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常見的8種病症 你知道多少?
2010/12/21(2022/3/15 18:23更新)
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在三十七週以下出生之嬰兒。在還來不及準備妥當之前,他們就必須提早面對一段艱難的成長歷程。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黃宣蓉表示,早產兒因器官在功能及結構上較為不成熟,故易在呼吸道、心血管、腸胃道、中樞神經等系統有一些特異性之疾病。早產兒常見的疾病:
- 呼吸窘迫症候群(RDS)。
- 呼吸暫停(Apnea)。
- 慢性肺部疾病 (BPD)。
- 持續開放性動脈導管(PDA)。
- 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IVH)。
- 週腦室白質軟化症(PVL)。
- 壞死性腸炎(NEC)。
- 早產兒視網膜症(ROP)。
黃宣蓉說明,對於高危險群者建議的檢查原則:
- 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或是懷孕週數小於32週的早產兒。
- 出生體重低於2000 gm或是懷孕週數小於36週,曾接受高濃度氧氣或病程不順利者。
檢查的時機為出生後四至六週(低於1000 gm 的極低體重兒以出生後第六週為宜)。
黃宣蓉解釋,Stage I & II 大多自行好轉,一般不需治療。Stage III 一部份會好轉,一部份會波及視網膜最重要的黃斑部macula,就會有嚴重的視力受損,就須冷凍療法(cryotherapy),或雷射治療(photocoagulation)使不正常的血管萎縮。Stage IV & V須施行鞏膜扣壓術(scleral bucking),玻璃體內切除術(vitrectomy),去除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使視網膜復位,一般對視力的改善有限。早產兒不論是否有ROP,應至少每年定期追蹤檢查眼睛一次,直至入學為止,注意有無近視、斜視、視網膜退化。
隨著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幅上升。但相對於更多極低體重的早產兒被治癒,其後續併發症以及神經發展遲緩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並導致家庭和社會的問題。黃宣蓉提醒家長,預防並避免早產兒的出生是根本辦法,也呼籲各界一同關懷早產兒。
延伸閱讀「早產兒常見的疾病」詳細說明: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638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