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

以零食當獎勵!影響孩子健康降學習力

以零食當獎勵!影響孩子健康降學習力#獎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家長與老師會以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高油糖鹽食品等不夠健康食物,給孩子當成是獎勵或者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師長誤以為不夠健康食品的壞處只有增加蛀牙、發胖的機率,但其實還易造成長不高、增加過動、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之風險、甚至容易成癮,此外還會影響孩子學習力及行為動機!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荷蘭2009年一項針對父母餵養方式的研究指出,父母以食物當作給孩子的獎勵、或以食物解決孩子哭鬧行為,都會顯著增加孩子零食攝取量。建議師長,別將提供不夠健康食品當作獎勵孩子的方法,易讓孩子覺得「這些食物沒這麼不健康吧」外,還可能減弱孩子對行為主動性。董氏基金會之前調查亦發現,當孩子家中有習慣放含糖飲料時,飲料攝取量為家中沒放的2倍,而當同時有含糖飲料和白開水可以選擇時,僅兩成孩子會選擇白開水。許惠玉提醒師長,應減少環境中出現不夠健康食物的機率,當孩子看不到自然就不會想吃(喝),即使想吃也會因不能馬上吃到、可獲時間被延遲,自然就會減少攝取。許惠玉分享,2016年《Medicine》期刊韓國首爾大學附設醫院一項研究指出,孩子飲食越好,學習力越佳。該研究分析359,264名12-18歲兒童與青少年飲食與學業表現,結果發現:有規律吃早餐、攝取水果、蔬菜、乳品者,有顯著高學業表現;反之,攝取糖飲、泡麵、速食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負相關。四不宣言:不提供、不獎勵、不販售、不出現不夠健康食品學校是除家庭外,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包括食育最重要的場域,因此董氏基金會邀請學校連署「健康校園四不宣言」,以宣誓表達校園不提供、不獎勵、不販售、不出現不夠健康食品的決心: 本校規範食品業者、師長、行政人員和家長委員不能在校園內以獎勵、贈送或慰勞、販賣的方式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高油糖鹽食品(以下簡稱為「不夠健康食物」)給學生。 本校校園內合作社、販賣機不能販賣「不夠健康食物」。 禁止學校周邊食品業者外送「不夠健康食物」到校園內供學生攝食。

別拿零食當獎勵!恐讓胖童長大仍過重

別拿零食當獎勵!恐讓胖童長大仍過重#獎勵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朋友最愛吃兒童餐拿玩具,然而隨著今年開始,不符合標準之兒童餐不得附贈或加購玩具,國健署也表示,家長及老師們若經常以不健康飲食作為孩童表現好的獎勵,恐讓獎賞成為危害小朋友健康的兇手。食品不符規定 不得加贈玩具促銷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之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於105年1月1日正式上路,依規定零食、糖果、飲料、冰品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的食品中,脂肪、飽和脂肪、鈉及額外添加糖含量超出該辦法規定標準,則限制其針對兒童廣告和促銷方式,包括不得對兒童以贈送、加購玩具,或用玩具為獎勵等方式為促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不健康飲食是非傳染病的風險因素,而不健康飲食的風險是從小就開始的,為減少非傳染病風險,兒童應保持健康的體位,並減少飽和脂肪、糖和鹽的攝取。別讓孩童誤把鼓勵和零食作連結邱署長表示,小朋友表現好,老師、家長若以不健康飲食,如高熱量、高油脂之速食或含糖飲料及糖果獎勵兒童,會讓兒童將不健康飲食與「歡樂」和「鼓勵」形成聯結;然而,孩子尚無獨立判斷的能力,無從理解這些獎賞或歡樂竟然有害健康。特別是肥胖兒童有1/2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未來都是糖尿病、高血壓、痛風、骨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而糖攝取過量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亦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父母,培養孩童正確飲食習慣需家長以身作則,強化自身的健康認知與態度,進而提供孩童健康的成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讓健康的生活習慣成自然。帶小朋友去大自然、博物館,或以文具、圖畫書本等做為獎勵孩童的方式,別拿不健康食物當獎賞,避免購買糖果、甜食或速食慶生,讓孩童健康飲食之知能到習慣能從小就建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