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釀造

醬油產品亂標 明年元旦開罰最高400萬

醬油產品亂標 明年元旦開罰最高400萬#純釀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繼奶油產品正名後,醬油產品也將於明天1月1日起正名,衛福部表示,市售包裝醬油應清楚標示「釀造」、「速成」、「水解」或「混合或調合」,避免不肖業者摻水圖利,以維護消費者購買權益。若無標示清楚,食藥署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業者回收改正,並處以新臺幣3萬元至300萬元或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純釀造醬油未必是百分百純醬油醬油是國人重要的烹調食品之一,目前就連標示「純釀造」的醬油,未必是百分百純醬油,而是醬油業者依照國家標準來進行檢驗,容許「果糖酸」含量最高可達0.1%。為使市售包裝醬油產品的消費資訊更加清楚,衛生福利部參考國際規範及,於10月16日預告「包裝醬油標示規定」草案,該草案將進行為期60天的預告評論期,蒐集各界意見。「釀造」、「速成」、「水解」、「混合或調合」別亂標該草案規定醬油產品應依其製程,於外包裝明顯處標示「釀造」、「速成」、「水解」、「混合或調合」字樣,其中「釀造」醬油除須經製麴發酵製成,另規範其總氮量須達每100毫升0.8公克以上(黑豆醬油之總氮量達每100毫升0.5公克以上),且果糖酸含量不得超過0.1%;以酸或酵素水解含植物性蛋白質原料,未經發酵製成則為「水解」醬油,另倘再經發酵及熟成所製成則為「速成」醬油;「混合(調合) 」醬油指混合2種(含)以上醬油製成者。消費者可以由外包裝標示明確得知所購買的醬油資訊,依需要做選擇。該規定預定自108年1 月1日起施行,業者如未依規定完整標示或有標示不實情形,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令業者限期回收改正。

100%純釀造,就是天然好醬油?

100%純釀造,就是天然好醬油?#純釀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次的問題不是出在「純」這個字,因為醬油沒有翻譯上的問題,而是對於「釀造」方式在產品包裝上的標示、標章,造成消費者在認知上的混淆。我們將「製造」方式簡單化分為3種:1) 固態釀造/將整顆完整的黃豆或黑豆蒸煮後,加入麴菌靜置,經過約4到6個月「天然發酵」的製程,或稱「傳統釀造」。2) 一般釀造/使用榨過油後的「脫脂黃豆粉」(豆粕)加入麴菌來「天然發酵」,時間與固態釀造差不多,原料成本低,缺少黃豆的油脂風味與養分。3) 化學醬油/使用「鹽酸」來水解「脫脂黃豆粉」所製成的胺基酸液,約5到7天即可完成。酸化水解過程會產生「果糖酸」成分,就是化學醬油的證明;而鹽酸可能與殘存的三酸甘油酯形成致癌物質-「單氯丙二醇」,則是健康的疑慮了。胺基酸液味道嗆鼻,需要再添加化學調味劑、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等人工添加物,以調製符合大眾的口味。不能只看「標章」就認定是傳統釀造市面上有醬油的「百分百純釀造」標章,經過詢問專家後,發現此「標章」並不是由政府驗證,而是醬油業者依照國家標準來進行檢驗,容許「果糖酸」含量上限為0.1%,然而「果糖酸」不正是化學醬油的產物嗎?所以不能只看「標章」就認定是傳統釀造法,還要再檢查成分是否有「黃豆酸水解液」、「胺基酸液」,那就不會是傳統釀造的醬油。   另外,CNS國家標準雖有訂出醬油分成甲、乙、丙三個等級,但只以胺基酸濃度來區分,所以化學醬油也可以取得甲級標準;還有要注意的是,黃豆需要註明是「非基改豆」,醬油要以玻璃瓶裝保存,盡可能挑選沒有看不懂的化學原料成分。(本文摘自/知食-用消費改變世界/樂木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