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開跑! 戰勝愛滋污名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開跑! 戰勝愛滋污名

提名活動即刻展開 用故事訴說你的個人醫療經驗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活動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於2016年發起,而今年為在台灣舉行的第二屆。提名活動為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並由在台愛滋民間團體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社團法人台灣新滋識同盟、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在地協助辦理。此提名活動目的為希望能為「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服務的醫師、藥師、護理師、診所員工、心理師等第一線的健康照護者致上表揚與謝意,並且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愛滋照護的真實故事與面貌,鼓勵更多他人能夠一起加入照護行列,為台灣友善醫療環境盡一份心力。 即日起至2023年03月31日(五),誠摯地邀請愛滋感染者及受愛滋病毒影響族群,提名您在個人愛滋醫療經驗中,曾陪您一起戰勝愛滋污名與歧視的健康照護者,並且讓您與您的健康照護者,能夠有機會接受表揚,並讓您們的故事成為「促進提供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醫療服務」的重要關鍵。 延續首屆能量 期盼眾人響應並擴大社會影響力 去年(2022年)為台灣首屆與辦《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共遴選出四組優勝組合並被邀請至國際愛滋大會受贈與以表揚。為向照護者以及願意分享故事的感染者們致上最深的感謝,也於2022年11月舉辦台灣頒獎典禮,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努力,並聆聽他們的故事與聲音。 「HIV感染者真的就是一般人」優勝組合代表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陳伶雅個管師這麼說,「除了身上的這個病毒之外,這個人平常的身份才會是他生活中身份的絕大數,而HIV感染者的身份是個案身上非常小的一塊。」十年來站在醫療第一線的她,已經可以感受到台灣在醫藥上的大幅進步,而我們至今還需要努力的部分便是讓更多人站在照護者的角度一起和感染者們並肩向前。 我們因為愛滋而來到這裡 但往往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愛滋 根據台灣愛滋病學會以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當中指出,平均每四名愛滋感染者便會有一名在就醫過程當中因身分關係遭受拒診。關愛之家成人中心的陳佳備主任,長期為愛滋感染者的第一線照護者,在談到過往服務經驗時總是提及雖然關愛之家提供的是成人愛滋服務,但在機構內的個案需要協助的部分皆遠超出愛滋服務工作的範圍。 個案阿威(化名)為長期愛滋感染者,隨著年紀漸長而發現已癌症末期,需要接受連續35次的化療,家屬在尋求資源協助時卻不斷因愛滋感染者身分問題碰壁;個案小琪(化名)為糖尿病患者,併發慢性病狀後需將雙腳截肢,並同時遭遇同居男友施暴等情形,又因疫情而喪失賴以維生的工作,同樣在找尋照護資源的時卻因身兼女性感染者身分而處處不順利。 這些個案需要的僅僅是能在他們求助時伸出援手並加以陪伴,協助重返社區生活,而在現今醫療發達的情況下,每天僅需服用一顆藥物即能有效抵擋愛滋,然而卻會因為是愛滋感染者的身分,無法尋求真正符合需求的健康照護單位進行求助。若能真正打破對於愛滋的汙名與歧視,讓愛滋不再會是眾多照護場域第一篩選或排除的要件時,才能真正達到友善且有效的醫療環境。 領先達成國際目標 讓台灣的零歧視愛滋照護經驗登上版面 台灣關愛基金會馮一凡副執行長表示,台灣的愛滋健康照護服務已經領先全球,達成90-94-95的優越表現,意即除了有94%的感染者有接受良好醫療照顧外,其中95%的感染者病毒量已有效受到抑制。在2022年我們從20多組感染者提名的健康照護者組合中,選出4組優勝組合,並於2022年國際愛滋大會的全球愛滋社群公開接受表揚。感染者就像健康照護者的鏡子,讓我們了解愛滋污名與歧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透過健康照護者們的努力所帶來的正向改變,正視並積極對抗愛滋污名與歧視,我們將能夠戰勝愛滋。 國際愛滋病學會與愛滋民間組織誠心邀請愛滋感染者與受到愛滋病毒影響的族群踴躍提名心中的理想健康照護者,期待今年能夠看見更多願意分享故事的組合,共同讓世界看見台灣醫療依舊在持續地向前邁進,而零歧視醫療環境的建立,必須要靠你我一起攜手來創造。 詳細活動及報名方式請見《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官方網站(內含活動提名表單):http://bit.ly/3HyUCyS

 童綜合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 培育未來醫療人才

童綜合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 培育未來醫療人才

童綜合醫院長年致力於培育優秀醫療人才,讓就讀高中的青年學子能認識學習不斷更迭的創新醫療科技,將於2/11舉辦「2023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由童綜合醫院、童傳盛文教基金會、翔谷慈善基金會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共同舉辦。 創新體驗營共有12校共襄盛舉 並提前於今天(2/8)舉行「2023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啟動典禮,邀請臺中市教育局局長蔣偉民、股長魏媵袊、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台中女中校長洪幼齡、台中二中校長許耀文、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曉明女中校長劉美嘉、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立人高中校長劉坤源、清水高中校長蕭建華、清水高中鄒明浩主任、中港高中校長簡崐鎰、龍津高中校長賴炘棠、衛道中學教務主任彭大慶、中科實中祕書黃春英、聖亨公司董事長謝文正、翔谷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姚崇仁與執行秘書陳思羽等貴賓蒞臨共襄盛舉。      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包含手術實作體驗 這次「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有來自台中12所高中徵選出來的48名學生參加,活動將分成專題演講、實作演練、分組競賽等三大部分。專題演講會由童綜合醫院資訊長游人達介紹醫療AI新趨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林益聖講述尖端外科手術新視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解析泌尿結石新進展,達文西手術中心主任翁瑋駿與學生共同討論與交流。 實作演練則安排到手術室進行達文西手術模擬、軟式輸尿管鏡操作與手術縫合體驗。達文西機械手臂實境模擬將運用虛擬實境手術模擬器,提供多樣化的訓練模組與擬真體內環境,讓學生能夠使用達文西手動桿進行穿針引線、切除與縫合等技巧,進而達成手腳並用操作機械手臂的學習目標。軟式輸尿管內視鏡鏡體驗則是使用高解析電子式影像與模型,進行高靈活度的無創輸尿管及腎盂內手術體驗,模擬由尿道經由膀胱,將輸尿管裝置放入腎盂。手術縫合體驗則是利用模擬器讓學生練習手術縫合技巧,尤其繩結的纏繞與打法,更考驗學生的手指靈活度與細膩度。 台中市教育局局長蔣偉民表示,感謝童綜合醫院願意提供高中學子一個學習的機會,促使對醫療產業有興趣的學生能夠實地體驗,提供達文西手術實境模擬、軟式輸尿管內視鏡體驗、手術縫合實作演練等,經由一連串精實課程來洞悉國際醫療視野,掌握未來職涯規劃。 給高中生更多未來志向可能,培育未來醫療人才 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指出,高中生正面臨未來志向選擇的關卡,對醫療或AI人工智慧有興趣但卻無法實際臨床操作,童醫院為了培養未來醫療產業人才,今年第一次舉辦醫療體驗營,除提供達文西機械手臂等高科技醫療設備模擬操作外,還安排專科醫師面對面指導解惑,希望能增進學生們對尖端科技醫療產業的認識,觸發未來從事醫療產業、AI科技研發等契機。藉由這次創新科技醫療體驗營活動,學生們不僅能與不同學校學生相互交流學習,也可增強對資訊、智慧或精準醫療的興趣,還可以深刻體驗創新科技對醫療產業與民眾需求的重要性。 總院長童敏哲強調,童綜合醫院持續培育優秀的醫療人才,這次活動就是希望能鼓勵青年學子能洞悉醫療產業趨勢,增進對醫療科技的認識與興趣,並為未來職涯選擇做好準備。謝謝台中市教育局與12所高中的參與,也很感謝童傳盛文教基金會、翔谷慈善基金會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等各單位共同協助,讓這次體驗營學生能免費參加並實際操作精準微創設備,接受專科醫師當面指導。童醫院也將繼續以培育未來醫療人才而努力,超前部署來為台灣醫療產業注入新能量。

益生菌沒效?「這品牌」發佈最新專利製程 活菌率再升41%!

益生菌沒效?「這品牌」發佈最新專利製程 活菌率再升41%!

經濟部統計指出機能保健食品年產值高達195億元、去年年增率為9.78%、且已是連六年正成長,顯示在疫情發酵及台灣人口高齡化推波,保健食品業正處在市場快速增長的風口。而生技品牌「營養師輕食」於2015年成立至今、八年耕耘下來年年成長平均50%、年營業額也於2022正式突破五億元大關,超越同業的快速成長已成為生技界的指標品牌。 營業額突破5億大關 創辦人江欣樺:盼站穩產業領先標準 引用真實文獻、研究教育市場,一直是營養師輕食的經營特色。而「營養師輕食」的明星商品「300億機能益生菌」開下業界先例,強調「保證菌數」以確保益生菌功效,更因此成為同業效仿對象。此外,營養師輕食自全台第一個推出「拒用球菌的益生菌」訴求後,接連大動作提出「100%無添加」及「保證菌數」等領先訴求,動作頻頻更屢次引發市場熱話題!創辦人江欣樺(阿江)營養師表示:「營養師輕食要做的是讓科學數據說話、樹立台灣機能食品產業標準。」 當然,營養師輕食不可能僅止於此。由江欣樺營養師親自研發的產品就高達11項,包含:超臨界魚油、國民酵母B群綜合維他命、海藻鈣、葉黃素、膠原蛋白等市場熱銷商品,逐漸形成多角化產品線。展望未來,營養師輕食將從兩大方面作市場快速擴張佈局:持續擴大機能性產品、深耕優化製程能力;展望今年,營養師輕食目標營收維持雙位數成長,未來三年將以機能食品市場前三名作成長目標! 保健食品亂象多? 記者會宣誓導入「太空保鮮技術」專利製程 成為業界標竿  保健食品對於民眾雖然唾手可得,卻也因此延伸出許多社會亂象。最常見的像是添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益生菌添加瀉藥導致黑腸症、甚至是傳直銷保健食品誇大不實,導致民眾延誤治療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企業的本質是為社會解決問題。」因此過去營養師輕食所發起的益生菌革命,包含了「100%無添加」、「保證菌數」。再到今次發起的益生菌革命4.0,首創導入太空保鮮技術,企圖解決市售益生菌沒效、菌數不足的問題。在每一小條益生菌粉包中皆填入氮氣,降低75%的氧化傷害,並且提升41%的菌株活性,以確保消費者可以吃到300億以上的菌數。 因此,「營養師輕食」,每一次發起的益生菌革命,就是營養師輕食所提出的解決方案。 「300億機能益生菌」活跳跳上市 三大優勢保證 為了提供消費者最優質的益生菌品質,「太空保鮮技術」歷時17個月生產線研究。創辦人江欣樺表示:「此技術投入超過2000萬製程優化,期許用科學理性翻轉市場,給予消費者優質選擇。」 而營養師輕食的「新升級300億機能益生菌」經歷了連續4年的革命,打造出市場上十分罕見的益生菌規格。因此相較於市售同樣宣稱300億的追隨品牌,營養師輕食提出三大優勢保證:首先保證足量菌數,每批皆出示菌數檢驗、每條破千億,並且有效期限內皆有300億好菌;再者持續保證100%無添加認證,且擁有全台第一獲得國際無添加協會的最高榮譽。 見證人 吳慷仁現身分享「最天然的四個月」體驗心得   新升級300億機能益生菌記者會現場,也邀請到營養師輕食首位品牌見證人—吳慷仁現身,會中首度釋出吳慷仁最新拍攝的品牌形象影片,分享了他用長達4個月的拍劇行程直接做益生菌壓力測試的過程,幫助他度過異地密集的拍劇行程,也早已主動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私下更直言:「可以代言營養師輕食,對我來說是很驕傲的一件事!」 為迎接首位見證大使,特別推出官網限時折扣碼!只要到「營養師輕食」Google 地圖留下評論,並且截圖回傳至「營養師輕食」官方LINE,即可獲得$100折扣碼! 此外,阿江營養師鬆口,今年母親節活動檔期,除了300億機能益生菌(定價$1490)多入優惠外,還會祭出獨家商品滿額好禮。想為健康加分、全力補充新動能的人,千萬不要錯過!

嬰幼兒罹病住院率高達6成 孕婦、同住者快施打百日咳疫苗

嬰幼兒罹病住院率高達6成 孕婦、同住者快施打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初期症狀容易讓人誤認感冒,患者經常罹病不自知,無形間恐成為社區內傳染黑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何銘主治醫師表示,成人罹患百日咳的生命威脅較低,但免疫力尚未健全的嬰幼兒一旦罹病,有高危險演變成重症,還可能導致死亡。為了避免新生兒暴露於百日咳感染風險中,建議孕婦在懷孕28至37周接種百日咳疫苗,以利傳輸抗體給胎兒,讓孩子提早擁有保護力。此外,家中成員與照護者也建議同步接種,透過「包覆策略」替新生兒築起安全的居住環境。 百日咳難確診、社區恐藏黑數 實際病患人數恐是確診人數的10倍以上 何銘醫師表示,百日咳擴散力比新冠肺炎還高,1名病患約能傳染給15至16人,但要確定病患感染有一定難度,百日咳初期症狀不明顯很難與感冒區別,醫生必須在強烈懷疑有十足證據下,才會採檢確認,因此能合理猜測社區存在未確診病患。 何銘醫師進一步說明,百日咳在初期傳染力最強,但症狀卻與感冒非常類似,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在患者沒有隔離,且多數民眾沒有施打疫苗的背景下,百日咳容易被廣泛擴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統計,全球約有150萬百日咳確診病患,但根據流行病學推算,百日咳病患應該有1700萬人,估計台灣流行狀態也很類似。 百日咳初期傳染力最強 嬰幼兒重症率高有1%至2%死亡風險 何銘醫師說明,感染百日咳病程可分成三期,剛開始為黏膜期約1至2周,症狀大多是打噴嚏與流鼻水等,但傳染力最強,接著會步入咳嗽期,病人會劇烈咳嗽1至2個月,嚴重時咳嗽聲會很像哮喘,最後則是恢復期,病人症狀開始漸漸減輕至痊癒,一般成人重症風險不高,但對於嬰幼兒卻是嚴重生命威脅。 何銘醫師強調,嬰兒剛出生2個月內,身體不具備任何百日咳抵抗能力,就算出生滿2個月開始接種第一劑百日咳疫苗,產生抗體也不足以對抗百日咳,一旦嬰幼兒感染百日咳,有很高風險引起肺炎或腦部病變,住院率高達6成,如果不能穩定控制百日咳,還會有死亡的風險。 母親打疫苗可給予胎兒抗體 周邊大人打疫苗形成防疫高牆 隨著新冠肺炎發展,民眾開始瞭解疫苗抗體會隨時間降低,何銘醫師提醒,百日咳疫苗效力約10年,因此絕大多數成人都不具有百日咳保護力,一旦接觸到病源,感染與傳染風險就非常高。為了保護孩子,家中成員與照護者都建議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也建議孕婦在懷孕28至37周接種百日咳疫苗,藉由胎盤直接給予胎兒,讓孩子剛出生時,就能擁有對抗百日咳能力,並且在出生滿2、4、6、18個月與年滿5歲時,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以利不間斷的維持百日咳疫苗保護力。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 獲國家新創獎肯定登國際期刊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 獲國家新創獎肯定登國際期刊

臺大醫院以及臺灣大學團隊成功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在動物實驗中證明,移植後可成功促進角膜神經再生。團隊研發的其他電紡紗生醫材質,也證明有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分化及視神經修復的潛能。團隊研究結果獲得本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已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生物材料」等國際期刊上。 視覺相關神經修復為目前醫療仍難突破的困境 臺大醫院眼科部王一中主任表示,角膜、網膜或視神經等主控視覺的相關組織,都佈滿了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神經受到損傷,目前的醫療技術極難成功修復,這也是眾多病患視力受損的主因。目前視覺神經修復的治療以昂貴但成效有限的藥物為主,國內在法規限制下許多藥物也無法使用。臺大醫院眼科陳偉勵教授、廖述朗教授、陳達慶醫師、臺大工學院林唯芳教授、中研院唐堂研究員及郭紘志研究員多年來研發的電紡紗生醫材質,可作成層狀人工角膜移植片或層狀幹細胞其神經細胞分化載體,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也與哈佛大學團隊合作,往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促進視神經發展的方向前進。 臺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材質安全細緻,可以誘導神經細胞的方向性生長,並穩定釋出神經生長傳遞物質 臺大醫院眼科教授,也是「臺大醫院高階眼表面與角膜神經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偉勵指出,角膜神經密度佔全身之冠,任何傷害所造成的病變,不僅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修復,也可能永久無法復原。目前的療法倚賴長期且頻繁使用的昂貴眼藥;臨床上使用不便。團隊目前研發出可促進角膜神經修復的人工角膜層片,若能成功進入臨床,對於病患來說是很大的福音。臺大工學院教授,也是臺大團隊電紡紗材質主要研發者林唯芳指出,團隊所研發的視覺相關電紡紗材質,乃由微米等級的胜肽鏈支架紡織而成,不僅可誘導神經延絲狀材質方向性生長,更可以穩定釋出促進神經生長的傳遞物質。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人工角膜層片不僅動物實驗顯示安全無虞,治療成效也相當優越。 臺大醫院眼科陳達慶醫師表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視神經的損傷也佔失明病患的大宗,但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臺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材質目前在「誘導性全能幹細胞神經研發中心」分化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研究上,在細胞培養層次有極優越的表現。未來將往動物實驗及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研發上繼續邁進。  臺大醫院秉持發展前瞻性的研究,提供高品質與人性化醫療之使命,本次與臺灣大學合作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神經再生,不但獲國家新創獎肯定並登上國際期刊,未來亦將往人體試驗階段方向努力,期待能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友。

背痛難眠竟是胰臟癌!八成以上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

背痛難眠竟是胰臟癌!八成以上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

「五年前,王阿姨因為背痛來看醫師,輾轉來到腫瘤內科,確診時就有肝臟轉移。她對於罹癌坦然接受,但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能看到小兒子成家立業;為兼顧療效及生活品質,接受組合化療,讓她成功在三年後參與小兒子的結婚典禮……」臺中榮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欣辰醫師娓娓道來。 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明,胰臟癌治療照護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疼痛管理和營養支持,臺中榮民總醫院於 2015 年 7 月成立胰臟癌團隊,納入多專科團隊照護,致力提升病友的診療照護品質。同時,臺中榮民總醫院亦不斷精進胰臟癌的治療與照護,在多專科整合照護的基礎下,陳適安院長指示應該依據每位病友的診斷期別、生理狀況,訂定治療計劃,透過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甚至是最新的細胞治療,來提高病人治療的反應率及存活率。 臺灣胰臟醫學會林肇堂理事長說明,由於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易發現,即便有腹脹、悶痛等情形出現*1,也易誤判為腸胃道疾病,延誤最佳就醫時機。為幫助民眾更加了解胰臟癌及其風險因子,臺灣胰臟醫學會與臺中榮民總醫院攜手合作,於 2 月 3 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胰臟癌病友故事展。臺中榮總醫院血液腫瘤科石宇軒醫師及林欣辰醫師均指出,目前已有許多藥物可選擇,而許多民眾十分畏懼化療的副作用,也都能夠透過調整劑量以及其他方式進行症狀治療、榮總院內也設有心理諮商師、社工等醫療團隊可以協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癌王」奪命! 八成以上患者為晚期個案 誤判為腸胃道疾病誤就醫時機 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已連續兩年蟬連十大癌症死因第七位,每年奪走約 2,500人性命。「胰臟癌每年新增個案數約為 2,000 人*2,雖人數不多,但 85%以上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平均五年存活率僅有 5%*1,因此胰臟癌又有『癌王」之稱。」林肇堂理事長沉痛的表示。此外,由於胰臟癌病程快速,若出現劇烈疼痛、黃疸等明顯症狀時,通常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部位,這時就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存活時間也大幅下降。   林欣辰醫師說明,若患者在早期、未發生遠端轉移前就已發現疾病,通常會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續視患者狀況搭配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然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發生遠端轉移,無法以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乾淨,主要治療方式將以化療為主,其中組合式化療是晚期、轉移性患者重要的治療方式。 六旬婦人罹「癌王」 組合式化療提昇治療成效兼顧生活品質 六旬蔡女士家庭美滿,退休後本以為可以跟家人共享天倫、含飴弄孫,不料去年七月確診晚期胰臟癌,且轉移至肝臟。一開始家人擔心蔡女士的身心狀況,不願意透漏病情,蔡女士仍猜到自己的病情並不樂觀,深夜偷偷躲起來哭泣、查找相關資料並詢問醫師;蔡女士希望可以兼顧生活品質,與醫師及家人討論後,選擇能在門診就完成的組合式化療治療,治療後至今已逾一年,病情穩定,時常與家人一起去旅遊,珍惜得來不易的時光。 石宇軒醫師進一步說明,組合式化療意即多個化療藥組合而成,相較單一化療的方式,組合式化療已被證實可提昇胰臟癌的治療效果,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組合式化療為胰臟癌治療首選。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討論後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組合,儘量來控制疾病並兼顧生活品質。 醫籲:切勿輕忽長期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 「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 2/3 於臺中榮民總醫院開跑 林肇堂理事長提醒,民眾若有家族史、胰臟發炎、糖尿病等,需要有高風險者之自覺;如出現長期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務必要立即就醫診斷,切勿延誤了治療時機。而若是晚期的患者,現在的化療方式多元,透過組合式的化療能延長總體生存期,且也有治療便利性佳的選擇,患者應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適合用藥。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胰臟癌,臺中榮民總醫院於 2 月 3 日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展,藉由胰臟癌症狀與風險因子等衛教知識,提升大眾對於疾病的瞭解;同時,展覽中包含胰臟癌治療流程,以及病友的治療經歷故事。期盼病友們能更加掌握現有治療選擇,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高醫、輝瑞建置基因治療中心  提供全人照護、培育人才、發展科技

高醫、輝瑞建置基因治療中心 提供全人照護、培育人才、發展科技

在台灣,由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共有235種,雖然這些疾病的盛行率皆在萬分之一以下,但仍有近2萬名的罕病病友,罕見疾病其實不如想像中罕見,且這些患者面對的疾病都亟待在治療上有突破性發展!罕見疾病當中,有高達8成為基因遺傳導致,許多患者一生都須與疾病共存,甚至在出生時,就因為基因異常的遺傳疾病即讓生命受到威脅,需仰賴醫學的持續進展,才能點亮希望之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並關注罕見疾病的治療與研究,攜手致力推動基因治療技術的輝瑞大藥廠,於日前為建置基因治療中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期盼未來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從臨床到研究 期許幫助有需要的病患對抗罕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鍾飲文院長表示:「高醫秉持全人健康照護精神,持續發展尖端特色醫療。有鑑於基因治療是未來醫學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高醫積極投入基因治療領域,期盼將過往研究與實務的經驗,帶入未來與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合作。」鐘育志教授更提及,「台灣新生兒篩檢傲視全球,讓許多罕見疾病在發病前就獲得診斷;而許多罕病若能在發病前開始治療,通常會獲得較好的預後。」 輝瑞大藥廠總裁葉素秋則指出:「高醫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展現出諸多績效與成果,這次合作將導入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資源,未來有機會促成更多學術交流,培育專業人才之外,更希望未來能夠導入來自學界的知識與意見,優化產品開發,也承諾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立足台灣、接軌國際,在台灣南部打造領先的基因治療中心,更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葉總裁也強調,「我們會讓輝瑞全球研發部門注意到台灣獨特、優異的新生兒篩檢政策,進而將台灣納入未來罕病的早期臨床試驗,輝瑞也將與國內醫學中心建立更密切的合作。」 持續發展尖端特色醫療 發展基因治療是高醫醫療版圖的關鍵拼圖 鍾飲文院長特別強調,過去高醫在移植醫學、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如細胞治療)等特色醫療領域皆有所成果,且高醫設有血友病中心及肌肉萎縮症的整合醫療門診,長期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隨著科技與醫療發展的趨勢,高醫期許自身前進的腳步不停歇,將進一步投入基因治療領域,導入國際藥廠資源,期盼透過基因治療這一塊重要的拼圖,擴展高醫國際合作與國際醫療的版圖。 葉總裁表示,基因治療是醫學發展的趨勢,預計2025年時,全球將有超過20項基因治療產品核准上市。高醫為台灣南部地區首屈一指的醫學中心,希望藉由此次的合作,帶動未來更多的可能性,讓高醫成為南區民眾信賴的首選基因治療之醫學中心

後疫情的兔年長假 開學症候群「這樣解」!

後疫情的兔年長假 開學症候群「這樣解」!

雖然今年的過年依舊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度過,長假後除了需要在心態上做調整轉面對上班外,更要做好自我防護的工作,外出勤洗手與出入公共場所戴好口罩,以便防疫收心準備開工。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也是八里療養院主任張自強表示,在長達十天的年假期間,即使是後疫情時代,所有防疫工作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準,避免資訊誤導,也要避免隨時或過動關心疫情發展而影響工作與生活。在年假假期結束後雖然一時難以調整,但是針對不易早睡的人,睡前可先洗個熱水澡、喝熱鮮奶或聽些輕柔的音樂等,對於幫助入眠有助益。此外,每天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或伸展操,透過伸展運動將身體放鬆,達到健身減壓目的,為兔年開工做最佳準備。 開學後孩子若出現適應不良情形  父母應協助孩子調整 但是若開學後孩子有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的情形時,張自強表示可能是因為長假後的第一次正常作息的上學,加上混亂作息突然要調整,所以造不少孩子都會因適應不良,而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如:出現精神不佳、常打哈欠、呈現疲倦或想睡,甚至脾氣暴躁易怒等情形,做父母的應該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但是若前述情形經調整後仍無改善,且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或是親子互動時,則建議可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做進一步改善。 參考以下作法  快速擺脫開學症候群   有些孩子會陸續出現 "開學症候群”,張自強建議做父母的應該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可以參考下列方法,以擺脫開學症候群的影響: 1. 把握時間多運動,透過運動降低開學的壓力,增加學習活力,避免懶散的態度。 2. 回家約定使用3C時間,晚上早點就寢,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以免影響入睡,可搭配輕柔音樂助眠,增加隔天上學精神。 3. 調整生活作息,在長假期間比較沒有時間壓力,故常常作息不正常或花過多時間玩樂,唯有逐步調整作息表,才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習時間。 4. 增加親子溝通時間,同時可以扮演聆聽的角色,多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適時給予關心與支持,降低孩子因開學換老師或換班級的焦慮或壓力。 開學後,家長們除了每天可以撥時間和孩子聊天,以了解他在學校情況。當然,若孩子出現開學不適應的情況嚴重且持續超過2周,則建議儘早就醫,以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或治療。此外,因應預防疫情再起,在開學後仍應遵循防相關疫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等,共同維護開學後校園的健康安全環境。

弱勢家庭負擔重 近1成5學童缺乏營養 健康更受威脅

弱勢家庭負擔重 近1成5學童缺乏營養 健康更受威脅

隨著物價持續飆高,荷包跟著不斷縮水,尤其是農曆新年剛過,許多生鮮漁貨都漲價,辦年貨時特別有感,對經濟弱勢的家庭來說,維持日常花費已經非常辛苦,年節開銷更是沉重的負擔,更不用說是想要過個好年。尤其對於正在發育期的學童來說,假期當中不但難以維持穩定作息,因缺少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日常中更不容易攝取到均衡的營養。台灣世界展望會2022年調查所服務近4萬5千名受助童的「兒少五大需求」,研究表示,一到寒暑假,就有14.3%三餐不固定、14.9%經常吃不具營養的食物當作正餐,孩子健康受到威脅。 超過10%弱勢兒童三餐不固定,缺乏營養恐影響學習發展 根據展望會的調查,在學期間已經有超過10%的弱勢兒童三餐不固定、將近14%經常吃不具營養價值的食物當作正餐;到了寒暑假,三餐不定、營養不均的狀況都比學期間嚴重。正值發育期的學童長期缺乏成長所需營養,容易較同齡兒童發展緩慢或瘦弱、身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也有些孩子缺少多樣化食物,營養不均衡,不單影響孩子的體重,也可能降低免疫力、影響學習發展。 獨自扶養三個孩子的媽媽因經濟拮据,平時只能為兩歲的楷楷(化名)買奶粉及米精,卻發現楷楷很容易感冒。展望會立即提供奶粉、罐頭、白米等物資,並以營養補充方案協助採買蔬果、雞蛋、牛奶、麥片、水果等副食品。目前穩定攝取均衡營養的楷楷,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數皆符合成長曲線標準,抵抗力也增強。「自從楷楷吃得比較營養後,他的生病次數明顯減少了。」楷楷媽媽感激地說,「我的心理、經濟壓力也不再那麼大,謝謝社會愛心。」 媽媽獨自帶著雯雯、晴晴(化名)等四個孩子住在小套房,晚餐常靠孩子從學校帶回的營養午餐解決,竭盡所能地勤儉度日,對媽媽來說,孩子們能在身邊好好長大、吃飽穿暖,是每天最大的心願,但是,「孩子一天天成長,食量跟著倍增,洗兩杯米變成三杯、四杯,有不少壓力。」展望會提供營養扶助金補充孩子餐點上的不足,並發放食材包、餐券,讓孩子在營養上獲得支持,也陪伴媽媽抹乾眼淚,面對困境,「謝謝展望會社工老師,這麼多年來,在我們需要時用心提供幫助,協助解決家裡種種困難。」 農曆春節假期過後,學童依舊在放寒假,對許多弱勢孩子來說,平時上學期間,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就是最均衡的一餐,甚至有些家庭的晚餐要靠孩子從學校打包營養午餐回家,到寒暑假,不但缺少營養午餐,當父母外出工作不在家,經濟弱勢的家庭無力負擔安親班、補習費用,未成年的孩子往往必須獨自待在家,自行料理三餐,更有可能缺乏正常飲食和均衡營養。 台灣世界展望會發起「紅包傳愛」援助弱勢孩童 台灣世界展望會自2000年開始,每年春節前夕都會發起「紅包傳愛」活動,為弱勢家庭兒少募集助學、健康、平安、希望四種紅包,協助弱勢孩子在教育、營養、突遭急難和與家庭暨青少年培力發展等方面的需求。當中的健康紅包除了提供弱勢家庭營養扶助金,也為學齡前幼童添購奶粉等營養品,並為三餐不均孩童提供送餐服務,長期穩定孩子的餐食。2023年紅包傳愛活動以「孩子的未來,交給我來」為主題,為資源缺乏的孩子送出紅包,使孩子們不再為經濟所困,擁抱更好的未來。 即日起邀請民眾投入「紅包傳愛——孩子的未來,交給我來」,幫助孩子們穩定學習、健康長大、實現夢想,成就心中渴望的未來!民眾可以至台灣世界展望會官網線上捐款支持「紅包傳愛」,每種紅包皆可選擇自由捐(自訂捐款金額)及單次定額捐(單筆捐款新台幣5,000元),一起為孩子實現想上學、想吃飽、想安心追尋夢想的心願,或撥打愛心專線02-8195-3005洽詢。

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 臺北榮總於國家醫療品質獎獲22項獎

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 臺北榮總於國家醫療品質獎獲22項獎

 國家醫療品質獎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主辦,是國內醫療品質領域的權威獎項。第23屆國家醫療品質獎(NHQA)頒獎典禮12日下午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行,臺北榮總大放異彩,共計獲得22件各類獎項。 臺北榮總持續導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優化醫院服務流程與疾病診斷治療,改善病人就醫體驗,在住診、手術、急診、門診、藥事、與行政管理等六大領域皆獲得認證標章,其中五項是優良等級,榮獲「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的最高肯定,由賴清德副總統親自頒發,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代表領獎。在受獎記者會上,陳威明院長特別強調,智慧科技導入醫療領域,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病人的醫療照護,也同時減少醫護人員工作負擔,讓病人和醫護一起更好。 臺北榮總醫療團隊合影 「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車來速醫療資訊系統」獲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銅獎 在疫情最艱困期間,臺北榮總廣受社會好評的「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車來速醫療資訊系統」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銅獎的肯定,是科技導入防疫的重要成果。在臨床應用方面,人工智慧發展中心的「智慧腦影像平台: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建構自動的影像分析工具,將腦影像上傳後,即可呈現三度空間大腦透視之腦病變結果,為知覺失調症患者提供客觀的診斷輔助工具,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佳作獎。 「嬰兒遠端監測智慧照護」得到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特別獎 此外,新生兒醫療中心之「嬰兒遠端監測智慧照護」系統,為嬰兒穿戴智慧血氧與體溫偵測設備,並將監測數據上傳至雲端人工智慧監測平台進行分析,若有異常之生理訊號則即時通知照護者,可用於COVID-19負壓隔離病房監測、或用於高風險新生兒之居家照護,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特別獎肯定。另外,臺北榮總團隊在AI防護衣穿脫、急性心臟衰竭整體照護、及氣道處置之教育訓練、AR虛擬運動教學系統、培訓人員之智慧化雲端管理系統,皆獲得智慧醫療標章認證。 在實證醫學方面,2022年也是成績斐然,臺北榮總團隊獲得文獻查證菁英組金獎,在擬真應用上,獲得急重症照護組金獎與新人組銀獎的肯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