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藥可用,我們只好認命,但明明有藥我們卻用不到,當然就是悲哀啊!」罹患晚期肺腺癌的陳大哥,一語道破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的無奈,明明國際指引的優先建議是免疫藥物合併標準 化療,但健保尚未給付,他先拿勞退金 200 萬自費治療救命,但每個月將近 20 萬的自費壓力,他很擔心:「當救命錢花光了,未來該怎麼辦?」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以下簡稱癌藥基金)今年先挹注 50 億公務預算,...
「如果無藥可用,我們只好認命,但明明有藥我們卻用不到,當然就是悲哀啊!」罹患晚期肺腺癌的陳大哥,一語道破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的無奈,明明國際指引的優先建議是免疫藥物合併標準 化療,但健保尚未給付,他先拿勞退金 200 萬自費治療救命,但每個月將近 20 萬的自費壓力,他很擔心:「當救命錢花光了,未來該怎麼辦?」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以下簡稱癌藥基金)今年先挹注 50 億公務預算,...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各國首要課題,台灣政府也積極響應國際趨勢,推動「健康台灣」政策,並啟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在上個月召開的第三屆「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會議上,更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期望透過公私協力,強化慢性病防治措施。 台灣憑藉全民健保的完善體系,確保每位高風險族群都能及早接受預防與個人化管理,在慢病照護的可及性與完...
隨著政府推廣全民運動,還有國內各種競賽如馬拉松、單車、三鐵…等等,加上健身房的盛行,運動風氣漸漸在生活中蔓延。 減重的方式千百種,運動應該是最自然也最健康的方法之一 。但嘗試用運動減重的時候,常常發現效果不佳,無法持續,甚至越動越肥的情況。這當中大多是因為方法不對或觀念錯誤造成的後果。所以,讓我們一起搞懂這些觀念,用正確的方式,讓運動減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運動時間多久才...
50歲的陳小姐職業是音樂老師,近幾個月教完課後,總覺得喉嚨異物感很重,聲音也變得越來越沙啞!起初以為是使用過度的喉嚨不適 但症狀持續兩三個月都不見好轉,在指導同學發音上常常力不從心,決定到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耳鼻喉科理學檢查發現,她的前頸部有摸到一顆小腫塊,並且經鼻咽內視鏡發現她的單側聲帶麻痺,導致聲帶閉合不全。但要特別留意的是,單側的聲帶麻痺需要排除頸部腫瘤壓到喉返神經的可能性,因此安排了...
皮膚免疫疾病在台灣有著高盛行率,然而民眾對於此類疾病的理解仍然有 限。許多人因為對醫療資訊的不完全理解,容易陷入偏方的陷阱,不僅未改 善病情,甚至因此惡化健康。國際醫學界在皮膚免疫疾病的研究上已取得多 項突破,並且有新穎的治療技術逐漸問世。為促進國內外專業知識的交流, 第 50 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大會將於 1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由臺...
台灣感染肺炎鏈球菌概況 與談貴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醫師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 ,截至今年10月台灣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同期新高,65歲以下民眾也超過6成 ,事實上,尚未在公費...
探索罕見疾病的展覽「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今(11/12)起至11/17在南港瓶蓋工廠免費公益展出。展覽以動態體驗、裝置藝術、紀實攝影、文件紀錄、影像、生活輔具、行動支持等七大展區,生動且立體的呈現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的生活處境,期盼增進公眾對罕病群體的理解並更多支持。而此次展覽也將於每日下午15點進行公眾導覽活動,邀請民眾、學校團體踴躍報名參加。...
一名科技老董高齡九旬的母親,一年前突然嚴重喘咳,送醫檢查意外發現已是第4期肺腺癌無腦轉移,選擇自費第三代標靶近7個月,原本幾乎占據肺部的腫瘤大小縮小剩局部,也不喘了,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從事文創產業的42歲小寧,平日不菸不酒,且幾乎不下廚,前陣子莫名出現顏面抽搐,持續3-4個月,就醫檢查竟診斷為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8月底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幾週後腫瘤縮小,且幾乎無副作用,治療後的生活與過往無異。...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與莫德納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舉辦「2024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延續去年首屆所激發之 mRNA 科研動能,第二屆持續收到來自產、學、研、醫等領域的多件優秀研究案件踴躍參與評選,再次證明臺灣本土的創新研發潛力,不容小覷。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指出,期待此獎項帶動臺灣 mRNA 創新產研交流,發掘本土生醫研究潛力,並促進臺灣生技領域發展 ...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07年至111年成年人吸菸率整體提升1%,對此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籌備會7日舉辦「我的生活菸霧瀰漫,誰為健康買單? 生活菸味困擾與政策建言」記者會,公佈調查發現,民眾日常經歷菸味困擾的比例高達68.5%,甚至有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不太能透過自己的力量解決。會中邀請民進黨林月琴委員、國民黨林沛祥委員、民眾黨黃珊珊委員、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祕書長孫銘宗、理事陳佳煌及台灣醫界菸...
台灣在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控制下,肝癌的發生率仍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的第四位,死亡率更位列第二。主要是在目前的高危險群篩檢下,仍有一半的肝癌新個案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晚期甚至末期,這使得治療更加困難。 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方式有限,然而,近年來免疫治療的進步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療已逐漸成為晚期肝癌的標準療法,透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不僅能延長患者生命,也能提高生活品質。這一變革為...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醫學領域的變革也接踵而至。再生醫學—這個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正逐步進入主流醫療舞台。許多曾被認為「無法治癒」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神經退化等疾病,透過幹細胞療法、外泌體技術和基因療法等手段,竟然有望翻轉病情!Discovery 全新節目《醫療先鋒:再生醫學》,帶領觀眾一探醫學最先進領域之一的再生醫學,如何借助細胞和基因的力量,為令人絕望的疾病帶來治療突破!《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