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忽略坐骨神經痛的病因之ㄧ「梨狀肌症候群」
當梨狀肌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臀部或下肢出現刺痛或麻木感,即稱為梨狀肌症候群;臀部的直接撞擊、坐在突起異物上(如皮包)以及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產生沾粘等,都可能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發生,爬樓梯、跑步、長時間走路或久坐等,都可能會加重症狀。
梨狀肌位在臀部深處,肌肉的起點在薦骨前面,終點在股骨大轉子,其功能為髖關節的外旋、外展以及後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科主任葉裕祥表示,坐骨神經是人體最大的一條神經,源自第四腰椎神經至第二薦椎神經(腰薦神經叢),坐骨神經痛的點流行率可達5%以上,終身流行率則高達40%以上。
坐骨神經自腰薦神經叢發出,穿過骨盆區一路往下至下肢,在坐骨神經的路徑上,空間比較狹窄的地方,容易產生坐骨神經的壓迫,不論在坐骨神經的哪個段落被壓迫,都會產生坐骨神經痛,症狀和椎間盤突出一樣,但是許多坐骨神經痛的原因不見得一定來自椎間盤問題,而是由梨狀肌症候群所造成。
因此,當出現坐骨神經痛時,一般都認為是脊椎部份的問題所引發,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骨刺增生,或是較少見的椎體滑脫等,事實上,梨狀肌症候群也會引發坐骨神經痛,但卻常常被忽略。葉裕祥說,梨狀肌所導致的坐骨神經痛是因其對坐骨神經壓迫所造成,因此,治療原則為減輕坐骨神經壓迫,也就是減少梨狀肌的緊繃度。
具體做法是在局部稍做熱敷鬆筋後,在激動點施予按壓或按揉手法,手法宜由輕漸重(受力面積由大漸小),治療過程中,若有神經症狀加重的情況,則應減少推拿力道,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針灸治療,治療時取穴可以選用環跳穴或阿是穴,針灸治療後,再輔以熱敷及外敷藥膏治療,以加速梨狀肌慢性損傷的恢復。
葉裕祥進一步說明,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多種,而梨狀肌在臀部壓迫坐骨神經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單獨引起坐骨神經痛,或和脊椎問題同時引發坐骨神經痛,在腰椎問題改善而坐骨神經痛仍然未見明顯改善時,應留意坐骨神經痛是否為梨狀肌症候群所造成,尤其若是坐骨神經痛是梨狀肌症候群所引起,卻去做腰椎手術治療,那就枉然了!
只要確認坐骨神經痛是梨狀肌症候群所引起,針對梨狀肌在非急性發炎時,施以針灸、推拿治療,必然可以逐漸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