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療法

罹患「這種乳癌」高復發風險怎麼辦?醫揭術後「1+1」能救命

罹患「這種乳癌」高復發風險怎麼辦?醫揭術後「1+1」能救命#荷爾蒙療法

33歲的陳小姐,7年前在洗澡時摸到乳房有腫塊,不適感及疼痛隨著時間越來越明顯,就醫後,年紀輕輕的她確診為荷爾蒙陽性型乳癌,且屬於高度復發風險族群。突如其來的噩耗打亂原本安穩的生活,孩子也被迫停學,年紀尚輕的她深怕治療後若復發,無法陪伴小孩成長,焦慮到無法入眠!所幸在接受新型術後輔助性治療後,目前已超過5年未復發,讓她能安心陪伴孩子成長,邁向治癒目標,找回幸福生活。

降低乳癌轉移、復發!荷爾蒙新療法

降低乳癌轉移、復發!荷爾蒙新療法#荷爾蒙療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104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每年新診斷案例破1萬2000名,好發年齡位於40-69歲間;醫師提醒,我國年輕乳癌患者逐年增加,建議女性應提早關注自我健康。乳癌確診先分型再治療 治療成效不打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沈陳石銘教授指出,早期乳癌在手術切除病灶後,通常會再視須要搭配後續輔助性治療以預防復發,現今提倡個人化治療,治療時建議依病理診斷區分患者類型,包括HER2陽性、管腔A型、管腔B型及三陰性,唯有針對患者情況做最適合的治療方針,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沈陳石銘教授分享,一名30多歲的張小姐(化名)在觸診時發現乳房有硬塊,雖確診為乳癌,所幸發現的早,順利透過手術先將腫瘤清除。此外,考量到張小姐有家族病史且年紀較輕,屬於相對復發高危險族群,透過術後檢體偵測了解其病理分型,讓後續治療更為精準有效。降低乳癌復發 阻斷荷爾蒙增生是趨勢沈陳石銘教授補充說明,我國荷爾蒙陽性患者(管腔A/B型)比例近7成,若透過抗荷爾蒙療法阻斷體內雌激素荷爾蒙的作用,進而抑制荷爾蒙陽性癌細胞增生,將有效降低癌細胞轉移或復發,加上其副作用相較於化療藥物低,不僅提高患者治療的遵從性,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更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停經針+口服抗荷爾蒙藥物 斷絕荷爾蒙更徹底臨床上,常有許多年輕乳癌病人,面臨未來生育問題,沈陳石銘教授則建議,可考慮選擇停經針搭配口服抗荷爾蒙藥物的雙抗荷爾蒙療法,暫時阻斷荷爾蒙的生成及作用,除了可抑制乳癌細胞的生成,且停藥後卵巢功能相對較易恢復,對於患者來說,未來成功受孕機會可能較高,進而提升治療意願。上述案例張小姐術後便透過雙抗荷爾蒙治療,不僅療效加乘,也保護卵巢功能,目前病情控制十分良好。遵從醫囑保療效 定期篩檢保健康現今乳癌治療已愈趨成熟,沈陳石銘教授呼籲患者配合醫療團隊的規劃與治療,保持正面心態,通常多能有效治療與控制疾病。另外,沈陳石銘教授更提醒,成年女性應定期進行理學檢查及超音波篩檢;35歲以後可以考慮加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變,有效治療和控制乳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使用荷爾蒙療法 恐增4成卵巢癌風險

研究:使用荷爾蒙療法 恐增4成卵巢癌風險#荷爾蒙療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根據統計指出,我國婦女每年新增卵巢癌的病例,僅次於乳癌,主要是因為它早期症狀不明顯,且又不向子宮頸癌,可藉由抹片檢查來發現,所以,每當女性被確診時,往往都已錯失了黃金治療期,因此,它又被封為沉默的殺手,然而,日前在英國又有項研究指出,用來舒緩更年期婦女症狀的荷爾蒙補充療法(HRI),就算只是短期使用,也會增加提高約四成的染巢癌風險。服用至少5年者 罹患風險更大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牛津大學,針對52份已發表的研究進行分析,而對象涵蓋於美國、歐洲與澳洲近2.1萬卵巢癌患者,結果發現,接受接受荷爾蒙療法的的女性,罹患卵巢癌風險將比起一般人高出40%,換句話說,就是每1000人,就會多出一人罹患卵巢癌,然而每1700人,就會有多一人死於卵巢癌。不過,隨著停藥時間越久,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也會逐漸下降,只是,對於服用至少5年的婦女來說,,10年內罹患的風險仍比一般婦女高,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刺胳針期刊》。

丹麥研究證實:荷爾蒙療法降心臟風險

丹麥研究證實:荷爾蒙療法降心臟風險#荷爾蒙療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2002年7月美國國家衛生院公布一項婦女健康促進計劃(WHI)的初步結果,關於停經後婦女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可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乳癌,但會降低大腸癌、及骨折的風險,讓全世界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治療產生疑慮,因此接受接受治療的人數銳減。近來有國外研究臨床試驗,結果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婦女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使用者低。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在經過10年有關WHI結果的追蹤分析,再加上世界其他臨床專家的研究,卻得出不同的結果。英國醫學雜誌(BMJ)在今年(2012年)10月,發表一篇在丹麥進行長達16年的臨床試驗,試驗期間每位婦女治療10年,後續追蹤6年,結果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婦女心肌梗塞、心衰竭發生或死亡的風險比沒有使用者低。周輝政說,由於丹麥這項研究中,許多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婦女,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以及他收治的一名患者已接受了10年賀爾蒙療法,效果都比沒接受治療來得好,因此,對於荷爾蒙療法以確定其安全性,更會推薦自己的家人也接受荷爾蒙療法,要預防荷爾蒙流失應該及早做骨質、血壓、運動及飲食的規劃。醫師也共同呼籲,婦女若出現更年期症狀,或有骨質流失疑慮者,多會考慮服用保健食品來改善狀況,若自行評估食用,恐怕容易引發內分泌失調,其實應該使用荷爾蒙療法,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圖/記者杜宇喬攝)

更年期困擾 可採取低劑量荷爾蒙療法

更年期困擾 可採取低劑量荷爾蒙療法#荷爾蒙療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54歲的陳媽媽,自從進入更年期後,一直有熱潮紅、心悸等症狀,一陣一陣的燥熱像發燒一樣,晚上也無法入睡,更因為睡不飽而造成心情不好,白天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亂發脾氣,心煩意亂,到了晚上又更睡不著,陷入惡性循環,這種狀況讓陳媽媽直呼:「受不了,很想去撞牆!」醫師表示,透過低劑量荷爾蒙療法,補充荷爾蒙,能使更年期症狀大幅降低,提升生活品質。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解釋,低劑量荷爾蒙療法就是較一般荷爾蒙療法劑量少一半, 一般若擔心荷爾蒙療法不適合自己,可以先嘗試低劑量荷爾蒙療法,也是不錯的選擇,並減緩骨質和膠原蛋白的流失。也可以避免尋求非專業的途徑,不但花錢,沒有得到治療的效果,可能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一般女性約45~55歲進入更年期,由於女性荷爾蒙快速減少,容易有熱潮紅、心悸、全身痠痛、情緒不穩,甚至有人會發胖、陰道乾燥、失眠等症狀,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拜現代醫學之賜,女性的平均壽命已達80歲以上,女性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歲月在更年期中度過。因此更年期生活品質的維繫已成為全世界婦女健康研究最重要的課題。」陳芳萍也指出,可以透過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改善更年期症狀,尤其是經皮膚吸收的雌激素,可降低中風、靜脈栓塞、膽囊疾病的危險性,剛開始使用可能會有乳房脹痛等不適應的現象,但等待療法適應之後,是利大於弊,目前是治療更年期症候群和促進生活品質最有效的方法,但使用時應評估個人的狀況與風險因子,包括:家族史、肥胖、缺乏運動、過度飲酒等,讓更年期症狀別再困擾妳與家人。(圖/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提供)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的致癌真相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的致癌真相#荷爾蒙療法

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是現代醫療針對更年期障礙女性,經常提供之治療趨勢,此種既可緩解血管舒縮、陰道萎縮,又可減緩抑鬱、預防骨質疏鬆、保護子宮內膜的有效療法,會不會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乳癌?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梁華英醫師表示,雌激素確實可能在某些女性身上造成噁心、水腫、乳房脹痛等副作用,但通常在短暫時刻就會自行消失。目前的醫學研究顯示,荷爾蒙療法在四至五年內並無明顯增加乳癌之機率;使用四至五年以上患者,罹患乳癌機率則有微幅增加。臨床研究指出,雌激素並不會使正常乳房細胞轉化為乳癌細胞。但是,乳癌有高危險群,如有乳癌家族病史者、早來經(小於十二歲)、晚停經(晚於五十五歲)、停經後體胖、抽菸者、酗酒者。針對罹患乳癌的疑慮,梁華英的因應之道是,除非患者每年確實檢查乳房及抹片,才能為病人進行荷爾蒙療法。梁華英呼籲,婦女每月一次做乳房自我檢查,以及每年定期接受醫師診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乳癌的痊癒率其實相當高。至於坊間各式廣告大力促銷之植物性荷爾蒙(如大豆異黃酮、石榴粹取激素等),真能改善更年期障礙嗎?梁華英的回答是,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及我國衛生署,均將植物性荷爾蒙歸類為營養補充品,此類食品對更年期的療效,目前仍無足夠臨床證據予以證明;至於長期服用到底是否安全,仍屬未知,梁華英不建議以植物性荷爾蒙取代低劑量荷爾蒙療法。荷爾蒙之於女性,影響所及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層面。對於腦部神經元之傳導深具效能的女性荷爾蒙,因更年期而大量下降,致使神經元之間的訊息傳遞發生滯礙,婦女除了記憶力減退,更有憂鬱易怒等情緒表現。梁華英呼籲,患者家屬應對更年期婦女多加體恤關懷,更提醒更年期婦女切勿孤軍奮鬥,要善用醫護、家人、教會、社團等資源,讓辛勞了一生的自己平安度過幽谷。(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9年六月號第64~67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女人迎接更年期 儲存骨本為優先

女人迎接更年期 儲存骨本為優先#荷爾蒙療法

更年期,意即女性卵巢由「正常」逐漸「不具功能」、「有月經」漸漸「無月經」的生理與心理之轉折期。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是現代醫療針對更年期障礙女性,經常提供之治療趨勢;針對罹患乳癌的疑慮,除非患者每年確實檢查乳房及抹片,才能為病人進行荷爾蒙療法。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梁華英醫師,針對今次主題「女性更年期」,首先解說何謂更年期。■ 妳,更年期了嗎?婦女停經前後的過度期(約四十五至五十五歲之間),謂之更年期,意即女性卵巢由「正常」逐漸「不具功能」、「有月經」漸漸「無月經」的生理與心理之轉折期。梁華英表示,80%女性面臨更年期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而每位女性的症狀輕重及不適期之長短各有不同。症狀輕微者不須就醫治療,也能安然度過;症狀嚴重者,務必就診,以便在醫師協助下安度幽谷。少數婦女的更年期症候發生於四十歲之前,梁華英呼籲,面臨此種異常症狀之婦女,應盡快就醫治療。更年期症候群有哪些?梁華英提供以下自我檢測要點:1. 突然感到發熱,自臉部及頸部、胸部,然後盜汗。2. 伴有心悸、胸悶、暈眩等偶發或持續症狀。3. 情緒不定、易怒、焦躁多慮、神經衰弱敏感、好哭、抑鬱。4. 失眠、倦怠感。5. 皮膚的皺紋增多,乾燥、搔癢、色素沉澱。6. 毛髮乾枯、脫落、變白,陰毛減少。7. 頻尿、尿急、易患尿路感染。8. 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9. 性慾減低、性交困難。10 .乳房萎縮、鬆軟、下垂,乳暈轉淡。11. 月經失調,直至停經為止。12. 陰道乾燥、疼痛或外陰搔癢。以上種種令熟齡女性心生恐懼,又令更年期婦女心有戚戚焉的各式症候,除了了解、坦然面對,有無其他因應之道?梁華英醫師針對更年期好發的骨質疏鬆問題,提出解說與建議。■  儲存骨本一般而言,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即隨著年紀增加,三十至三十五歲是骨質增生的高峰期,三十五歲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更因卵巢功能退化,導致雌激素不足,進而促使骨質加速流失。原本健康緻密的骨骼一旦流失骨質,呈現的是中空、疏鬆、縫隙增多等狀況,以上症候謂之「骨質疏鬆症」。梁華英表示,骨質疏鬆症沒有什麼症狀,多數患者都是跌倒骨折,才驚覺罹患此症。因此,更年期婦女務必到醫院檢測骨質密度,以接受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根據東基提供之衛教資料,預防更年期骨質疏鬆症應遵循下列原則:一﹑增加鈣質攝取鈣質是人體骨骼最主要成分,三十五歲之前是骨質的成長期,長期攝取鈣質,可建立緊實緻密的骨質,更可儲存骨本。停經後的婦女,鈣質每日攝取量為一千毫克。至於長期服食鈣片者,應遵守醫師或藥師叮囑之劑量,並同時服用維他命D,而飲酒、吸菸、喝大量咖啡都易加速骨質流失。二﹑適當運動陽光能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腸胃對鈣之吸收,而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肌力及身體的協調力,更可降低跌倒機率。三﹑就醫診治醫師根據各人症狀對症下藥的診治,可協助婦女減緩骨質流失和促進骨骼保健。(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9年六月號第64~67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