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數位轉型與產業合作激盪醫療照護新模式 亞東醫院轉型智慧醫院 創新技術掌握未來

數位轉型與產業合作激盪醫療照護新模式 亞東醫院轉型智慧醫院 創新技術掌握未來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展,亞東醫院再度與遠傳電信攜手,以「數位轉型 醫療升級 健康樂活e起來」為主題,展示亞東醫院與產官學研各界的合作成果,勾勒嶄新醫療照護新模式。院長邱冠明表示,亞東醫院大力轉型為智慧醫院,從醫療照護到諮詢服務,提供科技化與智能化的全方位體驗。 AI應用再進化 奪得科技先機 OpenAI風靡全球,亞東醫院與遠傳電信導入生成式AI技術,首波應用於失智症照護諮詢服務。透過微軟雲端平台的Azure OpenAI建構自然語言搜尋知識庫,以仿真人互動問答方式,更為簡便和即時地傳遞衛教、社福及記憶門診資訊。 不只遠傳,亞東醫院也與英特爾(Intel)、捷絡生科攜手合作,開發「喉癌病徵辨識AI嗓音模型」,有助於準確辨識早期喉癌,把握患者的黃金治療期。此外,「麻醉風險預測系統」和「CT腦影像預測腦出血風險系統」提高臨床操作效率。其中,「腦膜瘤與聽神經瘤人工智慧輔助自動圈選系統」更榮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 - 學研新創獎的獎章肯定。 跨團隊產業合作 精準醫療守護健康 心臟醫學方面,亞東醫院積極與宏碁智醫、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攜手開發「緊急醫療警示系統」,針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年長慢性患者或獨居者進行收案,個案發生緊急狀況時,系統能即時與消防局連線,掌握到院前急救時間。 因應精準與個人化醫療趨勢,亞東醫院發表「食道超音波導向心肺復甦術」與「低劑量放射手術結合3D立體堆疊技術治療心室頻脈」成果,不僅提升急救心肺復甦術的準確性,也使心房顫動治療更加精準,守護大家的心血管健康。 結合智慧照護與賦能 引領嶄新醫療服務 生動有趣的「體感互動遊戲系統ShapeX」係由臺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萬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與亞東科技大學合作開發,應用於亞東醫院高齡醫學病房及醫療賦能工作坊與實務體驗課程,為衰弱老人或亞健康族群提供簡便的運動訓練。 另與智齡科技Jubo合作驗證AI影像辨識解決方案,針對壓傷或困難傷口的病人提供協助,準確辨識傷口的大小、深度、顏色等資訊,並自動上傳至雲端儲存,提升醫療資訊效率。 細胞治療契機 再生醫學奇蹟 亞東醫院積極響應特管辦法,提出多項細胞治療解決方案,包括應用自體細胞治療來應對退化性關節炎與膝關節軟骨缺損等問題,同時積極參與癌症細胞治療領域,利用EBV專一毒殺型T細胞(EBaT8)治療鼻咽癌,以及應用LuLym-T® 記憶型T細胞治療肝癌等。 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彥霖表示,亞東醫院一直與生技公司保持緊密合作,充分發揮自主技術優勢。同時整合國家級研究單位和醫學中心的臨床資源,期望能夠不斷提升治療與照護品質,提供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亞東醫院展覽攤位提供多項互動遊戲,誠摯歡迎醫療機構、企業團體夥伴和民眾蒞臨,親身體驗在數位轉型下嶄新的智慧醫療和科技體驗。

員榮醫療體系善用AI人工智慧推動醫療新技術,展現以人為本的特色醫療新風貌

員榮醫療體系善用AI人工智慧推動醫療新技術,展現以人為本的特色醫療新風貌

2023年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起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一連展出四天,員榮醫療體系此次展出「一站式快捷AI輔助腦部轉移腫瘤精準檢測」等4大特色醫療新技術,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指出,員榮近年來引入各種AI人工智慧醫療,應用在精準診斷、流程改善、減少護理人員壓力、提升病患安全等各方面成果顯著,借由參展與全國各醫院分享,守護國人健康,減輕醫護壓力。 醫療科技展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展出吸引來自歐洲、日本、中東、東協等上千家國外廠商 展場集結國內頂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指標醫學會與專科特色醫療院所,共同呈現前瞻特色醫療技術,打造健康樂活新世代。 員榮醫療體系4年前第一次參加醫療科技展,當時是全國第一家參展的地區醫院,總院長張克士去年獲立法院游院長頒授〝台灣醫療科技展諮議委員〞,也是全國唯一地區醫院獲此殊榮者。 今年展出的「一站式快捷AI輔助腦部轉移腫瘤精準檢測」,利用DeepMets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軟體,加上先進的影像分析技術,準確檢測出轉移到腦部的腫瘤,提供詳細分析結果,醫師能適當擬定治療計畫,增加治療成功率。利用人工智慧模型圈選功能,按一鍵即可產出報告,能夠節省放射科醫師大量時間與精力。病患可在一天內就得知檢查結果,減少等待的焦慮。 「員榮藥方便肌少衰弱檢測」為員榮醫療體系新推出的服務,對象為拿慢性處方箋、行動不便或65歲以上高齡患者,只要先電話預約,不用到醫院,藥師先運用BI(bussiness Intelligence)智能科技分析最佳路線後,將藥品親送各個病患家中,同時提供衰弱症及肌力症篩檢,提早發現患者是否有肌少症狀況,早日轉介就醫。 心導管中心與資訊室聯合開發之「心導管術前排程與資訊整備服務」,搭配「全方位電子白板」解決排程資訊無法即時同步的問題,結合院內醫療資訊系統(HIS),能把病人住院當天報到後的所有導管前置準備如胸部X光、心電圖及抽血等進度,全部顯示在電子白板視圖上,心導管室人員能隨時掌握患者最新動態,提高工作效率。 「防跌偵測預警系統」已實際應用在員榮醫院的住院病人,使用ToF(Time of flight)技術捕捉空間人體熱成像,能精準辨識病人在病房內行為,例如臥床、離床或跌倒等,病人離床太久或跌倒時系統會立即發送通報,縮短救援時間,確保病人即時獲得處理與救護,降低傷害風險。有了自動偵測系統,可以輔助醫護人員即時掌握狀況,有效提升照護品質。   張克士總院長表示,員榮醫療體系近來正積極籌建新院區,未來員榮總醫院是一家善用AI人工智慧、精準醫療、智慧病房、物聯網、智慧管理及遠距醫療等特色,並將醫療與科技結合的醫院。這期間也將培養跨領域的尖端人才,讓未來醫療服務能夠〝診斷更精準、病患更安全、流程更友善、就醫更溫馨〞,期許以智慧科技提升〝速度〞,更要用溫馨醫療融入〝溫度〞,打造有人工智慧、也有人情味、但沒有藥水味,整合智慧科技融入醫療專業並提供溫馨服務造福更多病患,打造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想醫療國度。

2023醫療科技展,中正脊椎骨科展跌倒偵測系統,守護病人安全

2023醫療科技展,中正脊椎骨科展跌倒偵測系統,守護病人安全

2023年臺灣醫療科技展今起至12月3日止,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高雄中正脊椎骨科醫療團隊推出「以病人為中心」主題,除了ROSA AI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頸椎與脊椎微創手術、再生醫療等特色醫療外,也展示跌倒偵測系統,透過毫米波雷達與AI深度學習引擎,當偵測到病人跌倒、離床,立即通報醫護人員,守護病人安全。 臺灣醫療科技展今上午開幕,總統蔡英文親臨現場 中正脊椎骨科去年首次參展,獲得熱烈迴響,今年再度參展,院長吳明峯也出席開幕,他表示,中正脊椎骨科是台灣非常獨特的骨科專科醫院,在高屏地區建立良好口碑,台灣醫療展有很多海外團體會來接洽醫療服務,該院近年積極參展,代表台灣地區醫院努力拓展國際醫療市場。 醫療展展示該院特色醫療包括,微創關節重建中心,提供小切口微創手術,使用精準智能機器手臂及客製化人工關節假體;頸椎、脊椎中心,運用術中神經監控提升安全;再生醫學中心,從預防保健到術後保養全面性提升健康。另外國際醫療中心,協助海外患者抵台就醫,提供專業高品質醫療。 中正脊椎骨科今年也展示跌倒偵測系統,吳明峯表示,醫院收治很多中老年患者,為避免病患跌倒,各病房陸續安裝跌倒偵測系統,透過連續生理量測、無鏡頭非穿戴式跌倒偵測,提供遠端零時差的醫療照護。 這項跌倒偵測系統是採用毫米波雷達與AI深度學習引擎,當偵測到病人跌倒、離床或空間停留逾時,能透過通訊軟體、護士鈴、走道顯示器等多元呼叫機制通報醫護人員前來協助,同時也安裝在浴室,因為不使用鏡頭拍攝,沒有侵犯隱私疑慮。 另外復健中心提供來自挪威的紅繩懸吊系統(Redcord),透過多點懸吊方式,加強身體肌肉群控制訓練,調整錯誤的身體使用習慣,不論手術後復健、日常運動訓練都可藉由Redcord在輕鬆、無痛的情況下達到訓練目的,亦可改善疼痛與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現場也擺設「除痛機器人」、「磁場治療儀」供民眾實際體驗,其中新引進的除痛機器人,為安全無侵入性,且無痛的治療儀器,經美國FDA證實可在短時間內獲得長效的止痛、消炎,同時也能促進組織修復的功能。

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 高醫醫療體系打造健康照護生態系

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 高醫醫療體系打造健康照護生態系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揭開序幕,一連4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J604展出,高醫醫療體系包含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擁有豐沛的產學研醫量能。展覽內容聚焦AI+IoT、急性醫療、無齡照護、新南向、國際化等5大主題,打造出南台灣最完善的健康照護生態系,並舉辦專題演講,歡迎民眾前往參觀、體驗。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兼任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文正副院長、大同醫院傅尹志院長、郭耀仁副院長等人都連袂出席醫療科技展。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文正副院長表示,高雄醫學大學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醫學大學,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身為醫學中心與大學醫院,以教學、研究、服務為宗旨,高醫醫療體系是南臺灣重要的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的重鎮,希望藉由此次展覽讓參觀民眾更了解高醫醫療體系,期許未來打造出最完善的健康照護生態系。 心臟監測與睡眠照護創新服務,助民眾管理健康 研究指出,現代人面對生活壓力,易導致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長期可能增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全球心因性猝死率約0.1~0.2%,全台每年約2萬3,000~4萬6,000人因此喪命,高醫醫療體系創造「創新心臟能力評估與風險示警系統」與「智慧睡眠健康促進系統」系統,能幫助健康、亞健康族群及早進行健康管理和醫療照護介入。 您知道您的心臟能力嗎?高雄醫學大學透過穿戴式裝置可即時偵測穩定移動狀態的心臟,精準評估心臟負荷能力和衰竭風險。簡易判讀心臟的量測方式,便於使用者了解自身狀態,搭配雲端平台示警,也能由專業人員即時提供協助,預防心因性猝死的發生。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結合睡眠腦科學、穿戴式腦機介面、生理訊號分析、物聯網(IoT)及智能環境控制技術,研發睡眠狀態偵測與環境控制光照系統,透過穿戴式裝置上傳睡眠生理訊號到雲端分析、檢測及改善使用者睡眠。此外,藉由調整環境因子調節睡醒週期,模擬日出漸亮式的光照、日出後明亮的晨光,以提升睡眠品質。 不用再怕腰痛了,創新AI輔助早期評估腎結石風險 腎結石痛死了,您有腎結石嗎?在台灣每10人中約有1人有腎結石,腎結石發作時讓人痛不欲生,高雄醫學大學泌尿科團隊與國立中山大學團隊共同研發AI腎結石篩檢系統,只需要簡單的血液、尿液臨床數據,就可快速分析體內結石風險,若屬於高風險者,建議進一步詳細檢查,早期發現結石早期治療,避免嚴重症狀產生。 高醫致力營造友善護理職場,護理AI小幫手上路 例行的巡房流程包含測量病人生命徵象、詢問病人狀況,過去護理師除了照料病人,還需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臨床數值及觀察紀錄。現在藉由資訊技術,可在巡房結束後短時間內運用生成式AI自動生成護理紀錄,內容不僅能符合白班、大小夜班的照護模式需求,更能依病患不同的病情來生成病歷內容,協助護理師更精確、更省時地記錄和管理護理病歷,有效改善後疫情時代護理工作繁瑣複雜的問題,也能達成提升護理師照護品質的目標。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致力推動友善職場,並進行數位轉型,將醫療照護流程與醫院管理流程轉化,使其更具現代化、智能化、韌性化,平台將整合多種醫療數據來源,輔助醫護人員做出更精準的診斷和輔助決策,提高醫療品質,同時改善病人就醫流程與效率。

第 7 屆台灣醫療科技展 輔大醫院展區陳設創新研發成果

第 7 屆台灣醫療科技展 輔大醫院展區陳設創新研發成果

為期 4 天的「第 7 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於南港展覽館登場,天主教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統合各醫療單位,共同呈現最新醫療科技主題,開設展區, 展現醫療科技豐沛能量。 輔大展區舉行開幕儀式,由輔大校長江漢聲、輔醫院長黃瑞仁共 同主持。江校長表示,展覽的內容具創新及競爭力,鼓勵各單位在醫學教育 端、醫院臨床端,都能發展出多元研發主題,並與國內外醫療機構相互合作交 流,進而開拓視野,讓國人、全世界看見發展及努力成果,進而嘉惠病患。隨 後,視導各陳展區,檢視醫療與研究發表。 輔醫院長黃瑞仁指出,醫院要能永續經營,其中創新的醫療成果相當重要, 過去幾年在同仁們的努力之下,都在展區中呈現,今年展場也與羅東聖母醫院 合作,針對遠距偏鄉醫療及天主教關懷弱勢領域有深入探討,相信未來能有更 多契機,一同肩負醫療傳愛使命,共創美好新頁。此外,輔大醫院緊鄰大學, 有利於醫院與學校單位進行跨領域研究交流,期許未來各式研究皆可於醫院展 開,增進醫療品質。 展區共有「創新技術」及「特色醫療」2 大特色主軸,展出包含 MAC WARD 智 慧防疫病房、多型態體重機、造口腰帶、即視髖混合實境系統、3D 列印醫用教 具客製化平台、微創細胞列印機器人、目標溫控制療、睡眠中心、遠距公益音 樂治療、AIoT 安全互聯醫療應用平台、臨床導航資訊系統、運動醫學中心、個 人化腸道菌項檢測等 13 個主題。此次展覽除展現輔醫醫療技術、創新研發成 果,也規劃 9 場次「與輔醫嗨翻醫療新知」健康專題講座, 服務台現場打卡按讚即可兌換小禮物,參與健康專題講座問答或是個人化腸道 菌項檢測成果探索更可獲得精美好禮,參展民眾皆熱情參與,氣氛熱絡。 輔醫展區特色: MAC WARD 結合物聯網科技,打造零接觸智慧病房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輔大醫院攜手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小智研發股份 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世界首創的智慧病房模組 MAC WARD,在疫情趨緩的現在, 「加載負壓隔離病房模組/MAC WARD 2.0」可建置於既有病房及現有之醫院、住 家或戶外空間,讓原先一般病房不僅能作為一般隔離病房使用,亦能快速轉變 為負壓或重症病房。不僅可將病室空間利用極大化,更可減少臨時因搭建產生 的人力、時間、資源、空間等的浪費以及降低傳染的風險。 輔大醫院 12 樓整層的病房設計皆是採用 MAC WARD 病房,同時積極與國內外 廠商合作,特別是其中 6 間 MAC ICU 病房,利用先進的生理監視器與呼吸器, 可在病房外進行操作調控,並利用物聯網資訊安全科技與高階攝影鏡頭,即時 連結病人病況及維生儀器調控後的反應。加護病房內,則使用智慧氣墊床,模 擬護理人員以單人協助病人進行每 2 小時面部翻面作業,降低病人俯臥壓瘡風 險。床頭卡也用臨床智能資訊導航系統取代,整合醫師及護理師對於病人病情 資訊的不同需求,並同步呈現在病房外,達到真正零接觸的概念。 結合 AR 與 VR 模擬人工髖關節手術,明年擬啟動人體試驗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髖臼杯置放的角度非常重要,若沒有放置安全區, 會增加病患脫臼與早期鬆動的風險。輔醫融合國際尖端的元宇宙概念,引進擴 增實境及混合實境的技術,與國科會、輔仁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清華大學攜 手開發「即視髖:人工髖關節手術混合實境導航模擬訓練系統」,並進一步獲得 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的萌芽案補助。 「即視髖」混合實境(MR)結合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 等科技, 用以訓練醫學院學生或訓練中的專科醫師,在接觸患者前有充分演練快速上 手,透過頭戴顯示器中直觀,將髖臼杯置放角度及安全區的立體範圍,呈現更 穩定的人工髖關節手術。 隨著科技進步,有些尖端醫療器材已嘗試轉換成 AR 甚至 MR 來達到導航系統 的輔助作用,開發出這套手術模擬訓練教學系統,未來會推廣到各醫學院與教 學醫院,預計明年啟動人體試驗,蒐集更多臨床數據,同時努力取得台灣 TFDA 與美國 FDA 第二類醫材認證。 以 3D 列印客製化醫用擬真教具,降低教學成本 過去醫療教學所使用的模擬器官教具往往需花費,如今由輔仁大學衍生企業 「三創列印公司」所開發的「3D 列印醫用擬真教具客製平臺」,可整合顧客對 於醫用教具的需求,以接案方式進行 3D 客製化高擬真醫學教具開發, 其中包 含 3D 圖檔建模、高擬真列印材料選定、客製化模擬功能設計,將其轉化為可被 列印的方案並實際製作出 3D 客製化高擬真醫學教具,並能因應不同器官、不同 質地的教具,還可以突破現的教學限制,逐步提高醫療教室的教具比重。  

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在醫療科技展 童醫提供醫療科技新知

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在醫療科技展 童醫提供醫療科技新知

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自2017年起舉辦後,打造並強化了亞洲第一大健康產業平台,而童綜合醫院也連續五年參加這一場一年一度的盛會,展現童醫院醫療能量,並與其他醫療產業進行經驗交流分享,也希望提供到場參觀民眾更多醫療知識,一同掌握醫療趨勢。 全球醫療產業日新月異、不斷變革,台灣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11/30(四)至12/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展區N503a,童綜合醫院設置了「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展區,攜手瑞鈦醫療器材公司、臺灣新吉美碩公司、合盈科技、寶捷新材料公司與圖靈證書。不僅設置了醫療知識相關趣味闖關關卡,讓參觀民眾能更認識空中轉送、急救處置、脊椎手術導航等,也舉辦一連串的講座活動,分享健康新知、醫療科技與健康醫院的推進等,與聆聽民眾與醫療同業交流討論多樣且專業的醫療議題。 11/30(四)上午11:00~12:00,由童綜合醫院吳肇鑫副院長率先進行「每分每秒守護您的寶貝」講座,將介紹與合盈光電合作研發的AI嬰兒照護系統,該系統結合AI運算技術,搭配近場雷達與RGB影像式之「非穿戴、非接觸、遠端與及時」偵測警示模式,專用於監測嬰兒呼吸、心率、體溫與環境溫度、睡眠行為偵測、翻身提醒。除此之外,也能監測嬰兒溢奶或嬰兒口鼻被異物(例如:毛巾或棉被)遮蓋,防止嬰兒因口鼻異物造成之意外,於睡眠期間追蹤並發現嬰兒異常狀況。使用在家庭中能使父母可以及時因應異常而採取行動,運用在醫院中則能輔助提升醫護人員照顧嬰兒的服務品質,進而協助減輕照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同日下午14:30~15:30則由童醫院資訊部蔡宏隆主任、圖靈證書杭孟澤技術長進行「醫療電子證書數位化,你知道多少?」分享醫院電子證書的現今與未來應用,電子證書如何導入醫療產業,從醫療人員受訓證明、醫院所開出的健康證明、病患就醫與診斷紀錄等,經由區塊鏈所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的特性,實踐防偽、零造假,建構新的醫療數位化風潮,打造無紙化的永續社會。 12/1(五)上午11:00~12:00現場有童醫院急診部陳浩業醫師、護理部陳慈桑副主任進行「一童動手指 玩家變專家」介紹,因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是第一線急重症醫護人員必須熟練與專精的急救訓練,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很陌生,童醫院護理部研發製作一款ACLS web game的APP,結合許多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的情境而設計成互動遊戲,希望藉由遊戲操作提升醫療人員對急救流程的熟悉度,從容面對每個救命的時刻,並且讓參展民眾能夠透過遊戲過程,了解ACLS急救流程與重要性。 下午14:30~15:30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進行「淨零排放與醫院ESG」講座,解說醫療產業面對全球淨零排放的浪潮,如何執行才能達到淨零目標,並且之後當溫室氣體減量的概念落實在醫院經營的各個面向時,淨零排放將會往永續經營發展,此時醫院關注的重點將不再僅限於溫室氣體排放,還需要將ESG的概念納入經營的理念中,妥善執行ESG可協助醫院降低經營上的風險、提高競爭力。 12/2(六)上午11:00~12:00將由童醫院高級健檢中心暨核子醫學科曾能泉主任說明「新世代分子影像及標靶治療」,分享看得到的攝護腺癌治療效果,讓民眾了解國際醫療新趨勢。新世代影像(Next Generation Imaging)的攝護腺癌正子造影,包含奧攝敏、及PSMA正子影像,原本應用在腫瘤復發偵測,現在已經推進到診斷分期及療效評估,特別是用全身的影像精準的評估治療效果,稱作影像導引治療(Theranostics),利用PSMA結合癌細胞,並利用放射出的貝他粒子波壞癌細胞,引領癌症治療進入新的境界。 下午14:30~15:30童醫院心臟外科郭家誠醫師將帶來「數位健康與智慧 終端的照護新模式」分享,為了促使醫療能從醫院內走向醫院外的數位健康社區計畫,童醫院與鴻海集團進行遠端居家照護模式合作,心臟血管外科也結合鴻海發展Co-doctor AI 遠端ECG實時監控,使患者返家仍能接受醫院照護,達成無牆化醫院的使命。Co-doctor AI可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血糖、尿酸、膽固醇,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患者可在家中將資料上傳至雲端,醫師便可實時了解患者返家後的情況,給予適切的藥物調整與醫療諮詢。 12/3(日)下午14:00~15:00由童醫院耳鼻喉科陳世偉主任分享「睡眠呼吸中止症知多少?」,長期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有中風、心律不整、高血壓、肥胖、白天嗜睡、情緒不穩等疾病找上門,甚至會有在睡夢中猝死的風險。因為以往檢查費時又麻煩,需要在睡眠中心或家中穿戴檢測裝置睡一晚來進行數據紀錄,往往讓很多病人卻步而錯失早期發現的時機。童醫院使用最新AI影像評估系統,由寶捷新材料公司與太暘科技首創結合醫學影像、流體力學與雲端運算,開發睡眠呼吸中止症評估軟體Soteria OPZ,僅需透過醫師利用電腦斷層(CT)、拍攝病患頸部的醫療影像,上傳至雲端,提供呼吸道窄縮評估分析可視化的資訊,協助醫師判斷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 童綜合醫院不斷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的導入,運用AI技術來提供就醫民眾更精準的治療與照護,優化整體醫療服務過程與品質;11/30~12/3在南港台灣醫療科技展4樓N503a展區,童醫院現場提供更多醫療與健康結合的科技新知。

光麗生技控股集團全新醫療整合品牌平台-G CLINIC 5G個人化健康照護管理服務與智慧醫療穿戴裝置專業完整個人醫療數據 助醫師做最精準治療

光麗生技控股集團全新醫療整合品牌平台-G CLINIC 5G個人化健康照護管理服務與智慧醫療穿戴裝置專業完整個人醫療數據 助醫師做最精準治療

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今(11/30)起一連四天開展,今年三大主題聚焦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及全齡醫療,展出規模創歷年新高。隸屬光麗生技(KY-6431)控股集團旗下的全新醫療品牌平台- G CLINIC發表跨界醫療的健康照護管理服務和展示發表智慧醫療穿戴裝置G smart的最新應用。此外,還針對國人最關注的癌症治療、運動醫學及健康養生等三大方向特別規劃八場的專題健康講座,台灣光麗總經理陳湧仁醫師表示,後疫情時代衍生的精準治療新趨勢需藉由智慧醫療大數據分析應用加速判讀,有助醫師精準診斷及造福病患。在這次的G CLINIC健康講座,特別提出創新細胞治療及中醫養生,以中西醫聯手打造個人健康微環境的新觀念,達到預防與保健雙贏兼備。 台灣光麗總經理陳湧仁醫師指出,本屆醫療科技展的三大主題-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及全齡健康正是與G CLINIC的醫療服務主訴求完全在同一個理念上 因為G CLINIC是一個強調個人化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整合的完整生態系醫療平台,在這個跨界的醫療生態系裡,G CLINIC擁有的診所醫療團隊提供了智慧細胞療程、營養保健處方箋、專項儀器輔助療程、運動處方箋以及東方醫養學配方等五大個人醫療照護,打造獨有的5G個人化醫療旅程,讓每個患者都能獲得最全面的健康照護與最完善的醫療品質,達到醫養合一。另外,G CLINIC也推出與科技公司共同研發的智慧穿戴裝置G smart的最新應用,與市面上一般時下的智慧健康穿戴應用最大差異就是G smart擁有的健康數據與分析是來自專業醫院系統加上專人化的個別管理照護,這樣數位革新的智慧醫療優勢才能落實每個人健康的追蹤與照護,精準數據提供醫師們精準治療。 以癌症手術治療為例,療程結束後應該積極調整飲食、運動訓練並透過精準的檢測來維持健康,而非只是達到癌友的五年存活率目標。病患除了術後照顧,在癌症治療前,應先調理好身體打底,幫助提升術後恢復力,而非開刀後才食補養生。另包括事先檢測病友的身體數值,找出潛在的發炎物質、超前部署攝取抗氧化物,強調設計符合癌友照護所需要的服務模式,化被動為主動的治療觀念。新世代的醫學應以智能服務為導向,整合出新的營運模式、創造新的量能,提供最完善的全人照護與醫療品質,傳統癌症治療需要更多的照護選擇,高齡醫學更是跨領域的整合照護模式,從癌症再做到高齡,都需要跨域整合加數據分析,落實每個人健康的追蹤與照護,這就是我們推出G smart的最大價值所在。 在G CLINIC首場健康講座-「創新細胞治療,重塑健康微環境」,陳湧仁醫師表示,醫學的三個演進從天然藥物期(草藥)到合成藥物期(西藥)到現代的自體治療期(幹細胞/免疫細胞);接下來的20年將是細胞療法的時代,藉由細胞療法讓人體內的細胞年輕化,重塑體內微環境,人體內的微環境是由血漿跟體液造成,促進身體內在活化與年輕化。此外,在另一場健康講座「東方整合醫學之醫養結合臨床運用」,謝其修醫師指出,整合醫學就是主流醫學結合非主流醫學的醫養並行合一,以抗衰長壽、減藥停藥為訴求之醫養整合體系將成為大健康產業的新藍海。現代人平均壽命約80 歲,不健康餘命高達約8.5 年,早衰致病已成普及化現象,東方整合醫學主張透過「身、心、靈、氣」的全面理療及照護來實現全人醫學。以東方生命科學為基礎,以長壽健康,祛病延年為訴求,整合中、西、自然醫學、功能醫學、能量醫學等之精髓優勢,彙整成一套全面式醫養體系。以疾病康復,節醫減藥為訴求,在「 養以促醫」、醫學與調養並重的原則之下,啟動人體內自癒能力,真正落實精準健康,成功增加健康餘命,達到祛病延年的目標。 G CLINIC打造的醫療生態圈可讓加盟的各中西醫各類診所發揮其應有的醫療價值與量能,進而造福病人。各類診所可跟醫學中心比的就是快速有效,讓病人輕鬆得到治療,不一定非得要去醫學中心,造成醫病彼此的資源耗損浪費。G CLINIC平台將各個診所串連,構建成一個完整又有效率的全醫療生態圈,讓大小醫療單位各得其所,各展所能,達成醫病雙贏。  

宏碁智醫「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獲食品藥物管理署智慧醫材許可證 攜手臺中榮民總醫院 持續開創嶄新AI醫材輔助篩檢市場

宏碁智醫「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獲食品藥物管理署智慧醫材許可證 攜手臺中榮民總醫院 持續開創嶄新AI醫材輔助篩檢市場

隨著醫療進步使得人類壽命得以延長,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在全球是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流行病,骨質疏鬆症位居65歲以上民眾常見慢性病的第四位 。宏碁智醫(6857)聯手臺中榮民總醫院合作「VeriOsteo OP」智骨篩 – 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更是台灣首款經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可的胸腔X光篩檢骨質密度異常之智慧醫材,未來將推廣至各大醫療院所、健檢中心以及基層診所等場域,擴大AI醫材在篩檢市場的應用領域,提供更便捷的骨質密度篩檢服務,提升國人骨質密度照護品質。除此之外,宏碁智醫旗下四大AI影像醫療產品,更已成功在台灣和海外地區拿下10張醫材許可證,成功導入全球8個地區、近200家醫療院所。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表示:「宏碁智醫長期專注於開發AI醫材,於市場深耕多年,期待能透過深厚的科技及AI技術底蘊,加速建構智慧醫療新時代。本次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合作打造『骨質密度異常』AI篩檢軟體,能進一步提升診斷效率,落實疾病預防,更同時展現宏碁智醫對實現智慧醫療的雄心。」 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亦指出:「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已成為不容忽視的議題。臺中榮總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借助AI醫材改善診療流程,為病患提供更準確的診斷及醫療業務;此次,與宏碁智醫合作的『骨質密度異常』AI篩檢軟體,偕創新科技技術之長,結合臺中榮總第一線面對病患的經驗,創造跨域合作的綜效,為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帶來更多突破。」 隨著人口高齡化,骨質疏鬆症正在急速增加,其風險是發生各部位之骨折,尤以脊椎及髖部最為嚴重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1,若因疾病初期病識感低而延誤就醫黃金期,最終將影響到一生的生活品質。宏醫智醫為降低銀髮族骨折的風險及提高骨質密度異常篩檢率,透過自身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的專長,與臺中榮總骨科部陳昆輝部主任攜手合作「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VeriOsteo OP)」,借重臺中榮總豐富的臨床經驗,關注銀髮族常見的慢性病議題。 「VeriOsteo OP」智骨篩 – 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經過嚴謹的多中心臨床驗證,並透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的輔導協助,已順利取得醫材許可證,是台灣首個以胸腔X光影像分析骨質密度異常的智慧醫材,亦是宏碁智醫囊括海內外的第十張醫材許可證。VeriOsteo OP應用深度學習技術,輔助醫事人員判斷受檢者骨質密度異常,以協助轉診或進一步醫療處置,幫助患者把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宏碁智醫與多家醫院擁有長期合作關係,持續進行科技與醫療的跨域合作,從VeriSee DR(AI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軟體)、VeriSee AMD(AI 輔助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篩檢軟體),到VeriOsteo OP(AI輔助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陸續打造智慧醫療更多元的產品與服務。宏碁智醫旗下旗艦VeriSee眼科AI等產品現已導入全台及海外近200家醫療院所,未來將推廣VeriOsteo OP至醫療院所體系中的大健康場景,例如在健康檢查中提供國人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活動,讓更多民眾接觸到便利的骨質密度篩檢服務,得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為國人照護盡一份心力。  

虹韻推居家睡眠檢測 打造全方位聽力與睡眠健康照護服務

虹韻推居家睡眠檢測 打造全方位聽力與睡眠健康照護服務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與時間不斷增加,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同時也伴隨許多文明病的產生。根據2003年Fischer等學者報告指出,發生突發性聽力損失的病人中有較高比例的人更容易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虹韻致力提升國人對聽力與睡眠健康的重視,除了提供專業聽力檢查,今年更納入居家睡眠檢測,提供全方位的聽力與睡眠照護服務。 虹韻參加明基佳世達集團在台灣醫療科技展的展區,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現場展示聽力與睡眠照護新趨勢,更提供民眾免費聽力篩檢,攤位編號M120,合力打造智慧醫療新未來。 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全人口的罹病率為2-4% ,與氣喘不相上下,並且會累及全身各個系統,顯著增加患者慢性心血管與代謝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隨著近年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盛行率有升高的趨勢,突發性聽力損失的病人也有較高比例容易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虹韻延伸服務項目,提供居家睡眠檢測服務。 在聽力保健方面,虹韻聽力師蔡明憲提醒,大部分的聽損是不可逆的,如在就醫後確認聽力無法恢復,建議及早透過聽覺輔具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同時進行聽與溝通訓練,協助穩定配戴聽力輔具與建立聆聽習慣,改善聽力以提升溝通能力及生活品質。 為提升民眾對聽力保健的重視,虹韻於12月3日上午11點,將在台灣醫療科技展M120展區舉辦免費聽力保健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路迦LuLym-T 細胞治療業務報佳音 特管辦法合作醫院家數達 6 家、東南亞市場布局開花 國際化運營開展新篇章

路迦LuLym-T 細胞治療業務報佳音 特管辦法合作醫院家數達 6 家、東南亞市場布局開花 國際化運營開展新篇章

路迦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迦”,股票代號 6814)受邀參加 2023 台灣醫療科技展 (Healthcare Expo Taiwan),自 11 月 30 日(四)至 12 月 3 日(日)為期 4 天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攤位號 碼 1 樓-I116)盛大舉辦,路迦表示,公司以大規模參展於全齡健康展區,與智慧健康、預防醫學、無 齡長照產業齊聚,大秀全台唯一具有國際藥證且適用於實體癌症應用的免疫「LuLym-T 細胞治療技 術」,現場除安排臨床醫學專家現場提供免費癌症諮詢服務外,亦於 12/1(五)及 12/2(六)下午兩點規 劃兩場健康講座,期許透過醫學技術與細胞科學等正確知識的教育宣導,倡議提升全民健康適能, 有助路迦持續協助癌友把握黃金關鍵、控制癌症提早佈局,落實企業 ESG 永續發展。 路迦目前全力衝刺「LuLym-T」細胞治療事業持續放大,除了依照《特管辦法》與數家醫院合作 細胞治療施行「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第一至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或「實體癌 第四期」之細胞治療技術施行計畫,涵蓋已通過之合作醫院包共達 6 所,近一年多來,累計目前個 案治療數已達 35 人次,不僅如此,路迦今年 10 月更與涵蓋特管法已通過之合作醫院之一的台北榮 民總醫院簽定 1,890 萬之特管法的開口契約,為期 2 年,可見路迦「LuLym-T」細胞治療成績備受肯 定。 不僅如此,憑藉路迦擁有多年各種癌別之臨床豐富實務經驗,累積的臨床數據更打造路迦成為 細胞治療智庫,加上 2022 年四月路迦自設的細胞製備場所早已獲得衛福部認可,認證符合人體細胞 組織優良操作規範,來確保細胞培養製程嚴謹、層層把關,讓路迦不僅於近期順利取得台灣經濟部 醫藥研發服務公司之核可,列入其符合公告名單,亦在 2023  國際專業期刊 Life Science Review 獲亞 洲前 10 大臨床實驗公司之認可。Life Science Review 為專注於生命科學產業的美國商業和技術雜 誌,發表的文章涵蓋科學、技術和解決方案、生物學等領域的進展。本次獲奬,是該專業雜誌組成 調查團隊,先經由醫生、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深入調查後推薦,再經過實質訪查進入複選後,最後 由專業團隊評選流程與專訪經營團隊後,才得以入圍當選,可見路迦的臨床經驗與成熟度備受國際 專家肯定,未來路迦將持續以永續經營為目標,持續提供高品質免疫細胞培養技術以協助病患對抗 癌症。 董事長唐稚超表示,從 2023 年前 10 月營收達 1.97 億元、年增 28.8%來看,三大業務包括細胞 治療、醫管平台、美妝保養,在 2022 年的營收比重分別為 4.84%、37.68%、57.48%。其中,細胞 治療業務在 2023 年的營收表現,由於執行個案治療癌症人數逐步增加下,細胞治療事業部的前 10 月營收較去年年增 94%,隨著執行各案進度如預期,2023 年細胞治療的營收比重將有機會大幅提 昇,路迦看好未來細胞治療事業持續成長,奠定路迦未來營運再締佳績動能。 展望 2024 年,細胞治療技術仍是路迦生醫的核心事業,未來將持續推進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技術 平台相關進度,包括 CTC 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服務、臨床試驗、特管法細胞治療等三大業務動能熱 轉,未來將隨細胞治療業務需求提升,創造公司未來營收成長大躍進的基石,再者,旗下核心事業 細胞治療技術更已展開跨境醫療,目前已與東南亞國家正式合作,不僅收到來自泰國的病人來台接 受路迦的細胞治療,更啟動細胞長途運輸實驗,將「LuLym-T」細胞治療技術輸出至海外,目前已和 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醫院洽談跨國的醫療研究合作,路迦朝國際化運營持續展開新篇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