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族群,長年來的自殺死亡率,居各年齡層之冠,這是否與高齡人口的「老年孤獨感」上升有關?專家列舉社會孤立、心理健康問題、生活事件和壓力、社會支持4項可能因素,同時提醒長者,除了必要時尋求社會資源,平日也要善用「活到老,學到老」精神,在生活中練習10個方法,幫助自己減少孤獨感。
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族群,長年來的自殺死亡率,居各年齡層之冠,這是否與高齡人口的「老年孤獨感」上升有關?專家列舉社會孤立、心理健康問題、生活事件和壓力、社會支持4項可能因素,同時提醒長者,除了必要時尋求社會資源,平日也要善用「活到老,學到老」精神,在生活中練習10個方法,幫助自己減少孤獨感。
月初剛結束的杭州亞運,中華隊勇奪19面金牌獲得佳績,不論團隊、個人比賽都十分振奮人心,你有喜歡的運動項目或支持的選手嗎?根據2023年最新的研究發現,觀看各種類型的現場體育賽事能增加社交互動、形成族群認同和歸屬感,有助於心理健康,平常沒事也多和親友一起看運動比賽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澱粉樣蛋白」(Amyloid)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腦澱粉樣蛋白數量較多的年長者,很容易產生孤獨、寂寞感,因此當年長者出現孤獨、寂寞的感覺,很可能是失智症前兆。大腦澱粉樣濃度偏高 孤獨感是他人7.5倍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南西‧多諾凡為研究首席作者,她表示,當一個人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濃度偏高,的確就是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這項研究顯示,大腦澱粉樣濃度偏高的人較容易產生孤獨感,這些人出現孤獨感機率是其他人的7.5倍,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多諾凡指出,長期以來,很多研究已發現,維持社交活動的人,較不容易有失智症,這項研究則發現,當一個人出現阿茲海默症前兆,更容易產生孤獨感、寂寞感,有些人可能就逐漸不和社會、其他人互動。澱粉樣蛋白堆積 大腦功能可能受影響 多諾凡解釋,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開始堆積,大腦功能可能就會受影響,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理解力與反應力,就會變得較遲鈍,這很可能是認知功能改變的早期警訊,如果後續研究證實真是如此,醫師或許就可以透過這項指標,評估患者是否有阿茲海默症。身邊有人仍孤獨 阿茲海默症風險升高這項研究含括43名女性與36名男性,平均年齡76歲,身體都很健康,沒有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症狀,研究團隊運用標準精神科評估方式測量每個人的孤獨感程度,研究人員也用影像學掃描偵測這些人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數量,研究人員特別將重點放在大腦皮質區,這部分在記憶力、專注力、感覺與思考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人員經過研究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結果代表,當年長者身邊圍繞許多家人、朋友,還是感覺孤獨、寂寞,出現阿茲海默症風險就會上升,家人、朋友要多注意這項警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來風靡全臺寶可夢熱潮,雖然可讓年輕人與年長者走出戶外活動,但也要小心排擠正常社交生活,如果藉著獵捕精靈的快感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也可能讓現實生活的問題變得更難面對。克服焦慮 緩解孤獨感和憂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說,「精靈寶可夢」讓年輕人和年長者走出戶外活動,有玩家認為「精靈夢可寶」幫助他克服焦慮和憂鬱,也有玩家認為該遊戲讓他們減少孤獨感,雖然該遊戲有緩解孤獨感和憂鬱的效果,就健康而言,玩家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周遭的環境。長期侷限室內環境 易有負向思考詹佳真醫師表示,以醫學觀點來看,久坐代表身體缺乏運動,體能狀態與體態不佳,且易有疲憊感,進而對自己的身體與形象沒有信心,長期將自己侷限於室內環境,當出現負面思考時,容易聯想起不愉快的回憶,因而產生對未來的擔憂,造成負向思考的惡性循環。提升戶外活動量 增加人際互動當我們走出戶外與建立運動習慣,生活會出現新的刺激,大腦會分泌腦內啡,提升快樂情緒,即使只是走路或做家事,都能因為完成任務,提升自信與自我掌控感,也有研究指出,社會孤立和感到較孤單者的死亡率較高,善用這款遊戲,可以提升戶外活動量,增加人際互動,會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快樂感來自虛擬情境 排擠正常社交許多玩家突破原本的社交障礙或憂鬱症狀,但需注意的是,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得到的快樂來源是因為遊戲本身,或是增加與他人的互動性,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當成就感消失時,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來獵捕戰鬥力更強的精靈,反而排擠正常工作與社交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自殺死亡人數為3,507人,居主要死因之第12順位,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死亡人數807人,占全國自殺死亡人數23%,高居第一位,也就是說平均65歲以上,每十萬人口自殺死亡率達32.2人。因此65歲以上老年人屬於自殺死亡的高危險群。許多老人在生命最終的階段是一個人度過的,伴侶的過世和子女離家獨立,讓老人必須孤獨生活。從職場退休的生活模式轉換、慢性疾病纏身、肢體言語能力退化等壓力,一旦適應不良,容易引發情緒低落、睡不著、悲觀想法、焦慮不安、判斷力遲鈍、行動緩慢等症狀。然而,孤獨不僅僅意味著悄然無聲的房子和無人陪伴。孤獨除了對心理造成損害,同時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關心父母,即使工作再怎麼繁忙,抽空陪父母吃頓飯,每天給父母一個問候、聊聊天,相信都能增加父母自身的存在感。也可建議父母積極的找伴一起做事,不管是下廚、去社區公園散散步、下棋、植栽、欣賞影片,甚至是一起回憶愉快的事,都可以幫助降低孤獨感,遠離憂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