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

第10屆《彩繪希望》獲獎者  將抗癌陰鬱轉化為絢麗 鼓勵病友勇敢抗癌  傳遞希望與支持

第10屆《彩繪希望》獲獎者 將抗癌陰鬱轉化為絢麗 鼓勵病友勇敢抗癌 傳遞希望與支持#癌症希望基金會

為鼓舞更多與癌對抗的病友、家屬,使其能揮別癌症的恐懼,建立情緒抒發管道,更有力量與癌同行,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第10屆「彩繪希望」巡展開幕式,即日起迄10月底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質子中心大樓B2展出精采的作品,今年總計168件作品參賽,31幅作品脫穎而出,期藉由得獎者畫與話的分享,鼓勵抗癌路上的同行夥伴,更有力量繼續前行。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罹癌不是生命旅程的終點,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往往需要心理的轉念跟調適,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林永昌說:「林口長庚提供精準的醫療,並鼓勵癌友能夠以繪畫表達心境,彩繪希望讓病人有持續抗癌的勇氣。」 癌症希望基金會靳秀麗董事也指出,2006年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希望鼓勵癌友與家屬們透過繪畫記錄自己這一段的生命歷程,以嶄新的視角看待新的自己,為癌後生命賦予新的意義。 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市場准入、政府事務與溝通部胡馨云部長則表示:「抗癌之路需克服內心恐懼及面臨治療過程的辛苦,感謝醫護人員無私奉獻,悉心支持病友及家屬,對於大眾也持續積極推廣癌症篩檢。繪畫能帶來身心靈正向調適,我們深信與癌抗戰,各方力量的支持缺一不可。」 從感謝中汲取力量:癌友用畫作展現抗癌的正向轉變 以《重置,重新開始》為題獲得病友組佳作獎的亦馨,她的生活在2023年在摸到乳房腫塊、被醫師宣告罹患乳癌的那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面對手術與化療的挑戰,她的體力漸漸無法支撐,也因此暫時關閉經營多年的畫室。 這幅畫是她對2023年抗癌歷程的總結,畫中車窗外的景色記錄當時心路歷程。在療程期間,她總是獨自前往醫院,綠色小行李箱是她的夥伴,陪伴她度過艱辛的治療過程。「我要好好活下去,想陪著父母久一點。」是亦馨面對抗癌阻礙時的力量來源。在病痛的洗禮下,亦馨有了新的體悟,從痛苦到內心充滿感激,畫作中明亮溫暖的色調,真實地反映了她心態的轉變。 如今,亦馨只需定期追蹤,在身體漸漸好轉後,她重啟了畫室並開設了手作體驗課,並將此課程的收入全數捐予本基金會,讓愛與善意得以延續,幫助更多需要支持的癌友。 為讓抗癌路上的夥伴都能獲得支持的力量,即日起迄10月30日止「彩繪希望」比賽31幅的得獎作品將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質子中心大樓B2展出,作品亦同步在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www.ecancer.org.tw/joinus/gallery)「彩繪希望專區」線上展出,歡迎民眾上網欣賞。 第10屆彩繪希望 得獎作品 【癌症病友組 佳作】 重置,重新開始/亦馨/乳癌/50歲 頭髮長回來了,面色紅潤了,體力好多了。不想回看這段路,卻又必須回看… 回放這一年的日子,身邊親友用愛將我從深淵拉回… 健康無法Reset,卻可以Restart,守住健康,就是新生。

第10屆《彩繪希望》獲獎者 將抗癌陰鬱轉化為絢麗 攜手傳遞希望:癌友、家屬、醫療人員用繪畫展現勇氣

第10屆《彩繪希望》獲獎者 將抗癌陰鬱轉化為絢麗 攜手傳遞希望:癌友、家屬、醫療人員用繪畫展現勇氣#癌症希望基金會

為鼓舞更多與癌對抗的病友、家屬,使其能揮別癌症的恐懼,建立情緒抒發管道,更有力量與癌 同行,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 限公司及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第 10 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今(5/24)  於新光 樂活未來館舉行頒獎暨作品展,今年總計 168 件作品參賽,31 幅作品脫穎而出,期藉由得獎者畫與 話的分享,鼓勵抗癌路上的同行夥伴,更有力量繼續前行。  歷經三次癌症治療   用《鬥魚》 象徵抗癌自己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上台領獎,即便近日身體不適,也要來參加彩繪希望的頒獎典禮。」癌症病 友組第二名楊婉青分享,這次是第二次參賽,當時第九屆彩繪希望榮獲佳作殊榮,因疫情典禮取消覺 得非常遺憾,很感動這次可以獲獎並且參加典禮。 《鬥魚》畫作象徵抗癌不認輸的自己。婉青於 2018 年確診乳癌,這幾年歷經兩次的復發分別於 2021年、2023 年復發治療,更在 2023 年適逢人生低潮期,秉持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信念,事情終有圓滿解決,在完成治療後於比賽截止前一周完成作品,透過作品展現一路披荊斬棘,堅強勇敢樂觀面對所有治療問題,努力的抱持希望迎接抗戰,不向癌細胞認輸。 從小帶大的姪女盧湘云,一路看著大阿姨抗癌,跟著一起參賽,並以《沙漏》榮獲兒童特別組佳作, 作品象徵患癌生命就像沙漏點滴流逝,從過程看到大阿姨的堅強,希望用作品鼓勵抗癌的病友。 第一線醫護用心守護癌友 成為黑暗中的明燈  長期在第一線照顧癌友同時為家屬的護理師賴淑婷分享,在照護癌友的道路上,曾經一度想放棄,因為照顧病人時就會想到罹癌的父親,遇到不少挫折,但透過病人及家屬的鼓勵與支持,找回了 初心。 現在賴淑婷希望能成為癌友的力量並分享:「這幅畫作《仰望星空》是希望自己身為醫護端,可 給予癌友支持,不論是心理或照顧面,他們會需要一個明燈去指引方向,因為對癌友及家屬來說,身 邊的支持就像是螢火蟲一樣,雖然他自己可能還是活在陰影之中,還是要給予一個希望,可以向前走。」 這幅畫作也讓她獲得第 10 屆《彩繪希望》醫療團隊組佳作肯定。 透過畫作《再生》鼓勵癌友擁有勇氣與希望  病患親友組首獎張仟沛,就學時期面對媽媽罹癌,每天以淚洗面。當她看到媽媽工作時的燦爛笑容,決定將這一刻記錄起來,繪製送給媽媽,期盼透過《再生》畫作傳達浴火重生的意義,希望能鼓 勵每個人,再次擁有勇氣與希望。 面對媽媽罹癌的家庭劇變,張仟沛 2022  年獲得基金會「癌友家庭大專子女獎助學金計畫」支持,協助仟沛專心向學,緩解家中的經濟負擔。仟沛分享透過該計畫參加「種子營」活動,透過心理 諮商師引導,讓她可以釋放情緒,更加認識了自己,也更能接受媽媽罹癌這件事。 全家用藝術創作 傳遞愛與支持  獲兒童特別組佳作的王盈又分享,《舌尖上的體驗》是紀錄與爸爸去韓國旅遊吃生章魚特殊經驗, 紀錄當下體驗的驚喜,十分珍惜每次家族旅行的時光。 「當時印象是被媽媽牽著帶到醫院,看到爸爸躺在床上。」病患親友組佳作的王信鈞回憶著小時候 去看爸爸的畫面,而畫作《最思念的人‧情‧味》記錄著爸爸罹癌期間阿公天天煮豆漿照顧全家的畫面, 守護著家人健康。 兄妹倆繪畫的主角為爸爸王建皓,同時也獲得癌症病友組佳作,分享自己於 2011 年做檢查發現 是鼻咽癌第三期,治療過程歷經 12 次化療、45 次電療,發現在生病之後,對於人事物會有不同的角 度和思維。如同他的畫作《轉角‧遇見愛》想傳達即使生命沒有很長久,但只要綻放生命的那一剎可以 璀璨,那也就足夠了,遇到困難時,或許換個角度就有不一樣的璀璨人生在等你。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靳秀麗表示,癌症不是絕症,不過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疾病的不可掌握性 的擔心恐懼,影響癌友在治療的信心和療效,這時候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所以基金會參考國外經驗,2006 年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透過繪畫,帶給病友心理上的調適,在畫作中看到 病友、陪伴家屬的希望,也透過畫筆,把他們這段歷程表達出來。 台灣禮來總經理勝間英仁所說:「無論你是癌友、親友與醫護人員只要拿起筆,讓夢想、思念與 感謝陪著你一起面對病魔。罹癌並不容易,但不要放棄,我們會和你一起並肩作戰。」行動基因總經理游麗玲分享:「癌症不光只是有好的診斷與治療,結合藝術創作來釋放壓力,得到身心的平衡。」 臺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簡劭庭說道:「抗癌的漫長道路需要與親友和醫護人員並肩而行,而畫作是非 語言的力量幫助情緒抒發及身心平衡,我們深信與癌奮戰,有來自各方的力量支持缺一不可。」為讓 與癌奮戰的朋友都能獲得支持的力量,即日起第 10 屆「彩繪希望 31 幅得獎作品將於 10 間醫院巡迴展覽,詳情請搜尋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s://www.ecancer.org.tw/)。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癌症希望基金會

頭髮的力量,比你想像中更強大!一束30公分長的頭髮,能在生命裡起什麼作用? 有人說,頭髮是人類身體上最無用的組織,但在癌友身上,無法控制的掉髮、脫髮、往往是影響心情的最大因素。每年台灣有將近10萬人因癌症治療而掉髮,除了承受病痛帶來的身體不適,外貌的巨變,更讓癌友沮喪不安,畏懼面對世界,甚至可能放棄治療! 一絲一縷無比珍貴 透過髮絲傳遞愛與能量! 癌症希望基金會募髮行動邁入第21年,已募集到226,185束每束30公分長的髮束,堆疊起來已有近117座101的高度。 除了募髮,我們也積極募集假髮製作經費,每年產出千頂假髮,幫助超過上萬名癌友重拾自信與笑容面對抗癌路上的挑戰! 2023【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捐髮活動,串聯北中高近二百位捐髮者的愛心,於七月份陸續登場。首站7/1高雄場,7/8台中場,共已有90位捐髮者捐出髮束,現場亦共募得善款10萬逾元,可製成33頂假髮。本次台北場報名踴躍,有90位捐髮者報名,年齡從4歲到59歲,報名者中不乏青少年也有30位捐髮者已經參與2次以上的捐髮活動,更有三位癌友也參與捐髮。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邱秀渝說: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02年起啟動募髮行動,號召社會大眾捐髮及假髮製作經費,透過眾人的參與,創造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了捐出健康的頭髮,捐髮者忍受炎熱天氣,堅持不染不燙,甚至承受他人的質疑或眼光,只為了一個信念,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悸動!」 由愛堆起 給予癌友信心與力量 第一次參與【首望相助】捐髮活動的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美智雄先生 (Mr. Michio Hayashi)說:「我相信捐髮活動將對癌友產生積極的影響,帶給他們勇氣和自信,幫助他們勇敢面對治療並戰勝疾病。各位的參與和支持將為癌友帶來無限的力量和希望。」 而假髮的製成,除了民眾的愛心髮束之外,更需要經費幫助假髮完成。長期支持【首望相助】的公益夥伴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AROMASE艾瑪絲洗髮精今年仍持續與基金會攜手促成這項美事。活動現場除了捐髮之外,也安排寓教於樂的生命教育活動,讓捐髮者有機會體驗因疾病噵致的容貌改變,以及假髮製作過程解析,進而感受捐髮對癌友的實際助益。   《捐髮故事分享》 曾受助於人 如今也成為助人者!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娟華在2018年確診肺癌第一期,這生命中的重大衝擊,在心理上一直有解不開的結。 後來娟華參與了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小站的課程及情緒支持團體,慢慢療癒自己的內心,也很肯定癌症希望基金會對癌友的服務與關懷。曾捐過頭髮的娟華在經歷癌症洗禮過後,更能感受深受癌友的需要,當年無助的時候受到幫助,現在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這次由女兒陪同參與捐出髮束。 曾是癌友的小女孩 身體力行想幫助更多相同經歷的人 出生才一年多的靖旆,就被診斷確診白血病,經過三年多的治療,目前已康復。雖然當年靖旆在治療期間還懵懂無知,不知道癌症到底是什麼? 治療後會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媽媽常跟她提到,有些癌症病人治療時會經歷掉頭髮,會很傷心難過,於是靖旆決定捐出自己的長髮,幫其他的癌友們加油打氣,這也是靖旆的第二次捐髮! 帥氣桌球隊男孩 從小陪母參與捐髮 這次也來共襄盛舉 小學六年級的君樺,是學校桌球隊一員。母親三度參與基金會的捐髮活動,每次君樺都有陪同,耳濡目染之下,也在心中萌發蓄髮捐出頭髮的念頭,5年的蓄髮過程中,長髮的悶熱讓他每次練打桌球時往往滿身大汗,也承受了一些眼光和好奇或被誤會成是女生,但君樺都坦然接受,也告訴別人他要留髮捐髮的動機,實踐了運動員「堅持到底」的精神! 同理癌母的感受 少女用實際行動幫助癌友 皓晴的媽媽是乳癌病友,在治療過程中經歷過掉髮的失落與沮喪,因此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沒有頭髮帶給癌友的焦慮與不安。媽媽的經歷皓晴看在眼裡,也想為癌友做些什麼,在媽媽的鼓勵下,原本都是短髮的她,也開始留髮要捐髮幫助跟媽媽一樣經歷的病人,帶給他們自信與希望! 這是一個關於頭髮力量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能參與! 癌症希望基金會盼《假髮租借服務》助病友重拾美麗與自信 完成假髮並不容易,除了健康的髮束,每頂更需要3500元製作費!「首望相助」的精神,就是希望大眾同理癌友需求,集眾人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頭」開始幫助癌友走過治療的艱辛。為鼓勵更多癌友積極治療,並持續推展「癌友假髮租借服務」,盼社會各界除了捐髮,更能挹注假髮製作經費,讓更多因治療而掉髮的癌友能使用,與癌奮戰的同時也能美麗與自信!

第9屆捕捉希望攝影展 用鏡頭重新檢視生命精彩每一天

第9屆捕捉希望攝影展 用鏡頭重新檢視生命精彩每一天#癌症希望基金會

由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共同舉辦的第九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5月26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總計有253件作品參賽,25幅作品脫穎而出,出席的得獎者亦分享作品中充滿勇氣及夢想的生命故事。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抗癌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為鼓勵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從不同的角度來與疾病相處,因此從2008年開始舉辦這項活動,邀請大家透過鏡頭、按下快門來記錄心情、抒發情緒進而傳遞正能量。 從植物的發芽茁壯中看見癌後的自我延續 獲得癌友組佳作的陳乙先在罹癌前正處青壯年期,面對學業、工作及家庭的多重壓力時常熬夜。罹癌後,乙先重新調整了面對生命的角度,也因北上就醫而有機會與長年相隔兩地的先生重逢和作伴。本次參賽的作品「養育生命」,她表示養育植物是治療期間最能燃起希望的一件事,她娓娓道來:「如何照顧植物使其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排除害蟲等,對我是很重要的學習,照顧植物也如同照料了自己的心」。她透過希望小站得知捕捉希望攝影比賽,感謝小站能適時提供諮詢及資源連結,讓癌友們除就醫生活外,還有能享有相互交流和透過才藝課程增能自我的空間。 另一位癌友組佳作得獎人Candy,歷經罹患乳癌及復發漫長的治療過程,讓她對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本次的得獎作品「門簾外的陽光」,Candy表示是在等待治療時,看見隔壁病床旁護理師照顧病人的瞬間,便拿起相機捕捉了透過病床隔廉外的剪影,猶如白衣天使般的陽光及溫暖。經歷了生命的無常起伏後,她也決定把握充實生命,每一天都活得精彩,也鼓勵其他癌友相信醫療團隊,並珍惜家人的扶持與陪伴。 病房婚禮舞蹈治療 一線醫護用心守護癌友 長期在第一線照顧癌友的護理師賴淑婷,體悟到人生無常、學習珍惜現在的價值觀,也時常用照片紀錄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本次投稿的作品「幸福的約定」榮獲醫療人員組第二名,記錄一位癌末父親的心願是參與女兒的婚禮,最終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在病房為女兒女婿舉辦了婚禮。賴淑婷說,陪伴癌症病人的心理支持與協助實現心願,是這份工作獨一無二的珍貴回憶與成就。 另一位醫護人員周桂芳,總是在背後默默支撐著每一個癌友家庭。本次參賽的作品「啟航」榮獲醫療人員組佳作,作品中呈現了醫護與病人一起進行舞蹈治療的時刻,象徵著即使罹癌生命仍有許多嘗試的可能。周桂芳醫師強調,她平時便舉辦各種癌友支持團體、藝術治療等活動,除了照顧癌友身心靈健康外,她也常常提醒癌友,除了治療本身外,也可以多探索生命的不同面向,發掘生活的樂趣,如此才能有健全平衡的身心以面對治療挑戰。 癌症非絕症!「捕捉希望」盼用攝影助更多癌友邁向康復 罹癌不是生命旅程的終點,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往往需要心理的轉念跟調適。蘇連瓔分享:「當參賽者願意敞開心房,用攝影表達面對癌症的態度,那份誠懇,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許參賽者的作品沒有入選得獎,但其精神與態度鼓勵到了所有人,我們要對你說一聲謝謝!」羅氏大藥廠醫療體系策略代理處長張怡荃則表示,「每張照片代表的是一個希望,我們的使命除了不斷研發創新的檢測和藥品,但更重要的是,在抗癌的路上用實際行動支持病友,一同為病友而努力。謝謝家屬和醫療團隊所給予的愛。」評審彭永松也勉勵道:「比賽的關鍵就是你決定參加就贏了;你願意拿起相機拍照,去面對這件事情,面對自己的那個心態是最重要的。」 癌後人生不喊卡跨世代的癌後新生活 今年的「捕捉希望」攝影展於5月 27日舉辦「癌後人生不喊卡」座談會,邀請知名演員張鳳書、癌友許善妍、李溫及歐庭華,分享跨世代癌友及照顧者的心路歷程。青春年華的歐庭華,在畢業那年罹患血癌;照顧他人的麻醉師李溫,突然成為最需受照顧的乳癌病人;許善妍面對治療的跌宕起伏,調整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而演員張鳳書身負同時照顧父親與子女的重任,是如何自我照顧不卡關?生命週期伴隨著不同階段的挑戰,面對癌症病魔的突然來訪,四位嘉賓與大家分享如何走過生命幽谷並翻轉人生,展開癌後新生活。為讓抗癌路上的夥伴都能獲得支持的力量,第9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25幅得獎作品於5月26日至 27日在台北亞洲廣場大樓新光樂活未來館展出,6月起則將在全台9家醫院及捷運站巡迴展,歡迎各界前往欣賞,相關展覽訊息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瀏覽。

秉持照護病患初衷,台灣安進結合生醫本業積極實踐ESG企業永續承諾

秉持照護病患初衷,台灣安進結合生醫本業積極實踐ESG企業永續承諾#癌症希望基金會

生技醫療產業隨著全球超高齡化,已是快速發展且影響深遠的產業明日之星,加上近年疫情爆發持續延燒,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與創新突破更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焦點;生物科技領導藥廠安進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研發創新生物製劑藥品;提供骨骼健康、心血管疾病、血液腫瘤等醫療解決方案,其中逾七成的藥物為其領域的首創(First-in-Class),並聚焦於治療仍不足的醫療領域,為全球數百萬患者提供具開創性的治療藥物。 安進於台灣正值七週年,秉持照顧病患的初衷,自成立以來於投入資源人力,並設立ESG委員會,形塑結合公司策略的ESG文化,全方位落實環境永續、企業慈善和員工關懷的永續行動,於ESG各大面向 (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積極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結合生醫本業展開有系統有計畫的永續行動。除延續安進基金會(Amgen Foundation)培育下一代科學家的使命,長期攜手北醫大推動多元科學教育計劃,並發揮企業影響力,結合產官學持續倡議關心國人骨骼健康,以實際行動深入全台提供醫療資源,強化高齡社會民眾骨質疏鬆症防治的意識。更凝聚員工每一份善與愛的力量,以病患為本,傾聽病友的聲音,持續透過參與,攜手病友團體為病友貢獻心力,體現安進照護病患的使命,並為企業永續而努力。 發揮跨界影響力 結合產官學提倡「預測與預防」思維 關懷國人骨骼健康 在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之際,骨質疏鬆症是老人醫學與流行病學的重大議題,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第二大慢性疾病。在台灣,研究顯示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全世界第九;近來發現極高骨鬆性骨折風險病人之骨折最為嚴重,一旦骨折,需長時間復健、行動受限,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甚至增加死亡率。有鑑於此,長期致力於骨鬆防治的台灣安進,積極推廣「Predict & Prevent預測與預防」前瞻性理念,主動出擊關心民眾骨骼健康,攜手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各地方政府和醫療單位進行DXA社區巡迴骨密度篩檢車計畫,鼓勵民眾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十月份國際骨鬆日之際,安排DXA(dual -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雙能量 X 光吸收儀)骨密度檢測車前往東台灣,為宜蘭佛光大學樂齡大學的長輩及教職員工檢測骨密度,高達75%的民眾從未接受過骨密度檢測,逾4成的民眾檢測出骨質疏鬆症但事前卻未曾察覺。同時,台灣安進也攜手當地醫療院所,將骨密度檢測車計畫推廣到醫療資源較不足的台東縣卑南地區,為部落居民提供骨密度檢測,推廣「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之骨質疏鬆症正確衛教意識。高達六成的參與民眾測檢發現骨鬆問題,也在當天醫療院所的協助下得以及早治療,防治骨鬆骨折的發生。 凝聚員工力量攜手病友團體,傾聽病友聲音,轉化為日常工作中的動力 台灣安進始於照護病患的使命,以病患為中心的精神,於企業內部持續推動「病友訪談計劃」,邀請病友分享罹病之心路歷程,盼同仁更感同身受病友的需求,進而落實成為日常工作的核心思想與動力,持續為病友努力。台灣安進亦支持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將對癌友的支持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參與癌友家庭親子主題性營隊,協助癌友家庭與癌同行;並積極響應其「生命之織」活動,號召70位同仁為癌友親手編織圍巾,用愛串連募集超過100多條圍巾,透過癌症希望基金會致贈給癌友。安進企業公共事務處長邱韋靜表示,「台灣安進希望匯聚同仁的每一份力量,成就病友希望的未來,不僅為病友提供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增加醫療資源可近性,更將透過更多的親身參與,深入了解病友需求,為病友創造更大價值。」 持續深耕ESG  建構永續價值 盼成為業界標竿 邱韋靜強調,「安進致力於帶動生技醫藥產業永續發展,推動在地積極永續行動,並成為業界標竿。展望未來,台灣安進將持續加速ESG推進,秉持以人為本的承諾,攜手員工共進,延續全球安進ESG精神,並以「四大核心策略」:健康人民(Healthy People)、健康社會(Healthy Society)、健康地球(Healthy Planet)、健康安進(Healthy Amgen),持續實踐ESG理念,打造企業永續。」台灣安進將持續深耕台灣,發揮企業正向影響力,透過跨界協力的策略合作,持續為台灣病患提供創新藥物,強化醫療可近性為病患生活品質與健康努力,落實企業永續承諾。

行動基因攜手阿布義賣募捐 手繪明信片助病童遠地就醫 

行動基因攜手阿布義賣募捐 手繪明信片助病童遠地就醫 #癌症希望基金會

行動基因與阿布布思義攜手推出明信片義賣募捐,含加碼捐贈共計21萬元餘捐贈給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幫助遠地就醫的兒童家庭。左起為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方案營運處經理陳平、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 小朋友生病已經很辛苦了,遠地就醫對家屬更是一筆開銷。據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調查了解,光交通、住宿、陪病親友的開支,每次就醫約額外多花費超過2萬元。癌症基因檢測公司「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名癌友畫家阿布布思義推出手繪明信片《希望與約定》義賣,除販售所得之外,行動基因並加碼捐款合計21萬餘給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支持提供遠地就醫的家庭一個出門在外的家,減輕身心和經濟的負擔。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方案營運處經理陳平表示,麥當勞叔叔之家為非營利組織,靠著募捐為遠地就醫的小朋友和家屬服務,主要包含癌症、罕見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童等,平均1年接待1萬5千多人次。近年受到疫情衝擊,募款較往年減少。本次義賣靠著網友的熱情購買與分享,1000組明信片開賣7天便全數售罄,基金會對此十分感謝,也期盼透過這個活動讓大家更認識麥當勞叔叔之家,進而日後可以長期支持。 麥當勞叔叔之家照顧遠地就醫家庭十分用心,初次入住的小朋友還會拿到志工親手縫製的麥麥熊,讓病童治療不孤單。  畫家阿布布思義本身也是一位骨肉瘤病友,家住高雄的他時常往來台北榮總就醫,很能體會遠地就醫家庭之苦,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病友家庭。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公司的衛教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多年來見證癌友對抗疾病的脆弱與堅強、治療順利的喜悅。本次合作,希望透過阿布的畫筆將這些故事化為動物與花朵,盼透過藝術傳達溫柔而堅韌的力量,鼓勵更多病友。  本次義賣明信片畫作《希望與約定》將於2022年10月3日至10月27日,在台北捷運中山站捷運藝廊展出,並結合癌症希望基金會第九屆「彩繪希望」癌友繪畫比賽之病友組與家屬組的得獎畫作,邀請您於活動期間一同來欣賞,感受他們的畫與話。

抗癌就像打棒球!挺過3次敗血症,前職棒球星潘忠韋成功戰勝血癌

抗癌就像打棒球!挺過3次敗血症,前職棒球星潘忠韋成功戰勝血癌#癌症希望基金會

綽號「喇叭」的潘忠韋是前職棒球星、現為知名球評,在2019年12月完成漫長一整年的球季後,因持續性發燒、身體瘀青症狀就醫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近一年治療時間,潘忠韋歷經2次骨髓移植、3次敗血性休克失去意識,過程中他常痛苦到痛哭流涕。而因棒球與潘忠韋結緣,曾經營打擊場的宋豫男,則於生日前夕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得不開始以醫院為家的住院生活。 白血病是一般俗稱的「血癌」,面對人生賽場上突如其來的血癌大敵,難免茫然無措,但兩人皆拿出運動員態度,致力「情蒐」做功課,逮到機會就向醫護人員發問。他們認為,抗癌須秉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精神,了解疾病、掌握身體狀況,將整個醫療團隊視為賽場最好的隊友,集眾人之力才能在這場艱難的戰役中,轟出勝利的抗癌全壘打!癌症希望基金會與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為力挺血癌病友,歷經一年時間推出《血癌攻略》數位工具,集衛教、紀錄、提醒三大功能,助初罹血癌病友逐步了解治療、做好醫病溝通,攻克疾病戰役! 初診斷血癌人數逐年上升,提供正確知識刻不容緩 根據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有2,612人新診斷出血癌,十年間新診斷血癌人數增加 4 成。血癌為全身性疾病,不正常的血球會隨血液循環至全身,因此與常見癌症不同,並無期別之分,通常一經確診便是「四期」;且急性血癌病程進展常來勢洶洶,很多急性血癌病人初期無症狀,一旦發病便需長時間住院接受治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與大量衛教資料,病人心中常因承受龐大衝擊與負擔,導致資訊難以吸收,也容易對治療產生悲觀情緒。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周文堅理事長指出,過去戲劇常安排罹患血癌等同「絕症」的劇情,讓人聞之色變,部分確診病人甚至因錯誤印象,規避正規治療而錯過最佳時機。但現在醫學進步,只要與醫療團隊合作,接受適當的治療,多數的病人都能控制得很好。隨著血癌新診斷人數上升,周文堅理事長認為應更注重如何傳遞正確的第一手資訊,鼓勵病人正面抗癌。 《血癌攻略》數位化全方位衛教工具,幫助攻克血癌 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董事長表示,癌症希望基金基自2019年起,深入訪談近60位血癌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發現血癌病人3大痛點 : (1)發病來勢洶洶,恐慌無知恐棄治療 (2)資訊紛雜難懂,無心無力懂治療 (3)資訊偏重於治療,缺居家照護面。為解決這些痛點,基金會運用開發癌症數位工具的經驗,今年與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合作開發《血癌攻略》,除全面整合衛教資訊外,更強調自主照護、記錄的重要性。鼓勵血癌病人練習關注身體變化,加強醫病合作,掌握治療的最佳時機。 治療紀要新功能 一覽血球變化不「漏勾」 由於血癌病人多需經歷高劑量的殲滅性化學治療,血球如急速下降,嚴重影響治療甚至攸關生死!為幫助血癌病人提升自我警覺、掌握治療效果,《血癌攻略》因此特別研發兼具記錄與提醒的「治療紀要」功能,提供病人記錄血球數值及治療項目。只要輸入數值,系統便會彙整成表格及折線圖,方便一覽血球變化與治療狀況;同時納入回診鬧鐘功能,提醒病人別遺忘任何一次檢查。 潘忠韋說,過去自己診斷出白血病時,缺乏統合衛教資訊的工具,都靠上網搜尋。但網路上有些資訊太艱深,有些易懂卻與自己的狀況不盡相同難作參考。現在有了這個《血癌攻略》,能讓病人簡單獲得正確資訊。他也鼓勵:「多一點資訊,少一點慌張。」積極面對,才能冷靜應對未來治療。  

「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 斑馬公仔巡迴展即日開跑

「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 斑馬公仔巡迴展即日開跑#癌症希望基金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一特殊癌症,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已故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故又稱為「賈伯斯病」。雖有一部分腫瘤會分泌荷爾蒙,引發臨床症狀,但因無特定癥兆或症狀,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全國每年約新增1,000名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由於症狀不易分辨,常導致約需 5-7年才能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 十大警訊要警覺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分為非功能性及功能性腫瘤。非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通常無明顯症狀,往往到腫瘤變大產生症狀才發現,如:腹脹、腹痛等,導致確診時已是疾病晚期或腫瘤轉移;而功能性腫瘤會分泌荷爾蒙引發臨床症狀,呼籲民眾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常見症狀︰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提高警覺,以早期診治。為提升民眾警覺性,今年(2016)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消化內視鏡醫學會特別舉辦「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斑馬公仔巡迴展,期望透過斑馬策展,提升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疾病關注度,同時也象徵著各科醫師齊心協力,一同守護患者健康!醫學上用「斑馬」,是指聽到馬蹄聲時,往往直覺來的是馬,但有可能是斑馬,用以比喻神經內分泌腫瘤難以診斷、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容易忽視疾病症狀的嚴重性,造成後續對於身體的危害。王秀伯醫師也進一步說明,在過去研究裡,神經內分泌腫瘤一旦腫瘤轉移,其棘手度不亞於其他癌症,平均存活僅33個月,因此及早診斷為關鍵!而目前疾病治療方式會依照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腫瘤大小來取決於是否進行手術切除,或栓塞等局部治療,若已經轉移則需考量藥物治療。逾百隻可愛斑馬公仔超吸睛 拍下症狀斑馬送好禮「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斑馬公仔巡迴展時間從7月5日至7月18日三軍總醫院開跑後,8月5日至8月18日則由嘉義長庚醫院接力,9月9日至9月21日於高雄榮民總醫院;10月4日至10月15日為彰化基督教醫院;10月21日至11月3日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做為活動尾聲,策展將會長達半年的時間,每家醫院展期約為兩周的時間,歡迎民眾現場蒞臨拍照打卡,只要拍下斑馬身上的十大警訊,就可至癌症資源中心換取可愛斑馬小贈品,除了實體策展外,癌症希望基金會也特別在「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www.net.org.tw」推出網路遊戲,只要找出十大警訊斑馬,就有機會獲得精美贈品,期盼能夠提升衛教力度,讓更多潛在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症狀多變,對於診斷及治療有其挑戰性,需多科醫療團隊共同照護。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了「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並成立了「NET病友會」讓更多病患或其家屬在此相互分享彼此鼓勵,對抗疾病的路上不孤單。欲知更多疾病相關資訊歡迎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瀏覽或撥打免付費服務專線0809-010-58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