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許多戴眼鏡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眼鏡戴久了度數不足,導致眼睛看不清楚。其實,度數不正確不僅會危害眼睛,也會造成頭暈,沒食慾,肩膀痠等症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定期眼睛檢查的重要性,度數不正確的眼鏡,會對眼睛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影響生活品質。
保護老人安全是照顧機構常見約束老人的理由,但約束非但不能預防跌倒,更可能導致身心靈的危害。台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朱為民於《不被束縛的晚年》一書中,介紹自立支援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方法,並引導讀者了解被照顧者的需求,更進一步認知照顧工作上的考量,以更多同理心去創造和諧、共好的照顧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人小孩都愛去的夜市,滷味、雞排、燒烤類等美食,總是另人難以抗拒、垂延欲滴,但實際上這些食物潛著許多有害物,且長久累計下來的毒素,恐不亞於食安問題所帶來的衝擊。油炸與燒烤類的食物是利用高溫烹調的方式所製成,當油品反覆使用一段時間會產生氧化,若不更換繼續使用,恐會增加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毒素與烹煮方式有關1)蛋白質類食物,恐增大腸癌風險:像是雞肉、牛肉等肉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老化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又不想面對的問題。自古以來人都不斷地尋求防止老化保持年輕的方法,雖然老化是不可避免,但卻可以延緩它,雅得麗診所溫青彥醫師用科學大數據的角度來聊聊如何能抗老保持青春。首先我們要知道老化的原因:1.基因層面(不再細胞分裂)2.遺傳程序(genetic program)發生錯誤3.自由基的產生(代謝 壓力的產物)4.細胞自我修補能力的衰退以目前大眾所能...
2019-12-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甲狀腺手術對於許多病患來說,最擔心的後遺症就是喉返神經傷害,而影響到日後的「發聲」。臨床上,一種類似汽車「倒車雷達」的神經監測器,可幫助手術醫師清楚定位神經,在接近神經危險區域時,甚至會發出聲響來警示,大大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喉返神經傷害的風險。 聲樂老師罹甲狀腺瘤 擔憂失聲丟工作 一位40多歲...
2019-12-19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近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廠商邀請達文西手術專家賴鴻政醫師,帶領三芝國小30位6年級小朋友,玩遊戲、操控機械手臂,讓達文西手術科技在學童心中播種。衛福部雙和醫院婦產科賴鴻政副院長表示,透過趣味遊戲,達文西機器人在人為操作下穩定完成遊戲,能讓小朋友了解,機器與人類不需相互取代;人類能與機械一樣好,機械也能幫助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科技醫療發達、健康意識抬頭,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延長,但很難改變的是,人從60歲開始,每年退化速度大約是36%。而退化的現象包含:身體行動變緩慢、容易跌倒受傷、心臟血管疾病上身、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等往身上來。若自身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延緩老化或病痛上身,對自己、對家人好處多。該怎麼開始?World Gym提到,最重要的是「建立觀念」,自然會朝正確的方式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去在探討肥胖的原因時,重點都放在飲食及活動量,但是近年來發現,還有一個因素與肥胖的形成有關,就是睡眠時間的長短!減重專家曾漢棋醫師表示,許多流行病學方面的統計發現,睡眠時間與體重成反比。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之建議,成年人一天需要七小時以上的睡眠,如果每天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就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事情大條 擾亂荷爾蒙曾漢棋醫師說,睡眠對於維持人體能量平衡很重要,研究發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台灣的氣喘盛行率也是呈現相同趨勢,在先前研究顯示,在台北地區7歲至15歲的學童當中,氣喘盛行率從1.3%上升到17.8%。平常用保養型吸入型類固醇 居家環境整理且勿擅自停藥活潑的國小一年級男生謙謙,3歲時因為反覆喘鳴被診斷為氣喘,可惜並沒有規則使用氣喘藥物控制,這幾年來常常感冒發燒時就會出現咳嗽、喘鳴甚至呼吸急促的情形需至急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蔬菜並非一年四季都有產出,「茼蒿」便屬之!屬於冬季蔬菜的茼蒿,盛產季節大約在每年10月至隔年4月,而這段寒冷的季節也是家家戶戶吃鍋的好時機,身為愛吃茼蒿一族的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師講師簡鈺樺建議大家不免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補充滿滿茼蒿的營養!茼蒿營養價值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歸屬於綠色葉菜類一族的茼蒿,有著植化素葉綠素和β-胡蘿蔔素,同時礦物質和維生素種類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台灣要邁向高齡化社化,人活久就容易產生退化,特別視神經與認知的退化,神經退化性疾病又被稱為「靜默的流行病」,人體神經退化可分為「中樞神經」及「週邊神經」。週邊神經退化,如果是感覺神經退化,會感覺到四肢末端麻麻的;運動神經退化,會感覺肢體不靈活,想拿物品而無法拿、想動而不能動,步態蹣跚、活動遲緩,中樞神經退化有的會出現認知功能、記憶力、思考能力衰退,進而演變成「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冬日季節,毛毛細雨下整日,造成潮濕不適,容易出現多種症狀,如晨起倦怠、頭易昏沉、皮肉鬆軟或四肢重墜感及關節酸痛等;程度明顯一點,就會有腸胃症狀發生,如腹悶氣脹、食慾差伴有反胃、排便稀軟或黏膩等。長久下來,身體變成濕氣重的體質,就容易水腫跟發胖,成為現代男女老少的通病。中藥常用白朮、茯苓、黃耆、川芎4中藥 改善濕性體質中醫觀點因濕邪外侵或內生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