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829年時,巴黎的一位醫生尚‧魯格爾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魯格爾碘溶液」的碘劑,是用5%的碘和10%的碘化鉀與蒸餾水混合而成。這種碘劑很受歡迎,最初用來治療肺病,但後來就變成萬用的方子,從淨化水質到治療甲狀腺疾病,無所不包。就這樣,在19世紀期間,碘逐漸成了「醫界的瑞士刀」。碘溶液 可淨化水質還可治療甲狀腺疾病根據法蘭西斯‧凱利在1961年「皇家醫學會會議記錄」中所寫的一篇文章:「早年醫生們用碘劑來治療的疾病多得令人驚訝,包括痲痹、舞蹈症、淋巴結核、淚管瘺、耳聾、脊椎彎曲、髖關節的毛病、梅毒、急性發炎、痛風、壞疽、水腫、紅斑、甲溝炎、凍瘡、燒傷、燙傷、格魯布性喉頭炎、鼻黏膜炎、氣喘、潰瘍、支氣管炎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疾病。」據他指出,在1820到1840年間出現了許多專門討論碘的用途的刊物。治療梅毒的碘化合物處方高達好幾千種我們往往會忘記19世紀後期歐洲有50%的人口罹患梅毒。當梵谷也染上這種疾病時,他曾經寫信給他的弟弟泰奧(Theo),告訴後者碘對腦子和脊椎的效果。我們不知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居住在法國的梵谷當初用的是哪種形式的碘劑,但我們知道當時在美國的藥局可以買到碘化蟻酸鉍化合物,用來治療梅毒所造成的傷害。對於較晚期的梅毒,之前一直是用含有毒性的汞來治療,到1840年時才被碘化鉀所取代,此後人們便一直使用碘化鉀,直到1929年盤尼西林被發明出來為止。我在查閱那個年代藥局的記錄時,發現當時的醫師為了治療梅毒的病變而開立的碘化合物處方居然達好幾千種之多。(本文摘自/缺碘大危機/柿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