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守護台灣體壇明日之星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連續八年獲頒體育推手獎

守護台灣體壇明日之星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連續八年獲頒體育推手獎

教育部體育署昨(10)日在台北美福飯店舉辦第14屆「體育推手獎」表揚典禮,由副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發獎項,感謝獲獎單位與政府一起攜手推展體育運動。今年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第八年獲頒「體育推手獎」,也是第四度獲得贊助類「金質獎」及「長期贊助獎」雙項肯定,由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任委員代表受獎。 程文俊主任委員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從2014年開始推動「長庚運動醫學公益計畫」,在王瑞慧董事長的大力支持下,今年計畫已經邁入第九年,投入將近3億元經費,照護近4千位國內運動員。除奧運、亞運等頂尖選手外,為了照顧更多的年輕運動員,從2018年起推動向下扎根,針對國高中運動校隊,除了提供醫療照護與運動防護資源外,更進一步安排專業人員進入校園,包括:醫師到校訪視進行身體功能檢測、運動防護師隨隊照護、營養師/心理師/藥師推廣運動營養/心理/禁藥等正確知識。目前國高中體育校隊已經成為計畫的主要照護對象,資源配置比例提升到7成以上,希望能與國家、學校共同努力,為年輕運動員奠定未來發展的良好基礎。 「長庚運動醫學公益計畫」照護選手之一,有台灣「羽球王子」稱號的王子維,也與長庚團隊一起出席典禮共同分享這份喜悅。王子維感謝長庚一路上的陪伴與支持,他表示自己很幸運從2014年起加入長庚運動醫學計畫,醫院不但整合各專科醫師、運動防護師、營養師、藥師與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組成醫療團隊提供選手完善的照護,更免費提供運動防護師陪同訓練及比賽,和場邊即時運動防護,讓選手在賽場上更能無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發揮實力。 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目前集結骨科、復健科、中醫科、神經外科等十多個相關領域的頂尖醫療專業人員及運動防護師參與 許維修醫師分享長期參與運動醫學計畫與運動科學研究的經驗指出,認識運動禁藥、運動營養對於運動員生涯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瞭解禁藥的類別、查詢方式及做好個人的用藥管理,才能避免因誤觸運動禁藥讓辛苦的訓練付諸流水。另外,體重控制情形對選手比賽成績也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拔河、舉重等量級競賽,透過營養師的專業協助,能使運動員及教練在賽前準備、賽中能量補充與賽後恢復飲食方式有更完整及正確的概念。另外,近年來運動科學的議題逐漸受重視,從許多的研究顯示,在精確運動科學的介入下,選手可獲得適當的姿勢調整與提升成績表現。 熱愛空手道,多年投入南投旭光高中校園運動照護的王定中醫師也分享他的經驗表示,他會透過觀察選手動作,並與教練持續討論選手動作上的優缺點,設計訓練方式來改進,並利用動作分析系統、等速肌力測量儀等儀器,科學化地為選手分析肌力、動作、協調性等,結合醫師、教練雙方角度,協助選手們更精準的加強與調整各項動作,除了減少運動傷害發生,也能增進選手後續的技能表現。 長庚紀念醫院深耕台灣46年,擁有完整的醫療資源,在運動醫學專業領域技術持續精進,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及「止於至善」的理念,長期提供國內運動員良好的醫療照護,致力推動台灣體育發展。未來長庚將持續投入更多的資源於潛力選手與國高中校園,深耕到體育基層,協助更多年輕的運動員,為國家培育更多的體壇明日之星。

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治療癌症控制率達九成,肝癌患者死亡風險降近七成

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治療癌症控制率達九成,肝癌患者死亡風險降近七成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已長達40年,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指出,癌症標準化治療發展至今,仍缺乏兼具精準、副作用低且控制率佳的治療選擇。而將人體相容性高的免疫細胞應用在癌症治療上,近年來已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已取得美國FDA肝癌孤兒藥資格審查,更於今年在台灣獲得臨床研究資格,接軌美國在台對肝癌患者進行收案,目前已有6家院所簽約完成,並有7家院所衛福部已審查通過,進入到合約流程,共計將有13家醫院合作收案。 免疫細胞治療以記憶型T細胞最強!獲權威期刊Lancet認可刊登 降低肝癌患者四成復發風險,有助於延長無復發存活期 台灣社區醫學會理事長、萬芳醫院原副院長、土城長庚醫院謝瀛華教授說明,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就像人體內的軍隊,具有消滅癌細胞的功能。然而T細胞十分多元,最主要具備攻擊癌細胞以記憶型T細胞效果最好。其應用在治療癌症的原理簡言之,即是將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抽取出來,在高規格實驗室藉由專利技術進行培養以提高T細胞數量與濃度,爾後直接注射補充進入癌症病人體內,做為體內免疫細胞的援軍,直接提升患者抗癌能力。 謝瀛華醫師表示,臨床研究發現眾多T細胞中,以記憶型T細胞壽命最長,可儲存攻打癌細胞記憶,且能持續活化T細胞,能在人體內維持較長的效果。臨床上亦累積最多癌症治療研究成果,2000年世界權威期刊《Lancet》就曾發表記憶型T細胞治療肝癌患者可降低四成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無復發存活期。韓國亦於2019年發表四期臨床治療研究指出,記憶型T細胞治療有助於肝癌患者降低5年死亡風險近七成。 癌症控制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治療的免疫細胞治療,獲美國肝癌孤兒藥資格 可合併傳統治療使用,治療項目涵蓋16種癌別,特管法開放為癌友增治療選擇 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暨輔仁大學外科臨床教授林水龍醫師進一步指出,免疫細胞治療不僅可單獨使用,亦可搭配傳統治療合併使用。研究顯示,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化療,相較單純接受化學治療者,癌症控制率高達近九成,且整體存活期也增加四成。林教授補充,記憶型T細胞的多寡與治療成效高度相關。生醫公司董事長亦為陽明大學醫學學士唐稚超表示,記憶型T細胞作為癌症免疫細胞治療之成份,由於相關研究明確且成效顯著,美國FDA已通過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為肝癌孤兒藥資格,且獲准在美展開新藥臨床研究,台灣亦於今年跟進美國在台13家醫院進行肝癌臨床試驗收案(已簽約6家,衛福部通過完,並進行合約程序的有7家)。此外,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應用已涵蓋16種癌別,目前在特管辦法許可下,針對一至三期標準治療無效或第四期實體癌症患者,在臨床醫師評估下,皆可自費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目前全台已有5家院所可提供相關治療,另有2家在衛福部最後審核階段。 板橋中興醫院劉炳中醫師則點出,臨床上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常規、標靶或免疫藥物治療,一開始可能控制得不錯,但當藥效過了或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後,往往錯過了免疫細胞治療的黃金關鍵期:而特別是晚期癌症患者,因體內癌細胞已四處亂竄,往往需要多重療法並進,若等到常規治療無效,再考慮免疫細胞治療,其效果也容易大打折扣。 同癌不同命!免疫細胞治療選擇與否,頭頸癌兄弟竟天人永隔 醫:應把握黃金治療期,盼未來不需害怕癌症、癌症治療 林水龍教授表示,曾遇過一名58歲婦人,多年前意外發現罹患肺癌第四期。即使接受了6次的化學治療,忍受了強烈副作用的折磨後,不僅成效不佳,腫瘤仍持續擴散,甚至一度放棄治療希望。最後,在與醫師討論下,決定自費嘗試免疫細胞治療,13個月後身體逐漸好轉,腫瘤也逐漸縮小。更讓這名婦人意外的是,治療副作用降低許多,使自己在後續治療重拾生活品質。面對此狀況,林水龍醫師表示,免疫細胞治療相對於傳統治療,副作用較少,使患者不需擔憂治療可能影響原有的生活,讓癌症、癌症治療不再令人害怕。 除了治療副作用降低外,免疫細胞治療對於癌症的控制也有影響。劉炳中醫師說,2019年曾在臨床試驗中遇過一對因選擇不同而有不同命運的頭頸癌兄弟,當時兩位兄弟都是頭頸癌四期,在初期都接受手術、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然而,比較不同的是,哥哥在治療上額外搭配了免疫細胞治療成功控制癌症,直到目前都還會固定回診追蹤,而弟弟則在術後治療後,半年就過世了。劉炳中感嘆,若弟弟也能嘗試免疫細胞治療,或許會有不同的命運。 見證癌症治療60載,陳光耀教授欽點免疫治療為癌症續命新曙光 陳光耀教授表示以自身參與癌症治療60多年的經驗,相信癌症不是絕症,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從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等傳統治療,直到標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治療選擇逐漸增多,但這些方法不僅副作用多,也難防癌症復發。而日本在這10幾年來所發展細胞免疫治療,為癌症患者續命露出曙光。期待更多癌友能有機會評估免疫細胞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後疫情時代全民肺健康意識抬頭 胸重學會訂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

後疫情時代全民肺健康意識抬頭 胸重學會訂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來,國人對於自身肺部健康關注度逐步提升,近期更有不少確診康復者面臨長新冠的困擾,除了疲倦、胸悶、咳嗽、喘之外,也擔心「肺功能是否大不如前」,然而,肺阻塞(COPD)典型症狀「咳、痰、喘」與長新冠或感冒症狀頗為相似,這也使得民眾初期容易輕忽,導致面臨急性惡化風險不自知!為持續提升民眾對肺阻塞的疾病病識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一同呼籲國人及早戒菸、遠離菸害,更提醒民眾如有「咳、痰、喘」症狀持續達三周以上,應儘快前往胸腔內科尋求專業診療,尤其高危險族群更建議每年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及早治療,降低肺阻塞疾病惡化的風險。 「咳、痰、喘」誤當長新冠 就醫竟是肺阻塞(COPD)  肺阻塞(COPD)位列全球第3大死因,在台灣更是長年在國人十大死因榜上有名,研究指出,未來十年內肺阻塞將躍升為全球死因首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肺阻塞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且其中有很高比例的病友是因為吸菸所致,隨著疾病進展,症狀會越來越嚴重,病友也容易受外部刺激及環境因素而導致肺功能惡化,但令人擔憂的是,此族群常自覺「咳、痰、喘」是老症頭,若是再加上新冠病毒來攪局,一旦發生急性惡化,後果恐不堪設想。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肺阻塞病友急性惡化住院的死亡率為4%,年齡越大及共病越多的病友住院死亡率較高,而病友出院後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 22%!王鶴健理事長也分享,近期觀察仍有不少民眾因確診新冠康復後症狀持續太久或變嚴重,至門診求助才意外確診為肺阻塞,但這時肺功能通常多已嚴重受損。 最新調查:近七成老菸槍咳痰喘超過三周 不到兩成就醫且高達八成認為症狀未影響生活 根據今年最新針對40歲以上民眾的「肺部健康觀念」調查顯示(N=1,137),超過九成(91.5.%)民眾長期處於空氣污染環境中。若再進一步觀察吸菸族群(菸齡平均17.8包-年),逾八成(83.7%)不認識肺阻塞,近七成(66.9%)出現咳、痰、喘或呼吸不順暢超過三周以上,卻僅有兩成(20.3%)民眾就醫,前兩名未就醫的原因為「症狀沒很嚴重,沒有影響日常生活(76.8%)」、「抽菸本來就容易會有這些症狀(45.8%)」,突顯了民眾對自身肺部情況抱持低重視高輕忽的態度,即便日常處於肺阻塞高風險因子中,依然對自身肺部症狀的警覺性低落。 因此,如何從根本建立國人肺部正確健康觀念,並呼籲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提高就診率是學會近年持續努力推廣的重要方向。蘇茂昌醫師點出,肺阻塞的早期診斷除了透過醫護端努力推廣疾病衛教,也有賴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立定期肺功能檢查的觀念,然而,調查卻也發現,僅不到一成(5.8%)的民眾會定期檢測肺功能,甚至有五成以上(52.9%)民眾從未檢測過。他以門診曾收治一名63歲有氣喘史的林先生為例,過去並未定期檢測肺功能,菸齡超過40包-年的他,三年前在家因為喘到無法呼吸而來到門診,當時肺功能檢測結果直接匡列為嚴重型肺阻塞病友,更在短時間內經歷了2次緊急插管,雖有驚無險也讓林先生嚇到不敢再抽菸,目前持續穩定治療中,不過每當病況差時,還是常常需要仰賴呼吸器。蘇茂昌醫師也感嘆:「若是他可以提早做檢測,也不至於讓他的肺功能糟到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活動成果豐碩 找出近百位肺阻塞潛在患者 有鑒於此,學會今年(2022)趁著國內疫情逐步趨緩,首度以「愛肺功能衛教專車」主動出擊走入社區,鎖定全台符合肺阻塞高風險族群條件之民眾,包括:(1)年齡40歲以上、(2)吸菸或是常接觸二三手菸、(3)咳痰喘症狀長達3週以上,只要符合其中一條件者,即可上車體驗肺功能檢測。王理事長也特別分享「愛肺功能衛教專車」巡迴活動期間共找出近百位肺阻塞潛在病友,結果令人振奮也令人憂心! 現年44歲的郭先生即是其中之一,菸齡長達18年他,近兩年持續出現頻繁咳嗽有痰的症狀,抱持著「想了解肺功能」的想法參與活動,卻發現肺功能檢測分數遠低於標準,目前也已安排到胸腔內科做進一步的檢查,這次的肺功能檢測體驗不僅讓郭先生堅定戒菸的決心,也了解定期檢查肺功能的重要性。另一位,菸齡超過30包-年的肺阻塞病友袁先生也前來體驗,袁先生過去曾隱忍「咳、痰、喘」症狀長達兩年,直到喘不過氣才趕緊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隨即被轉診到醫院胸腔內科確診為肺阻塞,當時他的肺功能僅剩一般人的三分之一。治療這三年來,也曾發生過一次急性惡化,加上去年又併發肺炎造成肺功能急速衰退,現在的他除了按時服藥也會定期到醫院進行肺部復原運動,他更有感而發的說「身體有症狀就要趕快看醫生,隱忍只會忍來更多惡化!」 響應11/16世界肺阻塞日 胸重學會首訂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 力倡高風險民眾每年定期追蹤肺功能 王鶴健理事長強調,及早診斷儘早治療是減緩肺阻塞惡化的關鍵,學會響應2022世界肺阻塞日主題「Your Lungs for Life」提醒民眾重視陪伴我們一輩子的肺部健康,更呼應後疫情時代國人對於肺部健康的關注度,自今年起首度訂定每年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呼籲全民皆應培養正確的肺部保健觀念,並鼓勵高危險族群每年追蹤肺功能。此外,一般民眾在家亦可運用學會長年推廣的「一分鐘登階」做自我檢測,若無法於一分鐘內爬30階,建議儘快前往胸腔內科等相關科別做進一步檢查。 國人十大死因有超過半數為慢性病,其致病成因多與個人生活習慣與健康行為有關,其中,菸害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健康危害之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也提醒,菸草燃燒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進而引發氣管、肺組織、肺血管病變,不僅會增加罹患肺阻塞的風險,也會加速肺阻塞病友的疾病嚴重度,戒菸有助於減緩肺阻塞疾病惡化並減少50%死亡率,呼籲民眾應遠離菸害,才能保護肺部健康!

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 提供雲嘉優質醫療服務

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 提供雲嘉優質醫療服務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大林慈濟醫院簽訂建教合作MOU,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學術交流與研究,期盼促成人才回鄉貢獻並發展造福雲嘉民眾的方案,共創社區、醫院及大學三營的成果。在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見證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教授二人9日簽署合作協議。 國內首屈一指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擁有豐沛研究量能,培育出無數優異人才與菁英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則因慈濟基金會考量雲嘉醫療資源缺乏而成立,二十多年來致力於急重症與社區醫療、醫學研究,並且是臺灣第一個獲得國際健康促進典範殊榮的醫院。近年來不僅致力醫療發展並著手癌症治療的質子中心籌備,現任院長賴寧生是陽明大學醫學系與臨床醫學研究所校友,近期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前總院長暨大林慈院顧問郭守仁醫師的努力推動下,促成與陽明交大的這次合作。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指出,大林慈濟醫院是一所醫學中心等級的區域型教學醫院,處於無醫學中心的偏鄉,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經營與管理方式,讓學生未來學習在非都市型醫院行醫的本質體悟,在地經營老化社區、慈濟長照、醫療人文,以人為本的中西醫與安寧照護。 林奇宏表示,社區高齡化是亟待面對的議題,尤其雲嘉地區是台灣相對高齡的縣市。陽明交大在高齡醫學與智慧醫療等領域有豐沛量能,最近學校陸續成立樂齡大學,也在新竹設立銀髮俱樂部照顧銀髮族。這次與大林慈濟的建教合作是陽明交大第一個在雲嘉地區合作的醫院,相信在大林慈濟臨床經驗與陽明交大教研量能的結合下,定能發展出更多造福雲嘉民眾的方案。醫療必須貼近社區、讓民眾有感,賴院長是陽明交大校友,他應該最能體會。期望這次雙方合作能成為雲嘉地區的里程碑,共創社區、醫院、大學三贏的結果。 賴寧生表示,與母校陽明交大簽署學術、教學、研究等合作協議,期盼引進陽明交大醫學院優秀的醫學生與大林慈院醫師教學相長,除進行平時臨床醫療服務外,醫院有機會與責任,進行更大投資與布局,進而發展更尖端的醫療科技與提升服務量能。感謝慈濟醫學大學長期作為大林慈院重要醫學後盾,現在又與陽明交大簽署醫學建教合作,期盼「雙醫」帶來建教合作新的里程碑。「培育新人、教學相長」是醫院啟業治療病人為首要志業,再者是教育與傳承;一家醫院需在教學研究系統上扎根,需要醫學生注入醫院,彼此相互切磋與刺激,教學研究也促使醫院朝向更明確的方向。 大林慈濟醫院興設質子治療中心 雲嘉南地區唯一通過質子治療擴充計畫醫院 發展尖端醫療時,需網羅更多醫療學子與科技人才,回鄉服務,一起承擔照顧雲嘉南地區,癌症病患使命與責任。而當聯合國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的方向,在健康生活與福祉領域,更是不能獨缺醫療在其中的重要角色,學生唯有在偏鄉更能體悟城鄉差距,並在永續發展的目標中學習經驗。 大林慈濟醫院提供醫學生完整的醫學學習領域,更加期盼透過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合作,帶給台灣醫學生豐富的醫學熱情與投入,有助於永續提升偏鄉民眾的健康福祉。醫院坐落在嘉南平原甘蔗田中央,未來環保的成就朝向零碳排願景,氣候行動與技能知識,也都走在國際的先驅之路並獲得肯定,歡迎台灣醫療優秀人才來此學習與參與。

遠東商銀與伊甸攜手 推全臺首創互動捐款機 舉手間傳愛助慢飛天使展翅

遠東商銀與伊甸攜手 推全臺首創互動捐款機 舉手間傳愛助慢飛天使展翅

為支持兒童早期療育,幫助更多慢飛天使平安長大,遠東商銀攜手長期公益夥伴伊甸基金會在今(3)日舉辦「愛在舉手間」公益活動啟動記者會,推出全臺首創的互動式捐款裝置,以遠東SOGO臺北忠孝館為首站,計劃陸續於新竹、臺中、新北巡迴進行愛心接力,只要插入信用卡,簡短15秒就能完成捐款,還邀請藝人黃小柔擔任公益大使現場示範互動捐款,以及知名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分享兒童早療的重要性,期盼讓更多人重視兒童早療議題,一起用愛應援慢飛天使。   遠銀30伊甸40  以金融科技實踐「樂益」理念 遠東商銀總經理周添財表示,「遠東商銀長年致力於社會公益,尤其關注兒童早期療育議題,早在25年前即朝永續模式規劃,與伊甸基金會建立起長期公益夥伴關係,透過以『伊甸愛心卡』信用卡為核心打造公益平臺,累積捐贈近新臺幣9,000萬元,幫助許多慢飛天使平安成長。」今年正逢遠東商銀30周年、伊甸基金會40周年,遠東商銀希望藉此機會,發揮金融科技的創意與創新,喚起大眾對於遲緩兒議題的重視,實踐遠東商銀財富管理「十樂」核心價值「樂益」的樂在公益理念,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正向力量。 本次遠東商銀與伊甸基金會攜手推出的信用卡互動捐款裝置,除拍攝情境互動影片吸引民眾的目光,還讓捐款變得更加便利,只要使用市面上任何一家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僅須短短15秒,就能輕鬆完成新臺幣100元以上的小額捐款,讓畫面中原本走路不穩的孩童,能在捐款者的溫暖雙手攙扶下,平穩地邁出每一步,期盼透過簡單的捐款互動,讓人們了解舉手間的愛心,就可能大大影響孩童的生命成長,讓慢飛天使獲得更多早期療育的機會。   啟動全臺愛心接力巡迴  把愛傳遞至各個角落  為了把愛傳播的更遠,遠東商銀互動捐款裝置將進行全臺巡迴,以遠東SOGO臺北忠孝館為首站,自即日起擺放至今年11月29日,接著陸續移動至新竹巨城、臺中大遠百、板橋大遠百、遠東商銀營業部,展開長達11個月的愛心接力,希望讓更多民眾都能響應,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鍾彥彬和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也特別出席記者會現場,為公益活動站台打氣,一起讓愛傳遞至臺灣各個角落。   此外,知名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也從專業醫療角度現身說法,教導大家認識「發展遲緩」,以及兒童早療黃金治療期對於遲緩兒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主持人楊千霈和公益大使黃小柔,也以母親的角度,分享各自的育兒經驗,尤其,作為3個孩子母親的黃小柔,更表示她特別能感同身受照顧慢飛天使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愛,且了解慢飛天使家庭所需要的鼓勵與支持更加重要,她也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響應此次具有意義且創新的公益活動,希望集結大家善的力量,一起在舉手間傳遞愛心,幫助慢飛天使展翅翱翔。  除了推出實體互動捐款裝置,遠東商銀財富管理今年於自媒體YouTube頻道「小遠贏了」推出「慢飛天使」特輯,特別前往伊甸基金會位於高雄旗山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實地拍攝;本次「愛在舉手間」的活動也將同步以影音紀錄並於自媒體《小遠贏了》YouTube頻道持續推廣,希望匯聚實體和網路影音的雙重影響力,讓孩子獲得更多力量,為遲緩孩童點亮美好未來。

艾伯維藥品榮獲2022台灣最佳職場  獲逾九成員工肯定

艾伯維藥品榮獲2022台灣最佳職場 獲逾九成員工肯定

打造幸福企業,艾伯維藥品今年榮獲卓越職場研究機構頒發「2022台灣最佳職場」的殊榮,於員工自評問卷中,逾九成肯定公司的職場文化。今年度於50多家參賽企業中,僅有12家通過評選。這也是艾伯維藥品繼今年八月獲得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刊物《HR Asia》雜誌評選的「台灣最佳企業雇主」之後,再度獲得知名機構的肯定。 「卓越職場研究機構」(Great Place to Work Institute),在全球市場專注於職場文化研究已經有40年以上的經驗。評選方式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請企業員工匿名填答問卷,收集員工的看法,通過者可取得「台灣卓越職場」認證。第二階段由卓越職場研究機構顧問審核評估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推行的實踐措施,員工評價加上專業審核,兩階段皆通過方能獲得「2022台灣最佳職場」的認證。 艾伯維人力資源長黃宜蕾表示,於第一階段「台灣卓越職場認證」的員工問卷,艾伯維全體員工填答率達89%,代表公司員工很樂意回饋他們的聲音,讓問卷結果更具代表性。其中,有91%的員工認為艾伯維是卓越職場、有95%的員工會很驕傲地向別人分享自己任職於艾伯維。同時,問卷中的五大面向:包括信賴、尊重、公平、自豪、友愛,平均獲得88%的正向肯定。在兩階段的關卡後,今年度50多家參賽企業中,僅有12家通過評選,通過率僅約兩成。 同時,今年八月《HR Asia》雜誌揭曉的「台灣最佳企業雇主」名單中,艾伯維藥品五連霸,並成為極少數五度獲獎的藥商公司,此次再度獲得「2022台灣最佳職場」的肯定,代表公司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友善職場的積極作為。 艾伯維總經理魏瑞瑪(Ramanathan Velayutham)表示,艾伯維兩年前與愛力根合併後,產品領域涵蓋自體免疫學、腫瘤學、神經科學、眼科醫學、醫學美容等領域,治療病症超過60個、在全球超過175個國家為病患提供服務,去年全球營收十大藥廠排名第二。 明年艾伯維即將邁入十周年,台灣分公司員工從創立時期的七十多人到現在三百多人,迎向新的挑戰,魏瑞瑪表示,艾伯維從創立以來即重視新藥研發,不斷有新產品上市或擴充適應症,也相信支持員工的成長與發展,成為員工心目中的幸福企業,能夠讓團隊更加齊心協力,持續發揮在醫藥產業對病患、對社區的影響力。 實施多項彈性工作措施 重視員工溝通 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不只是口號,艾伯維藥品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安排員工社團、以及保健知識等充電課程,鼓勵員工擔任志工。同時採取多項彈性工作措施,包括彈性上下班、以及今年下半年剛實施每週進入辦公室三天的原則,在兼顧工作效率下,給予支持與信任,讓員工調配安排工作時間及地點。 這兩年疫情延燒,遠距工作成為新興的工作型態,艾伯維藥品也採取諸多的彈性工作措施,例如在疫情嚴峻期間,提供並支持全體員工居家辦公。同時今年啟動「Where We Work」模式,員工在每周進入辦公室三天的原則下,可於其他工作日彈性選擇其工作地點。另外,整合許多彈性工作模式,包括彈性上下班時間,員工確保上午10點至下午4點30分的核心工作時段工作,保持聯繫及處理工作事務,工作時間更為彈性。 在重視人才發展上,近年來啟動的「探索者計畫」,對於有意願、且具潛力的員工,鼓勵探索職涯的可能性,依據員工特質,安排一對一的導師以及訓練、學習藍圖,提供學習資源,給予員工探索新職務、跨部門挑戰的機會。同時,艾伯維也希望形塑公平、平等、多元、包容(Equity, Equality, Diversity & Inclusion, EED&I)的職場文化,每年並定期舉辦員工大會,提供雙向的溝通管道,以傾聽員工的意見。在忙碌工作之餘,也鼓勵員工擔任志工,除了可以利用公司給予的有薪志工假,今年在疫情稍歇之際,公司也安排了北中南三場志工活動,讓員工就近回饋社區。 關於艾伯維藥品 艾伯維藥品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是一家以研究為導向、病人為核心的跨國生物製藥公司,針對世上眾多難以治療的疾病,提升醫療照護品質為使命。於2020年五月合併愛力根藥品公司(Allergan),並由全球第九大跨國製藥公司,躍升全球前五大。照顧擴及超過175國的病人。除了以病人為中心的企業核心外,艾伯維積極投注在地醫療與教育,對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不遺餘力。艾伯維期許自身為充滿熱情且是最受信賴的夥伴,我們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創新治療方案以協助在台灣的病人擁有更好的生活。

半數糖友找不到可信衛教管道 「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安心控糖

半數糖友找不到可信衛教管道 「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安心控糖

在糖尿病資訊隨手可得的環境下,卻有近六成(55.5%)糖友反映找不到具有可信度的衛教資訊來源,恐影響控糖成效。「吃藥會傷肝、傷腎?」、「降糖藥是不是反而會引起低血糖?」、「沒有症狀時是不是可以先停藥?」社團法人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分享,這些都是糖友最常提到的用藥疑慮,事實上自行調整或中斷用藥會導致血糖波動,反而增加腎臟等併發症發生風險;先前針對百位糖友現況調查就發現,糖友獲取資訊管道除了醫療團隊外,超過五成(54%)是親友口耳相傳,或是仰賴網路上其他糖友的經驗分享(54%)1,王治元理事長說,這些可能都缺乏具公信力的醫療單位背書,恐誤導糖友正確觀念。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今年初推動「控糖共好!模範糖友號召計畫」,網羅北中南資深糖友分享曾面臨的控糖障礙,及如何成功與醫療團隊合作達到控糖標準、遠離併發症威脅,十個月下來成效頗佳。下半年更結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控糖共好!模範糖友號召計劃」全面升級為「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廣邀基層醫療至醫學中心的模範糖友分享控糖心路歷程,藉此滿足糖友需求,不僅精進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加強糖友併發症管理及後續血糖、血壓、血脂等數值追蹤,更相約2023年檢視「20,60,50」目標達成進度,包括: 「ABC(A1C糖化血色素、Blood pressure血壓、Cholesterol膽固醇)三指標同時達標率20%以上」 「糖尿病病人加入糖尿病共照網比率60%以上」 「基層診所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覆蓋率50%以上」 現階段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呼籲糖友應在剛被診斷時,就主動與醫療團隊了解適合自己的用藥,並落實血糖監測與做好併發症風險評估,才能長期平穩且安全的控糖。 血糖、血壓、膽固醇三指標同時達標比例僅約一成 糖尿病控管已不只是降糖而已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診斷為糖尿病後,顧及的面向不只是控制糖化血色素(A1C)在7%以下,血壓(Blood pressure)小於130/80Hg及膽固醇(Cholesterol)小於100mg同時是影響糖尿病控制好壞的關鍵,然而目前「ABC三指標」同時達標的比例卻只有一成(12.9%)。王治元理事長進一步強調,未達其中一項指標都可能面臨發生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洗腎、截肢等併發症的恐怖後果。 王治元理事長分享,從已經上線一年、已有超過6萬筆的提問互動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機器人觀察發現,多數人認為血糖控制好就可以自行調整藥量、暫停用藥,或是認為吃藥傷腎、擔心會有低血糖等副作用,甚至對於量測血糖、良好的血糖數值感到困惑;顯見在現今糖尿病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幫助每年新增約16萬名的糖友3建立安全用藥的認知,並在協助每一位糖友制定個人化治療目標、規律回診用藥觀念的同時,落實血糖監測與做好併發症風險評估是必須持續投入的重點。 糖尿病內憂外亂不斷 罹腎病變比率成長逾兩倍 合併高血壓、高血脂恐致中風 根據台灣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研究顯示,高達約六成(55.9%)糖友的糖化血色素未能控制在小於7.0%的目標內。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說明,血糖值不只是一個數字,許多糖友即使血糖高,卻誤以為沒有症狀就不用處理,但是高血糖對血管的傷害是無形的,隨著損傷的累積,將容易誘發各種大、小血管併發症。從糖尿病年鑑統計數據也觀察到,糖友併發視網膜病變、視力不良、失明比率逐漸增加,從2000年的3.6%上升到4.1%,而併發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衰竭而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比率更是顯著增加,自2000年的9.2%翻倍成長到17.9%。 此外,近年新確診糖友合併高血壓與高血脂的比例不斷上升,每兩位新糖友就有一人同時有高血壓6,三種疾病之間相互加乘影響,也增加糖友發生中風等併發症的風險。黃建寧理事長提醒,穩定的血糖控制有助於降低大、小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醫師會綜合評估相關共病、年齡、高低血糖風險、生活型態去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建議糖友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上,搭配飲食與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才是成就穩定控糖方程式的不二法門。 醫師最怕糖友用藥憑感覺 規律用藥、定時回診追蹤是關鍵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張必正秘書長指出,診斷糖尿病後,最重要的是由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完整的糖尿病整合性照護網絡,給予糖友全面的醫療照護;其中台灣約有四成的糖友在基層醫療院所就醫,而國外基層醫療院所承擔更高比例的病人就醫服務,顯示基層醫療是糖尿病照護不可或缺的一環。 制定治療目標並規律用藥與回診是攸關控糖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張必正秘書長強調,當糖友在血糖監測時發現血糖數值異常,未達血糖控制目標時,則建議每個月回診追蹤,加上現在也有「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可以補足過往衛教的限制。除此之外,門診常發現同時合併有高血壓的糖友,家中都有一台血壓計,卻沒有血糖機,良好血糖控制的前提,必須是有規律的血糖監測,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動狀況,才能知道用藥對自身健康的幫助,也會更有動力。 降血糖藥物選擇多 已有不易造成低血糖、不需經肝腎代謝的藥物 提升用藥安全性 控糖年資超過30年的張先生起初聽說藥物會傷肝、腎,以不想吃「毒藥」為由拒絕用藥治療,但血糖卻始終未見改善,所幸在醫療團隊持續勸說鼓勵之下,才了解規律用藥、飲食等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糖化血色素長期穩定控制在7%以下,好在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到現在沒有產生任何併發症,他笑說「連我的主治醫師都說,我的肝腎功能甚至比他還要好。」 糖尿病治療遠比糖友想像的更加便利! 王治元理事長提醒,現階段糖尿病藥物多以一天一顆的長效或是複方劑型為主流,也有不易造成低血糖或是肝腎負擔的降血糖藥物,重要的是正規的降血糖藥物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療效與安全性,相較於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或偏方而言,有更多科學證據的去提供有保障的治療,呼籲糖友具備正確的用藥觀念,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若是對於藥物有疑慮,應先諮詢主治醫師,不應自行減藥、停藥。

新冠重症全餐又確診癌症  住院162天奇蹟出院

新冠重症全餐又確診癌症 住院162天奇蹟出院

一位81歲歐姓老翁因呼吸喘併有發燒症狀,送至輔大醫院就診,經採檢確認為COVID-19確診個案,且在急診時就因喘不過氣而插管治療,後續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照護。經過反覆的肺炎重症治療過程,途中甚至數度病危、執行氣切,好不容易病情穩定要轉至一般病房時,卻被診斷出直腸腫瘤,出院之路相當坎坷。前後住院162天後,歐先生才終於出院返家,陪伴思念已久的妻子和家人。 歐先生於去年6/8時至輔大醫院就醫,經採檢確認為COVID-19陽性個案,於急診室時就因喘不過氣而緊急插管治療,幾天後肺部狀況急轉直下,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情況相當危急。在呼吸治療師給予適當的治療訓練,結合救命神器(高流量潮濕加熱鼻導管)與於輔大醫院疫情期間特有的「頭盔式通氣療法」後,歐先生肺部狀況才有所改善,搶回一命。 儘管有救命神器加持,在住院第五週時,歐先生又因反覆肺炎情形發生,呼吸狀況變差,再次放上氣管內管,過程中歷經腎功能變差,合併感染心內膜炎。在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後,歐先生仍無法脫離呼吸器,最終治療團隊評估決定執行氣切。好在執行氣切後,透過肢體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肺部復健(呼吸訓練、氧療)等治療方式,讓歐先生的病況逐漸穩定,終於在10/18成功脫離呼吸器轉出普通病房。 命運捉弄人,雖然轉至普通病房,歐爺爺又因解血便發現直腸腫瘤。所幸是原位癌,經外科切除後病情穩定,後續追蹤治療即可。12/10返院移除氣切,復健狀況良好的歐爺爺如今中氣十足,出院後也無需再到亞急性病床機構,可以開心回家陪伴掛念許久的妻子和家人了。 歐先生家屬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心碎的說,我們接到了醫院多次的病危通知,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等著電話,深怕會有個萬一,好在歐爺爺的意志力非常堅強,成功度過難關,本來以為出院後需要依賴機器呼吸、吐痰,但沒想到他透過積極復健已經可以自行吐痰了,就連醫師也很驚訝他恢復的這麼好。 家屬常會抗拒讓病人執行氣切,往往認為氣切後病人會一輩子臥床不起、嚴重降低生活品質。內科加護病房、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解釋,插管的正式名稱是「氣管內插管」,把一根氣管內管(人工氣道)經由病人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氣切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在全身麻醉下從病人的頸部氣管環狀軟骨中間切開一個小洞,放入氣切管,透過氣切管自行呼吸或連接呼吸器來呼吸與抽痰。氣切和插管的目的都不是治療疾病,而是利用人工氣道維持呼吸道暢通,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的一種緊急處置方式。 長期經口的插管狀態下,嘴巴維持張開狀態,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吞嚥口水都做不到,且呼吸管路長期置放容易引發相關合併症。相反地,氣切管長度較短,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力,大幅降低病人呼吸費力程度,也能改善口腔衛生。

髖部骨折死亡率竟比癌症高! 2022世界骨鬆日籲骨鬆篩檢

髖部骨折死亡率竟比癌症高! 2022世界骨鬆日籲骨鬆篩檢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今年的主題為「Step up for Bone Health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骨質疏鬆症(後稱骨鬆)疾病知識,並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實際採取行動。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根據調查顯示,骨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之一,髖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一名1,2,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知道自己已罹患骨鬆,因此也常被稱為無聲的疾病。若一旦發生骨鬆導致的骨折,嚴重則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失能臥床風險甚至死亡等後果,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統計數字,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24%3,相較許多常見癌症都高出許多。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說明:「除了三高,低骨密的骨鬆已經成為國人不可不慎防的慢性疾病,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受骨密度檢測,唯有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全面提升民眾健康照護,才能真正防治骨鬆性骨折於未然,減低未來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的風險。」 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一分鐘揪出高風險群 骨鬆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會迅速上升。骨鬆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難以察覺,國人雖然大多聽過骨鬆,但卻不見得了解其是可預防及治療的疾病,也不清楚骨鬆導致的骨折會帶來的影響及負擔。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參考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編譯「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4,提供民眾快速便捷的方法判斷自身是否為骨鬆高風險族群,評估表中列有十項骨鬆風險因子,包括是否服用類固醇超過三個月、體重是否不正常減輕、是否抽菸喝酒、是否比年輕矮4公分以上等,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代表罹患骨鬆的風險較高,建議進一步安排DXA骨密度檢測。 台灣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女士擔任骨鬆防治公益代言人及親善大使,她遺憾表示,婆婆晚年常常全身多處疼痛,在當時的年代僅能到診所施打止痛針,最後每日都需要施打兩針才能勉強維持正常生活,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患有骨鬆,若能及早檢測發現,便能舒緩婆婆晚年的不適。孫翠鳳女士呼籲民眾:「骨鬆沒有顯著症狀,因此更應該謹慎為自己與家人留意,及早檢測及早治療。」 為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大眾為骨骼健康積極採取行動,黃兆山理事長提醒:「『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將造成骨鬆的高危險因子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呼籲國人花費一分鐘的時間進行骨鬆風險評估,就可以早一步發現骨鬆及了解發生骨折的風險,為未來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品質從源頭做好把關。」 五分鐘躺著測骨鬆,給長輩最好的關心和最需要的行動 若發現自身或家人為骨鬆高風險族群,建議接受骨密度檢測以進一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目前最標準的骨密度檢測方式是使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來進行測定,普遍性高,在各大醫療院所都有固定式的DXA檢測,民眾只需要躺在檢測台上,5分鐘就能檢測出腰椎、髖部等部位的骨密度,檢測完成後醫師會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T值若在-1與-2.5之間,定義為骨質疏少症,表示骨質正在逐漸流失、骨密度已變低,若T值低於-2.5就可確診為骨鬆2,建議民眾主動與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避免骨鬆性骨折的發生。 黃兆山理事長分享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患者,沒有任何患病徵兆,進行DXA檢測後竟發現骨密度T值小於-2.5確診骨鬆,但並未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沒想到不久後在家中浴室跌倒竟導致髖部骨折,不只生活品質受到影響,還差點就面臨嚴重失能風險。黃兆山理事長建議民眾:「骨骼健康至關重要,骨鬆治療刻不容緩,若檢查後骨密度偏低,可與主治醫師討論積極治療的方案,以免後續導致骨折造成更大傷害,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增加家人的負擔。」 骨鬆應積極治療,遵循醫囑防骨折 一旦確診骨鬆即應接受治療,目前國內針對骨鬆的治療藥物相當多元,可分為抗流失類藥物、促骨生成類藥物,以及混合型三類2,口服到針劑皆有藥物可以選擇,骨鬆患者建議需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維持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率更是重要。治療如中斷或延遲,將會造成骨質流失、骨折風險上升,若有疫情期間回診顧慮,患者可與主治醫師共同商討治療方案與回診頻率,切勿自行停藥。孫翠鳳女士分享,身邊有一名年紀相仿的女性親友,平日都有規律運動、外表看似十分健康強壯,沒想到一檢測才發現骨密度T值小於- 2.5,所幸她積極與醫師配合,遵從醫囑用藥接受治療,現在狀況十分穩定,健康生活行動無虞。 黃兆山理事長進一步提醒民眾:「骨鬆最重要的是及早檢測與藥物治療,民眾可以經由骨折風險評估表估算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希望大家主動關心自身以及家人的骨質健康,除了在飲食跟運動上著力、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以外,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並配合醫囑使用適當藥物治療。」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長期關注台灣民眾的骨骼健康,盼藉由世界骨鬆日提醒民眾要關心自己或身邊長輩的骨骼健康狀況,落實「骨鬆早篩檢 骨折不出現」,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

專家與病友一齊努力邁向乾癬『健康心世界』 2022世界乾癬日年度講座熱烈報名中

專家與病友一齊努力邁向乾癬『健康心世界』 2022世界乾癬日年度講座熱烈報名中

新冠肺炎大流行至今已快滿3年,全球疫情仍未停歇,台灣自今年2022年4月起疫情嚴峻,乾癬病友再次面臨因擔心感染而減少就醫,以及選擇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焦慮與抉擇,同時也有病友因染疫而擔心有長新冠的症狀產生。今年度10月29日由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主辦的年度講座,邀集多位醫師分享,上半場以『醫病共享決策』、下半場呼應世界乾癬日的主題『Mental Health 乾癬健康心世界』,從最新治療到身心健康,提供病友們最新衛教新知。 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乾癬暨乾癬性關節炎病友的身、心、靈健康,在全球新冠肺炎流行仍方興未艾之際,病友之間更需互相的關懷,彼此加油打氣,由此觀之,病友此時對自身健康管理的健康素養更形重要,才能在疫情時代,照顧好身體健康。本次世界乾癬日公益衛教講座,同時呼應2022世界乾癬日的主題:『Mental Health 乾癬健康心世界』,特別設計與病友精神健康相關照護議題,併同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相關的最新醫療資訊分享,希望經由實體與線上整合,擴及更多的病友、病友家屬和醫護人員,傳達與乾癬暨乾癬性關節炎和平相處正確之道、並鼓勵病友積極治療、迎向光明人生。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n5Fe5rroH1Aygjh9或洽詢: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02)2952-0820。 什麼是乾癬?  乾癬又俗稱為銀屑病,因患者皮膚上覆蓋一層厚厚的白色皮屑而稱之。是一種免疫調節異常的發炎性疾病,導致皮膚角質快速代謝、脫皮,同時也會影響到表皮的血管,讓代謝異常的地方出現一塊塊的紅斑。嚴重的脫屑也造成大眾誤會乾癬是會傳染人的,但其實乾癬並不具傳染性。乾癬的共病至少有35種,乾癬性關節炎為其中之一,約有三分之一的乾癬病友同時罹患乾癬性關節炎。 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乾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與角化性疾病,分為4種: 尋常性乾癬:出現清楚的紅色斑塊,上面附著鬆散的銀白色鱗屑,好發於頭皮、耳後、手肘、 膝、手足、軀幹及指甲等。 滴狀乾癬:外觀同尋常性乾癬,大小在1公分以下,好發於軀幹及四肢。 紅皮型乾癬或乾癬性紅皮症:病灶面積大、會刺痛且不斷掉屑,好發於全身皮膚。 膿疱性乾癬:紅斑上有黃色無菌性膿疱,常發生於指端或手掌足底,泛發型侵犯全身皮膚。 治療方式 目前乾癬的治療有外用藥物(藥膏)、光照治療、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其中生物製劑屬於精準的治療,能直接抑制造成發炎的細胞激素,例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17、介白素23等四大類九種不同的生物製劑,透過生物製劑的治療患者將有更高比例達成皮膚病灶乾淨的治療目標,因此近年來標準治療無法控制的中重度乾癬患者可以申請健保生物製劑治療。透過乾癬生物製劑醫病共享決策,幫助病人在九種的生物製劑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就是進一步提升乾癬照護品質的重要方式。 講座資訊 名稱:『2022 World Psoriasis Day世界乾癬日』乾癬性疾病年度講座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  時間:111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 六 )  上午場09:30-12:30 乾癬醫病共享決策  下午場13:00-17:00 乾癬健康心世界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n5Fe5rroH1Aygjh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