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昏睡

對小小孩的家長來說,最怕就是聽到學校腸病毒又開始流行!特別如果是腸病毒71型更是容易侵犯神經的類型,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腦膜炎甚至是腦幹腦炎引發神經性肺水腫,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肺衰竭,個案會在數小時內死亡,5歲以下的孩童是高風險群,一定要特別注意。 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提到,1998年台灣發生過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當時造成140萬名孩童感染,當中更有405個重症,甚至有78例死亡,死亡率從3%甚至衝到20%。 台灣處於亞熱帶一直是腸病毒好發環境,9月正值開學之時,小朋友很容易透過飛沫、糞便或者是丘疹中的水泡液散播病毒,盧英仁醫師說明,台灣每年3月下旬病例就會開始增多,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下降之後9月又開始流行,腸病毒幾乎已經算是全年度的流行疾病。 2週痊癒又感染,社區恐有2種以上病毒類型 這幾年由於免疫負債,盧英仁醫師提到,小朋友身上幾乎都沒有腸病毒的防護力,以往通常感染後3個月內都還有抗體,但這1、2年特別發現不少案例是感染後2週復原後,又感染另一種型態的腸病毒,這顯示社區內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腸病毒。 以台灣目前流行的腸病毒類型來說,是以克沙奇A型為主,通常典型症狀表現是嘴巴破、長疹子水泡、發燒,大約1週就會慢慢痊癒,但盧英仁醫師提醒,由於腸病毒71型是容易引發重症的類型,在症狀表現上家長更要留意,71型8~9成一樣會有手足口病,但疹子與克沙奇A型有差異的是,有可能只是小小紅疹不明顯,必須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由於71型會造成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及全身性發炎反應造成高血糖等情形,因此若感染腸病毒後有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昏睡症狀就是重症前兆,一定要馬上送醫。盧英仁醫師也說明,腸病毒71型分為4期病程,如果是重症會在很快幾天甚至幾小時內病情急轉直下,不可忽略致死的高風險率。 第一期(一般感染):嘴巴破、身上有丘疹水泡、高燒 第二期(腦脊髓炎期):高燒、昏睡、嘔吐、眼球動作異常、痙攣等 第三期自主神經失調:高血壓、心跳過快、肺水腫等 第四期(心臟衰竭):血壓急速下降、休克,致死率高 新疫苗防護力達9成5以上,有效減少71型重症機會 盧英仁醫師表示,腸病毒幾乎沒有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雖然一般腸病毒症狀家長都很熟悉,但如果要避免71型的重症,透過施打疫苗仍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最新的腸病毒疫苗滿2個月~6歲就能施打,保護力達9成5以上,副作用相較於以往發燒比率較低,如果還是有發燒或注射部位疼痛,家長給予退燒藥以及局部冰敷都能獲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腸病毒疫苗只需間隔28天即可完成施打,相較於其他疫苗動輒需要等待數月,縮短了完成免疫所需的時間。意味著可以更快獲得全面保護,減少感染風險。新一代疫苗的副作用較少,減少發燒的機率,可降低家長的擔憂、降低照顧負擔和孩童接種後的不適感,有助於提高接種意願,讓家長在面對孩童腸病毒威脅時能夠更加安心。 盧英仁醫師也提醒,腸病毒71型重症病患所造成的腦損傷,甚至後續都會需要呼吸器或是鼻胃管輔助,幾乎是永久性的傷害,因此隨著高流行期的到來,5歲以下孩童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更要強化抗體,透過施打疫苗來避免重症機會。目前只要滿2個月家長就可以帶寶寶施打疫苗,與五合一疫苗一起施打也沒問題,提早讓孩童擁有保護力也能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

辦公室CO2濃度過高 易昏睡增食慾

辦公室CO2濃度過高 易昏睡增食慾#昏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辦公室或室內環境每天開空調,且窗戶緊閉,容易使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每到下午三四點,就會感覺煩躁、氣悶、精神難以集中、頭重重的、反應變遲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因此影響人的反應力和決策能力。長時間待在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下,除讓人睏倦外,刺激呼吸中樞、造成呼吸不順,還會導致頭痛、嗜睡、反射力變差、倦怠等症狀,更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散播。空氣流通性變差。呼吸都會胖?二氧化碳有助食慾有些人常覺得自己瘦不下來,甚至誇張的說自己連喝水、呼吸都會發胖,根據研究指出,由丹麥肥胖人口的增加中觀察到,肥胖人口的增加量,大致與二氧化碳的增加量符合,這項研究被刊登在「國際肥胖期刊」上。且人體中的食慾素可能會受到二氧化碳影響。食慾素是一種存在於腦內的荷爾蒙,會促進失眠及身體的能量消耗,這種荷爾蒙會調節睡眠及刺激食物攝取。當人體吸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時,血液變酸,如此一來便會促使大腦發出要我們多吃點的命令。顯示吸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有助食慾。室內二氧化碳濃度1000ppm以上 將危害人體根據美國冷凍空調學會的資料指出,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700ppm時,會讓人感覺空氣汙濁、引起不舒適的感覺,1000ppm以上則會使人疲倦,如果身處在5000ppm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下連續8小時,就會嚴重危害生命安全。如果想為自家空氣品質把關,可以自行安裝二氧化碳監測器。室內種虎尾蘭、黃金葛 吸收逾8成有害氣體!室內種植植物,不僅可以增加空間綠意、促進空氣含氧量,有些植物還能吸附塵埃及有毒物質,對維護以及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有不錯的成效。虎尾蘭被公認為天然的「空氣清道夫」,在約3.3坪大小的房間內,能吸收空氣中80%以上的有害氣體(如苯、甲醛和三氯乙烯)和重金屬微粒;夜晚時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產生比一般植物高出30倍以上的負離子,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化細胞功能,抑制細菌和黴菌的生長。虎尾蘭極易栽種,耐旱、耐陰,生命力強,無論在何種環境下皆能生存。不過澆水的量要適當,若澆太多水容易使根部腐爛。黃金葛對於吸收室內的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質,也有很好的淨化能力。當知道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時,就需要新風系統,新風系統能夠將外界空氣進行過濾後引入室內,並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室外。時刻保持室內空氣健康、含氧量充足,並維持較低的二氧化碳含量。

糖友常整日昏睡勿輕忽 低血糖更糟糕

糖友常整日昏睡勿輕忽 低血糖更糟糕#昏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罹患糖尿病的台中阿嬤,最近老是愛睏想睡,常常一睡就是長達3小時以上,到新陳代謝門診檢查發現阿嬤的血糖在不同天測起來高低變異大且有低血糖狀況。經由衛教、飲食改變及重新調整血糖藥物,阿嬤精神變好,比較不會整日昏睡,增添不少活力,且阿嬤也認真自我血糖監測,血糖已平穩許多。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胡菁芸醫師提醒,根據亞太地區 (RECAP-DM) 研究顯示,台灣約有近3成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傳統口服抗糖尿病藥治療時,都曾發生低血糖的症狀,建議高危險族群規則監測血糖。年紀較輕的第1型糖尿病人與第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發生低血糖之危險性較高,千萬不能輕忽!另糖尿病患者應留意生病、進食減少、空腹下大量飲酒或激烈運動皆為常見誘發低血糖原因。控制血糖時 也應注意低血糖威脅許多人都認為罹患糖尿病只要避免血糖過高就好,卻忽略低血糖引發的問題。研究指出,低血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風險,且其併發症對老年患者威脅更大。低血糖症狀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多半會先出現心跳加速、顫抖、冒冷汗等自主神經反應的症狀;接著則會有暈眩、視力模糊、無力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讓血糖值恢復正常,嚴重的話更會出現昏睡、昏迷!有部份病人低血糖時身體無任何症狀,稱之「不自覺性低血糖」。低血糖緊急處理方式 可立即服用15~20克的糖糖尿病友若是懷疑有低血糖,建議當下要立即檢測血糖,一般只要血糖數值低於70mg/dL以下,就確定是低血糖;如果當下無法檢測血糖,則建議視同低血糖來處理。若是意識清楚的低血糖患者,可立即服用15~20克的葡萄糖片(粉)、方糖、含糖飲料或食物,不建議吃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 (如麵包、巧克力或冰淇淋),因其會延緩胃排空速度與糖分的吸收;針對意識不清的低血糖患者,把患者頭部側放,將蜂蜜或果糖塗在臉頰與牙齦之間,肌肉注射升糖素。醒後給予醣類食物,若未醒,盡快送醫。飲食、運動與藥物必須三管齊下 才能有效控糖建議糖友隨身可以攜帶糖果或方糖,當發生低血糖的情形,可以立即補充。預防勝於補救,控糖除了飲食、運動與藥物三管齊下,更要密切注意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後,是否有出現不一樣的生理變化,並在平日做到自我血糖監測。胡菁芸醫師呼籲,若糖友出現低血糖症狀或測出低血糖情況,務必定期至新陳代謝科回診,由專業團隊協助,以期有效預防與正確處理低血糖危機。

下午就想睡?午餐吃太鹹!

下午就想睡?午餐吃太鹹!#昏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上班族到了下午2點半左右,就會開始感覺昏昏欲睡、很累,不太想工作,這說不定是午餐食物惹的禍,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蛋白質食物可能引起「食物性昏迷」現象,吃太多蛋白質食物、攝取過多鹽分,可能導致昏昏欲睡、精神不濟。吃太多蛋白質、吃太鹹 容易「昏迷」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的學者認為,當腸道正在吸收及處理蛋白質、鹽分,大腦就會暫時停止一些功能,此時便特別想睡覺,這樣腸道才能充分發揮吸收作用。吃越多蛋白質食物、吃得越鹹,「食物性昏迷」現象(Food Comas)就會越明顯。研究計畫主持人威廉‧賈博士指出,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飯後會感覺昏昏欲睡、想睡覺,不過有的人會有這種現象,有些人則不會,這項研究證明,這與蛋白質攝取量、食物種類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eLife〉期刊。食物種類 影響飯後精神狀況威廉‧賈博士指出,在維持生理機能方面,不同食物會發揮不同功能,不過很少研究將重點放在哪些食物會影響飯後精神情況。 果蠅有一套完整睡眠代謝系統,當果蠅飢餓時,睡眠會受到抑制,移動現象會增加,研究團隊以果蠅進行研究,運用塑膠隔間觀察果蠅吃東西前後行為表現。剛開始,研究一如預期,研究人員發現,果蠅用餐後,會有一小段時間很想睡覺,接下來才會恢復正常警醒狀態。攝取過多蛋白質食物 容易昏昏欲睡不過進一步攝取過多蛋白質食物、鹽分,也容易昏昏欲睡分析發現,蛋白質攝取量似乎是「食物性昏迷」現象的重要關鍵,蛋白質、鹽分攝取量越多,果蠅就越想睡覺,用餐後,睡覺時間也會拉長。賈博士表示,不只果蠅,人類若攝取過多蛋白質食物、鹽分,也容易昏昏欲睡,透過果蠅實驗,可讓人更了解「食物性昏迷」現象,未來就能進一步研究食物與睡眠之間的關聯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