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減輕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體重減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班用電腦,下班看ipad部時還要滑手機,和好友即時通訊,長期下來,竟然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而且有明顯的紅腫、充血、乾澀和疼痛症狀,後來,經過診斷才知道肝臟發炎症狀。眼睛痠澀、指甲黯淡 恐有肝病從眼睛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肝病,肝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因此若有肝血不足、肝經風熱情況就可能會造成眼睛痠澀、指甲黯淡的現象,就是要提醒我們─小心肝已經在發脾氣了!血氣不暢 心悸、頭暈目眩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進湊忙錄的生活經常讓人喘不過氣,老是想東想西,夜不成眠,目不思飯,肝腎不免出毛病,若是肝功能原本就不佳,疏泄不及致使身體內蘊濕邪,血氣不暢的結果,當就會老覺得心悸、頭暈目眩。肝血虧虛 偏頭疼、神經衰弱夜理常被噩夢擾眠,常常無故驚醒,長期下來,身體虛弱,眼眶也出現了熊貓狀,由於肝血虧虛,導致心悸、偏頭疼、神經衰弱等現象,一連串的身體不適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氣血不足,肝脾失調,如果得不到適當的疏緩調節,恐會加重症狀。嘔吐發熱、消瘦黃疸、體重直直落肝鬱導致氣滯,當感到疲勞、食欲降低,你的肝可能已經生病了,長期處於高度緊張,飲食無度的情況下,消化功能變差,肝火熾盛,濕熱和氣滯同時會降低排泄機能,因而導致吃少卻體胖,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有些肝病患者會嘔吐發熱,消瘦黃疸,呈現體重直直落。黃瓜、蓮子 清肝、降燥,除濕熱也有一些即使吃的少,體重卻沒有減輕,反而加重正是因為體內熱毒集聚,此時,單就護肝之外,更要留意恢復消化和排泄功能,夏日燥熱氣候,選用良性食材,像是黃瓜、蓮子等,可清肝、降燥,除濕熱,當身體不再上火,食慾自然回來了,特別要說明,搭配散熱祛濕的食養,更能維持體重的平衡,可說一舉兩得。(本文摘自/肝膽排毒不吃藥:100道保肝壯膽安心食療/博思智庫)

厭食、體重減輕 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

厭食、體重減輕 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體重減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病患的營養息息相關,治療過程中,倘若營養不良,化療與標靶用藥的劑量就必須下降甚至停藥,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80%癌症病患有營養失調問題,甚至高達40%癌症病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醫師表示,當出現體重急遽減輕、厭食、虛弱等情形,就應尋求營養師協助,避免進入治療的惡性循環。8成癌患營養不良 恐加重化療副作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王輝明醫師表示,癌症患者進行化療或放療時,經常伴隨著令人難以忍受的噁心、嘔吐與食慾不振等副作用,若病患有營養不良問題,常使副作用加劇,甚至因為無法忍受而必須停藥,影響後續治療。隨著病情持續惡化,病患恐出現厭食、虛弱、貧血、肌肉耗損及體重快速減輕等惡病質症狀,若沒有適當補充營養,營養低下的情況下就必須調整藥物劑量,治療效果相對也會降低,惡性循環之下,治療也會逐漸走向無效醫療,患者恐面臨死亡危機。王輝明醫師表示,約有8成以上消化道癌症、胰臟癌患者會出現惡病質,肺腺癌患者也有高達6成有惡病質症狀產生。癌男補充百萬營養品 仍暴瘦12公斤65歲的張先生五年前因為大量血便確診大腸癌四期,期間經歷3次轉移與3次手術,起初為了接受治療,他吃東西毫不忌口,且經由朋友介紹購買營養品補充營養,幾乎吃掉百萬元,就為了希望治療可以繼續下去,直到去年回診發現腫瘤又回來作怪,且治療後還出現嘔吐、嚴重吐血等症狀,讓他的體重一口氣下降12公斤,瘦到連坐椅子都如坐針氈,十分痛苦。這樣的經驗,讓張先生瞭解正規治療的重要性,聽從營養師與醫師的指示,目前他正等待體力充足,繼續對抗癌症治療。台灣大學附設醫院鄭金寶營養師表示,癌症病友應掌握多樣化的飲食原則,任何食物都不應該過多或過少,若有營養層面問題,更應該請教專業的營養師,量身訂做適合自己的菜單,才能營造營養、健康雙贏的局面。

胸悶、體重減輕要當心 恐是肺癌警訊

胸悶、體重減輕要當心 恐是肺癌警訊#體重減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肺癌是國人罹癌的頭好號殺手,雖然發生率排名第三,但死亡率卻高居於惡性腫瘤之冠,對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暨胸腔科柯政昌醫師表示,根據院內統計分析發現,一年有高達129人為新診斷的肺癌病人,最年輕的病人只有28歲,最年長的病人為89歲。而在所有肺癌患者中,腺癌病例約占所有的7成是最常見的肺癌,且不少病患多為無吸菸女性,但醫師提醒民眾,吸菸仍是肺癌的高度危險因子,曾有研究指出,除了亞洲人基因的特殊性,低劑量的致癌物如焦油濃度較低的菸品、二手菸或空氣污染,會滲透至肺臟末梢處,進而提高罹患肺腺癌風險。肺癌初期無症狀  8成民眾發現已晚期肺癌初期無症狀,當患者出現咳嗽、胸悶、胸痛、呼吸會喘、體重減輕、疲勞、骨頭疼痛等症狀時,80%已是肺癌第3、4期,無法開刀治療,多以化療與標靶治療為主,放射療法為輔,平均存活約8個月。柯政昌醫師指出,肺腺癌的病人必須接受腫瘤的基因檢測,再依結果來選擇個人化的治療方法,才能提高2、3倍的存活率,根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過去的統計分析發現,肺腺癌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檢測結果為53%有基因突變,也就是對標靶治療會有效果;其餘47%則沒有突變,必須以化療為主來治療,才會有效,以現在的治療方法,即使是第4期的肺腺癌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已經可以達到2~3年。每年定期接受肺部篩檢 有助於確保健康最後,醫師提醒民眾,若是屬於高危險群並且未定期篩檢肺部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肺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肺部篩檢,不僅可確保健康,更能降低國人肺癌死亡率。

錐心刺骨的痛!竟是罹患腎臟癌

錐心刺骨的痛!竟是罹患腎臟癌#體重減輕

67歲的陳先生最近幾個月因為食慾不振、容易疲倦及不明原因的腰痠背痛,先後到桃園某教學醫院自費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檢查結果被告知正常無問題,並預約回該院的腸胃科進行追蹤治療。該院腸胃科僅以一般胃炎處理,並開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沒有再為陳先生安排深入檢查。後來發現,陳先生意罹患腎臟癌!(圖:電腦斷層掃描)陳先生也曾求助中醫推拿治療,但腰痠背痛的狀況仍然持續。因為疼痛難耐,陳先生被家人送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室,急診科醫師診視後,照會骨科醫師前往診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先幫陳先生安排X光攝影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骨頭並無明顯異常,但由於他第一眼見到病患陳先生時,直覺病患非常虛弱,再詳細詢問病史得知,陳先生最近幾個月持續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不明原因腰痠背痛,而且疼痛是錐心刺骨,疼痛難耐。當下郭忠和直覺,病患可能是因惡性腫瘤導致食慾不振,並且惡性腫瘤骨骼轉移,導致錐心刺骨、疼痛難耐,於是安排病患住院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病患係罹患腎臟惡性腫瘤及全身多處骨骼轉移癌。醫師提醒民眾,若是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無法忍受的腰痠背痛,可能是惡性腫瘤合併骨骼轉移的徵兆,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

胃部切除後恐面對 傾倒症候群是啥?

胃部切除後恐面對 傾倒症候群是啥?#體重減輕

胃癌對國人健康威脅日益加大,阮綜合醫院消化外科曾譯諏醫師說,胃癌是因為胃的黏膜細胞不正常繁殖與增生所形成的。起初只是胃壁稍為增厚,但相對整個胃而言,很難產生警訊,以致胃癌在初期沒有顯著的症狀和特異性,極容易被忽略掉,臨床出現症狀期間可能達20個月以上。(圖:胃癌手術之後的切片,翻攝自維基百科)常見的症狀是消化不良,肚子不大舒服或是上腹疼痛,輕微的噁心、反胃、胃灼熱感、腹脹、打嗝、胃口不好、全身倦怠或者是下痢等,和消化性潰瘍相似,若是症狀持續兩星期以上就應該做進一步的檢查,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是最直接且普遍的方法。曾譯諏醫師表示,手術仍是目前對胃癌最有效,並且達到根治的唯一方法。外科醫生視情況切除部分的胃,或切除全部的胃,以及胃附近一些組織。早期的診斷並儘早接受手術,可得到較好的預後。但接受胃部切除手術後可能須面對不同的問題:  1.體重減輕:在手術後初期可能會有暫時性消化不良的問題,必須改變飲食習慣。剛開始宜從液體食物開始,再來是軟軟的食物,最後才是正常的固體食物,高蛋白、低脂防的食物,並採取水量多餐,以減輕胃部負擔。2.傾倒症候群:主要是因為食物和液體太快進入小腸,而使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腸內迅速被消化、吸收,使血醣呈現過度增高,促使胰島素分泌過量,因而發生反應性低血醣情形。因此在術後初期應需嚴格限制甜食,再慢慢增加醣類的攝取。3.腹瀉:部分胃切除病人會出現腹瀉,這是因為神經性損傷,尤其是迷走神經主枝切除者,發生率較高。儘量不要進食含乳醣食物,症狀會隨著時間改善。4.貧血:因在胃切除後,鐵質、維生素B 12和葉酸會有吸收不良的情形,而容易出現貧血的現象。建議多攝取含鐵質的食物,如:瘦肉、貝類、全穀類及綠色蔬菜等來補充身體所欠缺的養分。曾譯諏醫師指出,雖然胃癌的死亡率在台灣有逐年下降趨勢,但依舊是一個嚴重的疾病。以五年存活率來看,早期胃癌可高達90%以上。所以,若能早期接受手術治療,恢復原本的生活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雖然在手術後,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會改變不少,但若能在飲食上加以調適配合,也一樣可以吃出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