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

失智者成防疫破口?3對策防堵

失智者成防疫破口?3對策防堵#失智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蔓延,然而失智者卻因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障礙,以致難以配合或常忘記防疫事項,而成為防疫破口。疫情中社區活動及服務減少,失智者卻頻頻想出門,也造成家屬與失智者的衝突增加,活動及刺激減少也可能加速失智者退化。民眾應體諒失智者困境 主動提供協助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近日發生香港失智者忘了自己應該居家隔離,竟出門搭車四處走逛的新聞,此事提醒失智者因疾病影響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失智者由於理解力缺損、記憶力障礙、語言障礙等,不易了解防疫措施與宣導內容,較難正確陳述身體狀況、旅遊史、接觸史,也難以記得或配合防疫事項,如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失智者可能產生躁動或失序行為,造成家屬與大眾的困擾。賴德仁理事長呼籲,政府應留意失智症家庭的需求,民眾多體諒失智者的困難,並主動協助防疫,以利防疫滴水不漏。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幫助社區失智者進行防疫,可加強以下應對策略:1.簡單說明、重複提醒面對行動自如且獨居的失智者進行防疫宣導時,請以簡單明瞭、失智者聽得懂的話來說明,並確認失智者是否理解。宣導時示範正確防疫措施,如正確的洗手及戴口罩方法。宣導後,重複提醒失智者,以及在門口張貼防疫海報,避免失智者忘記。若失智者違反防疫措施,民眾與家屬宜適時勸導、轉移注意力並解釋原因,避免指責失智者。2.增加環境消毒、乾洗手等防疫措施失智者較難記得不可到處摸,也容易隨意摸眼口鼻。因此,若無法改變失智者的行為,建議由照顧者協助失智者經常進行手部清潔,並增加物品與環境的消毒頻率,避免失智者隨意觸摸眼口鼻,增加感染風險。里長及社區志工協助獨居失智者執行防疫措施。3.主動關懷失智者需求失智者需要政府與民眾主動關照與協助。例如失智者不知道要去藥局排隊買口罩,照顧者也難以一面照顧失智者、一面排隊買口罩,建議政府在資源允許情況下,主動提供口罩到社區服務據點,供失智者及家屬購買使用。防疫期間社區活動及服務減少,但失智者可能頻頻想出門,使得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的衝突機會增加,政府宜請個管師電話關懷,並協助家屬安排居家活動,安撫被困在家中的長者並減輕照顧者壓力。

走失協尋三不六要 幫失智者找到家

走失協尋三不六要 幫失智者找到家#失智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已成為老年人口超過14%的高齡社會,失智人口已逾28萬人。警政署防治組林大為科長表示,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以上的失蹤人口,其中失蹤老人逐年增加,而失蹤老人中每2位就有1位可能「失智」。隨著失智人口增加,預防失智者走失議題愈發重要。走失協尋三不六要 幫助失智朋友找到回家的路根據警政署統計數據,失蹤的失智者占全部失蹤人口8.7%,且有逐年成長趨勢。新北市海山分局尋人高手蔡淑女巡佐表示,失蹤報案時必須攜帶身份證件、提供失蹤當日失智者的照片、身高、衣著特徵、手機號碼、交通工具或車號等資訊,就可大幅增加尋獲的可能性。走失協尋「三不」:不用等:親人失蹤不用等超過24小時後才能報案。不用跑:就近派出所可報案。不用錢:協尋不用錢。預防走失的「六要」:失智並不代表失能,有許多失智患者喜歡出門走動,但也因此容易一出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造成家屬極大的恐懼和困擾,可透過六要可降低失智者走失風險。1.更新照片:協助失智者更新身份證上照片,且每天要為失智者拍照。2.愛的手鍊:協助失智者配戴愛的手鍊。3.指紋捺印:先將失智者的指紋在警察系統中建檔,日後走失時,多會被發現者通報到警局,便可由警察調出指紋檔案比對通知家人。4.愛心布標:衣帽縫上愛心布標。5.GPS定位:養成長者配戴手機或定位手錶的習慣,並開啟手機分享即時位置之功能,家屬即可定位到失智親人6.鄰里守望相助:平時家屬要連結里長及社區商家形成守望相助之網絡,一旦走失可請里長幫忙,也可廣發含失蹤者當天照片、聯絡人等資訊的走失協尋圖卡,透過社群媒體力量發揮協尋功效。失智者無法自行求助,當民眾遇到疑似失智者走失時,建議採「看、問、留、撥」4步驟,且撥打110請求警方協助,一同加入國民健康署失智友善天使的行列。

每天25位迷路 智慧手環助失智者回家

每天25位迷路 智慧手環助失智者回家#失智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天就有24.6位非自願性走失者,其中大多是失智症患者,若是沒有防範措施,他們可能再也回不了家。對此,老人福利聯盟、畢嘉士基金會與電信業者合作,開發「防走失智慧手環」,未來只要透過GPS定位,就能立即完成通報,縮短協尋的時間。老人福利聯盟吳玉琴祕書長表示,走失失智者如果沒有配戴協尋手鍊,成功尋獲率僅58%,有戴手鍊者尋獲率可提升至100%;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表示,走失協尋的黃金通報時間為24小時,因此即時通報非常重要,透過智慧手環,可將協尋者的資料、定位點等資訊,即時傳送到協尋中心或是警政系統,方便安排後續工作。低收入戶、失智者、身心障礙者 可免費申請此款智慧手環預計2月底上路,首批將有4千支供台北、新北及屏東民眾申請,未來擴增到各縣市;並提供中低收入戶、失智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予以免費補助,詳細情形可洽老盟詢問。

不友善、受歧視?失智者參加音樂會脫序遭白眼

不友善、受歧視?失智者參加音樂會脫序遭白眼#失智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長期照顧失智者是件辛苦的工作,若同時又得承受大眾對失智者和家屬的歧視與排斥,可能會讓家屬不敢也不願意帶失智者外出參與活動,讓他們逐漸被社會隔離。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監事許玉秀教授就曾發生在國內受排擠的深刻事件,對比國外經驗,台灣似乎不夠友善失智者。許玉秀教授照顧失智媽媽近8年,曾帶媽媽至德國欣賞巴哈聖誕神劇,這是相當重要的慶典,但過程中母親動來動去、偶而還會站起來,許教授擔心吵到別人、努力安撫,沒想到媽媽反而更生氣,可是四周卻沒有人指責或說些什麼,結束離場時也沒有人多看他們一眼,這種和善的氛圍令許教授非常感動。反觀,許教授帶媽媽到台灣的國家音樂廳欣賞表演,同樣母親又吵到別人,後面的觀眾卻指責其行為,最後擔心媽媽受到傷害,只能倉促離席。失智者與家屬也盼有平等社會參與的權利 社會應更體諒包容為了讓失智者和家屬能有平等社會參與的空間,台灣失智症協會與長榮交響樂團將合辦「憶起幸福慈善音樂會」,特別邀請失智者及家屬們出席,讓他們與一般人一樣有機會參與國際級的音樂會,可以不必承受擔心吵到別人、被趕出去的焦慮。也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學習包容他們脫序的行為,並體諒家屬照顧上的辛苦,多給予支持與鼓勵,切勿指責與歧視,讓他們能感受到社會的友善與溫暖,進而打造一個友善失智者的社會。

北市體貼失智照顧者 開辦心理支持服務

北市體貼失智照顧者 開辦心理支持服務#失智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民眾發現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家人,原本喜歡參與各種活動,卻開始變得孤僻、怪異、忘東忘西、容易生氣,讓家人心力交瘁,為與市民一同照顧失智患者,臺北市衛生局在今年度開辦失智症照顧者心理支持服務,家屬可經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評估或轉介,獲得優惠減免或免費的心理諮商與諮詢服務,共同照顧失智症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根據研究指出失智症長者有20~30%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被指責、被懷疑,產生嚴重挫折感。研究也顯示約有30~83%失智長者的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顯見照顧失智症患者極耗心力。此外,依經建會人口推計資料及社區失智症盛行率推算,民國135年社區失智人口將突破62萬人,比起2年前的推估提早了10年到來;而社區失智人數將在民國145年超過72萬人,屆時全臺灣每100人中就有4位是失智者;受此疾病影響的家屬人數更將以倍數計。臺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市民若有失智症相關就醫資訊、疾病說明、行為問題及照顧技巧、福利諮詢、照護資源、法律議題等困惑或無所適從時,可撥打該協會之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尋求協助。而衛生局也再次呼籲,失智症家屬在照顧他人,也不忘關心自己,照顧者如有心理紓壓之需求,可洽詢12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