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率

胃酸「燒」擾 高10.8倍罹癌率

胃酸「燒」擾 高10.8倍罹癌率#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僅28歲的何先生念書時期,就會在半夜感到胃酸在胸口灼燒,短短5年內就到急診室報到超過10次,面對超時工作和繁重的業務,2年前已經確診患有胃食道逆流,仍選擇自行購買成藥備用,感受到症狀了就吃藥、紓緩了就停藥,使他至今仍然飽受酸液逆流「燒」擾之苦。1周1次火燒心 罹食道腺癌機率高7.7倍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醫師指出,長期罹患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腐蝕性傷害,從而提高食道病變和致癌的風險,包括巴瑞特氏食道和食道腺癌。研究顯示,1周出現1次以上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症狀者,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為沒有症狀者的7.7倍,若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的症狀出現在夜間,則相較於沒有夜間症狀者有10.8倍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5成患者 無法配合固定服藥時間陳建華醫師強調,控制夜間症狀是治療胃食道逆流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療藥物為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傳統PPI需要於飯前15~30分鐘服用,但是有5成患者服用傳統藥物時,無法配合固定服藥時間。在未有醫囑的狀況下,患者自行增加用藥量,主要是因為症狀無法得到持續控制(73.4%)和夜間症狀無法被控制(39.1),用藥安全存在隱憂!新一代長效藥物 可提高藥物順從性陳建華醫師表示,全天候的良好控制相當重要,以新一代長效PPI藥物為例,服用時間不受限制,症狀控制達24小時,方便配合現代人的作息,可提高藥物順從性和改善治療效果,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為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胡蘿蔔素偏低 恐提高罹癌率

胡蘿蔔素偏低 恐提高罹癌率#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維生素A原,也就是β胡蘿蔔素,是胡蘿蔔最具代表性的微量元素,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人體如果缺乏維生素A,眼睛、血液、皮膚、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均會受到影響,所以,如果身邊的親人朋友有誰正為這些問題困擾,請吃胡蘿蔔吧。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胡蘿蔔最可貴的地方是含有β胡蘿蔔素,食用後會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是人類最早發現的維生素,所以被命名為「A」,人體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再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最後人體免疫力低下,反覆出現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以及視力下降等症狀,一旦補足維生素A,上這些問題就能改善消除,取得維生素A其實不難,吃胡蘿蔔就是個簡單的方法,小朋友如果偏食不吃,不如試試這個方法,他們一定會喜歡。【胡蘿蔔優酪乳】作法/取一至二根胡蘿蔔,洗淨切片後放入榨汁機榨汁,再倒入200毫升優酪乳,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功效/預防夜盲症、眼乾燥症,防治小兒貧血、生長緩慢、呼吸道反復感染。維A酸就是β胡蘿蔔素除上述的症狀外,缺乏維生素A,也會導致皮膚失去彈性,乾燥粗糙而失去光澤。對於一般常見的皮膚病如:青春痘、膿包、癤瘡和潰瘍等,胡蘿蔔也具有很好的療效,皮膚科醫生一般都會開「維A酸」讓青春痘患者外用或口服,這個維A酸就是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胡蘿蔔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預防及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研究發現,若人體的β胡蘿蔔素偏低,將會大大提升罹患癌症的幾率。β胡蘿蔔素對於吸煙的人無正面作用但有趣的是,對於吸煙的族群,尤其是那些「老煙槍」,β胡蘿蔔素不但無法預防癌症發生,反而將增加癌症的風險,學者在1994年時,對芬蘭吸煙者進行的一項研究,目的在研究β胡蘿蔔素能否降低這些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此次研究共觀察了29133名50至69歲的男性吸煙者,出乎意料的,6年之後,每天服用β胡蘿蔔素的人,肺癌的發病率竟增加了16%,仔細分析後發現,「風險增加16%」,只存在於那些每天抽1包以上的人,而吸煙少於1包或者更少的人,雖然罹患肺癌的機率沒有增加,但也沒下降,換言之,β胡蘿蔔素對於吸煙的人並無正面的作用!(本文摘自/長壽之鄉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日吃紅肉100克 罹癌率增17%

日吃紅肉100克 罹癌率增17%#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一篇來自美國癌症研究中心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紅肉與加工肉品可能會增加發展成結腸癌的風險。少吃紅肉 降低癌症發生率這項研究提出一個強力的證據「少吃紅肉與避免加工肉品能減少結腸癌發生的風險。」如果再將這個建議結合其他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整,如喝酒、增加纖維攝取、運動與維持健康的體重時,就可能預防所有的結腸癌發生的風險達45%。該研究小組分析所有結腸癌風險、飲食、運動與體重方面的文獻,從中發現每週不要吃超過512公克的紅肉就能大大地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哪些肉會被歸類為紅肉呢?牛肉、羊肉或豬肉等均是紅肉。日吃超過100公克紅肉 罹結腸癌率增36%相較於不吃紅肉的人,每天吃100公克或是每週695公克紅肉的人,結腸癌罹患風險將會增加17%,而每天吃198公克或每週1,390公克的人罹患風險將增加34%,跟避免攝取加工肉品的人相比,每天吃超過100公克加工肉品的人,發展成結腸癌的風險增加36%,加工肉品吃越多,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越高。每天吃超過100公克的紅肉很困難嗎?排骨便當裡的排骨很輕易就能超過這個量,如果吃的是吃到飽的燒烤,那麼隨隨便便就能吃超過半公斤的紅肉,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裡面其實是有很高的結腸癌罹患風險,而這確實也反應的台灣大腸癌罹患率上,民國100年因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人數4,921人,99年則是4,676人,排名癌症死因第3名。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 增癌症風險實際上紅肉與加工肉品如何增加結腸癌風險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目前有幾個理論,有些研究認為一種名為雜環狀胺(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s或HAs)的化合物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肉類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HCAs,而加工肉品是經由煙燻、固化、鹽漬等加步驟製成,並可能添加防腐劑(如硝酸鹽),人體會把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紅肉(加工肉品可能更糟)與結腸癌風險可能是有關連的,或許你會抱持著僥倖的心態來吃繼續大吃這些食物,又或者你想要減少結腸癌的罹患風險,那麼可以參考這份研究結果來吃適當量的紅肉,然後試著減少或是以其他種類的肉與蔬菜取代紅肉與加工肉品。‧ 食在健康小秘訣 /研究也發現飲酒可能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還有過多的腹部脂肪可能也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那麼適量喝酒、保持身材、多吃纖維與規律運動等有助降低結腸癌的罹患風險。(本文摘自/營養的真相/凱特文化出版)

女生就該補鐵?當心過量反增25%罹癌率

女生就該補鐵?當心過量反增25%罹癌率#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現代人普遍工作忙又常外食,部分民眾因擔心營養不均衡,藉由維他命等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抗過勞;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3年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達1095億元,可蓋1.5棟台北101大樓。但董氏基金會提醒,保健食品不是人人適宜,更不是多多益善,多項研究顯示,過量攝取維他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調查:逾半數女性無缺鐵問題許多廣告不約而同強調女性需補鐵,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年研究,分析1997~2008年間近30萬人的血液樣本,結果顯示,台灣缺鐵的人其實不多,反而有57.6%女性、77.2%男性的血鐵都超過正常值80μg/dL;且當血鐵超過120μg/dL,罹癌率會相對高出25%,因癌症死亡率則高出39%;當超過140μg/dL,罹患肝癌機率更高出1.98倍。保健食品過量 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另份丹麥研究發現,過量的抗氧化劑維生素A、E和β胡蘿蔔素,可能增加死亡率2~3%。2012年美研究,假設攝取大量維生素的人會和多吃新鮮蔬果的人一樣罹癌率較低;但經過20年追蹤約30萬人,並沒有顯示罹癌率降低,反而發現,過量β胡蘿蔔素會增加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罹患率20%。此外,1994年美國和芬蘭合作研究,追蹤29,133名50~69歲的吸菸男性5~8年後,也發現β胡蘿蔔素會增加肺癌罹患率18%;並增加總死亡率8%,主要死因包括肺癌、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注重飲食營養價值 而非只補充保健食品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建議,對於一般無特殊狀況的成人來說,從三餐均衡飲食中就能獲得大部分所需營養素,例如想攝取B群和膳食纖維只要改吃糙米飯和多吃蔬菜、維生素E就吃適量堅果,而鈣和維生素D則可靠乳品、黑芝麻搭配規律日曬運動;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是不變的基本健康原則。董氏基金會強調,飲食應考量整體的營養價值,而非單一或少數特定成分,不能把保健食品當成主要營養來源,卻放任三餐亂吃;而且保健食品還常含有色素、香料等多種添加物。另外,肝腎疾病患者和癌友等更須謹慎,務必諮詢醫師的專業評估,以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空污、黑心食品增罹癌率 5原則降低威脅

空污、黑心食品增罹癌率 5原則降低威脅#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人普遍談癌色變,認為癌症即是絕症,在防癌部份更面臨大環境的威脅,如PM2.5、黑心食品、工作壓力、生活作息,甚至遺傳基因等等,似乎更讓國人感受到束手無策的窘境。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推動「全民練5功」,透過健康生活型態的5原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一年近10萬人罹癌 醫療費用可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癌症已經連續33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根據國健署最近的統計數據,2012年癌症新發生病例高達9萬6694人,換算成癌症時鐘則每5分26秒有1人罹患癌症,而2014年整年度健保支出和癌症相關的醫療花費達500多億,目前國內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癌症患者人數亦超過50萬人,對國人健康及國家健保支出都是一大負擔。全民練5功 防癌就輕鬆賴基銘醫師呼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推廣「全民練5功」整合性防癌觀念,促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他進一步說明,主要是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肥胖、菸害有密切的關聯,1/3的癌症可以因為減少飲酒、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而得到預防,而遠離菸害,則可以預防約30%的癌症,因此推動「全民練5功」,指的就是健康生活型態的5個原則:攝取足量且多色蔬果的「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以及定期篩檢,過實踐健康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賴醫師強調,台灣的癌症篩檢政策已經領先全球,完善的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提醒國人應該善加利用,且許多腫瘤都有自己獨特的「信號」,只要早期篩檢,治癒率都相當高,以乳癌為例,1期的治癒率達95%、早期大腸癌治癒率也超過8成、而肺癌在1公分以下手術切除,治癒率亦高達85%~95%。因此,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癌症,是提高癌症存活率的重要且唯一方法。

台青壯年罹癌率增 病程發展較老年人更快

台青壯年罹癌率增 病程發展較老年人更快#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安鈞璨的年輕離去,讓我們重新檢視了亞洲人罹癌年輕化的問題,統計指出年輕人罹癌,癌細胞相較之下較猛烈,病程發展也較老年人更快,而目前臨床上癌症患者8成左右發現的時候都已屬於中晚期,這樣的憾事究竟能不能提早發現,甚至被避免,都是民眾所關心的熱門話題。日前,Discovery頻道《台灣智慧:服務全方位》聚焦專訪台灣知名基因檢測品牌的健康管理模式,透過大數據資料研發專利G1晶片破解基因奧秘,可檢測亞洲華人常見多達613個基因與57項先天遺傳疾病風險,甚至包括美容美肌、新陳代謝相關、癌症風險等十大類別,讓民眾在可能的疾病威脅上,做好預防與健康基礎。針對亞洲人種的基因體質資料分析,使得檢測結果更為精準與符合亞洲華人,基因檢測品牌董事長黃雪茵指出:「為了讓消費者根據檢測分析結果未來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預防性醫療措施,推出3P服務理念,Predict預測,Prevent預防,Personal Treatment個人化的保健對策,使每一個人都能充分享有量身訂作,打造『個人化的健康管理對策』的服務」。黃董事長進一步指出,由於基因檢測比一般的蛋白標記、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都來的敏感,透過晶片比對技術,可在非常早期便發現隱形風險,也把人為的誤判因素降到最低。檢測後再搭配個人量身訂作的保健配方與營養師一對一照護,建立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以遠離可能的疾病威脅。此外,基因檢測品牌經理彭怡倪表示,目前有多基因遺傳病家族史風險的人最需要做基因檢測,尤其是可能導致各類型癌症風險的基因;而確診患有遺傳性腫瘤的民眾,也可通過基因檢測尋求更合適的化學治療方案。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每6分02秒即有1人罹癌。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行政院衛生署就公布了98年新發生癌症排名,男性常見癌症依序為肝癌,大腸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皮膚癌,膀胱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常見癌症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胃癌,皮膚癌,卵巢癌。 大腸癌自民國96年起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之癌症,因此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9年起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項目,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提供該項篩檢服務。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後續應接受確診檢查,國民健康局資料分析,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人中,有一半證實有大腸息肉,將來有轉變為癌症之危險,約每22個陽性者就有1人證實已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所有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民眾,一定要去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而大腸息肉只要經切除治療後可避免進展為癌症,且大腸癌第0與第1期經治療後其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目前衛生署已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4種癌症篩檢,但民眾接受乳癌及大腸癌篩檢的比率分別僅為3成左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癌症篩檢的目的,期望能透過篩檢,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疑似異常病變,儘早接受診治,因此呼籲民眾善用癌症篩檢資源,並特別提醒符合乳癌及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務必記得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及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畢竟唯有多重防護,才能遠離罹癌噩夢,保住健康。

長期服安眠藥 恐致早亡、罹癌率增

長期服安眠藥 恐致早亡、罹癌率增#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編譯)現代人壓力較大,有睡眠困難的人也就較多,許多人通常會服用安眠藥來協助睡眠,不過近日,一篇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報告卻指出,若一個月服用兩次安眠藥,提早死亡的機率,比一般沒有服用的人,多了4倍,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比常人高出35%,不過目前國內醫師仍對此研究持保留態度。該研究於2002年~2006年間針對1萬5百名服用安眠藥物者、2萬3千5五百名未服用安眠藥物成人進行研究、做比對等,經過追蹤調查後發現,每年只服4~18顆安眠藥者,死亡風險比不吃安眠藥物者高3.6倍,每年服用18~132顆安眠藥的人,死亡風險比常人高出4.4倍,而每天服用超過132顆安眠藥物,風險更增加到5.3倍,且一年服用132顆安眠藥物者,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機率是常人35%以上。 因此研究人員指出,服用安眠藥物與死亡率、罹癌率都有關聯,呼籲民眾多運動並保持身、心靈健康,盡量用心理諮詢等方式來取代服用安眠藥物的習慣,至於國內醫師則多認為,一般服用安眠藥物者,本身應該有情緒、身體隱疾等問題,造成罹癌、死亡的原因,恐怕是服用安眠藥物患者本身的健康問題所致,另外醫師也提醒安眠藥物的用藥安全,絕對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服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