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

健康A更多 一起加入「市民健康卡」集點行列

健康A更多 一起加入「市民健康卡」集點行列#注射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市民培養自我健康管理之嶄新醫療觀念, 98年下半年度市民健康卡的集點項目除原有的預防注射、癌症篩檢、三高篩檢、健康講座或健康促進活動、擔任衛生保健志工及辦理器官捐贈卡外,自10月1日起,新增攝護腺癌篩檢、戒菸服務計畫及至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使用網路或語音預約掛號等多項集點方式;並在集點活動方面提供市立動物園及天文教育館的門票折價本換取服務,期能提供更多彈性及多元化之活動內容,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市民健康卡」集點行列。衛生局表示,自96年7月推出「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至98年8月31日止總發卡量已突破22萬張、累積點數則高達570,513點,期許每一位善用「市民健康卡」的市民朋友們,皆成為自身健康最佳的守護者。想進一步瞭解「市民健康卡」活動詳情,請瀏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或逕洽各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其院外門診部或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注射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民眾的荷包紛紛縮水,年終獎金也不如以往豐厚,年節將近,又到了向長輩表達孝心之時,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長李佩淵醫師呼籲民眾,經濟不景氣,民眾送禮更應該精打細算,表達孝心不一定要準備豪華大禮,能守護長輩身體健康的好禮,才是最聰明又實用的選擇!在寒冷的季節裡,許多老年人因衣著厚重、反應遲緩,很容易發生跌倒的意外,所以家中如有年老的長輩同住,應格外留心、預防他們跌倒,尤其是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長者,更要注意行動上的安全。李醫師強調,骨質疏鬆症因不容易被發覺,故常被忽略或只是消極認為它是老化的必然現象,無須處理,殊不知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因為骨頭密度不足而發生骨折的危險,就好像房子的樑柱被侵蝕,一旦侵蝕過度,房子隨時都會有倒塌的風險。根據李醫師的臨床經驗,每到過年前,骨折人數就會出現一波高峰,主要原因是低溫造成老人家臨危反應變慢,像是行走在潮濕的地面或在家中掃除時發生跌落或是扭傷等意外,就容易發生骨折。李醫師表示,一旦發生了「骨質疏鬆症」,一般人很難單純藉由鈣質補充把流失的骨質補回來,這時就非得需要藉由藥物來治療。目前新的骨質疏鬆治療傾向使用長效型注射式的骨鬆藥物,根據臨床研究證實,一年接受一次骨鬆藥物注射治療,可以降低二至七成不同部位骨折發生率及三成髖部骨折手術後死亡率,對於害怕吃藥或是容易忘記吃藥,以及腸胃脆弱的老年人是個方便的選擇。目前每次療程的費用約為二萬多元,比起購買名牌包包或是出國旅遊來孝親,是比較實際且具經濟效益的選擇,因為骨折後衍生的疾病治療費用與照護成本,可是高的嚇死人。避免骨折意外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下手,李醫師提醒大家,民眾可以在家中浴室及陽台添加防滑設施、更換具有防滑止跌功能的拖鞋,甚至添購外出時可使用的拐杖等輔具幫助步行,這些都是小支出大效益的投資。最近景氣低迷,如果年終獎金有限,不如把錢花在刀口上,幫助長輩遠離骨鬆骨折意外,才是最孝順的表現喔!

評估血癌病患 影像診斷可提供”個人化”醫療

評估血癌病患 影像診斷可提供”個人化”醫療#注射

癌症的形成及進展與其血管新生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就如同土壤之於種子的重要性一般。傳統上,血癌病患的診療,必須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但切片取得的血管新生的數據,只是靜態的,無法得知其異常血管之血流動態、或滲透性的改變,更不能重複測量新生血管的即時性變化,使得診斷及治療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台大醫學院施庭芳教授與田蕙芬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是利用常規的磁振掃描並結合一套創新的分析模式,可準確的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治療的效果與存活。這是一項快速、非侵入性,而且可以重覆測量的影像方法,此項創新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上血液學科的頂級期刊「Blood」上。根據施教授研究團隊近五年的研究,得知人類的骨髓血流灌注在男女間有著極大差異,且血流量在個人年齡二十至四十歲為最高峰,隨後逐年下降,呈線性相關。同時,也發現血癌病患的骨髓血管新生遠高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人的五倍以上。不但血管數量增加,血流灌注量加大,連滲透性的功能也產生劇烈變化.利用這套技術就能即時觀測這些活體的變化。同時,根據此項指標可以精確的預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的治療、癒後及存活。並且在治療過程中,隨時可監控骨髓病變對藥物的療效,作為繼續治療或改變用藥的參考。甚至對於正常染色體且風險不明確的病患,也能進一步提供分析及評估。此項評估技術的顯著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做為預測之用,對於骨髓有輕微病變的病友,即可進行早期的偵測,評估血管新生的異常,以預期是否有進展為血癌的可能性。病患只須接受少量(約十至二十毫升)顯影劑注射及不到五分鐘的影像掃描,而不須承受穿刺切片的痛苦、也無輻射線,即可獲得大區域和全方位的骨髓血流變化參數,可用來偵測異常血管數量及滲透性的瞬間微量或功能性變化,更可呈現出治療前、中、後癌細胞周邊血管新生的血流量變化,是有效評估血癌病患骨髓血管新生的影像生物指標。施教授也強調,血癌的診斷還是必須依賴骨髓穿刺或切片;對於開始接受治療的血癌病患而言,必須每隔一段時間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來評估治療的效果。由於骨髓穿刺或切片的過程,病患都須承受相當程度的疼痛,無法在短時間反覆進行。因此,這種新的影像診斷技術可以在血癌患者治療過程中,提供臨床醫師更多、更早的重要資訊。施庭芳教授表示,此模式也可能廣泛運用在其他癌症疾病的偵測和診斷,例如對於肝癌病患的治療評估及後續追蹤,在病患開始接受治療的第二至七天起,本模式即可以非侵入性、即時的方式去評估血管新生;發現血管新生的血流量或是其血管壁的滲透性變化,很早就能預測未來的預後及藥物的療效,以作為後續追蹤或改變治療方式的指標,對於肝癌發生率高的東方人,是很重要的突破和福音。施教授並強調,這種技術也提供了高度“個人化”的醫療模式。一般的個人化醫療多需要依據基因及蛋白的生物標誌,來評估疾病的治療效果及預後存活;但是,基因的研究往往有賴於極為昂貴的儀器,或深奧的基因變異分析。本研究團隊利用傳統的核磁共振的血流功能影像分析,也同樣可以為每一位病患量身訂製的個人化醫療。

民眾接種踴躍 北市幼兒流感疫苗將用罄

民眾接種踴躍 北市幼兒流感疫苗將用罄#注射

近來氣候多變化,連帶出現流感疫苗接種熱潮,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本年(97)度中央配發的成人流感疫苗共30萬2,702劑,至12月24日僅剩4劑,將於當日全數施打完畢;另幼兒流感疫苗也僅餘約90劑,預計12月底將用罄。自97年12月1日開放流感疫苗擴大接種後,每天施打人數平均超過5千人以上,甚至單日有達9千人以上之情形。由於今年民眾反應相當熱烈,成人流感疫苗於12月24日已全數用罄;另幼兒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始接種後至12月24日為止亦僅餘約90劑,但多已被預約第二劑補接種,預計12月底亦將用罄,衛生局呼籲民眾欲帶家中6個月至3歲幼兒前往接種前,請先打電話至預防注射專線先查詢,以免白跑一趟。另由已故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先生透過「財團法人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捐贈中央之肺炎鏈球菌疫苗,因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近又再度撥發給臺北市5百多劑,若家中有年滿75歲且5年內未曾接種過之長者,可儘快前往臺北市聯合醫院十二區院外門診部接種,欲施打者,請先打電話連絡。衛生局在此呼籲,現正值流感流行季節,請民眾務必注意保暖及個人衛生與保健,必要時可考量施打自費流感疫苗。因目前香港爆發禽流感疫情,若民眾有出現發燒、咳嗽、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症狀,請務必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是否有旅遊史、禽鳥接觸史及是否有群聚情形,以利醫師診判與處置。若有關相關諮詢,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或預防注射專線(23754341),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