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菌

全球健康危機非疾病,更嚴重是抗藥性菌!醫警:重症病患恐無藥可醫

全球健康危機非疾病,更嚴重是抗藥性菌!醫警:重症病患恐無藥可醫#KP菌

抗生素是人類的救命關鍵,但全球卻也面臨抗藥性問題。加護病房醫師提到,新冠肺炎期間為搶救人命,在多重藥物的使用需求下,也讓多種病原菌抗藥占比持續攀升。研究統計預估台灣2050年恐有3.3萬人死於抗藥性菌,這些都必須透過正視抗藥性菌與抗生素使用教育,超前部署資源整合政策,讓醫療人員備齊,與及時使用對的武器來扭轉困境。 亞東紀念醫院內科加護病房張厚台主任表示,抗藥性菌問題會造成無法預期的治療後果,不只是病患可能因為治療效果不佳必須一直換藥而延長住院時間,病患身上產生的其他抗藥性問題更會導致惡性循環,讓醫療系統面臨更沈重的負擔與耗費,最嚴重的,甚至到最後會是無藥可用的狀況。 病患無法治癒與醫療耗費是惡性循環 張厚台主任說明,台灣比較常見的抗藥性菌包括綠膿桿菌、鮑氏不動桿菌(AB菌)與肺炎克雷伯氏菌(KP菌)等,以KP菌來說,臨床上常見於肺炎及肝膿瘍,甚至是糖尿病的病患。 張厚台主任門診有一位50歲患者,因右眼視力突然模糊就診,檢查發現是嚴重「眼內炎」。進一步檢測驚見他血糖值飆升至900mg/dL。而且檢查時同時發現肺部有感染現象,微生物培養確認是克雷伯氏菌(KP菌)。張厚台主任表示,這種危險細菌特別容易引發眼內炎及全身性併發症,這名病友在醫療團隊立即給予治療之下,雖然肺炎症狀獲得改善,但眼內炎因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最終仍無法挽救視力,導致永久性失明。 近年比較值得注意的還有新冠肺炎之後肺部纖維化的重症病患,張厚台主任表示,一位81歲長者,雖有血糖與腎臟問題,但平時疾病控制良好,生活能自理。2021年感染新冠住院後,健康狀況開始惡化。家人原以為是新冠後遺症,直到患者因嚴重呼吸困難緊急送醫,一度休克。經檢測才發現真正的元兇也是克雷伯氏菌(KP菌)感染,且已造成多重抗藥性。這種超級細菌導致肺部嚴重空洞化,即使投入多種抗生素治療,肺部永久損傷已無法挽回。如今出院返家的患者必須全天候依賴氧氣機維生,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重症病患面臨高死亡率不是疾病、而是細菌感染 張厚台主任指出,像這樣的重症病患死亡率往往高達60~80%,特別是在加護病房有一半以上的病患幾乎都有敗血症,感染後免疫系統也會受影響,再加上多重用藥需求,或者是醫療輔助工具使用感染風險高,因此高度抗藥性細菌更是重症病患常面臨到的風險。 如何改善整體抗藥性感染問題?張厚台主任認為,除了民眾要有正確觀念,了解抗生素不是越貴越好,要完整遵守醫囑正確使用外,醫事人員也必須合理開立對病患最佳治療藥物使用方針,不是都使用同一種,另外更要落實完整感染管理政策。 張厚台主任強調,會感染多重抗藥性菌的病患往往也是重症病患,各處流行的抗藥性細菌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專業性的審制與機制來規劃預算,如果能夠有合理的資源,讓醫療單位能夠備齊抗生素藥物,並積極開發新藥,對病患才是真正福音。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KP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KP菌大暴走,喉嚨痛突變敗血症!一名62歲邱姓男子為糖尿病患,近日壓力大,某天突然感到喉嚨痛、發燒、畏寒、左頸部腫脹,就醫後發現病患血糖飆升到300~400mg/dl,發炎指數CRP也高達30mg/dl(正常應小於1),懷疑是KP菌作怪,醫師表示,若沒有及時開刀,就容易威脅生命。壓力大、免疫力變差 死亡率可達40%大部分人體內都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但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易引發KP菌「大暴走」,變成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KP菌對健康人體的殺傷力不大,但對糖尿病患而言,此菌的毒性變得很強。當身心壓力變大時,免疫力變得更差,攻擊點可能是眼睛、腦部、頸部、肺部、肝臟等,一旦演變成腦膜炎、肺炎、肝膿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20至40%,很多病患也因此失明。步入老齡要盡量避免壓力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忠信表示,這種病症可稱得上是台灣的「本土性感染病」,診間平均1個月有30個KP菌感染病人,大部分是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的輕症患者,有1至2例為重症,死亡率超過20%,這種情況以糖尿病人居多,不然就是慢性肝病、酗酒等免疫力較弱者。步入老齡要注意,KP菌的威脅將越來越強!許嘉方主任強調,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而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確實量血糖、按時服藥,將血糖控制在200mg/dl以內,儘量避免壓力,才能避免成為KP菌攻擊的目標,一旦發燒就要馬上就醫,並告知有糖尿病史,有利於醫師多方判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