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黏

疝氣治療新選擇 恢復快少沾黏

疝氣治療新選擇 恢復快少沾黏#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疝氣的成因是構成腹壁的肌肉或筋膜,因受傷、老化或先天性缺陷等情況變得比較薄弱,同時又提拿重物、咳嗽、便秘、肥胖、懷孕等因素而造成腹內壓上升,導致肌肉或筋膜裂開,使一部分的腸子或內臟經由這個裂孔凸出到外面,就形成所謂的疝氣。70歲的張先生,多年前有雙側腹股溝疝氣,並接受過手術治療,近來又發現兩側鼠蹊部有隆起不適感,前去外科門診。經醫師評估及解說後選擇接受新的「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同時為兩邊的復發型疝氣作修補。最常見的鼠蹊部位腹股溝疝氣,依照缺損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直接型疝氣和間接型疝氣。常見的症狀是鼠蹊部位或睪丸位置有隆起變大的腫塊,但躺下休息時此腫塊會逐漸消失不見;部分病人會有疼痛不適及垂墜感。少數會出現箝頓型疝氣,也就是掉出的內臟完全卡死在疝氣囊內無法自行恢復原位,此時若不盡快處理,有可能造成臟器缺血性壞死而引發敗血性休克。疝氣帶 治標不治本目前疝氣並無任何藥物治療,有些人會選擇保守治療,例如以治標不治本的疝氣帶減少臟器掉落的分量,減少垂墜的不適感。但疝氣是屬於結構的問題,惟有外科手術修補肌肉筋膜缺損的裂孔,才有機會根治痊癒。目前疝氣主流的作法是無張力人工網膜修補術,利用人工網膜填補缺損的位置,減少傳統手術的疼痛不適感,同時復發率也降到1~2%。近幾年引進新的腹腔鏡疝氣手術「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此種手術方式僅需三個1到1.5公分的小傷口(傳統手術會有一個4到6公分的傷口),且疼痛感明顯輕微許多,通常兩天後可順利下床而無明顯不適,一周內可完全恢復日常正常生活,但仍建議術後四周內避免激烈運動及搬重等腹部會用力的動作,以減少復發的機率。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 可ㄧ次處理雙側疝氣「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最大的優勢就是針對【雙側】的疝氣,可以用同樣的三個小傷口處理就好,傳統手術則須兩道4公分以上的傷口。另外手術過程並未進入腹膜內,所以不會接觸到腸子及內臟,因此產生術後腸沾黏的機率極低。

燒燙傷後不穿壓力衣 當心沾黏成「蝙蝠人」

燒燙傷後不穿壓力衣 當心沾黏成「蝙蝠人」#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八仙塵爆事件剛滿3個月,對大面積燒燙傷病患來說,除了一開始的傷口照護、修補,以及感染問題,目前最大的難關就是復健,穿壓力衣也是復健的重點之一,醫師表示,為了預防傷口沾黏、疤痕不平整等狀況發生,患者必須每日穿著壓力衣23小時以上。躺一星期 肌力消退5%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梁忠詔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平均臥床一個星期,肌力就會衰退5%,復健是讓燒燙傷病患重回生活必經的過程,正確且持續的復健才能讓患者恢復肢體功能。他進一步說明,復健重點可以簡單分為肌力、柔軟度與行走訓練,通常會讓患者臥床時,就開始藉由彈力繩訓練肌力,或者透過副木、毛巾等輔助拉筋,保持關節柔軟度。此外,穿壓力衣也是復健重點之一,梁忠詔醫師分享,之前曾有病患就因為一時疏忽,結果造成傷口沾黏,下巴就跟肩膀連在一起,還得再次開刀進行重建。日穿23小時 材質以透氣為主不只要預防沾黏,燒燙傷的傷口如果沒有照顧好,留下的疤痕就會變得又紅、又凸、又硬,但是若能適當搭配壓力衣,疤痕就會較白、平整、柔軟。花蓮慈院復健科治療師陳美玉表示,壓力衣需要在傷口的每一吋皮膚上,都提供25毫米汞柱的壓力,才能發揮抑制疤痕增生,同時又不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此外,壓力衣一天要穿23小時,剩餘的1小時則是洗澡跟穿脫壓力衣。陳美玉表示,大面積燒燙傷患者通常要穿兩年以上的壓力衣,初期新生的皮膚很脆弱,所以,壓力衣的材質與縫紉方式要很講究,除了要透氣,還要長時間提供恆定的壓力。壓力衣穿3年 擺脫束縛獲重生「不穿壓力衣,將來就會像蝙蝠!」走過47%嚴重燒傷的范小姐這麼說,當初聽到醫護團隊說一定要穿壓力衣,不然手臂會跟身體軀幹沾黏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是蝙蝠一樣,而且會無法活動,所以,自己就很認真的穿壓力衣與復健。范小姐表示自己穿了兩年的壓力衣,之後才從頭套、臀部、大腿、身體軀幹、袖套,慢慢嘗試脫下,等到完全脫離壓力衣,已經是傷後三年了,雖然走的辛苦,但是如今看到不明顯的疤痕,還有可以自由活動的身體,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

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動過相關剖腹手術的案例,大約落在四十萬人左右,然而,若剖腹手術若未實行任何防沾黏的準備,恐怕術後難逃腸沾黏的風險!就有一名五十歲的吳男,因大腸癌必須進行剖腹手術,不料術後六個月,開始產生嚴重便秘,更伴隨嘔吐與高燒症狀,直到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吳男的腸子已沾黏在一塊,導致腸道阻塞,所有的糞便幾乎累積了整整兩個禮拜而未排出,導致腸道細菌爆增而高燒不退。嚴重腸沾黏 只要兩天就會腸壞死義大醫院一般外科蔡明憲醫師指出,嚴重腸沾黏恐導致腸阻塞,最快2天內會惡化成腸壞死,需立即進手術室開刀切除壞死發黑的腸子,即使再接受手術也無法完全清除沾黏組織,仍有復發的風險。腸沾黏發生的風險有多高?例如,常見的腹腔消化系統手術,減重胃切除、小腸繞道、大腸癌腸切除、胃癌胃切除、肝癌、膽道結石等手術患者都有術後沾黏的風險。做剖腹手術前 建議與醫師溝通防沾黏措施手術中只要有傷口,就會讓原本包覆在器官做為隔離組織的保護膜遭到破壞,人體雖然有自動修復的機制,這層保護膜在傷口產生的7天內會慢慢復原及重新生長,然而沾黏就是在保護膜復原過程中形成,就算是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也有沾黏風險。蔡明憲提醒,要進行剖腹手術的患者,務必與醫師溝通,進行防沾黏措施,以免腸子黏在一起,而導致各種不必要的併發症產生。

剖腹產五成風險器官會「沾黏」 當心腸壞死恐喪命

剖腹產五成風險器官會「沾黏」 當心腸壞死恐喪命#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因台灣女性普遍晚婚,為了顧及高齡產婦的體力,往往都會藉由剖腹生產一途,好能減少意外風險的發生,也讓我國選擇剖腹生產的比例,高居全球第二,更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以上。然而,雖剖腹產好處眾多,可免除劇痛、防止陰道鬆弛等,不過卻有高達五成以上的器官沾黏風險,其中百分之二十五的機率,沾黏症狀極為重,恐導致腸壞死,甚至引發敗血症。什麼是沾黏?沾黏簡言之,就是正常的器官之間,最外層都會有一層滑膜保護,可避免各個器官之間的摩擦與撞擊,而剖腹產會讓這些保護層受到切割破壞,遭破壞的組織層在癒合時,若與其它器官與其互相緊密相靠,器官與器官之間黏就會在一起,形成剖腹產沾黏。女子剖腹後嚴重沾黏 連續七個月每天狂拉十次根據統計,初次剖腹產導致子宮、膀胱及腹部沾黏比例高達46%,二次剖腹產沾黏更高達75%!倘若沾黏的情況較為輕微,產後復原,則偶而會有反覆下腹悶痛感,但若極為嚴重,很容易出現痙攣、腹痛、腹瀉,甚至導致腸阻塞,進而引發敗血症,為危及生命。就有一名三十五歲的女性,因剖腹產後器官嚴重沾黏,生完後連續七個月,腹悶痛,痙攣、腹瀉接著來,一天嚴重到腹瀉十多次不止,就醫後赫然發現,她因腸沾黏過久,導致腸細胞壞死,還平白無故又多挨了兩次刀,讓她嚇得不敢再生第二胎。選擇剖腹產 務必與醫師商討防沾黏對策婦產科醫師潘俊亨指出,過去沾黏預防的觀念和技術有限,只能靠醫師的手術細膩度儘量減少沾黏的發生,但是預防沾黏的技術近年來已發展成熟,例如使用防沾黏薄膜、水溶液等,都可大幅減少沾黏的情況發生。他提醒,選擇剖腹產的女性,因沾黏屬不可逆症狀,一旦情況嚴重,即使再手術,症狀也不一定能因此好轉,所以務必與醫師商討預防沾黏的對策,以防萬一。

她下腹痛到哀哀叫 竟是子宮嚴重沾黏惹禍

她下腹痛到哀哀叫 竟是子宮嚴重沾黏惹禍#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微創手術的使用範圍正逐擴大中!日前,一名50多歲的婦人,因下腹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掃描,結果疑似雙側卵巢內膜異位瘤,後來經過單孔達文西手術,發現嚴重沾黏,且子宮後壁整個被腸子黏上,形成所謂接吻的卵巢,但所幸經過仔細剝離沾黏及行雙側卵巢切除,目前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沾黏的部位不同 所產生的症狀也不一沾黏可能造成許多不同的症狀,若為腸壁的沾黏,可能影響腸道蠕動,造成腹痛、脹氣,甚至腸阻塞;沾黏若發生在輸卵管,可能導致不孕症或子宮外孕,但若輸卵管與子宮或骨盆腔側壁發生沾黏,就可能造成行房疼痛或不易受孕,所以,對於女性來說,沾黏對健康的隱憂恐不容小歔。微創手術 可幫助患者剝離沾黏在治療方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蔡英美醫師表示,達文西婦科手術自FDA核准後至今,已是成熟的手術,若過去傳統手術相比,單孔達文西手術,把傷口隱藏在肚臍眼,術後幾乎不見傷口。除此之外,美國FDA也在2013年核准單孔達文西子宮、卵巢手術,對於在骨盆較深部的子宮頸肌瘤也可順利完成,即使有嚴重的骨盆腔沾粘情形,也能剝離沾黏,幫助患者解決困擾,只不過此手術目前屬於自費(約15萬)。

女性沾黏現象問題多 不易受孕、頻尿樣樣來

女性沾黏現象問題多 不易受孕、頻尿樣樣來#沾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54歲的吳女士,曾接受二次剖腹產,在2004年時曾進行過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將10幾顆肌瘤取出,不過當時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腸粘黏,同時做了沾黏剝離手術。後來在2007年時,她又因沾黏造成腸阻塞,在不同醫院進行了沾黏剝離手術,但日前她在醫院做檢查時,發現右側卵巢有一顆6~7公分的腫瘤,由於吳女士已在2000年停經,卻長了一顆卵巢瘤,癌指數又極不正常,因此醫師懷疑是卵巢癌,合併重度骨盆腔沾黏,而目前手術已順利完成。沾黏恐為健康上一大隱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醫師表示,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過去曾接受腹腔手術,都可能造成腹腔沾黏的情況。沾黏可能造成許多不同的症狀,若為腸壁的沾黏,可能影響腸道蠕動,造成腹痛、脹氣,甚至腸阻塞。沾黏若發生在輸卵管,可能導致不孕症或子宮外孕,如果輸卵管與子宮或骨盆腔側壁發生沾黏,可能造成行房疼痛或不易受孕,若沾黏發生在子宮與膀胱間,則可能造成頻尿,因此對許多女性而言,沾黏是健康上的一大隱憂。腹腔沾黏 為常見又麻煩的婦科疾病腹腔沾黏是一種常見卻又麻煩的婦科疾病,沾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腹腔內的組織與器官因為發炎或受傷,在修復的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結締組織沾黏,讓原本分開的組織或器官如同雙面膠一般地互相黏在一起,便稱之為沾黏。腹腔沾黏也會增加婦科手術的困難度,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對施行婦科手術而言,腹腔內的沾黏一向是最難處理的問題,更是施行微創手術的禁忌症之一,因此,過去施行傳統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時,遇到腹腔內嚴重沾黏的狀況,往往可能必須轉為使用開腹手術,而造成出血量的增加以及術後住院天數的延長。然而,隨著達文西微創手術的引進,醫師們發現借由它手術視野佳、手術操作精準的優點,以及有經驗醫師的手術技術,可突破傳統腹腔鏡微創手術的侷限,處理嚴重的腹腔沾黏,幫助民眾解決困擾。

經痛19年 原是子宮與腸「沾黏」

經痛19年 原是子宮與腸「沾黏」#沾黏

文/iCare醫療網 姜盈如大多婦女有經痛的困擾,甚至嚴重發作,相當痛苦。42歲賴性女士有嚴重經痛情形已長達19年,但看遍各大醫院婦科卻一直沒有起色。賴女士曾求治於某大型醫學中心,進行手術時,主刀醫師告知賴女士的先生,病人因腸沾黏太嚴重無法繼續進行手術,故只能放棄,暫以藥物造成「假停經」狀態來舒緩症狀。治療半年停藥後,所有的症狀如經痛、脹氣、腹瀉等又再度發作。之後賴女士轉向北醫附醫求助,婦產部主任劉偉民醫師為她安排婦科超音波檢查和內診,發現她同時罹患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瘤,和罹患子宮肌腺瘤(症),更嚴重的是,其骨盆腔底部,即子宮後壁和直腸之間已完全「黏死」無法分離。達文西腹腔鏡手術 終結19年痛苦劉偉民醫師和賴女士夫婦討論治療方針後,劉醫師建議做子宮切除手術與卵巢的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摘除術。但因傳統腹腔鏡手術無法完全克服腸沾黏的問題,因此劉醫師使用「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能克服「複雜性」婦科腫瘤和嚴重沾黏的病症。此外,劉醫師開全球外科手術之先例,在執行此項手術時,打破傳統邀請一位病人家屬進入手術室,實際觀看手術進行(手術室牆上有4個大螢幕),同時聆聽手術的講解。賴女士7月中接受達文西腹腔鏡手術時,其先生也在旁全程觀看,歷時1.5小時即順利結束,出血量不到50C.C.,更在手術後不到40小時即辦理出院,解除賴女士長達19年的痛苦。「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系統」短短8個月 造福124名病患北醫附醫去年12月引進「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系統」,並安排婦產部、一般外科、泌尿科、胸腔外科等多位主治醫師及護理師前往香港、美國受訓。劉偉民醫師個人在短短8個多月即完成124例,至今無病人需在手術中輸血,且病患家屬也可全程在手術室觀看,同步了解手術進行狀況,且案例多為複雜性沾黏、大腫瘤、癌症病患等。此外,「達文西手術系統」美國原廠Intuitive Surgical Inc.亞太區副總裁范思科(Jeroen M.M. van Heesewijk)特地來台向劉醫師致贈「達文西手術傑出醫師獎」(da Vinci Distinguished Robotic Surgeon Award),表揚他在此手術上的卓越創新貢獻,劉醫師是亞洲第一位,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三位獲此榮耀的婦科醫師。北醫附醫外科團隊的卓越表現,也受「達文西手術系統」台灣總代理信文達公司特別頒發「達文西手術傑出成就獎」,院長陳振文也致贈「達文西手術團隊醫師獎、護理獎」,以鼓勵達文西手術團隊成員的努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