鐵4招」這樣做

懷孕時缺鐵⋯當心胎兒早產、生長遲緩!日常飲食「儲鐵4招」這樣做

2023/3/9
懷孕期間有貧血,可能使胎兒陷入危險!國健署提醒,在懷孕過程中,隨著胎兒的成長,母體的血液量會增加,以利運輸足夠的營養素給持續發育的胎兒,此時身體若是缺鐵,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

國健署表示,懷孕媽媽在孕前與懷孕期間,需加強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才能在良好健康狀態下,迎接新生命到來。然而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正值15~49歲的育齡婦女,貧血盛行率將近2成,而缺鐵性貧血盛行率更高達13.7%。

延伸閱讀:
孕期貧血恐胎兒有危險!營養師:補血飲食不只補鐵「這樣吃」才對

缺鐵性貧血恐致孕產3大風險

由於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會有經血的流失,若鐵質攝取不足,易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而缺鐵性貧血亦是懷孕時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鐵質缺乏,可能有以下風險:

  • 增加嬰兒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或死胎等風險
  • 孕婦容易出現疲倦、嗜睡、頭暈、臉色蒼白等情形
  • 寶寶在胎兒時期,會預先儲存出生至6個月大體內所需的鐵質,若胎兒無法從母親體內獲得足夠的鐵質,可能造成其出生後生長遲緩

因此,國健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毫克,若為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毫克,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

延伸閱讀:
「缺鐵性貧血」別只靠鐵劑!醫師教高鐵質蔬果「看顏色」這樣選

日常飲食4招儲鐵這樣做

針對備孕婦女,想預防缺鐵性貧血,國健署提供「日常飲食4招儲存鐵質」攝取建議,讓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透過飲食,調整身體狀況,做好備孕的準備:

1. 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可補充以下富含鐵質的食物。

  • 紅肉類
  • 海產類:如文蛤、章魚、牡蠣
  • 內臟類:如豬肝、鴨血、雞心
  • 豆類與其製品:如黑豆、小方豆干、豆干絲

2. 攝取深綠色蔬菜:除了動物性食物外,深綠色蔬菜的鐵,亦可作為部分鐵質的來源,如紅莧菜、白莧菜、紅鳳菜等,建議每日至少攝取1份(煮熟後約0.5碗),除了攝取鐵質還有纖維,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與健康。

3. 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如柑橘、芭樂、鳳梨、小番茄等水果,可以增進鐵質吸收。

4. 避免用餐時喝茶與咖啡:茶葉、咖啡中的單寧酸與咖啡因,會阻礙鐵質的吸收,若非喝不可,建議於用餐後間隔2小時,再酌量的飲用。

除上述日常飲食4招外,搭配孕婦產前檢查及營養諮詢服務,也能及時瞭解孕婦及寶寶的健康狀況,國健署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包含2次貧血檢驗,與2次一對一衛教指導服務,強化準媽咪孕期營養健康識能。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