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食物

避吃肉等酸性食物 反易致營養不均衡

避吃肉等酸性食物 反易致營養不均衡#酸性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正常情況下,人體有精密的生理系統調控著血液的酸鹼值,無論多吃「酸性食品」或「鹼性食品」,都不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平衡,也不會改變血液的酸鹼值。不過,尿液的酸鹼度的確會受食物或藥物影響,但影響幅度很小,且是短暫、短期變化,不會影響健康。「鹼性食品」多為蔬菜、水果,能夠提供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礦物質,如鈣、鉀、鎂等,海藻類的食物也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碘」。為減少酸性食品少吃肉 易忽略深海魚營養價值同時蔬果富含維他命C,更具有健康效益的「植化素」,如花青素、類胡蘿蔔素、生物類黃酮、多酚類等。而減少「酸性食品」的攝取,也不是均衡飲食的概念。所謂的「酸性食品」,事實上也包含全穀類、堅果種子及豆類食物,這些食品有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E、維他命B群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有利健康的營養素。多數動物性食品都是「酸性食品」,但這樣的區分過於狹隘,雖然說減少紅肉、內臟及點心餅乾等,固然有利減少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等不利健康的成分,但於此同時,也會忽略某些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例如:某些深海魚,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DHA及EPA,適當攝取反而是有益健康的。「酸性」、「鹼性」不是健康均衡飲食的二分法「酸性食品」、「鹼性食品」不是健康均衡飲食的二分法。它們只是依照食品本身所含的「陽性離子」、「陰性離子」的多寡區分,事實上卻忽略了營養價值與有利健康的營養素的存在(如膳食纖維、植化素,或來自深海魚類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一般健康成人,腎臟的排泄功能與呼吸調節系統都能發揮作用,會精密地將血液酸鹼值調控在「pH 7.35~pH 7.45」弱鹼性的恆定範圍,不會因吃比較多的「酸性食品」或「鹼性食品」而有所改變。食物的來源與營養價值才是要考量的先決條件,而不是偏頗地將焦點放在「酸性」或「鹼性」食品的分類上。飲食型態8重點 均衡健康才是關鍵民眾不需要特別花錢購買宣稱「鹼性食品」的產品,更不需要認真的依照酸性、鹼性食物分類表來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食材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型態才是健康飲食的根本。一般來說,均衡健康的飲食型態如下:1)以自身的活動量與合理體重,計算每日總熱量,成人男性一天約2000~2400大卡,女性為1800~2000大卡。勿過度攝取熱量。2)主食類以全穀類、五穀雜糧為主,取代精緻澱粉攝取。3)肉類的部分以海鮮類及豆類優先,深海魚(去皮、去內臟)每週至少吃2份,並盡可能減少家畜類、紅肉、內臟類的食物。4)每天至少攝取5份攝取蔬菜(包含深、淺綠色)及水果。5)每天至少攝取1份堅果種子。6)每天至少攝取2杯低脂乳製品。7)含糖飲料及精緻點心、餅乾、過度加工的食物要控制份數,每週最好不超過3~4份。8)烹調用油以非熱帶種子(如棕櫚油、椰子油)的其他油類為優先考量,如橄欖油、芥花油都不錯;盡可能減少動物性油脂,如一般奶油、鮮奶油、烤酥油,以及經過氫化或半氫化的植物蔬菜油。(本文摘自/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遠流出版)

女子愛吃檸檬、百香果 補牙掉光光

女子愛吃檸檬、百香果 補牙掉光光#酸性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愛吃酸,當心毀了補牙!一名20多歲女性,近日突然發現口腔內多處牙齒補牙的地方都脫落了,她很慌張地到南投醫院就診,牙科曾光暉醫師了解後發現,該女性平時愛吃酸的食物,例如檸檬、百香果等,導致牙齒酸蝕,且因為使用複合樹酯補牙,其耐用年限短,保存不易,還容易造成二次蛀牙。曾光暉醫師表示,蛀牙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台灣地區大部分的民眾都有蛀牙,當口腔內有食物殘渣沒有清除,變成了細菌繁殖的養分,細菌破壞牙齒,進而導致蛀牙。因此,蛀牙後應盡快就醫,將牙齒內腐敗物質清除,填補適當的材質,來阻止蛀牙惡化。防止牙齒酸蝕有撇步:用吸管、後漱口而目前常用的補牙材質有銀粉、複合樹酯等,曾光暉指出,這兩種材質各有優劣,但現今民眾較注重美觀,多期待使用和牙齒顏色一樣的複合樹酯來填補,但複合樹酯的耐磨度以及硬度相對比較差。因此他也提醒,平時飲食應避免吃過多酸性的食物,對牙齒來說,檸檬水、碳酸飲料、果醋等如果長期飲用,會破壞牙釉質、軟化琺瑯質、讓牙齒變黃,因此建議民眾在飲用果汁等酸性食物時,可使用吸管,避免直接接觸牙齒,食用完畢後,可先漱口,將酸性物質沖淡。此外,平日也要正確使用牙線、定期刷牙、漱口,好好愛惜自己的牙齒,避免蛀牙的發生,才是根本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