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

中暑體溫飆41.8度 致死率約6成

中暑體溫飆41.8度 致死率約6成#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氣溫炎熱,不只是戶外中暑常發生,也要小心室內中暑。彰化一名38歲楊姓男子因智能障礙且不良於行,住在鐵皮屋內,鐵皮屋蓄熱速度快,又沒有冷氣,導致中暑昏迷,體溫竟然飆到41.8度,昏迷指數低到3分,送醫急救,經插管及緊急降溫後送加護病房才救回一命。急診醫師黃鎧翊表示,一般家庭沒有足夠的降溫設備,一旦中暑昏迷一定要馬上送醫,搶時間降溫。急診醫師黃鎧翊說,楊男到院時,意識不清,不只體溫高到嚇人的41.8℃,昏迷指數都只有3,經插管搶救,連續施打低溫4℃的生理食鹽水4000㏄,1小時後體溫降到39.7度,送至加護病房觀察。林文培指出,楊男在加護病房,以降溫器連續施救,終於慢慢降溫,脫離險境,經過10多天的照護,恢復狀況良好。中暑恐造成中樞神經 出現障礙一般人常說的「中暑」,其實是熱衰竭,指的是處在熱環境過久,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高一點,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身體難以散熱,造成身體的體溫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危及生命。中暑昏迷後 1小時內 是黃金搶救時間彰化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強調,中暑昏迷後,若不在1小時內快速降溫,即使救得回來,9成以上都無法恢復原狀,大部分腦神經會受損,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中暑。較常見的是運動型中暑,運動過量的中暑者原本身體機能就較為健全,死亡率約2成;另一種是非運動型中暑,常發生在室內,以老人家、行動不便、慢性病患者、智能障礙者居多,由於身體機能較差,死亡率約6成。中暑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快降溫」一旦中暑發高燒甚至昏迷,一定要邊降溫、邊送醫,不要以為自行降溫就好,因為一般家庭的降溫設施不足,時間一久,包括腦及各器官都將受到傷害,恐造成器官衰竭,甚至喪命。黃鎧翊指出,不管是熱衰竭或中暑,立刻要做的事是把病患移到陰涼處,除去身上過多有束縛的衣物,用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一有發燒要馬上送醫。至於如何預防,最主要是當天氣炎熱時,儘量待在陰涼處,多喝水,補充鹽分。

子宮頸檢查前 5點要注意!

子宮頸檢查前 5點要注意!#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目前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子宮頸癌居104年度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是婦女不可忽視的疾病,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之一。透過抹片篩檢 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家庭醫學科醫師辛明容表示,子宮頸癌的發生絕大部分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感染後大部分會自行痊癒,少數持續感染者,於日後會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疾病自然史長,可以透過抹片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原位癌病變,並及早治療進而阻斷疾病病程的進展。已無性生活或停經 仍需子宮頸抹片檢查已無性生活或是停經者,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需數年至數十年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故已無性生活或停經者,仍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在台灣,因為篩檢率偏低,65歲以上子宮頸癌患者比預期多,死亡率也較高。高危險群早期性行為、多重性伴侶一般建議婦女開始性生活後即應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高危險群包含:早期性行為(20歲以前)、多重性伴侶,男性伴侶有多重性伴侶、抽菸等,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簡單且具低侵害性,檢查前需注意:1) 不要沖洗陰道2) 避免盆浴3) 勿放置塞劑4) 前晚不可行房5) 避開月經期間在發生性行為前3年接受疫苗注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除了子宮頸抹片檢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的方式之一,最好在發生性行為前3年接受疫苗注射,可預防高風險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預防子宮頸癌可透過:1) 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2) 減少性伴侶人數3) 使用保險套4)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等

檢查肺癌 半年1次X光最佳

檢查肺癌 半年1次X光最佳#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別再小看肺癌!根據調查發現,僅有20.6%受訪民眾認為肺癌致死率最高、20.4%認為肺癌治療費用最高,有高達近8成民眾,對於肺癌位居10大癌症致死率的事實渾然不知。肺癌年輕化 卻僅13.3%擔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高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分析結果卻發現僅有7.6%受訪民眾擔心自己罹患肺癌,與全台肺癌發生現況有極大差距,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分析結果卻發現,20~39歲受訪民眾僅有13.3%擔心自己罹患肺癌。高達92.5%長期處於二手菸或三手菸環境的民眾,不認為自己是可能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顯示國人對肺癌警覺性普遍不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血液腫瘤科暨癌症防治中心主任醫師蕭士銓表示,從菸得到的毒物大概有7、80到100多種不等,不論是吸二手菸或是吸菸,大量吸入毒物對肺癌的發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一出門就戴口罩、少抽菸蕭士銓醫師表示,想要預防肺癌,應盡量減少暴露在有有揮發性的工作環境、避免在有化學原料的環境活動,若家裡周邊的環境空氣汙染嚴重,如化工廠、垃圾掩埋或工廠,想要避免粉塵,盡量一出門就戴口罩,另外,少抽菸才是上策。肺癌末期病人有6、70%可活逾3年蕭士銓醫師表示,許多病人除非咳嗽或胸痛,就醫才發現罹患肺癌,想要早期發現,每半年到1年照次X光,是最初階可以檢視肺癌的方法,對於經濟效益來說,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方法。現在肺癌治癒率高,15、6年前如果是肺癌末期,能夠活超過1年的病人比率不到20%,現在的肺癌末期病人大概有6、70%可以活逾3年,如果局部侵犯嚴重的情形,手術加上簡單化療也有機會痊癒。 

恙蟲病致死率達六成 謹記4招自我保護

恙蟲病致死率達六成 謹記4招自我保護#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雖然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的病例發生,但以往都是4~5月病例數開始呈現急遽上升,7月時到達最高峰,且隨著清明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皆可能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所以,建議民眾在皮膚裸露部位塗抹防蚊液,以防止恙蟎叮咬。注意!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恙蟲病又稱為叢林型斑疹傷寒,是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但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而是人類遭具傳染性之恙蟎叮咬後,恙蟎唾液中之立克次體透過叮咬傷口而感染人類,約經過9至12天潛伏期後,開始出現病症。一般來說,常見病症有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有時也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焦痂,發燒1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等,除此之外,有時也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且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成。因此,衛生局也提供以下4大預防方法: 1)在野外時,最好穿著長袖衣褲,並儘量避免將皮膚暴露於外。2)進入恙蟎猖獗地區時,可塗抹驅蟲藥品,藉此防止恙蟎叮咬。3)離開易感染地區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4)民眾若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藥物過敏「SJS」似感冒 致死率達5成

藥物過敏「SJS」似感冒 致死率達5成#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出現喉嚨灼燒、疼痛、眼睛模糊等症狀時,不要以為只是感冒而忽略,當心這可能是藥物過敏「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在作祟!SJS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但發病後全身就會長出紅疹與大面積水泡的標靶病徵,若全身超過3成面積皮膚脫落,就是所謂的毒性表皮溶解症,致死率將高達5成。9成病友在發病前 不知道什麼是SJS根據伊甸基金會調查病友經驗指出,有超過9成的病友在未發病前,都不知道什麼是SJS,又加上有近6成病友平均治療時程,約為15~30天,顯示SJS造成的後遺症極為複雜且難以恢復,其中有超過6成與眼部有關,包含乾眼症、視力減退、角膜潰瘍受損,甚至失明等,所以,有不少病友因此成為身障者,甚至死亡。舉例來說,就有一名28歲的小君,在她8歲那年,因服用感冒藥物而誘發SJS,使得眼部黏膜潰瘍,導致角膜受損、睫毛倒插,不僅每週要回診拔睫毛,就連左右眼視力也僅存0.2與0.3。因當時不曉得吃的是哪種藥物,20年來每天擔心SJS發作,平時生病除非忍耐不了,否則絕不就醫拿藥吃,甚至牙醫師都不願意幫她打麻醉拔牙,生活相當不方便。減少藥物使用 可避免過敏找上門雖然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過敏症狀,但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產生的醫療與照顧負擔,對每位病友來說都是相當沈重,因此,藥物過敏病友會徐士烘會長表示,除了要減少藥物使用外,如有任何藥物過敏問題或疑問時,可上網搜尋「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服務網」,以獲取正確資訊。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出遊要慎防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出遊要慎防#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局統計指出,去年起迄今,新北市感染恙蟲病患者中,就有6成民眾就醫超過2次,其中更有一名患者,在發病後19天才確診,且大多曾至郊外活動或接觸草叢,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隨著清明節將至,掃墓清理雜草或至郊外踏青時,建議皮膚裸露部位應塗抹防蚊液,以防止恙蟎叮咬。恙蟎愛停留於雜草 從事戶外活動時需多留意自去年起至今,全國已計有439例確診個案,其中新北市有10例,經疫情調查發現多數於發病前,皆曾至郊外活動或接觸草叢,而恙蟲病主要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所引起,不會藉由人傳人造成感染,但平時因喜歡停留於雜草之尖端,以伺機附著或叮咬宿主,難以用肉眼觀察是否已被附著,所以,進行掃墓或從事戶外活動時,要特別注意。注意!恙蟲病易誤認感冒由於恙蟲病初期症狀及叮咬處不明顯,容易被當成感冒治療而未能對症下藥,多數患者需就醫多次後才找到病因,若無法及時妥適治療,死亡率高達6成,去年就有1名患者環島旅行者,返家後出現高燒、頭痛症狀,前後就醫達3次以上,過了19天才確定感染恙蟲病,所幸經治療後已無大礙。衛生局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的病例發生,每年4~5月病例開始快速增加,於7月時達到高峰,通常被恙蟎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感染後之潛伏期大約為9~12天,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發燒、焦痂皆為疑似症狀 民眾應提高警覺最後,衛生局再次呼籲,清明節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計畫返鄉掃墓或到郊外出遊,請民眾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外出活動返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出疹、淋巴結腫大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活動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老人易染肺炎鏈球菌 致死率竟達4成

老人易染肺炎鏈球菌 致死率竟達4成#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肺炎及流感是秋冬季節最容易引起感染的疾病,因此,為避免65歲以上長者受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威脅,台南市衛生局提醒,可與公費流感疫苗同時接種,且建議施打左流(流感疫苗)右肺(肺炎鏈球菌疫苗),才可增強接種效益。另外,自10月起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提供65歲以上老人、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六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防疫、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等對象接種。流感病毒易變異,且接種後2週才能產生抗體,所以每年均需接種,減少嚴重性及併發症。肺炎將隨著年紀增加 風險也越高肺炎是老年疾病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越高,在台灣感染性肺炎中有20~22%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而65歲以上老人感染此肺炎鏈球菌死亡率高達4成。肺炎鏈球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長者,可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而接種疫苗主要目的在於增加肺炎鏈球菌抗藥性問題,並減少病菌伺機性感染,且若受到流感威脅同時又感染肺炎鏈球菌,嚴重的話可能會致死。最後,衛生局呼籲民眾,即日起應帶家中長者及子女扶老攜幼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而接種時請攜帶健保卡IC卡及身分證(身分證、孕婦健康手冊、兒童健康手冊、戶口名簿或居留證等),才能即早預防,降低感染機率。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致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根據2013發表的研究指出,台灣超過50歲的低骨量者,女性佔47.5%,男性佔57.1%,若以高雄市50歲以上人口數換算,低骨密者恐高達38.1萬人,換句話說,在高雄每3人中就有超過1人,即將面臨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定期篩檢骨密度 預防骨鬆發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陳芳萍醫師表示,骨密度過低問題對年長者影響重大,據研究顯示45~64歲停經後婦女中,每3人有近1人曾脊椎骨折,而65歲以上更是每2人就超過1人。雖然民眾對於骨鬆疾病已不陌生,但台灣成年國人骨折率卻仍然高居不下,甚至拿到亞洲第一、全球第七,除了日常飲食鈣質攝取、適量負重運動、良好的生活型態之外,定期的篩檢非常重要卻被民眾所忽視,為有效預防骨鬆,提醒民眾應每年定期篩檢骨密度,以預防骨鬆發生。篩檢率提高 可降低近4成髖骨骨折率從過去研究中已發現骨鬆教育搭配骨密篩檢,在骨密度表現能有顯著改善,不僅如此,有做骨密度檢測者,未來髖骨骨折率更能大幅降近4成。骨鬆是困擾許多中老年婦女的疾病,但等到骨折才就醫往往都太晚,一旦老年骨折臥床,更容易導致活動力快速下滑,老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有鑑於此,檢率應該盡速提高,以因應老齡化社會。補充鈣質搭配維生素D 可提升鈣吸收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一但沒有妥善控制、照護,出現髖骨骨折症狀,致死率恐提升,因此,想要避免骨鬆問題,骨折風險評估與骨密度篩檢是預防骨鬆的重要步驟。最後陳芳萍醫師提醒,要預防骨鬆「補鈣、運動、日曬、篩檢」4大項目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平常也透過日常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來攝取鈣質,只是在攝取鈣質的同時,有效的鈣質吸收是需要維生素D協助,根據近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國人鈣質攝取量普遍不足,可考慮搭配有添加維生素D3 和鎂鋅銅錳鈣片,來加強每日的鈣質攝取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