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感染海洋弧菌引發肢體壞死 及時救治幸免截肢
文/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 許振芳
海洋弧菌的感染在臺灣並不是常見的疾病,而且發生在健康兒童個體的案例更是少見。由於該疾病少見加上其病程變化快速,若沒有即時的就醫,和正確的提供病史,往往不容易在疾病惡化前被診斷出來,而大大的影響疾病的治療和預後。
十二歲男童,過去健康狀況良好,就診前一天上午,左小腿因被鄰居用木板打一下,不到24小時,左小腿逐漸腫痛,並在學校發高燒和嘔吐,由家人帶往診所就醫,因疑似外傷後引發急性蜂窩組織炎而轉送奇美醫學中心急診並住院接受診療。
到院時理學檢查呈現左小腿微發熱腫脹疼痛,小腿外側皮膚些許瘀青和微紅,足踝微腫脹,住院後立即給與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數小時後,病童開始出現低血壓休克的徵候,左小腿及足踝腫脹擴大,且發現患側開始出現散佈型水泡,足底膚色呈斑駁。
由於病況變化快速,經再仔細的詢問病史,得知,當天受打並不厲害,當時沒有明顯的傷口,沒有腫痛,也沒有異樣,行走活動如常,下午仍至市場幫忙賣魚且和以往一樣隨手拿起海產就吃,由於特殊的病灶、病況變化及海產的接觸情況,而在高度懷疑疾病極可能是感染海洋弧菌所引發之左下肢壞死性筋膜炎和敗血性休克的情況下,繼續使用第三代駝頭芽胞菌素 (Ceftazidime)及四環素(Minocin)等抗生素治療。
並即刻會請外科進行積極徹底的清創手術,清除已壞死的筋膜組織和膿樣的物體,這些膿樣的物體經培養後證實是感染海洋弧菌,在及早診斷及奇美醫學中心兒科與外科醫療團隊的充分合作下,病童先後接受六次手術,才保住性命並倖免於截肢的惡運。
海洋弧菌又名創傷弧菌,它與霍亂弧菌是同屬於弧菌屬的病菌,大多數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洋地區;有慢性病的病患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腎衰竭…等病人,血色素沉著病病患、免疫力不佳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是較容易被感染的族群,像本案例健康的個體患病得病則較為罕見。
此病菌感染的途徑大致有兩種:
- 經由食入未經煮熟而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蠔、蚌、蝦等貝、甲殼類的海產及生魚片。
- 經由破損的皮膚直接感染,而入侵體內。
一般而言若經由食入而感染者,潛伏期約12小時至三、四天,之後可能出現寒顫、發燒、腸胃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或接著出現皮膚疼痛感覺(常在下肢)、紅疹、水泡或潰爛,甚至引發敗血症、休克或死亡,病況變化非常快速。
若經由破損的皮膚直接感染,其潛伏期約數小時至十數小時,之後可能皮膚開始發生紅、腫、水泡或潰爛的現象,甚至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若已發生壞死性筋膜炎,其死亡率高可達50%,若發生嚴重性休克,則死亡率甚至可高達90%;目前的治療方式,以第三代頭芽胞菌素及四環素等抗生素治療外,並加以積極徹底的外科清創手術,才易保住生命。
海洋弧菌的感染固然可能引發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然而做好預防措施即可遠離被感染的機會。首先,少吃生冷食物,尤其高危險族群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及腎衰竭等慢性病的病患,血色素沉著病病患、免疫力不佳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應儘量避免生食貝、甲殼類的海產及生魚片。
其次,若身上有傷口,應儘量避免讓未經妥善處理的傷口接觸生的海產或到海邊遊玩;若非得已,必需要接觸,則應先將傷口妥善的處理,以減低被感染的機會;最後,在海邊遊玩時,要避免產生外傷,若有傷口就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診療時機;或是遭魚具、魚刺刺傷,亦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診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