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

解析噩夢8種惡人 揪出潛藏心理問題

解析噩夢8種惡人 揪出潛藏心理問題#噩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雖然恐懼的情緒能量,有可能出現在任何一種主題的夢裡,但根據我的經驗,夢中可能出現的可怕人物,不外乎以下八大類。做夢者必須明確辨認出,自己夢到的是哪一種惡人,否則恐怕很難找出它與你真實人生之間的關聯。1)陰影人物/ 內在。 做夢者可能會感覺害怕或受到威脅,但未必真的造成嚴重的傷害。 面對時,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的心靈中有個新的部分,想要被整合進來。應採取的回應是,面對它,而且最終要把它整合進來。2)自我審查人物/ 內在。但通常會以外來人物之姿出現,且行為相當惡劣,但它其實是在描述做夢者的某個面向。 會傷害夢裡的其他人物。 面對它,會變得比較正面,但前提是做夢者願意承認自己曾經對不起它。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對於自身的某個問題缺乏自知之明,而且還一直責怪別人,潛意識指出了這一點。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承認自己的確有這方面的問題,不再怪罪別人,並試著改變它。3)外在人物/ 外在。做夢者人生中的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出現在夢中,並對做夢者造成誇張的傷害,但也可能由另一個角色來扮演它們。 會造成傷害。 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造夢器想要向做夢者示警:有可能受到傷害,或是願意讓自己受到傷害。應採取的回應是,按照自我檢查的主題處理——先弄清楚夢是在傳達警訊,還是要求做夢者面對現實,然後再做適當處理。4)內向投射人物/ 內在,但並非真的是做夢者的一部分。 會造成傷害,它是真的壞心眼、好批評的、會攻擊人、傷害人。 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在過去被迫進入做夢者心中的某樣東西,現在已經被內化了(例如某個負面的內在聲音或信念)。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須認清內向投射是他不想要的外來異物,並盡可能削弱它的力量,或是把它驅逐出去。5)大腦場域人物/ 內在。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是做夢者大腦中的某個神經網絡,但不受控制也無法節制,例如壞習慣、強迫症、上癮症、偏執、非理性的害怕、恐懼症。應採取的回應是,腦部訓練——做夢者想像自己重返夢中出狀況的那個場景,並找到脫身的方法或途徑。6)失控的自我照顧系統人物/ 內在。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原本是做夢者在心靈受創後,為了自我保護,或是減輕痛苦而創造出來的,是一種創傷反應。但它堅拒改變,也不願接受幫助,且會故態復萌與自我糟蹋。應採取的回應是,對於這已失控的自我照顧系統,做夢者要更細心體察它的運作狀況,設法使它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7)疾病人物/ 可能是內在或外在人物。 會造成傷害。 若面對它,它通常不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它是在描述做夢者的某種疾病,通常是一種不會自己好起來的惡疾,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腦部化學物質不穩定、腦部受傷,以及寄生蟲感染。應採取的回應是,夢可能會提供其他線索,作為處理這些疾病的最佳對策。8)睡眠癱瘓人物/ 內在。 通常不會造成傷害,它其實只是出現在臥室的一種「狀況」。 若面對它,會變得比較正面。 心理動力學是,做夢者通常認為自己在臥室裡是完全清醒的,卻動彈不得也發不出任何聲音。然後可能有個人物出現了,通常是靠近床尾的地方。這種睡眠中出現癱瘓的狀況,通常會讓做夢者感到害怕,但其實沒什麼好怕的。應採取的回應是,做夢者要留意生理是否出了什麼狀況。想像重返夢境,然後留心正在發生的事情。訓練自己把它當成一個正面(而非可怕)的經驗。(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噩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恐懼是一種情緒能量,可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夢中,它跟情欲能量一樣,本身並非一種夢的主題,但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種主題中。因此噩夢並不是夢的一個類別,噩夢就只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夢,所以做夢者必須辨認出,你面對哪一種夢主題。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夢中出現一個可怕的人物時,你如何判斷他是否真的會造成傷害?有些夢中人物雖然在登場時,展現出想要傷害你的意圖,但後來卻變得非常正面,我們要如何區分他們?由於兩者間的差異不容易分辨,所以確實區分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攸關解夢工作的目標——如果夢中人物代表的是正面的事物,那我們就應加以整合,如果是負面的事物,就應盡量避開。辨別噩夢中人物有害或無害的準則當你從一個可怕的夢驚醒時,那份恐懼或許仍迴盪在心中。人們通常不願意處理噩夢,是因為他們不想再次體驗那種恐懼,兒童尤其如此。如果一開始便問「夢希望你怎麼做」,恐怕無法獲得正確的解夢方向,因為這時候餘悸猶存的做夢者,多半只會回答——它要我離開那怪物!所以,遇到讓人膽戰心驚的噩夢時,不妨運用以下的技巧:挑出夢中最嚇人的那一個(或數個)人物,然後逐一思考以下4個問題。如果你不確定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必卡在這裡,而是直接進行下個問題:•這個人物是內在(你的一部分)還是外在(你人生中的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它在夢裡真的有造成傷害嗎(或者只是你預期它會造成傷害)?•當你在想像中遇見它時,它會變得比較正面嗎(做一個簡短的想像練習,與那個夢中人物面對面)?•這個夢的心理動力學是什麼?等你把所有問題認真想過一遍後,你的情緒應該變得比較平靜,比較沒那麼害怕。代之而起的是天生的好奇心,想要弄清楚你的心靈在做夢時究竟怎麼了。解夢應該自己來還是要找人幫忙如果你做了一個令你感到困擾的噩夢,不妨挑選其中一個夢來解讀,說不定就能找出其中的癥結,並採取適當的回應。如果成功了,就會發現那些「噩夢」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你還是走不出來,而且覺得找不到適當的連結,或是覺得需要一些指引,以及參考別人的觀點,那麼找人幫忙也是可以的。不管是哪一種狀況,我都鼓勵你積極主動處理你的噩夢,要勇敢面對它們,別讓它們一直來騷擾你。我曾遇過許多人長年來一直被噩夢纏身,卻始終苦無對策,各位千萬別淪為被噩夢欺負的受害者。(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爸媽擺脫熊貓眼 幼童夜驚這樣做

爸媽擺脫熊貓眼 幼童夜驚這樣做#噩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家中小朋友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大聲哭鬧,有時還伴隨著尖叫踢打,不僅讓父母手足無措,同時也感到睡眠被打擾。就有一名7歲的小男童,於晚上9點入睡後,常常在半夜12點左右醒來並開始哭鬧,像這樣的狀況持續三、四個月,使得母親睡前不斷被驚擾而感到疲憊,轉而求助於睡眠中心。成大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像這樣夜驚的狀況多發生於未達青春期的幼童,其與噩夢造成的哭鬧最大的不同是,夜驚通常發生在睡眠的第一期,相較於發生在三、四期的惡夢,夜驚的孩子在清醒後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哭鬧過,部分家長可能會以為小朋友故意找麻煩而感到生氣,甚至會用懲罰的方式來叫醒孩子。小兒夜驚非做噩夢   舒緩焦慮可改善一般民眾可能會以為孩子白天受到驚嚇才導至晚上睡不安穩,因此我們常聽到長輩會帶小朋友去收驚,其實,青春期前孩童發生夜驚的原因很多,如白天玩的太累、睡眠的光線、壓力、發燒、搬家或換新保母這類環境的改變,甚至是小朋友在飲食中攝取茶類等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有可能是夜驚的誘因。林醫師說,要減少夜驚狀況的發生,首先就是要將上述這些可能影響睡眠的因素排除,並且要求幼童早睡、規律作息,睡眠時要放鬆,甚至必要的話可以尋求兒童精神科醫師協助,釐清孩子壓力的來源。不影響睡眠品質  長大症狀可癒此外,夜驚發生時,家長常會急於把孩童叫醒,因此造成睡眠被中斷,少數家長甚至會用打罵的方式,這樣會導致孩子因為怕被懲罰而不敢睡覺。醫師提醒,其實夜驚並不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即使找不出夜驚的刺激因子,隨著年齡,這樣的症狀也會逐漸消失,在面對孩子莫明哭鬧時,要溫和的哄他再度入眠,不過若是狀況已經影響到家長或孩子的白天的生活,就建議尋求睡眠中心,協助找出原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