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

改變的第一步 從減少欲望開始

改變的第一步 從減少欲望開始#欲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只在乎自身的痛苦與快樂,基本上很少思維,甚至不想去感受別人的苦樂,因為那些根本不在自己思考的範圍內,常在不經意之間,就為其他生命帶來傷害,而在自己眼裡,卻滿是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無止境索求 因為自私讓人有無限欲望最終養成一個很壞的習慣,就是總想著:「我得到了什麼?我失去了什麼?」而很少這樣想:「我付出了什麼?讓別人得到了什麼?」我們一直無止境地索求,因為自私的「我」一直有無限的欲望,等著被滿足,其實,要先把緊握在手裡的善種,種到土地裡,等到秋天時,自然就會有收成。佛教徒應該是愈學愈快樂,尤其想到要慈悲所有眾生時,就會感到無上榮耀,一個人的心靈可以快樂很久,卻不是買奢侈品、吃美食的那種快樂,因為這些外在的人、事、物,短暫得就像閃電,但是做任何善事,都能讓自己喜悅很久,比如:早上一醒來就想到,今天我將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存在,這麼想一下都會快樂很久,如果再有機會用這樣的發心,為別人做哪怕很小的事,又可以開心很久,像這樣,簡單易行又可累積無量福報。我們常縱容自己 不願意邁出開始的一步其實很多事情剛開始做,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但我們卻會縱容自己,不願意邁出開始的一小步,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我們不努力珍惜,但是對於帶來痛苦的貪念、嗔恨、嫉妒等煩惱,反而深愛著它們,保護得很好,如果相續裡充滿負面的心念,最後受傷害的只有自己,相反地,對於能產生快樂的信仰和方法,為什麼不好好珍惜、時時呵護呢?因為只要珍惜它一點,我們的生命就會有很大的改變,福報也會源源不斷。(本文摘自/快樂之源/天下雜誌出版)

向丹麥人學習快樂:不往錢看少點欲望

向丹麥人學習快樂:不往錢看少點欲望#欲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丹麥人一般對錢財看得相當開。原因或許在於,擁有充分的溫馨時刻,比拿高薪更令他們快樂。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丹麥的福利國家制度會照顧他們的基本需求,所以生活必需品不虞匱乏。對大多數的丹麥人而言,賺錢致富並非優先要務。當我回到奧胡斯的母校史科澤,對大約15、16歲的9年級學生演講時,也討論到這種對於金錢的態度。那些學生多半家世背景很好,我想聽聽看他們對錢的看法。只有一個學生認為賺很多錢很重要,但是她也澄清說,她希望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來賺很多錢。其他學生則是一面倒地希望,能夠找到既有意義、自己又喜歡的工作。當然,你可以說我問得那麼直接,沒有人敢誠實回答:「為了賺錢發大財,我可以犧牲幸福。」話雖如此,每當我聆聽、觀察丹麥人時,並未留下他們拚命忙著賺錢的印象。從某種角度來看,因為社福制度的保障,他們已經自認為相當富有,至少是過得很好。就像前文提過的,丹麥人另有優先要務,例如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團結,以及自我實現等。我訪談的學弟妹們,想必會認同已故英國哲學家兼作家艾倫?華茲(Alan Watts)的理念。華茲針對「追求幸福」這項主題做過許多研究,並且受到東西方靈性教導的影響。他的主要結論總結於YouTube上一段很受歡迎的影片,片名是〈如果不以賺錢為目的?〉(“What If Money Were No Object?”)他傳達的訊息很清楚: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然後放手去做,無論那件事能不能保證你變得富有,因為任何其他路途只能通往可憐的人生。華茲問:「何必把人生浪費在只是為了賺錢,而淨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物?為了生存而委屈自己?」想要活得幸福、快樂,最重要的是,要發掘自己熱愛的事物,並且鼓起勇氣走那條路。(本文摘自/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大塊文化出版)

樂閱讀/想要 但不要強求

樂閱讀/想要 但不要強求#欲望

非理性的信念有千百萬種,要分清楚「我應該」、「你應該」和「每個人應該」的界線。非理性信念對人有害無益,是我們心理學家的頭號敵人;我們日以繼夜不停追捕,不斷與它們作戰,盡心盡力消滅它們。它們的數量可不少啊!我三十五歲了,可是還沒有男朋友。天哪!真是晴天霹靂!老婆丟下我跑了;我一定熬不過去!我必須在工作上表現優秀;否則被炒魷魚該怎麼辦!太可怕了!這類想法深深扎根在我們內心,讓我們心中充滿誇大的情緒,尤其是恐懼,因為這些想法會轉變成充滿可怕的威脅:「老天,好可怕呀!」可是我們得知道,這種威脅只存在於我們的腦袋裡。若在客觀的公平立場比起來,人生相對簡單、安穩和快樂多了。 事實上,非理性信念不計其數,數量難以估計,這種帶來災難的想法,是來自永無止盡的想像。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我們將它歸為三類。這是我們人類基本上都會有的非理性信念:1)我「應該」把所有的事都做好,或者做得很好。2)大家「應該」對我好、公平和尊重。3)一切的事情對我來說「應該」要順利。我們的這些想法不僅是非理性信念,也是非常幼稚的要求,「應該」這個詞代表一意孤行、聽不進他人的話,而且有點不切實際。就像孩子搥胸頓足地哭鬧,逼媽媽買超市裡販售的零食:「我要,我要,我要!」可是,理性信念應該是這樣:1)我想要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不一定要做到,才能享受生活。2)如果每個人都能對我好,就太棒了,不能的話,我還是過得去。3)我多麼希望事情能對我有利!但我仍接受不一定每件事都是如此。儘管這樣,我還是可以過得快樂。這就是理智的基礎:一個成熟的人有他的希望,但不強求。他發現人生不會滿足你各種異想天開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不一定需要這些,才能感到快樂。當我們的情緒脆弱時,就會充滿過分的要求。當無法滿足要求,我們就會生氣,沮喪,或焦慮不安,我們會把過錯推卸給其他人或者世界,而最糟糕的是,我們將一切怪在自己頭上。(本文作者/拉法葉‧桑當德魯)(摘自/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平安文化出版)

樂閱讀/嬰兒充滿欲望與嗔怒的煩惱

樂閱讀/嬰兒充滿欲望與嗔怒的煩惱#欲望

無力感深入到骨髓,已經無藥可救時,就會覺得:「我這個人跟塵土沒有兩樣,一點也沒有存在價值。」我們最早有這種無依無靠的感覺是在嬰兒時期,而且從小就被植入種種遺害很大的刺激。嬰兒什麼事都不會,一切都要仰賴父母親。就某方面來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但不知是否因為如此,嬰兒的欲望多得嚇人,例如:「你要24小時都陪著我」「你要一直關心我,對我寸步不離、持續不斷地照顧」,或是「看到我肚子餓了,就要馬上餵我」「你只能愛我,不能愛別人」等。沒有一名為人父母者能夠24小時陪在小孩旁邊,全心全意地照顧。正因為父母親做不到,嬰兒才會一再地受傷。「他又把視線移開了,沒有注意我。」「他只顧著和鄰居說話,不愛我了。」「我肚子餓了,他卻沒有發現,一定是想故意餓死我。」剛來到人世時的事情,我們都不太有印象,但記憶或許可以追溯到三、四歲,記得那時候父母親稍微離開去別的房間,或是出門去鄰居家,就會覺得很不安,而開始哭鬧。那時會覺得父母親的愛心都是自己的,不能分給別人。嬰幼兒的表達方式很露骨,只要父母親一分心,沒有繼續表示關愛,或是沒有依自己的生理時鐘餵食,就會極端不安,大聲哭叫。這方面雖然有個人差異,但出生不久時總是有很多欲望,又因為要求太多,總是有一些無法滿足。對心來說,願望實現反而是一種困擾,因為唯有願望尚未實現時,才會得到這種強烈的刺激:「我想要得到,卻得不到,好苦啊。」嬰兒之所以會任性到脫離常軌,可以說就是因為懷抱著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我所願。」正因為不可能實現,渴望的黑洞始終填不滿,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刺激輸入內心,劈啪劈啪地,讓人覺得暢快極了。由於要求實在太多,每次提出要求,就會產生傷痛。嗔怒煩惱模式就是這樣成形的。每個人的襁褓時期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因此累積了巨大的嗔怒之業。嬰兒實在是太無助、太容易誤會了,腦子裡動不動就會出現妄念。父母親只是去一下洗手間,嬰兒就大聲哭叫,腦子裡可能也縈繞著:「我可能被拋棄了,再也得不到任何照顧了。」而在驚嚇之餘,陷入嗔怒煩惱模式,感覺到劈啪劈啪的刺激。(本文作者/小池龍之介)(摘自/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晨星出版)

Menu