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量

「三挑」月餅 避免月餅引肥胖

「三挑」月餅 避免月餅引肥胖#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中秋月餅的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用過量恐造成負擔,一周內恐增加近一公斤的體重,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三項原則讓民眾作為挑選月餅的參考。零反式、低膽固醇、低熱量月餅 降風險 1顆185公克的雙蛋黃廣式月餅,熱量竟高達800大卡,需要慢跑85分鐘才能消耗,因此中秋佳節連續一個禮拜每天都吃,恐增加0.7公斤的體重,因此為了讓民眾輕鬆無負擔,國健署提供「三挑」月餅原則,採購時可注意選擇「零反式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月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攝取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罹患風險,若在總熱量中降低0.5%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攝取,可減少3% 中風死亡以及6%冠心病死亡的風險;美國心臟病學會(AHA)也指出,反式脂肪常存在於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油炸食物和點心中,如蛋糕、甜甜圈、糕點、薯條、炸雞、雞塊、爆米花、餅乾等,因此建議可選購「零反式脂肪」的月餅。月餅內餡不同 熱量大為減低挑選「低熱量」者,一般月餅熱量高,食用過多增加身體負擔,民眾可優先購買熱量較低的月餅,如以不含蛋黃的廣式月餅來取代之,同款式的月餅能依據內餡不同而挑選較低熱量者。膽固醇含量高攝取過多,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蛋黃酥、廣式月餅內餡常有鹹蛋黃,台式月餅加入滷肉、豆沙餡加入豬油增添香味,都使得膽固醇過高,建議民眾可購買「低膽固醇」月餅。

月餅高熱量 慢性疾病患者如何慎選?

月餅高熱量 慢性疾病患者如何慎選?#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月餅熱量高,1顆直逼1-2碗飯的熱量,稍不節制、不知不覺攝入過多卡洛里,導致肥胖,對慢性患者而言更是一大負擔,台中慈濟醫院施姍伶營養師提供小秘訣、教你聰明選月餅,讓身體健康、輕鬆少負擔。月餅小小一個 熱量直逼1-2碗飯施姍伶表示,傳統月餅常用麵粉、奶油、豬油、瑪琪琳、白油(氫化油)、糖、火腿、鳳梨、蓮蓉、雞蛋、鹹蛋黃、豆沙等材料製作,是屬於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如廣式月餅,以麵粉摻糖製成油亮的外皮,內餡多為蓮蓉、奶黃、棗泥,小小一個150克熱量高達500大卡,約是2碗飯的熱量。台式月餅綠豆椪、蛋黃酥更是摻酥油製作,一顆僅60克熱量也有300大卡,約1碗飯的熱量,值得注意的是,月餅缺乏飽足感,常一不小心就攝取過量;因此施營養師建議,聰明吃月餅只要掌握三低一高的原則,就能輕鬆少負擔。三低一高的健康原則 慢性患者更該慎選月餅掌握「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維」的飲食方式,若是吃了月餅,當天就該盡量減少主食、且多搭配蔬菜食用,增加纖維質攝取量,另外若能提升運動量,也能避免肥胖。營養師更是提醒慢性疾病的民眾,月餅要慎選內餡和種類,如高血壓患者應少吃酥皮類月餅;血膽固醇過高者,應避免包蛋黃或肥肉的月餅;痛風者則少吃肥肉或堅果類的月餅;糖尿病患者更是要控制月餅的份量;腎臟病患者可選擇低氮澱粉、避免高磷(如紅豆、蓮蓉、棗泥)內餡做的月餅。

年節當心發福!高熱量零食點心少吃點

年節當心發福!高熱量零食點心少吃點#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今年農曆春節有9天的長假,從年夜飯開始大宴小酌不斷,傳統年俗美食常有熱量偏高或高油、高鹽、缺少蔬菜的情況,加上看電視、聊天所吃的零嘴也來湊一腳,且年節期間多從事靜態的休閒活動,吃得多、動得少,年假結束,健康也常亮紅燈。因此,想幫自己的健康把關,只要對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資訊多一分關注,就可以多一分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年節期間嗜好性零食和點心之攝取,建議不要超過一天所需熱量的10%。一般成人根據性別及年齡的不同,每人每日所需的熱量也有所不同,要如何知道一日所需的熱量是多少呢?市民朋友可根據自己的活動量查出一天的熱量需求。女性一天約需要1450~1900大卡,男性約需1800~2400大卡。台北市衛生局以幾樣年節常見的零食和點心熱量做實際份量的示範,若以2000大卡的熱量舉例來說,嗜好性零食和點心之攝取一天建議不要超過200大卡,而爆米花、杏仁果、鬆塔餅乾、洋芋片、裹著米粒和芝麻或花生粉的麻荖、瓜子、寸棗等,熱量也相當驚人,每100公克有500~600大卡。另外,年節常吃的仙貝、米果和生仁粒,100公克的熱量也接近500大卡。由於大部分產品熱量標示皆以每100公克為單位,衛生局實際秤量出相當於200大卡熱量的零嘴份量,例如裹著米粒、芝麻或花生粉的麻荖約2個,洋芋片約20片,寸棗約13根…等,可讓市民朋友可以進一步的認識零食和點心的熱量並做比較,方便大眾為自己做出健康的飲食選擇,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什麼?火鍋吃一次竟2400大卡入肚!

什麼?火鍋吃一次竟2400大卡入肚!#高熱量

冬天好冷,趕快找四五好友去吃熱騰騰的火鍋,好讓身體暖活,但是,吃火鍋如果沒有節制,恐怕你的體重也會跟著沒有節制的暴增!因此,國民健康局營養師黃莉婷建議,吃火鍋時應多菜、少沾醬、少加工食品為主,以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取。你知道嗎,吃一次火鍋,裏頭的熱量有多少?答案是2400大卡,光是一餐,就足夠超過人體一天所需的建議熱量!而黃莉婷表示,以一人份麻辣鍋加上一碟沙茶醬來算,總熱量高達2400大卡,遠超過體重60公斤的成人一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其中含鈉量更高達6400毫克,高於每日鈉攝取量標準2400毫克的2.5倍以上。所以,火鍋該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呢?黃莉婷建議,湯底可選擇番茄、玉米、大白菜、白蘿蔔、洋蔥等新鮮蔬菜,再稍微調整食材與沾醬的含量,可將熱量大幅降至700大卡,含鈉量也降為1100毫克。而食材則多選擇蔬菜,少魚餃蛋餃等加工食品(4顆魚餃熱量近100大卡,鈉含量約200毫克);沾醬多蔥蒜,少沙茶醬、芝麻醬;配餐飲料則以茶水取代含糖飲料或酸梅汁。另外,黃莉婷營養師也提醒,蔬菜可先放入湯煮,煮熟就儘快夾起食用,避免過多水溶性維生素流失;肉類也是涮熟就馬上撈起,以免過多的「高普林」殘留湯底,民眾因為喝太多湯攝取過多「高普林」,可能會引起痛風疾病,建議在一開始品嚐完湯頭後就盡量少喝湯。 

當心高熱量飲食!天天管理你的體重

當心高熱量飲食!天天管理你的體重#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冬季天氣冷,許多人喜歡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補充熱量,但冬季活動力降低,只吃不運動的型態可能不知不覺就發胖了,台中國民健康局於今年以「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為主軸,持續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結合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跨部門跨領域合作,在職場、社區、學校及醫院等場域營造健康的支持性環境,鼓勵民眾實踐「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型態。臺中市減重第1名的32歲的媽媽詹舒詠曾經胖達120公斤透過,聰明吃及快樂動,9個月下來成功甩掉48公斤。詹舒詠表示,以前三餐食量非常大,飯後還會再買一塊雞排和珍珠奶茶享用,不知不覺,體型大了好幾號。詹舒詠先戒除雞排和珍珠奶茶等高油脂及含糖飲料,並把飲食型態改為燙青菜及瘦肉等少油食物,傍晚6點過後就不再進食,同時落實生活化運動,每天上午及下午到公園快走2.5小時。截至11月30日,全國22縣市參與「臺灣101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的人數已達76萬人,共揪團6585隊,累計減重達1077公噸,已超過原訂600公噸目標。前測體重過重或肥胖者(BMI24 kg/m2),已有4萬9450人以健康方式回歸到健康體適能值(18.5≦BMI<24 kg/m2),不但為自己找回健康、增加活力自信,也間接節省國家醫療支出。

高熱量易發胖 南市推幼兒健康料理

高熱量易發胖 南市推幼兒健康料理#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健康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財富,所以從出生開始就給予最好的營養:母乳,日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也都以新鮮食材為主,孩子在4至6歲進入幼兒園過團體生活,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養成對食物選擇的喜好,且現今雙薪家庭居多,多數無法親自為孩子準備食物,大都以學校提供或自行購買點心飲料來果腹,導致營養不均。根據2009年教育部「推動學生身體健康促進調查計畫」,發現國小及國中學生的過重及肥胖比率各為25%及27%,也就是說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這些未來都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危害整體國人健康,增加社會的負擔。據調查,現今幼兒在點心上常以蛋糕、布丁、熱狗、麥克雞塊、飲料等,「高熱量易發胖」的食物作為首選,因此,我們期望孩子們不僅能贏在起跑點上,在飲食攝取能更健康,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更使他們擁有最佳學習力,特此我們將在9月22日早上9點在台灣首府大學舉辦「2012低碳美味、健康100幼兒點心料理競賽」,這次參賽者有來自專業的廚師、大專學生、幼教老師、學校廚房阿姨和家庭主婦等一同集思廣益,如何以低碳、美味、健康飲食概念利用在地食材,輕鬆製作出優質點心,一同營造幼兒健康飲食環境,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取。

高熱量食物攝取過多 當心膽結石上身

高熱量食物攝取過多 當心膽結石上身#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假期中大家總是會聚餐,有機會進食一些高油脂類的食物,每次假期結束後,常有一些人,因右上腹痛而前去求診,事實上,不少人是因為患有膽結石,不知不覺,又大吃大喝所造成的後果。阮綜合醫院肝膽胰外科洪國禎主任指出,造成膽結石的原因包括遺傳、營養過剩、高熱量食物過多攝取、低纖維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低運動量、長期飢餓、快速的減肥、懷孕及口服避孕藥等。膽囊儲存的膽汁,來自於肝臟的代謝與分泌,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消化人體攝取的油脂。很多病人膽結石的疼痛都是發生在餐後,特別是在進食高油脂類食物後,因為需要消化的脂肪量大,膽囊便排出大量膽汁,膽汁流動使得膽囊內的結石移位,卡在膽囊出口,致使疼痛發生。愈是長期攝取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者,理論上,愈是屬於膽結石的高危險群。此外,不吃早飯也可能增加罹患膽結石的風險。因為進食後,膽囊會排放膽汁到小腸,幫助消化吸收,如不吃早餐,膽汁就會一直儲存在膽囊中,膽汁中的膽固醇,在膽囊中沉積形成膽結石,長期不吃早餐自然提高罹患膽結石的風險。膽結石的發生會伴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而女性因內分泌的不同,及雌性素的作用,也會使得女性較容易患有膽結石。所以醫界常以「F4」形容膽結石高危險群,亦即女性(Female)、四十至五十歲中年人(Forty)、肥胖(Fat)及多次生育的婦女(Fecund)。診斷膽結石可以使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道胰臟攝影術、膽管放射攝影等。目前最常使用、方便性及敏感度高的診斷工具是腹部超音波。當膽結石造成了急性膽囊炎、阻塞性黃疸、膽管炎以及胰臟炎等併發症時,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但若是檢查出來膽結石,卻沒有任何症狀,目前並不建議手術治療,因為膽結石所造成的併發症如膽管痛、膽囊癌及其他併發症機率並不高。除非是影像檢查時,呈現有瓷化膽囊病變或膽結石直徑大於三公分,因少部分可能演變成膽囊癌,才會建議進行預防性膽囊切除。

少吃油炸、高脂食品 內含高量丙烯醯胺可能致癌!

少吃油炸、高脂食品 內含高量丙烯醯胺可能致癌!#高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澎湖縣衛生局指出,英國檢驗發現番茄醬、洋芋片、餅干、咖啡等13項產品中,含有高量丙烯醯胺(acrylamide)。根據動物試驗的結果得知,長期讓老鼠暴露於丙烯醯胺中,會使其產生腎上腺與睪丸等部位的腫瘤,所以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明確地將丙烯醯胺歸類為Group 2A的物質,指該物質在有限的證據下,可能會對人類具有致癌性。 丙烯醯胺是由食品中胺基酸與醣類在高溫加熱(100度C以上)下作用反應所產生,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於2005年所召開的聯合專家會議中指出,可在7,000種以上的食品中發現丙烯醯胺,尤其是薯條、洋芋片及咖啡等食品最多。澎湖縣衛生局局長鄭鴻藝表示,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還不致對人體造成任何神經毒性的危害,國際上亦均未對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訂定限量標準。食品藥物管理局針對國內食品進行丙烯醯胺含量調查,以油炸類及烘焙類食品檢出含量較高,但與國外資料相較,還沒有偏高的情形。 由於目前還沒有實際有效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食品於加熱過程中產生丙烯醯胺。在此情況下,鄭鴻藝局長建議,民眾平日宜多注意飲食均衡,攝食豐富且充足的蔬果,並減少食用油炸、烘焙及高脂食品,避免文明病上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