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新陳代謝很重要,透過新陳代謝,我們將食物轉換成養分與能量,輸送到各個器官與組織,細胞因此能夠汰舊換新。德國科隆體育學院預防及復健運動治療研究所所長英格.弗洛伯斯(Ingo Froböse)於《新陳代謝,所有你必須知道的事》一書中,分享新陳代謝的相關知識,帶領讀者探索新陳代謝的奧妙。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體的新陳代謝很重要,透過新陳代謝,我們將食物轉換成養分與能量,輸送到各個器官與組織,細胞因此能夠汰舊換新。德國科隆體育學院預防及復健運動治療研究所所長英格.弗洛伯斯(Ingo Froböse)於《新陳代謝,所有你必須知道的事》一書中,分享新陳代謝的相關知識,帶領讀者探索新陳代謝的奧妙。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忌酒/所有的酒類都含有或多或少的酒精,而酒精在體內要由肝臟來解毒。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紊亂,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在肝臟內儲存葡萄糖,所以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差。糖尿病本身會引起糖尿病性肝病,酒精會加重肝臟病變,如脂肪肝等,嚴重時可導致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引發高血脂,加速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量飲酒還會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出現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症狀而對患者不利。此外,長期飲酒還可能導致腸道營養物質吸收障礙,造成相對的營養物質及維生素缺乏。因此,重症糖尿病會併發肝膽疾病、心血管併發症等,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的患者,絕對不宜飲酒。酒類含有許多熱量,每公克酒精能釋放出七大卡熱量,如果只忌澱粉而不忌酒,血中的含糖量同樣會急劇上升。還有更重要的,胰島素能增強酒精的毒性,如果患者服用或注射胰島素,將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中醫認為,糖尿病是陰虛燥熱所致,而酒乃純陽之品,古醫書《老老恒言》記載:「燒酒純陽,消灼真陰,當戒。」就是指飲酒會引起燥熱,傷害病體。2) 不要輕易服用中草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會嘗試服用中草藥來減緩病情,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隱藏著目前尚不為人所知的副作用。因為現在的科學研究並無法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或是確定它們可能產生什麼有害的副作用。醫生指出,不要輕易服用草藥,是因為即使由天然來源提煉和萃取的許多草藥,也可能造成患者不良的反應。雖然,對於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比較不會干擾日常生活的替代療法確實具有吸引力,但醫學界現在並不了解許多草藥的主要成分,以及它們可能有害的副作用。例如,一般認為葫蘆巴鹼可減緩人體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而降低血糖含量,但是它也會引起消化問題和出血,干擾抗凝血劑的作用,並且使孕婦提早產前陣痛。由於存在潛在的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試用任何草藥治療之前,都應與醫生商榷。3) 女性糖尿病患者懷孕時忌吃涮涮鍋/羊肉、牛肉、豬肉等肉類可說是火鍋的主角,但是生的肉片都可能含有弓形蟲的幼蟲或其他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吃火鍋時,習慣把鮮嫩的生肉片放到熱湯裡燙一下就撈起食用,這麼短的加熱時間根本不能殺死寄生蟲,吃下的寄生蟲會在腸道中穿過腸壁,隨血液擴散至全身。糖尿病孕婦受感染時多無明顯不適,僅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弓形蟲幼蟲可透過胎盤感染胎兒,嚴重的會發生流產、死胎或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而發生小頭、腦積水、無腦兒等畸形。本來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懷孕就已不容易,懷孕後又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忌吃涮涮鍋。4) 不宜吃西瓜/西瓜具有消暑止渴的功效,它既是水果,又是飲料,老少皆宜,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吃西瓜是不好的。因為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腺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量減少,所造成的一種身體代謝紊亂。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進食糖類食品以後,血糖會迅速升高,大量葡萄糖隨尿排出體外,帶出大量水分。西瓜含有大量果糖,在體內會變成葡萄糖,同樣會引起血糖增高,從而增加腎臟負擔,尿糖值增高,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忌吃西瓜。5) 不宜多吃鹽/對於糖尿病的保健,醫生通常會把限制飲食,特別是限制含糖分高的食品,作為重要的防治方法來指導患者。但是,對於限制鹽分的攝取則很少引起注意。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㩗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會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鹽。6) 不宜吃冷飲和冰品/因為冷飲和冰品中(例如:冰淇淋、雪糕等),含有較多的糖、奶、蛋等,如食用過多會使血糖驟然升高,不利於病情穩定。(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常在市面上看到「內含食物纖維」標示的食品,可是什麼是食物纖維呢?一說到纖維,大家都會想到植物的纖維,可是這裡所指的食物纖維,其實是指「無法被人體的消化酵素所消化的部份」。動物性的食品裡也含有食物纖維喔!水溶性食物纖維可抑制葡萄糖被腸胃吸收速度因為食物纖維無法被人體吸收,也沒什麼營養成分,所以一直以來都被人當作沒有用的東西。直到最近,食物纖維才被當作一種新的營養素,而重新受到重視。一般來說,食物纖維可分為水溶性食物纖維與不溶性食物纖維2大類。1) 水溶性食物纖維/水溶性食物纖維多半儲藏在植物的細胞之中,或是包含在植物所分泌的成分裡。代表性的水溶性食物纖維成分有,水果、蘿蔔等蔬菜裡含有的果膠(pectin),蒟蒻粉(已精製過的)裡的甘露聚糖(mannan),還有海藻裡的天然藻酸(alginic acid)等。水溶性食物纖維一進到胃裡,就會吸收水分形成黏稠的糊狀物,慢慢的由胃向腸子移動。因為移動緩慢,所以可以抑制葡萄糖被腸胃吸收的速度,血液裡的血糖值就不會快速的升高,同時還能減少膽固醇的產生,增加大腸裡的益生菌數量,調整腸內環境。食物纖維除了存在於天然的食物中以外,還有經由化學合成的,以及由食物萃取精練而來的功效更高、使用更方便的種類。例如,以葡萄糖為原料所製作而成的聚葡糖(polydextrose),多半做為食品添加物裡的增黏劑或是安定劑,用來加在冰淇淋、果醬、蕃茄醬、調味醬裡。2) 不溶性食物纖維/不溶性食物纖維,主要是形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無法溶解於水中。代表性的不溶性食物纖維成分有穀物、蔬菜裡含有的木質素(lignin)、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還有螃蟹、蝦子等甲殼類的甲殼裡,所含的幾丁質(chitin)、甲殼素(chitosan)等。一旦吃到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的食物,就必須要多嚼幾下,這樣不但能促使唾液分泌,更容易讓人產生飽足感。而且還能增加糞便量使糞便軟化,刺激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祕呢!( 本文摘自/逛超級市場學生物/世茂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什麼是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值?它的數值高低又如何判斷?GI 值主要是指食物吃進去後,血糖上升的數值,而葡萄糖是最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的成分。澱粉類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澱粉酵素分解,轉化成葡萄糖的小分子形態,被人體腸胃吸收,進而使血糖上升,血糖上升會促使胰臟釋出胰島素。關鍵點就在於胰島素接下來的作用。低GI 飲食 在質不在量打個比喻來說,胰島素像是體脂肪銀行的金庫鑰匙,大量的胰島素會將葡萄糖轉化成體脂肪,並定存在身體,促使體脂肪率漸漸飆高。當血糖快速被定存後,又會造成血糖下降,血糖一下降又開始感到飢餓,會更想大吃一頓?如此循環下,血脂肪濃度愈來愈高,形成了我常說的「食物三高口訣」─高GI、高吸收、高定存體脂肪。換句話說,採用低GI 飲食法就是多吃可活存的食物(低GI 食物),少吃會被定存的食物(高GI 食物)。正確的低GI 飲食,是在選擇食物的「質」,而非食物的「量」。維持體力 5觀念要注意要特別注意的是,食物的升糖指數會因不同的加工烹調方式、食材大小,以及生、熟度等等而有差異。因為攝取的熱量必須維持在人體所需食物總熱量的範圍內。因此,選對食物種類便很重要,也才能吃得好又吃得飽,真正達到體重管理、控制血糖血脂肪濃度及肥胖的效果。不管採用哪一種飲食法,都需要建立正確的體重管理觀念,我總是不厭其煩地,不斷地提醒個案:1) 體重管理成功絕非一蹴可幾。2) 要做好體重管理必須是全方位,非單一的方法就能達到目的。3) 用自己的生活去做體重管理,才會長久不復胖。4) GI 食材吃得對,規律用餐或定時少量多餐。5) 做體重管理要會判讀數據,不要隨便節食。5個觀念基本觀念都正確了,就算不配合運動,也能維持新陳代謝率不會快速下降,並能維持體力及有好氣色。(本文摘自/體重管理自己來,快樂享瘦一輩子/本事文化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腦細胞會利用葡萄糖轉換成能量,因為人體體內的葡萄糖存量並不多,雖然可以透過晚餐攝取,可是一到早上就會消耗殆盡,所以吃早餐之前人體血液裡所有的營養素含量是偏低的。• 吃早餐可以提高學習能力與工作效率 /早上餓肚子尤其會讓大腦活動產生問題,因為葡萄糖是大腦運作時所需要的能量來源,在前一天晚餐上攝取的葡萄糖在經過12個小時後會消耗殆盡,這時如果又沒有吃早餐,體內就沒有多餘的葡萄糖可以使用。一旦體內的血糖含量降低,身體就會覺得累而且容易發脾氣,集中力也會降低,整天得動腦筋的學生、坐辦公室的職場人要是不吃早餐,集中力和思考力都會大大降低,很容易影響在校的學習成績與工作成效。• 吃早餐有助於減重 /很多人為了減肥刻意不吃早餐,調節體重最好的方法其實是三餐照常吃,而且要吃的營養均衡,不吃早餐,會造成午餐和晚餐的暴食,變得容易嘴饞,動不動就想找東西吃,加上腸胃太久沒有食物進來,一旦吃進了東西腸胃就會本能的想要一次吸收完畢,因而造成腸胃的負擔。暴食會讓糖分的吸收量變多,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便會增加,連帶使得膽固醇濃度提高,其實早餐攝取的熱量大部分在白天活動的時候就會燃燒消耗掉,很少會轉換成體脂肪,吃早餐的好處還可以加速體內新陳代謝的進行,並且增加熱量的消耗量。• 吃早餐有助腸胃運動與改變便祕 /常便祕的形成是因為大腸裡沒有水分或者腸道蠕動異常造成的,吃飯與排便的不定時也是引起便祕的最大原因,為了使腸道的機能恢復正常,最好能夠每天定時吃早餐來解便祕,在固定的時間內讓食物吃下肚後,刺激腸道的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對改善便祕有很大的助益。• 吃早餐有助於預防成人疾病 /早上6點到10點這段時間是人體腎上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這時血壓會升高,血小板的的濃度也會變高,血小板的濃度一旦變高,血液就會變得比較黏,這時膽固醇會累積黏在血管壁上。要是沒吃早餐,這時血小板的濃度會標高,腦中風的機率相對就會提高,由於人體會透過飲食將膽汁裡的毒素排掉,早上空腹那麼毒素就會留在膽汁裡,罹患膽結石、大腸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早餐若能攝取纖維質,有助於將累積在膽汁或腸道裡的致癌物質排出去。(本文摘自/Slow Brunch!四季的早午餐/自由之丘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先生肱骨骨折,拔掉鋼板後出現橈神經損傷,手腕伸肌有典型垂手(drop hand)現象,手臂麻痛現象越嚴重,蔡先生長期有下背痛,合併麻痛感在右小腿外後側的症狀,小腿疼痛嚴重時走路一跛一跛,核磁共振顯示為中度脊椎盤突出,做復健拉腰數月無改善。5%葡萄糖水將周遭疤痕組織分離傳統的處理為做疤痕的復健按摩,做神經的滑動運動,若復原不佳則開刀做神經鬆解手術,接神經,或做肌腱轉移手術,在奇美醫院復健部總醫師蘇炯睿的建議下,陳先生接受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以5%葡萄糖水將橈神經與周遭的疤痕組織分離,疼痛的問題在第1次神經解套注射的1周後有明顯之改善。開刀位置 因周遭疤痕壓迫而腫大以蔡先生而言,因其麻痛的方式與常見之坐骨神經痛不同,其麻痛跳過臀部及大腿為非連續性,又發現其小腿之麻痛與背部之疤痕有關,懷疑為傳導痛,在超音波底下,可發現在背部的開刀位置,自表面往深層5、6公分處,都有細小神經,因周遭之疤痕壓迫而腫大。神經受損 可將血小板注射神經周遭若是因為關節不穩定導致筋膜失常,則需要做增生療法或自體血小板(PRP)注射於受損之韌帶(非關節內注射),若是有嚴重之關節內結構受損如半月板破損無法靠自體修復或注射修復,則需要接受開刀修補或切除部分無法再生的部位,若神經受損的過於嚴重,也可將自體血小板注射於神經周遭促進其再生。因此,神經解套要成功,仍要靠著張力平衡的重建(Biotensegrity),找出一開始張力失調的元凶,能增生的增生,不能的以開刀切除或重建,將身體的硬體矯正後再搭配軟體的矯正也就是復健運動矯正身體用力的方式,方能讓疼痛永久解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不能沒有燃料(就是葡萄糖),而且這種糖,必須隨時可以取得,為了確保細胞總是可以輕鬆的補充燃料,身體會保持血中隨時有充足的糖,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在吃,補充到身體剛好需要的糖分,這不會造成問題。餐與餐之間 血糖會降低但是我們的飲食習慣,並非這樣,人類通常1天只吃3頓,中間偶爾喝個飲料和點心,這表示剛吃飽時,人體有足夠的血糖,但是在餐與餐之間的休息時間,血糖會降低,尤其是晚餐後到第2天的早餐這段時間。多餘的能量 儲存特定細胞為了確保體內總是有足夠能量,身體會仔細調節血糖的濃度,將用餐時多餘的能量,儲存在特定的細胞,可惜的是,這並不是將這一餐X%的糖分,分給血液,Y%的糖分,分給儲存細胞這麼簡單。胰島素不足 無法阻止血糖上升你可能認為,糖沒有危險性,只要你開始吃東西,就有可能出毛病,如果身體無法將血醣儲存到細胞上,將會是個大毛病,有些人胰島素不足,或者根本沒有,所以無法阻止血糖上升到危險水平,我們稱這種為第1型糖尿病,這種型的患者,可以注射胰島素來代替身體不能製造的數量。內皮細胞失調 冠心症危險因動脈中多餘的糖和轉糖,會促進發炎、氧化壓力、血管的自體免疫功能失調、內皮細胞功能失調,還有其他問題,這代表高血糖,也是冠心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動脈不用等到糖尿病全面爆發,才會有問題,早在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前期,就會出毛病,等到診斷為糖尿病,享用單純降血糖藥物治療,為時已晚。(本文摘自/關於心臟病,醫生可能不會說的事:揭露冠心病真相,教你面對心臟代謝的革命性飲食計畫/博思智庫)
目前糖尿病的診斷須符合下列3項中的一項: 1.有2次空腹8小時後血糖大於126mg/dl;2.隨機血糖大於200mg/dl,合併有糖尿病症狀,如口乾、多喝、多尿等;3. 2次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血糖大於200mg/dl。糖尿病對我們有什麼威脅呢? 根據97年台灣地區10大死因調查顯示,糖尿病占第五位。而衛生署最新出爐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也顯示,糖尿病盛行率已達9.2%,幾乎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人罹病;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占28.5%,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 人罹患糖尿病。發病初期的症狀可能明顯包含有:多吃、多喝、多尿、疲勞、體重減輕傷口不易癒合。但是若持續血糖控制不良,則會產生各種慢性和急性的併發症。署立基隆醫院李瑞祥醫師表示:慢性併發症主要是由於長期的高血糖會對身體器官產生慢性的傷害如:糖尿病腎臟病變造成腎衰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成失明;心血管病變機率升高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糖尿病神經病變造成下肢麻木疼痛感;免疫力下降易得尿道感染、肺炎和敗血症。急性併發症則包含有:糖尿病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低血糖;乳酸中毒…等,這些都有生命危險。署立基隆醫院李瑞祥醫師也提到,已罹患糖尿病的治療包含下列三個重點:1. 飲食、運動及藥物三者間的互相配合。 2. 將空腹血糖控制於80-130mg/dl,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於180 mg/dl,糖化血色素控制於7以下,較為理想。 3. 使用血糖機定時檢測血糖,並定期追蹤血壓、血脂、血糖數值並回診。 而對於一般未罹患糖尿病的民眾,李瑞祥醫師也要提醒大家:1. 均衡的飲食飲食,其原則為少吃油炸食物及甜食,避免額外食用含澱粉高的點心,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 2. 規律的運動,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並依自己的體力選擇運動項目,以慢跑、散步、跳舞等有氧運動為主。 3. 體重的控制,將身體質量指數控制於理想範圍18~23.9。 4.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早睡、早起、不熬夜、戒菸、戒酒。不管是已罹患糖尿病或一般未罹患糖尿病的民眾,署立基隆醫院李瑞祥醫師都要提醒大家要定期做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