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

花蓮提升長照品質 到府服務減輕負擔

花蓮提升長照品質 到府服務減輕負擔#長期照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能提供花蓮鄉親更專業、優質、與便捷的長期照顧服務,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特別邀集花蓮縣38家經衛生局審查及評鑑合格的機構開會,除完成新年度簽約儀式,徐祥明特別要求所有提供身心障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社區復健、居家喘息及機構喘息等服務之機構,必須在服務流程、照護人力質與量、服務態度、以及維護民眾權益等方面加強品質提升。徐祥明特別指出,為了確保各機構確能提供鄉親們優質的長期照顧服務,特別指定由花蓮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展開101年度之服務滿意度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對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進行輔導,以期讓民眾對花蓮縣的長照服務有感。花蓮目前人口日趨老化,長期照顧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花蓮縣衛生局特別結合醫療及本縣合格的長照機構,提供有需要的鄉親們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社區復健、居家喘息及機構喘息等多項服務方案。所謂「居家護理」是針對有傷口、管路及健康指導等護理需求的民眾,提供最多每月4次的密集護理服務。至於「居家復健」則是由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師,到宅提供失能個案復健及指導,靈活運用案家環境提供個別化的治療服務,在黃金復健時間內迅速促進體能的恢復,更快速達到自我照顧的目標。此外,在山地鄉另有提供定點式社區復健服務,有復健需求的民眾可予以充分利用。另外花蓮長照服務也提供「喘息服務」,一年提供14天到21天的替代照顧服務,這項服務的主要功能是安排居家照服員到家幫忙,也可以由照護機構提供24小時照護服務,藉以減輕家屬負擔,讓平常忙於照顧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可以稍稍喘息休息幾天。徐祥明提醒鄉親,如果家中有失能行動不便須要護理、或復健的長輩或身心障礙朋友,可以向花蓮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相關服務。為因應農曆新年假期即將來臨,家中有照護服務需求之民眾,建議儘早提出申請。

照顧長期臥病家人壓力大 醫院報佳音關懷

照顧長期臥病家人壓力大 醫院報佳音關懷#長期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要照顧一位長期臥病在床的親人,家人的心情,多少會受到長期照護所帶來的壓力。而為了關懷這些家中有需長期照護的家庭,台南新樓醫院,於二十五日上午,舉辦「送愛到宅服務」活動,到需要長期照護的個案家中報佳音,贈送每個家庭一份愛的禮物之外,也由居家護理師及關懷師透過聖誕歌曲傳遞平安喜樂感受,使個案及家屬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歡樂氣氛。新樓醫院表示,由於居家照護的個案及其家屬長期處於被照護及照護的壓力之下,新樓醫院居家團隊感同身受,每年除了固定辦理照顧者支持團體來協助案家釋放壓力之外,也都會利用聖誕節報佳音的機會給予案家關懷及支持。而這項「送愛到宅」的活動台南新樓醫院居家護理團隊已經持續進行十多年,所傳遞的愛超過100戶不同的家庭,獲得案家的肯定,新樓醫院也指出,承諾這樣的活動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圖片來源:由台南新樓醫院提供)

醫訊/家庭照顧者如何尋求社會資源

醫訊/家庭照顧者如何尋求社會資源#長期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家中有身心障礙者或失智者、無法自理的長者,身為長期家庭照顧者的一員,總是身心俱疲,壓力破表,而且通常這樣家庭不少是因為經濟收入不高,請不起看護或送療養院,因而也要面對經濟的壓力及問題。為了透過長照資源的介紹,以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馬偕醫院舉辦「老人照顧選擇多~長期照護資源介紹」,由該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主講,介紹台灣的公私立社會(非營利)機構的補援助管道及資源。活動須預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並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老人照顧選擇多~長期照護資源介紹時間:101年11月10日(六)上午11:00~12:00地點:台北馬偕醫院(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福音樓9樓第3講堂洽詢: 02-25433535轉2769 或2770

龍崎區長期照護 用心貼近民眾

龍崎區長期照護 用心貼近民眾#長期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灣在民國82年底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在99年底老年人口已達10.7%,預估140年每1.5位青壯人口需扶養1位老年人口。高齡化社會伴隨而來的是疾病型態慢性化、健康問題障礙化、照護內容複雜化、照護時間長期化等問題,國人的長期照護需求與日俱增,而政府持續推動發展長期照護制度,解決高齡化社會帶來的照護問題。龍崎區是臺南市人口最稀少,但老年人口最高的地區,老化人口佔23.2%,是臺南市之冠,為全國老化行政區排名第五。由於龍崎區內工作機會少,導致勞動人口外移,因此實際老化程度將更為嚴重,顯示當地極需要長期照護服務。成大醫院承接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獎勵偏遠地區設置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據點計畫」,與龍崎區唯一的醫療單位─衛生所合作,將於龍崎區老人文康中心內設置在地的服務據點,主動發掘區內需要長期照護服務的民眾,就近提供照護資源,提升民眾使用意願。此外,連結區公所、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招募及訓練在地的照顧服務員及志工,藉此落實在地化照顧,甚至活絡區內就業機會。成大醫院楊俊佑副院長表示,唯有在地且社區化的長期照顧模式,未來才能長久經營,達到「在地生活、在地照護、在地老化、在地安寧」的理想目標。臺南市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期許成大醫院在龍崎區長期照護經營模式成為國內各界的學習對象,提供經營藍本給政府參考,造福更多的民眾。

長期照護專業服務 照護品質更提升

長期照護專業服務 照護品質更提升#長期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們家裡雖然已有外勞在照顧阿嬤,但在換藥、傷口照顧這些很像就沒有那麼的OK;有時看我們家外勞在協助阿嬤起身,感覺就是整個使用蠻力把阿嬤拉起來,而我們家屬畢竟也是外行人,老實說也不知道要怎麼教她,所以才會想說打電話來問一下長照中心,是不是有什麼樣的資源可以協助。」,這是日前一位民眾的來電諮詢內容,這樣的情況應該也是其他照顧者在照護上也會遇到的相同情形。為使照護者及被照護者有更優質的生活品質,彰化縣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供了八大服務,其中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及交通接送部分,只要家中長者符合長照服務對象,即便家中已有外勞在照護仍可提出申請服務。服務內容如下:1、居家護理服務:由專業居家護理師到府提供指導及照顧,協助行動不便的民眾在家就能獲得適當醫療照護,減少疾病合併症及再住院率。2、居家復健服務:由具專業執照之物理或職能治療師到家中提供復健服務,促進其身體功能及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交通接送服務:讓失能者藉由交通接送而能使用長期照顧各項服務資源,並解決其搭乘一般交通運輸工具之困難,維護其行的權益。透過居家護理及居家復健服務,不僅可以提升被照護者的護理照護品質,亦可藉由復健師的指導操作下正確的協助被照護者移位、簡易居家復健等活動,以避免因不當使力造成雙方受傷。交通接送服務則是提供輪椅升降設備,方便行動不便且乘座輪椅的長者上下車,同時也提供一個座位予家屬陪同就診。

長期照護服務增據點 失能者不孤單

長期照護服務增據點 失能者不孤單#長期照護

高雄市大旗山地區長期照顧資源不足,影響當地失能民眾使用長期照護的意願,高雄市衛生局為服務大旗山地區失能長輩,爭取莫拉克風災民間捐款補助,委託高雄長庚醫院辦理大旗山復健、營養、中醫及護理服務計畫,服務模式區分定點服務及到宅服務,甲仙區大田里成立「大旗山區長期照護服務中心」,提供復健門診、中醫針灸、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等服務,自去年開辦以來,深受民眾歡迎。衛生局為能擴及更多有需求民眾使用,自101年2月起,除甲仙區服務中心外,另增加杉林區永久屋、桃源區、茂林區及那瑪夏區等4區定點長期照顧服務。服務內容,除復健、營養、中醫、護理服務之外,高雄長庚服務團隊加上長者腦部活化活動,並擇定場次進行串珠教學及體適能活動。對於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失能長輩,同時提供居家到宅長期照護服務,希望改善失能長者生理功能及居家環境,提升個案及家屬生活品質,以80歲楊太太為例,與先生及女兒一起住的楊太太,罹患巴金森氏症,加上股骨骨折,導致起居不方便,楊太太每天躺臥於1樓的床,日常生活照顧由女兒協助,但以女兒的力量僅可以協助之楊太太肢體擺位,不足以協助翻身。有一天,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專員帶來高雄長庚醫院的復健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營養師到楊家,楊太太經復健醫師評估後,協助開立評估表,申請輔具;同時,透過物理治療師協助個案居家復健,並指導家屬改善設立居家無障礙設施及營養師建議食物調配後,家屬依循專業人員指導每日協助楊太太復健,漸漸地,楊太太在協助下,可以在床邊站起來,相信不久的將來,個案可以協助下走至客廳,與家人共享歡樂相處時光。因此,凡設籍在高市大旗山九大行政區年滿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原住民、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或獨居失能者,向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美濃站(07-6822810)申請,評估通過後,即可安排復健、中醫、營養及護理等到宅服務。

醫奉獎外籍修女 竟被拒長照社福外?

醫奉獎外籍修女 竟被拒長照社福外?#長期照護

衛生署指出,媒體報導「醫奉獎老修女 被拒長照社福外」,經查丁修女符合長照醫事服務申請資格,雖未提出申請,衛生署已派員評估。對於報導「88歲的西班牙籍修女丁德貞雖有台灣永久居留證,也有健保卡,卻無法申請長照服務」一事,據查丁修女並未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長照服務的申請。以丁修女擁有台灣永久居留證,亦有健保卡的身份,且目前聘有外籍看護工協助生活日常照顧,若符合失能評估,應可申請長照服務的居家復健、居家護理等長照醫事服務。衛生署獲悉後,已立即請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於21日上午派員至丁修女住所提供長照需求評估,以了解丁修女實際需求,並連結所需長照服務。經評估後,若丁修女有居家復健、居家護理等長照服務需求,將可獲得補助使用所需的長照服務。

長期照護展成果 照顧路上不孤單

長期照護展成果 照顧路上不孤單#長期照護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禮運大同篇裡所提的狀況不就是人人所期盼的嗎?但是,社會型態在改變,少子化、人口老化、離婚率攀升、不婚族人口攀升,這些都是在挑戰家庭的架構但卻又不容忽視的問題。「壯有所用」,但是家中的長者卻又乏人照料,如果長者又有如失智或其他健康照護問題,更會令年輕人「焦頭爛額」、甚至疲於奔命;尤其偏遠地區,年輕人口幾乎大多外移,更顯出問題的嚴重,同時更突顯對長期照護的需求。行政院衛生署所屬醫院有鑑於此,本著「公醫角色」及「在地老化」理念,規劃兼顧個人與社會責任的老人長期照護政策;以著重居家照護、維護家庭功能、整合照護體系,提供持續性的照護,期望達到促進老人生活品質與尊嚴,並建立自助人助的理念。衛生署長邱文達曾表示,在長期照護的政策規劃方面,衛生署將積極建立長期照護制度及致力於推動長期照護保險,以提供失能者及其家庭整合性與持續性的照護服務,減輕家庭照護負擔,另外也將強化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及原住民族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當服務的資源能夠深入這些地區,嘉惠這些族群,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才得以完全整合,台灣才能成為真正福利國家。日前記者會上,衛生署副署長江宏哲致詞時表示,「老人潮」是全球化議題,長期照護是臺灣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衛生與社會福利政策。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臺灣截至2010年年底為止,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之比例已達到10.7%,所衍生出來的疾病型態慢性化、健康問題障礙化、照護內容複雜化、照護時間長期化等問題,已經造成國人對長期照護的需求與日俱增。行政院衛生署本著「在地老化」理念,以著重居家照護、維護家庭功能,整合照護體系、強化專業協助,提供持續性照護、確保長期照護品質等原則,來規劃台灣兼顧個人與社會責任之老人長期照護政策,以期達到促進老人生活品質與尊嚴,並建立自助人助之理念。各署立醫院在長期照護服務推動上不遺餘力,自99年迄今(100)年3月止,中南盟各署立醫院在居家護理、居家復健或日間照護服務等居家及社區式服務方面,約服務44,658人次,在各院附設護理之家部分目前共照顧993位長輩,總佔床率亦近九成,其中衛生署台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獲得評鑑優等及多家醫院之創意輔具的發明,甚至是申請到專利權等,都足以展示署立醫院除在急性醫療的貢獻及努力外,更戮力於長期照護的品質提升,提供真正全人身、心、靈全方位的照顧。在現場衛生署台南醫院也展示護理之家長輩之作品,有祈福天燈、配合節慶應景之作品,如過年之書法揮毫、元宵節之燈籠、端午節之龍船彩繪、平時之紙黏土製作,都是長輩與眾不同的心血,內政部社會司黃碧霞司長來到現場,對於阿公阿嬤之作品也讚不絕口,駐足觀賞,給予加油打氣。綜觀長期照護未來將是衛生政策重要目標,台南醫院長期照護之發展也有目共睹,規劃閒置大樓為長期照護中心並納入復健治療,其能成為全國最佳之長期照護示範中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