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歲婦女今年過年前忽然發現右手無力,密集復健、服藥仍無改善,還進行了昂貴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卻仍未見好轉,最後連右腳也跟著無力。求助無門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急診求助,院方安排腦部檢查竟發現顱內有浸潤性的腦瘤,週邊腦組織已出現水腫,腫瘤壓迫也造成腦壓上升,當時狀況並不樂觀。
一名55歲婦女今年過年前忽然發現右手無力,密集復健、服藥仍無改善,還進行了昂貴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卻仍未見好轉,最後連右腳也跟著無力。求助無門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急診求助,院方安排腦部檢查竟發現顱內有浸潤性的腦瘤,週邊腦組織已出現水腫,腫瘤壓迫也造成腦壓上升,當時狀況並不樂觀。
1名20多歲社會新鮮人,有天突發癲癇失去意識,緊急送到急診室處置,才被醫護團隊意外發現其右腦有腫瘤,隨即住院手術切除,儘管治療手術相當順利,並無留下明顯後遺症,但不幸的是,該名患者在7個月後發生復發。經過初步的判斷,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陷入昏迷,且存活期難以超過一年。所幸在醫療團隊的手術努力與術後基因檢測下,確認其癌細胞具有BRAF突變,適用於不定腫瘤類型治療(Tumor Agnostic Treatment)中的BRAF標靶藥物。在標靶藥物的支持下,癌細胞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康復,可以像一般民眾一樣上班、生活。 腦癌復發1年內死亡高達80% 不定腫瘤類型治療為癌友帶來存活的希望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表示,神經膠質細胞瘤施做手術相當困難,神經外科醫師須非常小心,得要在避免傷害到正常組織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去除腫瘤,因此常常難以全數清除癌細胞,患者復發率較高。然而,一旦癌症復發,雖然可能再次進行手術或是以標靶藥物治療,然而控制成效有限,約80%復發病患會在1年內死亡。 血液腫瘤科謝清昀醫師指出,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癌症治療已經邁入了全癌治療的不定腫瘤類型治療時代。癌症治療不再僅依靠腫瘤發生位置擬定治療計畫,更可透過基因檢測,幫助患者找出致病基因,同時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精準控制。也就意味著,同一款標靶藥物,有望同時使用在腦癌、黑色素瘤、肺癌等癌症上。我國目前可用於不定腫瘤類型治療的藥物,包含了:BRAF, RET與NTRK等抑制劑。對於藥物選擇較少的癌症患者而言,無疑是帶來了強大的治療武器,與疾病控制的希望。如同該名個案的故事,其正是透過BRAF標靶藥物,成功擺脫腦癌復發的死亡威脅。 掌握癌細胞特性基因檢測關鍵一步 充分與醫師討論合適檢查與治療方式 謝清昀醫師強調,啟動不定腫瘤類型治療前,必須完全掌握癌細胞特性,基因檢測是非常關鍵步驟,目前臨床有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螢光原位雜交、與次世代基因定序等多種方式,不同檢測方法能檢測基因數量各異。以次世代基因定序為例,一次就能檢測所有基因,能在最快時間內得知癌細胞異常基因,馬上擬定治療策略,選用合宜標靶藥物,然而並非所有基因檢測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臨床醫師都會與病人充分討論,考量疾病與經濟等現實條件,找出最合適的檢測方式,來應對未來癌症治療。 謝清昀醫師也說,醫生都希望能採用最先進與良好醫療,讓病患能夠獲得最好治療效果,各大醫學中心可以提供民眾高便利性基因檢測服務,就是希望能協助病人能及早找出癌細胞基因型別,趕緊制訂治療計畫打擊癌症,也希望病人在抗癌過程中,能與醫師良好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成功擊退病魔。
肺腺癌屬於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不同於鱗狀細胞癌,肺腺癌較好發於女性,且腫瘤擴大較慢,症狀不明顯,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一位58歲男性患者,因咳嗽帶有血絲,檢查出肺腺癌的同時也發現腦部腫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家郡表示,由於化療藥物難進入腦部,該患者接受一次性超高劑量的標靶光子刀治療後,腦部腫瘤消失,讓患者更安心持續治療肺腺癌。 但這位患者連續咳嗽三週,呼吸過喘又咳出血絲,檢查出在左肺上葉有一顆約4.6公分的肺腺癌,再以腦部核磁共振發現在右腦頂葉有一顆約0.4公分的腦瘤,極可能是肺腺癌的轉移,雖然該患者沒有出現腦瘤的症狀,行動自如,在醫療團隊的評估後,採取兵分兩路擊殺癌細胞。 梁家郡醫師表示,腦腫瘤除開刀外,為避免10到15次全腦放射的可能後遺症,而化療藥劑又不容易由血管進入腦部,因此利用精準的三度空間立體定位鎖定才0.4公分的腫瘤部位,做一次性超高劑量的標靶光子刀放射治療,是目前很好的治療選項。該患者於去年11月接受這樣的標靶光子刀治療後,於今年3月間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其腫瘤已消失不見,目前該患者已再接受肺腺癌的化療和免疫療法,他的肺腺癌已由原來的4.6公分縮小為2.8公分,顯示這樣的治療獲得效果。 梁家郡醫師表示指出,這種超高劑量標靶光子刀放射治療,最適合小於3公分、少於3顆的原發或轉移性腦腫瘤、聽神經瘤、腦膜瘤、良性動靜脈畸形、腦下垂體瘤。尤其是有乳癌和肺癌症病史的民眾,特別要注意轉移性的腦瘤,發現自己有頭暈頭痛、想吐、肢體無力等症狀,最好能進一步做腦部影像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輕人耳鳴,當心未來腦瘤易上身!臺灣團隊以臺灣健保資料庫分析,追蹤12年後發現,年輕耳鳴患者未來罹患良性腦瘤的機會,是沒有耳鳴族群的1.65倍,罹患惡性腫瘤的機會則是1.66倍。研究發現 耳鳴患者罹惡性腦瘤率增1.66倍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黃俊豪表示,許多耳鳴的民眾最怕腦子裡長腦瘤,為了探討耳鳴者得腦瘤的比例是否真的較高,與神經外科主任陳金城副院長、研究員辜美安共同研究。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針對20至50歲的年輕人與中年人,選取15819位耳鳴患者,4倍沒有耳鳴的人數對照組63276人,並校正年齡、性別、11種慢性疾病等因子後,從2000年追蹤到2012年,發現這些耳鳴患者,未來產生良性腦瘤的機會,是沒有耳鳴這群人的1.65倍,罹患惡性腦瘤的機會則增加1.66倍。耳鳴雖是腦瘤危險因子之一 但發生率並不太高黃俊豪主任說明,50歲以上的成年人,因聽力退化造成耳鳴很常見,跟腦瘤關係比較低,但是年輕人鮮少聽力退化,一旦發生耳鳴,要小心可能是腦瘤早期徵兆。研究發現,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身體缺氧等情況,會增加惡性腦癌機率,也有其他研究者報告指出,頭部外傷、癲癇、抽煙、喝酒、常聽手機、電磁波等,也會增加腦癌機會。本次研究發現,耳鳴也是腦瘤的危險因子之一,雖然如此,民眾不用過度恐慌,因為腦瘤的發生率不太高。根據黃俊豪主任的研究顯示,2001年至2012年期間,臺灣地區大於20歲的民眾,聽神經瘤的年發生率大約是每10萬人約2.66人得病,換算全國2300萬人,一年約有611名新發個案,女性發生率比男性稍高。耳鳴超過1週 最好就醫檢查耳鳴是一個複雜的疾病,症狀非常多樣化,需透過詳細問診,加上一些耳科、聽力學、平衡功能、影像學等檢查,醫師才能找到病患耳鳴的確切病因,並給予適當治療。黃俊豪主任提醒,有耳鳴的民眾不必太過恐慌,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耳鳴聲,若是超過1周以上沒好,最好到醫院仔細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另外,針對慢性神經性耳鳴,可考慮進行整合性的耳鳴舒緩治療,約近7成耳鳴病患明顯感覺耳鳴困擾大幅下降。呼籲民眾發生耳鳴時,不要聽信誇大不實的治療,以免受騙上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食藥署調查指出,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早已超過3億顆,且不當使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依賴感、注意力不集中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某些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服用前要三思。BZD類安眠藥 恐增41%胰臟癌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李友專等人,利用健保署過去15年的百萬人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將長期使用BZD類安眠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結果發現,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機率,且風險最高前三名依序為98%腦癌、59%食道癌,以及41%的胰臟癌。至於為什麼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助長近一倍的罹患腦癌風險?研究人員表示,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面有關,因為GABA接受器大多分佈於腦部的神經細胞上。國人常用的贊安諾錠 致癌風險高但並不是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李友專表示,經過分析發現,BZD類安眠藥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舉例來說,像是國人用量較大的贊安諾錠(Alprazolam)、悠樂丁錠(Lorazepam)皆屬於高風險的BZD類安眠藥,而煩寧(Diazepam)與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等則屬於較低風險藥品。現代人吃安眠藥 不僅用量大且時間也長現代人除了三高及慢性疾病等問題外,也愈來愈多人有失眠、睡眠品質差等困擾,相對地,安眠藥使用情形也愈趨頻繁,不僅使用量大,服用時間也拉長,但過去在藥品毒性的研究上,多以明確的病癥為指標,較少考量「時間因素」及「慢性使用的癌症風險」。因此,該研究將使用藥品的時間性納入考量,並歸納其影響結果,對於未來需要開立長期安眠藥處方給予病人的醫師,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Medicine》期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罹患惡性腦瘤者達595人,其中256人為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約占惡性腦瘤中四成。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具高度侵犯性,通常惡化快速且多會復發,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更不到10%。現有治療選擇十分有限,一向被醫界視為最難治療的惡性腫瘤之一。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理事馬辛一醫師表示,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可分為原發與次發性,原發性好發年齡為50至60多歲,次發性則是20至30多歲,這些仍為壯年的患者常因腫瘤壓迫或腦水腫導致腦壓升高,而喪失溝通或行動能力。曾漢民理事長表示,腦部是人體血管最多的部位,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的腫瘤組織更可見到血管增生狀況,阻止血管增生作用,則可抑制腫瘤成長,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因為具正常化血管與改善血管滲透性,能使血液液體滲透減少,所以血管外組織間隙壓力下降,進而降低腦壓與腦水腫。患者可減少或停止類固醇藥物治療,改善行動能力,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是目前治療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藥物中唯一能夠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的藥物。而健保局於今年五月一日通過於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復發時,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之健保給付,以六十公斤的體重來計算,每月可幫助患者節省十二萬多的醫藥費,可說是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患者與家屬的新福音,但是每十二週需重新評估,無客觀證據顯示病情惡化,才能繼續使用。馬辛一醫師表示,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持續發生,應至醫院神經內外科就診,請專科醫師進行診斷,可接受影像學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或磁振攝影等方式,若發現腫瘤才能早期確診類型與期別,及早接受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曾在5月底宣佈,使用手機可能增加罹患腦癌的風險,讓許多家長擔憂長期使用手機是否會對小孩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明確表示14歲以下小朋友,建議禁用手機,但日前瑞士針對7~19歲兒童所做的最新研究,推翻了手機致癌的說法,發現手機用量和罹患腦癌之間並無顯著關連,風險更是微乎其微,排除了擔心兒童的頭部較小,電磁波可能會更深入腦部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