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加熱菸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外媒披露菸商操縱科學的暗黑行徑

加熱菸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外媒披露菸商操縱科學的暗黑行徑

近日有民團上街呼籲政府用「加熱菸捐」協助百億癌藥基金成立,引起病友團體的詫異。台灣癌症基金會更是發文澄清該遊行並非基金會發起,且據知該活動也沒有任何病友團體參與,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病團立場並不希望為了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就加速通過加熱菸。」 台灣拒菸聯盟同步發出警示,這是特定組織打著假議題花錢請千人上凱道對政府施壓,並呼籲政府勇敢拒絕菸商干擾、出面揭露菸商真面目。近期國外媒體更進一步披露,國際菸商透過第三方單位資助,意圖透過「操縱科學」以達到影響政府政策與民眾認知,進而「推廣」加熱菸產品。 英國《衛報》(連結1)日前引用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發表在牛津學術期刊的「尼古丁與菸草研究」論文(連結2)指出,在菸商前員工外流的菸商及其日本子公司的24份文件中,揭示了該跨國公司計劃通過針對政客、醫生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市場策略來吸引非吸煙者使用其加熱菸草產品。 菸商透過第三方資助科學研究 搭配策略性遊說推廣加熱菸 菸草產業監察機構Stopping Tobacco Organisations and Products(STOP)表示,它懷疑國際菸商PMI會將這一藍圖應用到其他地方。同時,STOP也指出,在另一份洩露文件關於的公司營銷活動報告中,該菸商似乎進行遊說,讓禁止吸煙的地方可以使用加熱菸,包括醫療和酒店集團,以及日本消防和災害管理局在內的團體,「如果獲得支持,這可能會給人一種加熱菸被廣泛接受的假象。」 該報導指出,該菸商子公司通過第三方研究機構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每月支付約2萬英鎊資助了京都大學的研究,包括與關鍵科學意見領袖建立關係,並利用學術活動來推廣該菸商的科學、產品和資訊。而且在一封內部電子郵件中,一名該菸商員工聲稱被告知「要保密」。 論文作者之一的Sophie Braznell表示,「為了利益操縱科學對所有人都造成了傷害,尤其是對政策制定者和那些決定做出改變的消費者。這會減緩和破壞公共衛生政策,同時鼓勵廣泛使用有害產品。」 而報導中也指出,該菸商計劃在東京奧運宣傳上癮且有害的加熱菸產品,將這些產品與健康聯繫起來,誤導消費者,並接觸兒童和年輕人。STOP董事Jorge Alday說,這些發現與菸商聲稱加熱菸產品只針對成年吸煙者的聲明不符,「這一揭露強化了對菸商的意圖和產品可信度的質疑。」 批誤導性數據影響政府決策 美反菸團體致信FDA反對加熱菸產品 英國《路透社》則報導,有美國六個反菸團體致信給FDA,反對PMI向FDA提交的IQOS相關申請。因為推廣加熱菸的菸商過去多次發表誤導性和欺騙性的聲明,扭曲FDA的裁定,錯誤地暗示IQOS可以降低疾病風險,並且提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國際煙草控制計畫(ITC) 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熱菸使用者的戒菸率遠低於該菸商的估計。 FDA在2019年首次授權該菸商銷售舊版加熱菸產品。隨後,FDA又授權該公司產品的銷售許可時,宣稱,改用該產品的吸煙者,可以減少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機會,但沒有足夠證據支持舊版加熱菸載具能減少健康風險(health risk),因而FDA拒絕了該菸商的「風險修改指示(risk modification order)」申請。而在2023年該菸商再度申請以相同方式銷售和推廣新式加熱菸,但FDA尚未通過這些申請。 報導中也指出,該菸商估計在全球使用他們加熱菸產品的使用者有超過七成已戒煙,然而,ITC研究人員發現,日本和韓國在2021年時僅有15%和30%的加熱菸使用者戒煙。且加熱菸消費者時常會成「雙重使用者」,即同時使用加熱菸和傳統紙菸,這往往導致菸草消費總量增加。 該菸商也稱,在2019年日本政府健康調查,有75%的受訪者報告使用加熱菸時表示不抽傳統紙菸。然而,美國喬治敦大學在今年的研究論文指出,日本政府調查存在缺陷,包括問題格式的變化可能導致抽菸的數據不足,其他調查也發現雙重使用率高於政府的調查。 反觀國內目前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已經有6家業者進入實質審查階段。國健署過去受訪時曾表示,審查委員會根據國外資料和國情形成審查共識。根據上述外媒報導,可以了解國際間對於加熱菸仍有許多疑慮和未確定性。但加熱菸開放與否,攸關台灣的菸害防制成效與國人的健康風險,政府應該審慎看待、嚴謹驗證廠商提交的資料數據,並確保審查不受外部壓力干預,以守護國人健康

衛福部稱將盡快通過加熱菸 最新民調逾七成民眾認爲開放前應有完備配套

衛福部稱將盡快通過加熱菸 最新民調逾七成民眾認爲開放前應有完備配套

加熱菸開放已經排上日程表?國健署針對加熱菸審查多次表達尊重專家審查結果,無預設時程。然而,日前衛福部長在立院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站在國家發展和人民權益的角度會儘速通過,預計今年內會通過審查上市。衛福部、國健署上下不同調,而台灣準備好面對開放加熱菸了嗎? 根據《榮泰創數據》最新民調,有75.8%民眾認為政府開放加熱菸前應先有配套措施,同時也有68.2%民眾認爲目前對於青少年的菸害防制配套措施仍不充足。 根據民調結果顯示,雖然距離去年公告《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已經一年多,仍僅有17.8%民眾知道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也僅有9.5%民眾知道加熱菸已經納管並有機會開放上市,而更只有4.1%民眾知道加熱菸必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才能合法上市。顯示絕大多數民眾對於菸防法新法的了解程度並不足夠。 而在青少年吸菸問題部分,有74.1%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嚴重,同時也有75.8%民眾認為新興菸品會更容易使青少年吸菸成癮。此外,面對加熱菸可能開放,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害防制配套措施仍不充足,其中民眾認為最需加強的是「網路販賣菸品氾濫」(64.6%),其次是「新興菸品防治教育不足」(56.4%)、「查緝菸品人力不足」(52.7%)。 民團呼籲政府防堵新興菸品 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許多民間團體也在日前的「世界無菸日」活動中呼籲,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菸害防制主軸為「揭露菸商真面目:保護孩童免於菸商干擾」,然而若沒能防堵新興菸品,將導致年輕人成為新一代成癮者,「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衛福部職責是維護國人健康,應依法確實管控加熱菸。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則表示,菸草公司推出新興菸品的目標,就是要吸引年輕一代對尼古丁成癮,加味菸等新興菸品尤其容易吸引青少年好奇嚐鮮、成癮、成為一輩子的菸品使用者,且25歲以前腦部都還在持續發育,使用菸品將對大腦造成嚴重傷害,影響情緒控制、人格發展、注意力與學習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也表示,新興菸品導致青少年吸菸率飆升是事實,日本開放加熱菸短短2年,青少年吸菸人口增加3.3倍,韓國開放1年,青少年吸食人口也來到3%。台灣目前推估有超過1.6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加熱菸,請政府務必要緊盯菸商的不法行銷,更不能畏懼威脅。 本次調查由《榮泰創數據》規劃執行,調查對象為全國20歲以上的民眾,採用「市話」及「手機」電話雙底冊抽樣,進行人員電話訪問,訪問時間為113年4月16日至4月19日;有效樣本1,078份(市話完成538份,手機完成54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2.98%,並依內政部人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未開放就導致青少年吸菸率上升 校園將成加熱菸管制破口?

未開放就導致青少年吸菸率上升 校園將成加熱菸管制破口?

昨日新北市衛生局和董氏基金會同時接獲檢舉,菸商違法向工讀學生行銷加熱菸產品,以showgirl、有獎徵答與遊戲方式進行互動,更大手筆送現金卡、iphone等禮品,讓到場稽查人員直呼「好誇張」。加熱菸目前必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方可製造、販賣,但菸商卻已開始將加熱菸觸手伸向年輕族群。 台灣推廣菸害防制30年,國內整體吸菸率雖逐年下降,但近年來因加熱菸、電子菸等新興菸品的出現,讓吸菸率逐漸上升,尤其是青少年族群開始出現上升趨勢。國健署日前公布最新數據指出,青少年女性從「國三一路到高三」出現上升趨勢,且明顯集中在新興菸品。對此,有家長團體校園對新興菸品的管制措施不足,希望政府應先針對校園研擬監管措施再放行。 依據國民健康署111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女性吸菸率由108年2.7%上升至110年2.9%,其中未滿18歲之高中、高職、五專女學生吸菸率由108年2.9%上升至110年3.2%;尤其國、高中的青少女吸菸率有上升趨勢,從國三、高一、高二、高三都開始微幅增加趨勢。 加熱菸對青少年具吸引力 若管制不足恐吸菸率再提升 《菸防法》新法去年三月上路後,將新興菸品中的加熱菸納入管理,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後才能合法販售。然而自去年底不時傳出將有加熱菸通過審查上市,有家長團體在「2024雙北家校安全座談會」中表示對新興菸品開放的憂心,會中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九成的家長擔心新興菸品會造成青少年吸食成癮、對其健康造成危害。 會中也發布一份超過500位家長所做的調查,有76.2%的家長認知到新興菸品的危害高於一般香菸,同時也有92%的家長認為校園新興菸品的管制措施不足,或甚是不清楚相關規劃,希望政府應先針對校園研擬監管措施再放行。 根據日本加熱菸追蹤調查報告指出,日本開放加熱菸短短2年時間,15到19歲吸菸人口即增加3.3倍;南韓開放1年後,青少年吸食人口也達到3%;而根據衛福部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指出,推估有超過1.6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加熱菸,此數據是《菸防法》新法未上路前所做,未來若開放後,數據恐怕會持續攀高。 COP10:不應該讓任一孩子陷入成癮之路 青少年吸菸問題也已經是國際關注的議題,在2月舉行第10屆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10)中,也邀請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組織與會,會中FCTC秘書長布蘭科.馬奎佐(Blanco Marquiza)在閉幕會議中總結作出《巴拿馬宣言》,「菸草業的利益,甚至是吸菸者的利益,都絕不應該成為合法化產品的理由,進而導致任何一個孩子陷入成癮之路」。

加熱菸審查為何引發外界疑慮?健康風險評估未有本土研究是關鍵

加熱菸審查為何引發外界疑慮?健康風險評估未有本土研究是關鍵

《菸害防制法》新制從今年3月22日正式實施,新法中將加熱菸納入指定菸品進行管理,而加熱菸是否能夠真正合法的關鍵,在於是否能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因此政府如何審查加熱菸產品備受外界關注。高醫藥學院名譽教授、前台灣毒物學學會理事長,並且也是前亞洲毒理學會理事長的李志恒教授認為,從菸防法立法精神來看,加熱菸並沒有通過的急迫性,應該先有本土研究,「如果連最基本的動作都做不到,就急著讓產品輸入,這很奇怪。」 根據國健署公布「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業者需備齊13項文件給國健署才提出申請審查,並經由公共衛生、衛生政策、毒理學等領域學者專家組成的審查會進行審查。然而,有觀點認為,若僅用業者繳交的資料進行審查會讓民眾對審查結果存疑,應該要有公正第三方的本土研究作為參考。 WHO今年最新的加熱菸研究報告中也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加熱菸產品,因為不同品牌間產品的多樣性和不同的設計機制,使得難以充分評估使用加熱菸對健康的長期不良影響,特別是致癌風險。迄今為止,大多數的研究數據都是菸商或在菸商資助下所進行的,這存在利益衝突的問題。 同時,該份報告也舉例指出,菸商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的報告中,雖然有部分有害物質低於傳統紙菸,但也有其他數十種化合物成分並未進行評估,而且這些成分有些濃度高於傳統紙菸,或者是傳統紙菸所沒有的。報告中認為,由於許多其他成分的毒性未知,因此總體風險預測是​​不確定的。 加熱菸研究多是菸商贊助 學者:應有第三方實證研究 日前有媒體民調指出,有82.1%民眾認為,健康風險評估需要政府邀請專家進行台灣本土研究,以訂定台灣的審查標準。李志恒也指出,國衛院在2020年的新興菸品健康危害研議中,有18位專家學者從成癮性和毒性、臨床研究、公共衛生以及各國管制規範等4大面向,對加熱菸進行周延的討論。 李志恒表示,學者專家的共識是現在很多研究成果都是由菸商支持,從學術研究觀點來看,「第一個想法就是有沒有利益衝突的問題」,若有的話,是否會只發布有利的部分,隱藏不利的部分,因此希望有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研究單位來做實證研究。」 李志恒也強調,本土化研究在某些情況下非常重要,因為很多藥物或是尼古丁會因為人種不同導致的危害也不同;同時,從公共衛生上來看,這是社會成本的概念,這也需要持續評估,畢竟吸菸還是會造成社會成本的負擔。 加熱菸風險未知 政府如何負擔責任? 而對於國健署表示,加熱菸的本土研究規劃待有合法產品後再進行滾動式評估,李志恒表示,「專家學者們的共識是應該要有相關本土研究」,會有這樣的共識是因為世衛組織FCTC(菸草控制框架公約)而來,從2005年FCTC生效以來,世界各國從公衛角度控管菸害問題,讓傳統菸品的銷量下降,這也看出FCTC的功效已經出現。 李志恒指出,如果從藥品或醫療器材角度來看新興菸品上市前的準備,過去都會考慮風險與益處,一般來講是對某個疾病的緊急迫切性,如果一個疾病已經奪走很多生命或是已經看到風險,那就要加速研發與核准的動作,「但從新興菸品的角度來看,傳統菸品使用量已經減少,是否需要讓另外新產品上市,但好與壞並不知道,確實沒有上市的時效性與急迫性。」 最後,李志恒指出,新修正的菸防法第七條就明文規定,指定菸品業者在製造輸入前,應該要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換句話說要,如果連最基本的動作都做不到,就急著讓產品輸入,這很奇怪,萬一若證實對人體有害,依照國賠法精神,政府是否要對受害民眾負擔起責任?」

菸害防制專題》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 審查「關鍵眉角」國健署釋疑

菸害防制專題》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 審查「關鍵眉角」國健署釋疑

年初修法《菸防法》通過,其中對於近年興起的新興菸品採「一管一禁」模式,也就是將加熱菸納入管理並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菸上市前要通過「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的審查,因此在未有加熱菸產品通過審查前,市面上販售、流通的加熱菸都是違法的,同時民眾若使用或從國外帶回加熱菸也都是違法。 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告,迄今有11家業者向國健署提出申請,其中有2家業者文件完備進入委員審查,目前已函覆業者審查意見以補正資料。加熱菸上市涉及公眾健康,國健署也指出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程序應嚴謹、尊重專家意見並以保護公眾健康為審查最高目標,為此,《優活健康網》訪問國健署官員,針對外界疑慮一次說明釋疑。 首先,需要先了解加熱菸是近十年才產品化的新興菸品,與已有百年歷史的傳統紙菸相比,對於人體健康危害的研究並不足夠。 在使用原理上與傳統紙菸需要點燃菸草來釋放尼古丁的方式不同,加熱菸是將菸草經過濕潤、壓縮,再加入調味添加物填裝製成菸草柱,再用較低溫以揮發與熱裂解的方式使尼古丁釋出。 在WHO最新報告中指出,加熱菸廣告以年輕族群為設計導向,目前市面上不同品牌間產品的尼古丁含量差異甚大,菸商可透過產品設計調整釋出頻率與濃度,使得難以充分評估使用加熱菸之成癮性,以及對健康的長期不良影響。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劉家秀接受訪問時指出,「可能是外界不太了解」,事實上在3月22日菸防法新制正式施行後,國健署4月初就公布相關10項子法,5月時就成立了審查會,「我們站在為人民把關健康的立場上,按照既定的時程一步一步在走。」 劉家秀表示,因為加熱菸是新興菸品,「國內是第一次運行健康風險評估的審查,不管審查委員或業者在這段時間都還在調整。」例如:業者在前段時間送件時可能一直就是沒有備齊資料,因此無法進入審查程序,同樣對審查委員來說,這段時間對於如何制定審查標準也在做共識或討論。 「保證公眾健康是審查會的最大前提」審查委員會根據國外資料和國內國情形成審查共識 劉家秀強調,「保證公眾健康是審查會的最大前提」,國健署會尊重審查委員的自主權利,當然審查委員會根據國外資料和國內國情形成審查共識。同時,劉家秀也表示,因為指定菸品是新興產品,出現的時間比較短,很多有害物質還沒有辦法完全了解,而紙菸已有百年歷史,有害物質已經是被了解清楚,所以一定是會參照紙菸去相對應來看指定菸品的有害物質。 而對於資料驗證機制,劉家秀則表示,目前沒有規劃本土研究,要等真的有合法產品後再滾動式評估。委員會就菸商提出來的資料做審查,「當然菸商一定會提對自己比較有利的資料」,但是審查委員在相關領域都非常有經驗,會從菸商提供的資料當中確認完整性或是合理性,「如果看到菸商提繳的資料,認為可能有不足或者是有疑慮的地方,就會請業者再補件說明的更清楚。」 目前加熱菸審查期限也是參酌衛福部其他申請案及國際處理期限後訂定,像是美國的處理期就長達2年,劉家秀進一步指出,案件處理期間是訂定處理期限,與是否通過審查無關,「可以是通過或不通過,但就是要看委員們對於業者所提出來資料作為結果的依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